标题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
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答案】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⑴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⑵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20xx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 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 13.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0.D 11.(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1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3.(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门人弟子填其室( ) (3)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致——取得、买到(2)填——挤满(3)汤——热水(4)腰——挂在腰间 2.(1)(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用意: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收获要点:(1)不求物质享受;(2)刻苦学习;(3)专心向学。(4)物质上不羡慕,更不攀比。(答对其中二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4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日再食( ) (3)腰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汤沃灌(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向 两次 腰上佩戴 热水 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快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 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 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5生序(节选)(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腰白玉之环( )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1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以为号焉B.当余之从师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足肤皲裂而不知置酒而招之D.烨然若神人环堵萧然(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①跑 ②等到 ③热水 ④腰佩 【小题2】D 【小题3】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4】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近几年也出现了虚词词义的考查。重点实词词义和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是本次考查的重点。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只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就可直接解答此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A项中“以”因此/做为;B项中“之”助词,无意义/代词,千里马;C项“而”转折连词,却/承接,因此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本题因为来自课内文言文阅读,这些句子在课内都理解了,难度很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这个题在日常学习和复习中,已经经过了大量的训练,考生应该不费什么时间就可以将本题解答完毕,因此日常学习和复习时对新课标规定的必考篇目还是要认真复习,多做练习,以利于掌握扎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6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略无慕艳意。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作者在学习从师过程中,除有“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还遇到哪些困难?(请用原文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还言,分辩 小题2:(1)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 (2)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小题3: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共3分,每点1分) 小题1:试题分析:“走”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字,其意思是固定的。“复”要根据语境用确切的词语代替,如“答复、辩解”。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略无”“以是”“假”,这三个词分别译为“一点也没有”“因此”“借”。其中的“以是”是固定用法的词语,“是”在此为代词。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寻找“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的困难,根据“请用原文回答”的要求,可以提取出“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些切题的语句。 点评: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7(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9.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右备容臭臭:香气 B.缀公卿之后 缀:跟随 C.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 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 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 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22. 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答案: 19.C 20.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1.A 22.劝说理由围绕“不要羡慕物质享受”“学习自有乐趣”“专注于学习(或:勤奋学习)自然没有心思关注其他”等要点作答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 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9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小题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 【小题1】C 【小题2】(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小题3】D 试题分析: 【小题1】A.动词,亲手;名词,手。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 【小题2】注意关键词“援:引、提出。质:询问”的解释。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的说法不正确,“略无慕艳意”即是印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0(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选自宋濂《王冕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0.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出游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等待 C.或牵牛来责蹊田(《王冕传》)践踏 D.馆秘书卿泰不花家(《王冕传》)寓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在宗庙中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他已经成年。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会试及第者。 D.燕都,或称燕京,即今日北京之别称,原为燕国都城,后为元明清三代都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善假于物也(《劝学》) C.伥伥无所依(《王冕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D.泰不花荐以馆职(《王冕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与宋濂均是少年好学。宋濂因家贫只好借书遍观,并虚心向同乡前辈求教;王冕则在家人支持下入寺庙苦读。 B.王冕率真放达。他母亲想回故里,他就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冠跟在母亲的车后,引来孩童围观讪笑,他也跟着笑。 C.王冕慷慨仗义。当他听说朋友卢生死在滦阳,他就不远千里赶去,取回卢生的骸骨安葬,并收留了朋友的两个幼女。 D.王冕胸有大志但未实现。他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志向,可惜还未实践就去世了,很多人为之叹息。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 15.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 9. D 10. A 11. C 12. D 13. C 14.(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他学成之后成了学识渊博的儒者。 (3)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做的,我怎么可以沉溺于此呢? 15. ①宋濂是主动百里上门求师,因为其热情、谦虚和执着终有大成。②王冕是因为苦学而被名师看中,在名师的指点下成为通儒。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援疑质理: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期在必醉: (4)造饮辄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态度。 并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1)援:引,提出 (2)患:担心(3)期:期望 (4)造:往、到。 【小题2】1)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 2)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记吃饭 【小题3】答:五柳先生对待家贫的态度是超然的,是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1分) 宋濂的态度是自强不息,顽强地改变自己命运。(1分) 只写喜欢哪个不给分,要说明喜欢的原因才给分。(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舍 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①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处,指 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 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 7.下列选项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B.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C.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D.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8.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烨然若神人 ( ) (3)后名读书之斋( ) (4)四方征索者(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 分)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0. 比较【甲】【乙】两文,结合文章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答案: 7.C 8.(1)同“披”(同“披”,穿) (2)光彩鲜明的样子 (3)命名 (4)征求 9.(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10.(1)学习勤奋(1分),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1分)。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1分),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1分)。 【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之后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数次。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3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4.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___ ②手不释书_____________ ③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 ④以一骡二马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17.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答案: 14.答案: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比如“者”“也”“……者也”之后要停顿;“则”“乃”之前一般要停顿。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停顿。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主谓之间要停顿,长句子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的意思是“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是第一层意思;“发书详正”的意思是“(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是第二层意思;“必无所疑乃已”的意思是“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是第三层意思。根据句子的含意断句: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答案:给予,赠送放下难道用 解析: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①“遗”是“给予,赠送”的意思。②根据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释”是“放下”的意思。③联系《富贵不能淫》中的“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可知“岂”是“难道”的意思。④联系《狼》中的“以刀劈狼首”以及句子意思,可知句中的“以”解释为“用”。 16.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②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中的“卑”解释为“低下”,“非”要翻译成“不是”,“专”解释为“专一”。注意语气词“耳”要翻译出来。②句中的“若”解释为“好像”,“颠坠”解释为“摔落”。 【参考译文】 【乙】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遇到边塞岗亭,就叫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对坐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地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勤奋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17.答案: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也不能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甲文通过自已求学时的处境跟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劝诫马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乙文“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甲乙两文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4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答案】 6、(4分) (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 7、(4分)第1问示例:趣:①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 第2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小题4】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小题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1)超过约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着 (4)到……去 【小题2】(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2)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小题4】示例: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专注,持之以恒。 【小题5】示例: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