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范文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9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一、主题 环保节能 二、适用年级 三、四、五年级 三、设计意图 根据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的通知》,及海口九小的综合实践实施的实际情况,拟在本学期以环保节能为大主题,以各班为单位,围绕主题自主开展一系列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并于12月中旬进行一次成果交流。 四、活动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虽然人们对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控制和减轻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生物和环境、人和环境的联系有一些了解。但孩子们缺少应用保护环境基本知识的实践活动,如考察活动、调查活动等。根据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应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既有社会实践,又有研究性学习,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时长 活动过程共计15课时。 六、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活动准备 师资准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各班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安排: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八、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定主题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小组。(4课时) 第二阶段:了解环保节能做法,寻找环保节能在生活中的应用。(6课时) 第三阶段:变废为宝、环保创意、环保小制作、倡议书、环保展板。环保宣传画(8课时)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2课时) 九、活动建议 活动一、家庭节水计划 确立三个主题:爱水,节水,亲水。从爱水谈起,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家庭用水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对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算一算,节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观看动画《节水无尾熊》,更感性地认识节水。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画节水宣传画,写节水广告。 活动二、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 1、调查消费者如何处理废干电池以及对其危害性的认识。 2、关于废干电池的危害性及处理方法访问环境专家。 3、废干电池污染物对动物、植物生长的影响。 4、回收废干电池 5、废干电池再利用 活动三、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垃圾如何利用(处理)废布易拉罐旧书废电池塑料制品废纸玻璃制品食品一次性用品,通过学生的讨论,我们知道垃圾也能变废为宝,比如:废饮料瓶能做手工、没用的硬卡纸、碎布能做贺卡、布贴画、纸制画瓶等。生活中用过的纸杯、喝空了的易拉罐、塑料瓶、过时的挂历……留着无用,弃之可惜,能否将这些废旧物品,通过巧妙地再利用,做成装点我们生活的小饰品,使旧物换新颜。废物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让学生在想想、做做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学会利用吸管制做壁挂的方法,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的价值,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参与制作相框,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创意,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活动四:垃圾箱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设计垃圾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可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垃圾箱图片,提出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由学生为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等地方设计一只最科学、实用、美观的垃圾箱。设计好后,学生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新之处。最后为自己设计的垃圾箱创设一句广告词,设计广告词时要简洁易记、具有宣传性,还应与垃圾箱的用途、形状相吻合。 活动五: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通过学生自己调查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从而体现科学技术的伟大。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六:制作环保购物袋 首先给学生观看禁止无偿使用塑料袋的条令,由学生谈一下使用塑料袋的危害,了解塑料袋的代用品,纸制塑料袋或无纺布塑料袋,根据操作步骤,与学生一起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一、活动主题: 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 二、设计背景: (一)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另一方面严重阻碍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众多因素也出现了,其中最让人们头痛的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此我们以《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应运而生了。让学生通过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自觉地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自主地寻求科学保护环境的方法,同时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计划背景: 1、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在富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学习资源使用对象及用途: (1)中学师生。 (2)支持综合实践活动。 三、活动对象: 白银四中七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预期3课时完成。 五、活动方式: 班级活动与小组活动。 六、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环境污染危害的的严重性,并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从我做起,自主地寻求科学抑制或减免环境污染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 2、学生通过与同学、家长、亲友、社会的不断接触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学生参与简单的综合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重难目标: 以上目标均为重点目标,其中目标3是难点目标。 八、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准备阶段: 1、引导学生拟定活动方案。 (1)组织、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确定活动内容,讨论活动的价值。 (2)指导学生拟定活动方案。 (3)组织学生讨论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修改活动方案。 (4)拟定正式的主题活动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意义及目标,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途径和方法、相应的条件和预期活动效果。 2、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出活动的重点、难点目标。 (1)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2)环境污染的危害? (3)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 (4)学会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5)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究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及特长,科学地分成能完成相应活动任务的小组。 4、教师把相应的网站或书目等提供给查阅资料的小组。 (二)活动的开展阶段: 1、了解当前世界环境污染大致状况。查阅各种资料、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了解科学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广泛宣传环保意识。 2、学生自主调查身边环境污染情况。 3、讨论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造成或容易造成的污染环境的行为、中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可行性。 4、拟定自己参与环境保护的计划。 (三)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自己在调查、询问中获得的知识以喜欢的方式,尽可能多形式地展示成果。如:办小报,开展辩论会,写心得体会。 2、如果可能,还可鼓励学生根据探究结果的总结,在校园内甚至社会上发出倡议,呼唤大众的环保意识。 九、活动评价方式 遵循自主、激励性评价原则,采用协商研讨记录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十、活动实施建议 1、参与活动同学撰写小论文或写出心得体会。 2、与学校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根据课时及活动进行情况灵活安排与调整。 3、联系活动场地、图书室、微机室等,为学生搜寻资料开绿灯。 4、以自己经历到社区、校外公共场所进行现身宣传,让社会广泛关注“环保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一、背景提出 当代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被长期娇惯的孩子,他们很少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感受和辛酸。为此,我特准备这样一个活动让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深入了解父母劳作的辛苦。 二、活动时间: 一周 三、活动地点: 学校家里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邻家 四、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 2)通过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3)通过这次活动后,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体谅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4)能够通过向父母的学习,鼓励中小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 2)了解父母对家庭、社会和自己所做的贡献 3)从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观说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和父母深刻的谈话能够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2)通过和周围邻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在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处事方面搜集资料时,可以培养深入思考、独立处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5)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活动条件: 活动没有限制,适用于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构思问题, 单独完成提问部分,再集体讨论得出总结) 1、准备阶段 1)由老师事先联系一个本班学生家长较多的村 2)设计好向父母提问的问题 3)做多份问卷调查给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构思好几个关于父母劳作作时的问题给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动阶段 1)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察,近距离地观察父母劳作,体会父母劳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后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 爱好和工作状况 3)周末,就和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进行交流更进一 步地了解父母的处事态度、原则和工作风范 4)自己也写下对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亲手做两张致谢贺卡给父母 6)学会做一件简单地家务 3、总结阶段 归总讨论:回归到每组交流、讨论,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 工作、兴趣爱好和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 七、活动意义: 这次活动主要是加强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让当代新的一代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让他们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为父母着想、为父母分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的意识和善于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的内容是丰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矗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活动内容。 综合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一、比赛项目: 制作半成品风筝,放飞自制风筝。 二、比赛时间: 20xx年.4月30日 三、比赛场地: x阁公园 四、参赛人员: 五年级每班3男3女参加比赛。 五、比赛规则: 1.制作半成品风筝部分。 学校提供5套男子组沙燕半成品风筝,5套女子组板子类半成品风筝,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完成风筝的绘画,在校风筝组老师指导下完成风筝的粘制,并进行风筝放飞与比赛的相关指导。班级在此基础下推选3男3女参加风筝绘画与粘制的艺术类评分(分值40分),从画面,色彩,蒙面,粘糊等几方面进行评定。 2.放飞自制风筝部分。 放飞分60分,放飞时需助手一名。 1.起飞分10分。风筝全部离开助手的手和地面,完成起飞,得10分。风筝飞起后掉落地面一次扣5分,二次扣10分,三次则判放飞失败,比赛结束。 2.留空分30分。 留空时间10分钟。风筝放飞后停留空中10分钟得30分,每少一分钟扣3分。 3.角度分10分。 根据风筝线与地平线的夹角大小得分。70°为10分,每少5°扣一分。 4.空中效果与放飞技巧10分。 根据风筝在空中的姿态与运动员的放飞技巧给分。 丰成小学科技组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一、课题的由来 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是人民群众经验积累的形象而又富有意味的概括,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在日常运用中靠口耳相传逐渐固定下来,所以语言形象、简练、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它常常讲究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恰当地学习、应用一些谚语,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而且能让一些深刻的道理变得明白通俗、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谚语包罗万象、取材广泛,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们或来源于神话、历史经典、个人感情,或来源于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总结,或为祖训、警句。谚语作为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有价值的经验结晶,对人类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谚语,谚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观察记录、访谈记录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围绕“谚语和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准备教具和学具。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方法。把学习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教师查找有关谚语的资料的网站告诉学生,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谚语的知识。 3、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谚语。 四、活动资源 1、网站链接表 2、文学宝库----谚语 3乡情乡音----风俗民情----生活谚语 五、活动基本设想与计划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六、活动形式: 1、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2、汇报展示活动。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一)引入课题 (二)准备活动 ⒈提出活动主题 ⒉制定活动方案 ⒊必要的活动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谚语。 调查访问、了解人们对谚语的使用情况。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谚语,并分类整理。 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多种途径,了解谚语的内涵。 编制调查问卷。 (三)活动建议 ⒈收集资料 一些关于地方谚语的收集和谚语的分类编写图书相继出版,对谚语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谚语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谚语对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 ⒉调查与统计 生活中,谁在使用谚语?谚语对生活有指导意义吗?人们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人们常用的谚语有哪些?调查你身边的人,看看谚语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1)你使用谚语吗? (2)你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 (3)你利用哪些途径学习谚语? (4)对你最有影响的谚语是什么?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5)你想了解更多谚语的知识吗?你对哪方面的谚语比较感兴趣?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1、汇总整理 2、扩展性活动:编写与宣传 提示:谚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它既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处世的秘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大全。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经验,将它们发扬光大。 3、在小组交流、在班级讨论,编写谚语手册。 4、设计宣传方案,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板报。 5、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6、在班级开展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活动总结 ⒈在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调查情况,展示调查报告,交流调查体会,展示谚语手册、谚语板报以及学习谚语的成果。 (1)班级汇报、交流。交流小组在调查和资料汇总后得出的结论。 (2)展示小组成员整理的资料:谚语手册、谚语对自己的启示、宣传板报,汇报体验和感受。 (3)将自己的谚语手册展示出来。 (4)在班级开展一次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⒉收获与体会 提示:参与了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了解谚语、收集谚语、理解谚语、编制谚语手册并推广谚语,把你的体验写下来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一、课题的确定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即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程度。美誉度不等于知名度。 这个选题本是从德育目的出发的。新生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比较新奇。如何让他们较快地认识学校、理解学校、更快地投入到新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 经安中学建设落成近二年了,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不仅依靠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设备,成为我区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中学,也因为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阶段性的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教育同仁、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认可与赞誉。也可以说,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对于学校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无从的宝贵财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份独特的学习资源。 于是,我们专门针对七年级新生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即——“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的调查研究”。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带领学生了解并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并经历制定调查问卷的方法,初步感受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的各种荣誉及为此奋斗的历史,认识自己与学校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学习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扩展性的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亲历亲为带来的美好感受。启迪学生通过亲历的实践活动,学会友好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素养,体验自我在集体中的价值。培养感恩惜福的意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接触相对规范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尚短,在活动中需要大量的辅助。尤其是对于如何科学地开展调查活动、如何科学地处理原始信息等问题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需要在活动中随时的辅导与帮助。 四、活动构想 (一)课时安排 本主题的学习研究实行弹性课时制。计划总学时数:10学时,整个学习研究过程历时四个星期。 其中,课内学时:4课时;课外学时:6课时(机动课时) 课内4学时安排(每周固定1课时,按课表规定,常规上课。每一节指导后,规定学生哪些学习任务必须在下次指导课前完成): 第1课时:开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工及活动方案的简要设计; (课下任务:完善学习方案及调查问卷) 第2课时:专题指导。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技巧的指导; (课下任务:根据修订的问卷,课下自行进行调查活动。) 第3课时:现场指导。阶段小结及研究方向的修正; (课下任务:将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查报告。) 第4课时:反思性指导。汇总、交流学习成果及活动反思。 (课下任务:将本次活动成果进行延伸。) (二)活动准备 1.用1课时作为活动铺垫。(学校建校史、基本情况简介、学校近年教育教学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及荣誉。) 2.教师提前准备课件及文字材料,作为学生的助学资源。(学校文化) 五、活动过程具体指导 (一)明确活动内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大主题“关于经安中学社会美誉度的调查研究”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与提炼的,是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问题。主题只有一个,活动内容有两项,即调查与研究。 在这一部分的开题指导中,通过学校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各项荣誉的图片与专题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研究问题的兴趣与参与的强烈欲望。 师:那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到社会中调查一下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吧! 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跃跃欲试。 师:我们要去进行调查,怎么做呢? 生:要想好了问什么问题;要敢说话;要把别人的回答记录下来。 师:对,所以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物质上的,要带好调查访问的用具,还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一会儿我们分小组来研究一下,可以分哪几步去完成这个活动? 活动前在物质准备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调查问卷,你们看到过调查问卷吗?是什么样的?(学生说自己所接触过的调查问卷) 师小结:就是把自己想要调查的问题列出来,集中在一张纸上,形成一张小卷。方便使用,方便记录,也方便将来的统计。 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想法。那么这样做:我们先六位同学一个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然后,研究你们这个小组完成这个任务分几步,最后,再设计一下你的调查问卷。(把这三项任务再次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 (二)分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小组,每组6人左右,小组成员民主选举组长。教师给予必要的建议和人员调整。 1.分组,民主选举组长,明确小组及个人活动的任务。 2.每个学生参与制定活动计划。并讨论及可行性。小组成员讨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及展示的方式。通过展望成果,引导学生对活动成果的强烈渴望 3.小组同学共同制定调查问卷。 (神奇的双面胶——每个成员在背面贴着双面胶的纸条上各写二个问题,然后把全组同学的调查问题进行汇总,最后把小组同学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贴在一张A4纸上,快速制成一张完整的问卷。) (三)借助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多种多样,建议学生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指导人员,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物理老师、家长等。将各学科已有知识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 这个环节我也做到了师生同行,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因为我校地处农村,所以,信息化手段比较落后,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资源为学生提前编辑一个集子,内容包括建校的背景、捐资助教者的相关事迹、新学校建设的特点、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荣誉等。因为这些信息如果单独靠学生自己去搜集,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他们手中有网络资源的寥寥无几。我们这种为学生提供“助学资源”的方法,减少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畏难情绪,提升了学习兴趣。 教师的另一种提供助学资源的方式是,为少数有网络的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站,让他们高效的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本次提供的是“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中的学生版块,在本网站首页有一项是“学生入口”,学生进入其中,可以参加论坛的讨论,将一些问题在老师与同龄人的帮助下自行解决,还可以参考许多有价值的做法。 (四)专题指导。 对于这个选题来说,要想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效率,制作有效的调查问卷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专门上了一节关于制作有效调查问卷的方法指导课。 1.展示与分析: 展示学生第一节课编制的调查问卷,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 2.对比讨论。将老师提供的问卷与学生第一次制作的问卷进行对比,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再次感受一份有效的问卷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3.总结交流。 根据上边两轮的活动,全班总结交流,如何制作一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教师这时作为参与者与引导者,与学生一道总结“编制有效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在编制调查问卷时,要注意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问卷外观。问卷的大小要适度,便于整理和保存。一般用A4纸或16开纸。问卷上字体要适中。 (2)问题形式。问题的答案宜采用选择式或“是否”式,问答式应尽量少采用,用文字作答应越少越好。对于初学者,为了便于操作,问题最好在5-10个。 (3)问题设置。问题的排列应由易到难,按逻辑顺序,层次分明。答案应放在一定的位置,最好是另设一张答题纸列上题号和对应答案位置。 (4)问卷格式。问卷的开头,应有调查介绍词,介绍词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说明本调查重要意义;说明调查对象客观地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向被调查者保证回答无所谓对错,他们的身份、姓名不会被透露以及调查原始资料的处理是不公开的。 (讲解后,多媒体展示:几种反例。)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与应用中,体会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调查问卷。 2.如何在活动现场与被调查者进行有效沟通? 有了问卷,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走出去,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了。 在课堂上,让学生拿着调查问卷,先进行了一下模拟演练。 然后总结出调查时的一些小窍门: (1)克服畏难情绪,即使被拒绝也要走下去。 (2)态度谦逊,有礼有节。 (3)先进行简要的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思。 (4)语言简洁,诚恳,灵活。 (5)有耐心,对被调查者提出的与问卷相关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解释。 (6)调查结束要向被调查者致谢。并做好记录。 (五)活动实施——边做边学,且行且思 1.集中活动,亲历亲为。 接下来,学生就根据小组学习计划进行分头活动。 我们的行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地进行调查活动;二是专门利用一节课在校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体集中活动。 可以说,学生在第一阶段自行调查时, 遇到了许多困难,甚至有的学生失去了信心,于是我们专门安排了第二阶段的集中活动。 活动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了自行活动时的问题,老师进行了方向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求更好的活动方式;活动时,来到黑沿子最繁华的地带,进行调查活动,即黑沿子镇商业街和渔港码头。邀请了四位老师进行指导与活动辅助。每位老师负责一至二个小组的活动。先向学生讲了有关活动安全方面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我们本次集中活动的时间为四十分钟。按时集合。 学生调查的人群很广,有商业街上的各店铺的经营者,有桥头市场的水产商,有大桥上的购买水产品的顾客,有附近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居民。 学生一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实践活动,并且在自行活动受挫折的情况下进行集体活动,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表现是热情高涨。他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争分夺秒,在规定时间内获取了许多资料。 活动时间到,返程时,许多学生依依不舍,在谈到洗体会时也十分踊跃。我心里暗喜:这都是亲历而为的结果呀。 2.整理活动成果。 (1)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 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材料,必须加以整理方能得出结果。 把小组每个成员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把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并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还可以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为了便于学生统计,我专门设计了数据记录和统计表。学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重点) 统计后,针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逐题的分析,得出本组同学的结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为了让学生有章可循,提醒在撰写调查报告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题目、调查目的(或背景)、调查准备、调查过程、调查收获。 六、活动总结与反思性评价 1.活动成果展示。 活动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展示。 2.唤起关注。 为了更好的强化本次活动的效果,扩大影响,我们在活动后又设计了如下的活动:参与社会生活,宣传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学校争得荣誉;参与校报、班刊的创办与社会发放,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3.活动评价。 我们的评价分为三个层次: 自我参照评价、小组成员互帮互评、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然而,现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但就在这种状况下仍有许多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甚而出现重大水污染事件。学生节水意识差,洗手、洗脸时水龙头开得很大,洗衣时不关心水龙头,随意冲洗,抬水时水筒过满,再加上嬉戏打闹,洒得满地都是,矿泉水刚喝半瓶就仍掉。我们学校边上大河里水量越来越少,工业废水随意向里排放,水质越来越差,水中生物越来越少。我每天上下班经过,心里总是感到惋惜。恰八年级综合课本下册第二单元又是《资源与节约》,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结合课本,我提出“珍爱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以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的严重,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现状、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懂得一些节水治污的方法和窍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渠道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考察、分析、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图书资源搜集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拍摄、调查采访、实验等方式获取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整理资料,大胆创新,以适合本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进而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自主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并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节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对象: 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组织形式: 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负责一项子课题研究,各组人员以本组活动方案为指导分头进行活动,通过成过果展示与交流,使全班同学受到全面的教育。 五、活动时间安排: 课上与课下时间想结合,课上准备用15课时,课上主要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搜集整理材料,分析实验结果等。课下主要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实验等。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1、按时准备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初步感知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从而引出“珍惜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探讨,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 4、根据学生所选课题,将学生分为5组,有学生自主推荐组长。第二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定活动方案。 2、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指导共同指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3、各小组在班上交流本小组活动方案,为其它组提出建议。各小组认真改正本组活动方案。 课下:准备好相机、玻璃瓶、网络、书籍等用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课上用4课时: 1、老师指导学生该如何做,如;观察要细致,记录、测量要真实,指导学生如何 更快更准的搜集资料。 2、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各种所需资料。 课下:学生积极地去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取样实验、积累资料。 (三)、汇集整理资料阶段课上用4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整理材料,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 2、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各类材料进行汇集、归类、分析、探讨研究,整理出成果性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形式(照片展、幻灯片、故事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演讲稿等)准备进行成果交流。 (四)、活动成果展示 课上用2课时: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各小组充分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和活动成果。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 (五)、活动延伸 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1、学生自身: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2、宣传活动: ①在校内外张贴宣传标语 ②利用校园橱窗在校内设计活动展板③给相关工厂村镇领导写建议书 ④召开主题演讲会 ⑤深入村镇进行义务劳动等。 七、活动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也要评价,评价时,不能只看结果,重在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9多年来,xx小学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开发了以“知我东营爱我家乡”为主题的学工、学农、学科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感知东营的发展,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意识。 一、参加对象: 4年级全体学生(两个班,共计85人) 二、活动时间: 6月6月全天 三、活动主题: “知我家乡爱我xx”主题实践活动 四、活动形式: 依托《城市信报》社,四年级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五、学校负责参与组织人员 学校带队领导:刘xx 安全员兼校医:李xx 四年级一班:班主任朱君,两名学生家长,一名导游 四年级二班:班主任艾丽华,两名学生家长,一名导游 六、主要参观访问内容及路线: 1.早晨7:30从胜利集输小学乘大巴车出发。 2.8:30乘车到广饶烈士陵园,先参观大理石浮雕、到烈士墓献花,统一参加广饶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公祭活动。随后两个班学生单独组织纪念活动,参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3.10:20第二站到孙武湖踏青,休整,参观; 4.下午1:30乘车赶到广饶历史博物馆和公孙祠参观游览。 5.下午4:00左右回到学校。 七、参观纪念活动要求: 1.文明参观,禁止大声喧哗;尤其是在公祭活动现场和到烈士陵园参观必须保持肃静。 2.组织有序参观,禁止用手拉拽标本展品,损坏将照价赔偿; 3.注意环境卫生,禁止乱扔垃圾,垃圾必须随手携带,集中存放。 4.各班要组织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写出观后感,或者游记等。 5.各班要注意时间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参观学习。 6.户外活动期间,做好分组,明确责任,注意用火,禁止踩踏草坪。 八、安全要求 1.各班出发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每个班配备1-2名教师,2-3名家长和1名导游管理员,分工负责,明确责任。 3.出发前,每位学生必须填写安全预案表,明确出行路线、携带物品及相关要求,并经家长签字许可。 4.学校配备一名校医跟随,并配备相关药品,器材。 5.四年级家长委员会负责与城市信报社签订出行合同。 6.所用车辆为旅游车辆,按每个座位购有保险。《城市信报》社负责落实车辆。 7.为每位学生及家长购买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城市信报》社负责购买。 8.联系电话(略)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0一、主题的确立 中华民族历来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学生尊重老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学生是家中的天使、家中的“太阳”,因此在学校缺乏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举止行为。鉴于此,我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尊重父母、教师做起!于是就有了《感恩老师,体验真情》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 (一)、认识目标: 1.通过模拟、体验、搜集、采访、观察、记录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贴和呵护,理解老师对自己的爱,对老师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学会对老师说“谢谢”,学会与老师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写作、朗诵、演讲、会话、设计制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学会尊重老师,感恩老师,进而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三、活动年级: 九年级 四、时间安排: 六周 第一阶段:了解老师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视频:“5.12”四川汶县大地震中,一个让所有人为之感动的关于师爱的故事。 2.播放公益广告宣传片——《感恩老师,感恩教育》教师提问: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悟?(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问题探究,确立课题 问题一:从我们开始入学到如今,老师对我们的付出有哪些?问题二:你都为老师做了些什么? 问题三:在生活中,你与老师的关系如何? 问题四:谈一谈你在老师面前有哪些做得不到的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就以《感恩老师,体验真情》为活动主题,实施我们的感恩活动。 三、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1.教师下发“感恩调查问卷”,学生填写。 具体内容见调查表 2.学生回答问卷上的问题。 3.通过答卷,学生认识到,他们对老师的了解真是太少了,几乎没做什么。 由此引出下一阶段研究课题——走进老师(调查研究)。 第二课时:走进老师 活动安排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研究讨论,自由组合,分为6个调研小组,并制定了研究任务及方案方法。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通过观察、了解、记录的方法,调查老师一周的工作、校务分担等情况。 第二组统计全班同学为老师所做的,做好数据收集。 第三组角色转变——亲身体验当老师的感受,体会老师工作生活的辛苦。利用课改的时机,当一回老师,写出一天的收获和感想。 2.按照以上的分组,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收集数据、材料。 3.教师督促、检查各小组活动的汇报材料、各项数据。各小组确定汇报人员。 第三课时:谈古说今话感恩 活动过程: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研究讨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分为6个小组,并制定了活动任务及方案方法。分组情况如下:第 一、三组“感恩诗文”朗诵组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整理、摘抄以及以师恩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名言警句(诗文朗诵)第 二、四组“感恩师恩”故事组搜集、整理中国古今传统感恩故事。(讲故事) 第三、六组“真情回报”演讲组准备“感恩老师”内容的演讲材料。(演讲) 2.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收集整理材料,做好才艺表演的准备。 第四课时:深深师恩悠悠生情 活动过程: 1.布置学生与家长进行书信交流。学生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充分利用书面语言表达从容而情感饱满的特点,仍学生把内心想对老师说的话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2.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计划自己对老师表达热爱之情的方式。第五课时:成果汇报 活动过程: 一、教师总结前四阶段活动情况 二、学生代表发言谈收获 1.知识方面、能力方面 2.自己的变化 三、齐唱《感恩的心》 教师: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尊重生命,尊重教师,不虚度年华,认真过好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唱响《感恩的心》。 第六课时:尊师之风延续 活动过程: 我们本次的《感恩老师,体验真情》主题实践活动即将结束,单靠几节课的活动远远不能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爱,那么,就让我们把爱延续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每周为老师做一件事,用我们的行动来延续我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吧! 提出倡议——“让尊师之风一直延续下去” 1.“感恩老师四个一”:从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老师问一声好”,“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为老师发放作业”,“为老师擦一次黑板”。每个学生认真实施“四个一”,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落实情况,鼓励学生把四个一行动持之以恒地做好。 2.整理《感恩老师,体验真情》活动的有关素材,收集活动成果,并编辑成册。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要自觉保护家乡的环境,争做环保小特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调查周围及附近一些污染存在问题,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周围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3、丰富科技制作活动,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4、通过小制作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环保科技意识。 5、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了解学校及家乡还存在的环境问题。 6、通过实践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7、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发明等综合实践能力。 8、以“爱我家乡呵护绿色”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针对学生情况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形式: 组建假日小队、撰写分发宣传单、废物回收、废物小制作、书写张贴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写心得体会、设计手抄报等。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5月 活动准备: 1、自愿组合。 活动主题确定后,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在建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成了“抢手明星”,有的则成了“无人要的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这是学生交往合作过程中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交往;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通过老师的引导,一个个研究小组组成了。 2、设计名片。 研究小组组成后,学生们为了联系方便,互相抄录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由自己设计个人名片,发展到设计小组名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提个名字、设计口号。 3信息收集。 学校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通过发动、宣传,使教师和家长都愿意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处寻找。可以通过书报、上网查阅,可以拍成照片。各个小组还可以在小区内实地观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对群众进行了采访和宣传。 活动过程: 一、提出实践课题。 (话题导入,如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废物带来的困扰,谈一谈对垃圾知道多少,如何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课外欣赏《地球风光》。参观我们的学校、家乡、祖国最新变化的图片。了解我市绿化美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有条件的可写一份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考察报告,办环保方面的小报。 2、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认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性。(1)(2) 3、根据讲座的内容,因势利导。 二、展示实物作品,激发探索兴趣。 出示饮料瓶制作的坦克模型、毛线长颈鹿、泡花木屋等等。“同学们,这些物手工艺品漂亮吗?想不想来露一手?” 三、成立假日小队。 1、给假日小队取名字。 2、设计假日小队的队旗和口号。 四、小组分工,各司其职。 1、宣传小组:组长 2、废物回收小组:组长 3、寻找污染源小组:组长 五、制定活动内容: 活动周历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备注1教室1、学习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 2、提出实践课题1阶梯教室1、组建假日小队。2、设计假日小队的队旗、口号及小组分工,各司其职。3、撰写宣传单2苍霞街道1、寻找污染源2、废物回收 3、分发宣传单1教室废物小制作2同德社区1、废物分类回收2、分发宣传单3、拓宽视野、获取信息1教室废品工艺制作“秀”、小制作大拼盘1教室1、各小组汇报情况2、写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3、写心得体会1各小区、教室1、分发倡议书、张贴广告标语2、设计手抄报1教室总结、汇报。评选“环保小卫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设计奖”。六、拓宽视野,获取信息。 1、通过观看录像,到图书馆、书店、网上等多媒体查找收集资料,做好笔记。 2、指导查找的范围可包括一些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垃圾的污染与环境,垃圾处理中的科学… 七、拓宽创新,鼓励求异。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可利用资源,设计出有个性的手工艺品。 八、体验成功的成果。 展示新风采活动,邀请各中队参观小制作作品。 九、开展讨论,发出倡议。 1、让学生围绕自己的亲身体验,各抒已见。 2、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垃圾。 3、如果有一天不进行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将会怎样? 4、撰写宣传单。向全校师生甚至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但是保护环境单靠我们还不行,应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关心环境工作,做一名环保之人。 十、评选“小卫士、小能手”活动。 1、交流心得体会。 2、评选环保“小卫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设计奖”(手抄报) 3、颁发奖章。 4、本学期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2一、活动主题: “数学小课题研究” 二、指导思想: “小课题研究”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有关社会和生活中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整齐划一。能为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能看出生活中存在的和数学相关的问题,还擅长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它使随时质疑、不断思考成为学生小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这样的研究可成就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 三、具体内容。 1.收看天气预报,记录明天一些城市的气温,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2.在广场上插几根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竹竿的长和相应的`影长。记录后研究。 3.用几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分别剪成一个半径12厘米的四分之一圆、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四个直径6厘米的圆、九个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比较每次剪下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写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4.从下列题材中任意选择一两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①了解附近几个家庭最近一次水费、电费、电话费、燃气费的缴纳情况,也可把最近几个月的费用缴纳情况搜集一下,把调查的数据列表整理,制成统计图,然后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说说自己的体会。 ②我们在数学课中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出一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到生活中找寻一些事例,通过运用一些规律、策略来解决,然后把自己经历的过程进行总结,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走进市场或商场,调查一两种商品的成本、售价、盈利等情况。了解商家对这种商品的促销手段。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完成研究报告。 ④阅读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故事……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写一些体会。 ⑤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有什么疑问、发现、顿悟,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收获。把你的经历整理一下,形成研究报告。 四、活动注意点: 1.外出调查必须得到家长同意,确保安全,最好有家长陪同或同学间结伴而行。 2.与人交流做到文明、大方、礼貌,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调查之前要写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问题,准备好记录工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3一、指导思想: 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以此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产生好好学习,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愿望。“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本次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结合学习《吴文化》这本乡土教材,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让学生对家乡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喜爱。 二、活动主题: 爱我故乡 三、活动时长: 2个月 四、过程设计: (一)课题背景: 在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江南,我们的故乡,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丽的山水风光、发达的经济,勤劳善良的人民。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吴文化”。你知道自己的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产吗?你知道它有什么文化遗产吗?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它的面纱,去了解它,研究它。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从各个角度了解故乡; 2、学会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并能做简单地处理;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热爱自己的家乡 2、以自己的家乡为荣,产生一种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1、确定课题:故乡是最让人依恋和怀念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你想了解它吗?了解它的各个方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课题为:爱我故乡。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制定研究计划(一课时)。课后的任务: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 2、上网搜索信息:故乡的各个方面的简介。(一课时) 3、观察:家乡的变化。请你用图画或照片表现自己观察所得,并作图片说明,写下随感。(一课时); 4、调查:了解故乡的历史、特产、文化、风俗、经济各方面的情况。((一课时) 5、动手:自己动手,做出家乡风味的美食。大家在品尝中感受家乡的好。(一课时) 6、动手:把家乡的美丽画下来。(两课时) 7、活动:开展“美在家乡”的活动,可以以自己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课时) 第一课时 1、宣布本课的主题:制订本学期的综合活动计划。 2、提出制订计划的要求:切合自己生活实际的,便于操作的课题。每组先确定三个。 3、布置下周活动任务: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 1、 先分组讨论,将本小组觉得合适的三个课题写下来,等待交流。 2、 全班集中讨论,然后汇总,将多数同学感兴趣的课题 最后确定一个主题: (1)爱我故乡 (2)美丽的冬季 第二课时 1、指导小组交流自己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组织全班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次交流整理。 2、针对班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说一说家乡的有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自己向爷爷奶奶了解的故乡的相关情况。 2、全班同学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做介绍,并作一归纳特色。 3、请来自外地的同学说说家乡的特点。(本班学生有一部分是外地的,有的是刚过来一年,对于出生地的情况记忆比较深刻。) 第三课时 1、事先布置上网或图书馆搜索故乡的各个方面的简介。 2、交流搜索的信息资料,比较异同点。 3、布置:观察:家乡的变化。 1、 学生先交流搜集的信息资料,注意相同的信息不要重复交流。 2、 在交流的基础上比较不同地方不同的特点。 第四课时 1、你留意家乡最近有什么改变,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所 2、各个小组分别小结汇总。 3、请你用图画或照片表现自己观察所得。并作图片说明,写下随感。 4、全班在小组交流汇总的基础上再次交流。 1、将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最近的改变在小组中交流。 2、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用图画或照片表现自己观察所得 3、将自己的交流由小组长负责小结汇总,准备全班交流。 4、全班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次交流汇总,得出变化 (1)高楼一下子多了许多; (2)晚上的夜景漂亮了。 (3)城市的绿化、市民娱乐休闲的地方多了。 (4)马路宽了 (5)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家用轿车多了。 第五课时 1、了解故乡的历史、特产、文化、风俗、经济各方面的情况。 (1)历史上的故乡是什么样的。 (2)故乡的特产有什么?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3)有什么文化特产? (4)经济发展有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情况。 3、小组汇总后在全班交流总结。 1、各学生首先在课外分别对自己了解到的故乡的历史、特产、文化、风俗、经济各方面的情况,做好书面的记录。 2、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 情况。(结合《吴文化》)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总结。尤其是感兴趣的太仓特产上:有茄子、芋艿、香葱、三豆、白蒜、糟油、肉松、长江四鲜等等。 4、说说自己了解后的感受。 第六课时 1、故乡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我们自己动手,做出家乡风味的美食。大家在品尝中感受家乡的好。 2、把自己事先做好的美食拿出来,相互品尝。 3、说说这些东西的营养价值。 4、说说自己平时的食物,现在有什么想法。 5、评评最佳家乡菜。 6、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菜肴拿出来,说说是什么地方的美味。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4一、工作目标: 1、将《科学》、《思品》、《信息技术》等学科纳入管理,狠抓落实,加强监管,开足开齐开好综合课程。 2、强化科技创新思想,开展第一届校科技周活动,积极迎接省、市、镇科技创新大赛,迎接上级部门对科普特色学校的阶段性检查和评估工作,树立品牌,力创科普特色学校。 3、积极准备,努力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力争篇篇获奖,形成实验应有的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市(省)的样本学校。 二、工作要点: (一)狠抓落实,注重学习,开足开齐开好综合课程。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首先落实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只有把每一科课程开齐,把每一节课上好,学生才会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才会真正提高。学校将《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社会》、《电脑》等课程纳入综合科,做好省、市督查小组对我校课程开设情况检查工作,要求教师先培训后上岗,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培训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上好每一节综合课。本学期,我科组将及时了解各年级上课情况,狠抓落实,加强监管,深入课堂全面、细致地检查。 (二)精心撰写,积极筹备,打造综合样本学校。 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全面提高我校课程实施水平。 围绕市公开课,积极积累相关的教学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等),撰写三份学习案例、一份说课设计、4篇论文,准备参加每年一次的市(省)论文、课例评选活动,力争篇篇获奖,形成实验应有的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市(省)的样本学校。学习案例具体负责人: 1、《我是客家小主人》负责人:xxx 2、《石头的奥秘》负责人:xxx 3、《叶子的世界》负责人:xxxxxx 4、以上负责人各自撰写一篇论文,参加评选。 (三)发挥教师特长,完善科普基地,力创科普特色学校。 1、铸品牌学科,为特色教育提供源泉。 铸品牌学科要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把科普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科学课、队活课、劳动课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与学习,保证每班每周都有科普教育活动课。由刘洪珍老师、李海明老师担任校科普辅导员;各年级组长担任年级科普辅导员;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级科普辅导员,全面铺开科普教育工作,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在活动中形成队伍。 2、发挥教师特长,组建兴趣小组。 科普教育的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我校积极挖掘校内外现有的教育资源,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扎实开展科普教育。本学期将成立以下科普兴趣小组: ①、科技制作小组负责人:xxxx ②、种植饲养小组负责人:xxx ③、综合实践小组负责人:xxx ④、电脑科幻小组负责人:xxx ⑤、客家文化小组负责人:xxx ⑥、麒麟舞蹈小组负责人:xxx 3、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科普基地。 开办以来,我校致力于《好习惯》和《客家文化》这两大特色。其一,《好习惯》是我校自编的教材,自出版以来,影响力大,深受广大师生、家长青睐,形成了品牌,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其二,《客家文化》是我们下一步将要打造的品牌,它也是科普特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应该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进一步充实、完善《客家实物展览室》和《客家文化展览室》,让客家文化发扬光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5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然而,现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但就在这种状况下仍有许多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甚而出现重大水污染事件。学生节水意识差,洗手、洗脸时水龙头开得很大,洗衣时不关心水龙头,随意冲洗,抬水时水筒过满,再加上嬉戏打闹,洒得满地都是,矿泉水刚喝半瓶就仍掉。我们学校边上大河里水量越来越少,工业废水随意向里排放,水质越来越差,水中生物越来越少。我每天上下班经过,心里总是感到惋惜。恰八年级综合课本下册第二单元又是《资源与节约》,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结合课本,我提出“珍爱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以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的严重,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现状、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懂得一些节水治污的方法和窍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渠道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考察、分析、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图书资源搜集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拍摄、调查采访、实验等方式获取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整理资料,大胆创新,以适合本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进而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自主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并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节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对象: 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组织形式: 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负责一项子课题研究,各组人员以本组活动方案为指导分头进行活动,通过成过果展示与交流,使全班同学受到全面的教育。 五、活动时间安排: 课上与课下时间想结合,课上准备用15课时,课上主要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搜集整理材料,分析实验结果等。课下主要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实验等。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1、按时准备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初步感知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从而引出“珍惜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探讨,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 4、根据学生所选课题,将学生分为5组,有学生自主推荐组长。第二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定活动方案。 2、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指导共同指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3、各小组在班上交流本小组活动方案,为其它组提出建议。各小组认真改正本组活动方案。 课下:准备好相机、玻璃瓶、网络、书籍等用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课上用4课时: 1、老师指导学生该如何做,如;观察要细致,记录、测量要真实,指导学生如何 更快更准的搜集资料。 2、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各种所需资料。 课下:学生积极地去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取样实验、积累资料。 (三)、汇集整理资料阶段课上用4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整理材料,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 2、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各类材料进行汇集、归类、分析、探讨研究,整理出成果性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形式(照片展、幻灯片、故事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演讲稿等)准备进行成果交流。 (四)、活动成果展示 课上用2课时: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各小组充分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和活动成果。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 (五)、活动延伸 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1、学生自身: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2、宣传活动: ①在校内外张贴宣传标语 ②利用校园橱窗在校内设计活动展板③给相关工厂村镇领导写建议书 ④召开主题演讲会 ⑤深入村镇进行义务劳动等。 七、活动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也要评价,评价时,不能只看结果,重在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6一、活动背景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当今一种现象却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所有这些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身处具有礼仪之邦美称的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明礼仪的世界中,他们还不知道文明礼仪的行为界定。我们班的学生也同样存在对文明礼仪认识模糊的问题,认识上的模糊直接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不文明。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而通过每个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去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关注文明礼仪,我们准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二、设计理念 1、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社会,走进生活。 2、注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能通过收集信息、观察、调查、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与学习,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找到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摄影、表演示范等多种方式学习15种文明礼仪基本规范,让文明礼仪深入学生的内心。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每个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去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关注文明礼仪,为构建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作出贡献。 四、活动内容 1、学习礼仪:通过一些图片和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15种礼仪文化。 2、实践礼仪: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礼仪活动的主体。确定两周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必须每天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交组长汇总,再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应对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3、展示礼仪:通过开展一些礼仪风采展示,儿歌、故事、绘画比赛,文明礼仪之星的评比等来展现班里文明礼仪活动开展的效果。 4、宣传礼仪:每位学生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仪知识,并争取让对方能将文明礼仪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五、时间安排 9月——11月(大约20课时) 六、实施过程 (一)看奥运广告宣传片,引发思考,确立主题。 1、师生共看与奥运有关的文明礼仪广告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情况,事情的发展情况会与广告里一样吗? 2、学生列举出生活中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 3、师生共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二)成立小组,讨论各小组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小组,成立了“文明礼仪知识库”(负责搜集文明礼仪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和各种场合文明礼仪规范等资料)、“文明礼仪图片库”(拍摄各种与文明礼仪有关的照片)、“文明礼仪小老师”(学习并为同学们示范各种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小画家”(画与主题有关的漫画等)“文明礼仪小作家”(写与主题有关的儿歌、倡议书等)这五个小组。 2、各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礼仪:通过一些图片和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15种文明礼仪。 1、“文明礼仪知识库” 和“文明礼仪图片库”展示工作成果。 2、师生共同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礼仪。 (四)实践礼仪: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礼仪活动的主体。确定两周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必须每天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交组长汇总,再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应对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记录每天各自的文明礼仪规范执行情况,组员之间互相监督记录情况。采用以下表格形式记录: 文明礼仪执行情况 好 不好 学校 家里 其他场所 (详细的时间、地点和所做的事情要记录清楚。) 2、两周后进行自我书面总结,做的好与不好的各有哪些方面并找出原因。 3、上交两周记录及总结,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方案。 4、班级内进行交流总结,针对典型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改进方案。 (五)展示礼仪:通过开展一些礼仪风采展示,儿歌、故事、绘画比赛,文明礼仪之星的评比等来展现班里文明礼仪活动开展的效果。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1)开设文明礼仪图画展。(展出与主题有关的图画和照片) (2)“文明礼仪小老师”组为同学们示范各种文明礼仪或者表演相关小品等。 (3)“文明礼仪小作家”组唱与主题有关的儿歌并宣读倡议书。 2、评比班级文明礼仪之星。 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唱文明礼仪行为歌比赛。 (六)宣传礼仪:每位学生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仪知识,并争取让对方能将文明礼仪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1、至少向一位亲人或朋友宣传文明礼仪规范常识。 2、记录宣传成果和心得体会。 (七)整理活动材料,交流活动收获 1、把积累的材料整理好。 2、展开评价工作: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7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用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用心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潜力,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研究,结合科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研究。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好处,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1)赏识活动: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潜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潜力。 2)学会关心: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3)主题教育: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九月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为家乡喝彩,十一月份是争做规范生,十二月份是争做守法小公民。 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潜力、增强社会职责感。如参加社区活动,我的第一桶金,实践小能手的评比等等。通过该学习领域,能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潜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期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到达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资料、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礼貌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够邀请县内各界人士前来学校讲座,如缅怀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四、第一学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传统节日:教师节、中秋节 十月份: 1、学会关心活动 2、传统节日:国庆节、重阳节 十一月份: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 十二月份: 1、争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各类案例,论文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3、修改校优秀案例集,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8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如通过“护气球”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通过“本周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写体验日记。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送父母一份小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父母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 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时间:1~2周过程: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三、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四、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时间:3~4周过程: 一、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二、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三、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间:(5~6周)过程: 一、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二、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三、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四、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五、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师小结寄语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9一、活动背景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秀丽的山川,承载着世代相袭的众多民族。几千年来,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饮食习惯、特色饮食、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对峰峰地区的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的饮食状况,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学会科学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展此项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学生对周边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调查、了解和访谈、咨询活动的开展,学会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领;同时还借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峰峰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饮食状况及探求其饮食的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3.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制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联系热心的家长和教师参与。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与指导。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按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随时记录活动中的点点 四、课程资源分析 1.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饭店、小吃店、快餐店、网络的资源,让学生调查、访问,参与实践。 2、家长资源:成立家长协助指导小组,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支持和帮助活动的开展。有家长是饭店的工作人员,烹调专业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为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予专业知识上的指导。 五、活动过程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8周 阶段一:(一周)确定主题,小组分工人员分工,分为不同的美食小组,制订峰峰美食文化研究计划、方案。 第一组:皮渣美食小组 第二组:豆沫美食小组 第三组:豆腐汤美食小组 第四组: 三下锅美食小组 第五组:熏肉美食小组 第六组: 羊汤美食小组 阶段二:(三周)通过参观、实践操作、实地调查、访谈、实验、上网查找方式开展活动。 1、上网查找峰峰美食资料 2、访问邻居,问父母了解峰峰的美食有哪些。 3、去二矿访问了解豆腐汤,彭城参观了解三下锅、豆沫,和村参观和村皮渣、羊汤、熏肉的做法 4、用视频、文字、照片记录过程性资料。 阶段三:(两周)整理峰峰美食文化的来历、内容整理资料,办手抄报、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活动材料。 阶段四:(两周)总结、汇报交流,活动评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