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小学美术教案2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品展示。 小学美术教案3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2、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二、发展阶段 1、师问: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生: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师补充: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2、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3、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三、收拾与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四、课后拓展 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花衣”? 2、检查上节课的作业,看看谁设计制作的“花花衣”(半成品)最漂亮。 3、学生自我展示,教师检查点评独特的设计。 4、继续制作:要求学生继续完成为结束的作品。 5、作业完成,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三、课后拓展 “花花衣”还可以穿在“谁”的身上? 教学后记: 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本节课主要目的。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案4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 2、体验感受花样形式的魅力 3、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 教学重点:花样图纹的赏析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花样图纹,激活审美情趣。设计的花样适合物体 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说花样 1、课件演示:民间美术中有许多花样,它们的造型大方质朴,手法生动自如,形象逗人喜爱。 2、经历了漫长历史形成的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祖国面族文化的结晶。 二、欣赏——赏花样 1、师:花样是民间美术的结晶。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如:刺绣,陶瓷,剪纸,房屋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上台来电及电脑上的各类各种花样,进行欣赏。 2、师问:这话样是画、绣还是剪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 3、小结:内容主要是自然之物,朴实,温馨。表达了美好的意愿。色彩或单一,或和谐。 三、给花样命名(课件) 1、课件出示范例,如何命名:如:二龙戏珠等等。 2、生:给花样命名。讨论。 四、找花样游戏(课件) (1)出示剪纸花样(圆形适合纹样),问:漂亮吗? (2)师小结:花样应适合被装饰的物品。将圆形适合纹样放置在方形的物品上,让学生纠错。 (3)做花样适合游戏。将花样与相适合的器皿物品对应起来。 五、自主表现 1、生自由选择瓶、扇或者盘,衣服的外形进行装饰。 2、师出示范图:要求适合,和谐。范图:瓶的装饰,衣服装饰等。 六、作业展评。 小学美术教案5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 1、折线,反应心情,吸引孩子兴趣。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 1、感受生活中的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3、线的情感性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三、课堂作业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画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作业布置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疏密变化又有秩序。 小学美术教案6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着对称,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欣赏中感受对称。 2、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对称,并运用对称制作蝴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以制用的意识。 3、创设艺术欣赏的氛围。在《化蝶》的音乐及图片的展示中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其中的美。 4、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把自己的情感溶入作品之中。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运用对称制作蝴蝶。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的美。把的情感溶入作品中,创造性的表现蝴蝶。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课本、作品、彩纸、剪刀、其它材料 学具:课本、彩纸、剪刀、胶水、彩笔、其它材料 课时安排: 本课共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展示课件引出蝴蝶 调动学生的情绪. 2.设问:蝴蝶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在欣赏中体会蝴蝶的美 新知教授阶段 1.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提问:蝴蝶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进一步分析,提问:谁能说说蝴蝶的特点? 3.展示蝴蝶翅膀翻动的课件,说明对称土星及其特点。 4.通过课件介绍动物、植物、昆虫的对称,了解自然界中的对称,从古今中外的建筑,手工艺品、图案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对称及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 5.组织学生以“说说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和“谁知道对称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运用?”为题展开讨论。 6.提问“你觉得对称的事物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体会对称的美。 1.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大小两对翅膀,双须…… 2.学生思考讨论,总结蝴蝶的特点:对称 3.看课件分析了解对称和对称图形。 4.欣赏图例,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及对称在生活艺术中的运用。拓展思路。 5.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拓展思路,以自身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对称。 6.学生谈论对称给自己的感受,总结对称美的特点 实践探索阶段 1.引入蝴蝶听《梁祝-化蝶》讲《梁祝》的故事感受其中的美2.简介蝴蝶的制作,重点在形状和花纹、色彩的对称。 3.倡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之中。 4.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创设情境,提供大量图片、资料,以供参考。 1.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并体会故事的情节展开联想创作作品。 2.小组共同制作。 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注意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法。 以“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为题,组织学生自我总结。 1.学生展示作品,并简单的介绍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内涵。 2.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作自我总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