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
范文 |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化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难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一:如果第五瓶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4/5,你觉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会是几比几呢?为什么?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3、讨论三:小组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下,第一瓶、第二瓶、第四瓶以及第五瓶液体为什么分为一类/这些比中哪一个最简洁? 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2一、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三、教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设疑诱导等教法展开教学。 四、学法分析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可以化简,观察、发现的学习方式找到比的基本性质,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化简比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自主完成。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①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成最简分数; ②运用商不变性质; ③运用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两种按不同比例(A:30g奶粉、180g水 B:45g奶粉、270g水)调配的牛奶 ①请学生品尝牛奶,比较味道差异。(一样) ②味道是否一样,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呢?(求奶粉和水的比的比值) ③学生尝试求两种牛奶的调配比值。 30:180 = 30÷180 = 1/6 45:270 = 45/770 = 1/6 比的比值都是1/6,也就是说,三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1:6,所以两杯牛奶是一个味。 30:180 = 30÷180 = 1/6 = 1:6 45:270 = 45/770 = 1/6 = 1:6 看来30:180 = 1:6 ,45:270 = 1:6,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相等的比 30:180 = 1:6 ,12:32 = 3:8。 观察、比较相等的比,你发现了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你还能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学生尝试) 2、化简比 ①心里回忆刚才30:180是如何变成1:6,12:32是如何变成3:8的。 ②试用自己的方法化简比。 ③学生谈化简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④观察化简结果,发现什么? a、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 得到: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b、结果有两种形式:比的形式和分数表现形式。 注:分数形式要加以说明不能是带分数。 ⑤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果,教师作出评价) 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以相同,但结果不同,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即使写成分数形式也读作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和小数。 (三)训练巩固及延伸: 1、化简下面各比。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并说说化简过程。 2、判断正误,有错就改: ①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②比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现,读作几分之几; ③8: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 ④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就是比的化简。 3、扩展练习 ① 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 ②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四)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教师补充说明。 (五)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第六章第3课时。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比的化简方法,并会化简比。 2、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地化简比。 教学难点:正确地化简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我会填。 15/( )=3 ( )/5=2 120/60= 180/( )=3 0.125x1000= ( )x100=75 0.3x( )=3 0.25x4= 1/6x( )=1 2/9x9= 3/5/1/2= 5/3/3= 2、复习比的基本性质,引入课题。 运用商不变性质可以把除法进行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也可以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比的化简(板书)。 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互质。)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这儿有一张珍藏的照片,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出示主题图),认识这位叔叔吗?(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把杨利伟送入了浩瀚的太空,全国人民都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这张照片是什么?(联合国旗帜)在“神舟五号”上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帜,一面长15厘米,宽10厘米,一面长180厘米,宽120厘米。这两面旗帜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是最简整数比吗?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它们化成最简比哪?请同学们讨论解决。 (1)、学生汇报: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提问:5是15和10的什么数?为什么要除以5? 60是180和120的什么数?为什么要除以60? (2)小结:整数比化简时用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了。 (3)练习:选择正确答案 6:8=( ) a,3:4 b,2:3 c,12:18 10:20=( ) a,2:5 b,2:3 c,1:2 2、整数比的化简我们学会了,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比——分数比,(出示课件1/6:2/9)它怎么来化简呢?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1)学生汇报:1/6:2/9=(1/6x18):(2/9x18)=3:4 提问:18是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的什么数?为什么要乘18? (2)小结:化简分数比时,分别给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最小公分母,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3)练习:化简下列比 3/4:1/5 5/2:6/7 3、分数比的化简我们也学会了,那小数比怎么化简呢?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1)学生汇报:0。75:2=(0。75x100):(2x100)=75:200=3:8 提问:0.75是几位小数?为什么要乘100?75:100是最简整数比吗? (2)小结:化简小数比时,要先把小数扩大变成整数,再化简。扩大时要注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3)练习:我是化简小能手 2.1:0.2 0.45:0.3 4、总结: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化成最简整数比。 分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最小公分母,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小数比——先把小数扩大变成整数,再化简。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做一做,集体订正。订正时注意0.125:5/8有两种方法: (1)0.125:5/8=1/8:5/8=(1/8x8):(5/8x8)=1:5 (2)0.125:5/8=0.125:0.625=125:625=(125/125):(625/125)=1:5 2、出示课件: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2:24 3/5:9/10 3.8:4.2 3:3/4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37页练习十一4、6题。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4设计思路 在上比的化简这个内容前,我带着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 以及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因为这些是学习化简比的基础,也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情景导入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化简比的必要性。在探究环节中,学生已经有了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获取新知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化简比的方法。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了结论,组织学生比较几种化简比的方法,然后进行优化。 在处理化简比的结果时,老师强调化简比的结果应该写成比的形式,当然写成分数的形式也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读法还是应该读成几比几而不几分之几,因为这样不容易与求比值混为一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2的内容及p53的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 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昨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谁能说说什么叫比?请你举个例子。(生说完举例比如4:58:9)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表示) 3、你能用商不变性质把0.4÷0.5的被除数和除数变成整数吗? 4、把4/6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淘气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如何比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比的化简。 出示课题:比的化简 2、引入“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在遇到分数时要将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比化简的最终的结果我们称为最简比。 还记得什么叫做最简分数吗? 那你能根据最简分数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出什么叫最简比吗? (1)老师这里有一组比,请你判断哪些是最简整数比? 6:10 12:21 0.3:0.40.25:1 3:5 4:7 3:4 1/4:1/5 下面老师出几道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化简。 (2)化简比: 24 :42; 0.7. :0.8; 2/5 :1/4。 让学生先思考一下三道题是不同类的比,如何化简,怎样化简?与同桌讲一讲你的方法,最后前后4人组交流你们的方法。 师:你有什么发现?与全班同学交流好吗?(如果学生有困难就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小题的区别并进行小结得出: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基本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各种比化简。方法是:整数比可以利用商不变的基本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小数比就先把小数化成整数,再约分;分数比的话就变除为乘,再约分。并强调:只要你的化简过程正确,方法不限,最后结果要用比的形式表示,而不是一个数,这就是与比值的区别. (三) 试一试(我能行) 1、化简下面各比。 0.12 :0.4 1 :2/3 0.25:15/14 39:13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并说说化简过程。 2、质疑。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应怎样化简比? (五)巩固练习 课本第53页第1、2、3题。 板书: 比的化简 a:b=a÷b=a/b 0.4÷0.5=4÷5(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4/6=2/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40:36=40/360=1/9=1:9 2:18=2/18=1/9=1;9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5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70页到第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熟练进行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顾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 3:5=()÷()=()/() 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 A、10÷5=20÷()=()÷1=()【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B、12/18=6/()=()/3【归纳分数基本性质并说明最简分数】 3、利用B引导学生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4、问题:男孩和女孩各自调制了一杯蜂密水,请问哪杯水更甜? 过程: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如何比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 二、新授 1、尝试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4:42⑵0.7:0.8⑶2/5:1/4 你是怎么想的? (1)能不能把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分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4)学生交流 ①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②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③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三、尝试练习 1、P71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练习:做书上练一练的第1、2题。 3、各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比: 12:30.5:1/20.25:1 4、他们的说法对吗? ⑴0.48∶0.6化简后是0.8。() ⑵3/4:1/2化简后是1。() ⑶0.4∶1化简后是2/5。() 四、拓展练习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⑴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⑵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五、小结 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五、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比、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最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6教学目标: 1、在实验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能运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配置墨水。 3、学会化简比的书写方法,正确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体验比的化简的必要性。 1、引入:昨天王老师带大家做了一个实验,用40ml墨,360毫升水和2小杯墨、18小杯水配制成了两杯墨水,并让同学们猜测这两杯墨水哪杯颜色深一些。你们猜测的结果是什么? 2、猜测验证。(两杯墨水颜色相同) 3、比值相等。(为什么这两个比数字不同,调配出的墨水颜色还一样呢?) 4、多种配置方法。 5、墨与水的关系都是1:9。 6、总结比的化简的必要性,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学生发现两杯墨水比值相同以及引出多种配置方法,让学生感悟化简比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1、小组交流展示。 学生拿出学研案,交流第二部分的内容。 要求: (1)说出你的配制方法, (2)讲清理由。 2、讲前猜测。(三个比哪个配制出来的墨水颜色深?) 3、整数与整数比提问: (1)学生说单位:(墨和水的关系就是4:7) (2)你是怎么知道4:7的? (3)还有不同的配置方法吗? (4)哪一个更容易看出墨与水的关系? 4、小数与小数比提问: (1)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7:8的? 5、分数与分数的比提问: (1)2/5比1/4是怎么变成xx的? (2)还有其他方法吗? 6、小组汇报结束。 7、欣赏学生预习单的方法。 8、揭示最简整数比。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形式,探讨整数与整数比、小数与小数比、分数与分数比的化简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规范应用——比的化简方法的示范以及应用。 1、规范看书。(同学们翻开书第70页,认真看书) 强调:分数是比的另外一种形式。 2、化简比习题。(先做两个再做两个) 重点:16:4(投影挑错误) 3、小视频总结。 (四)拓展举例。 学生举出其它类型的比并说说怎样去化简。 (五)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收获,老师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比的化简的问题,你一定能够去解决它。 教学反思 优点:1、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2、小组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到位。 不足:1、讲前猜测(三个比哪个配制出来的墨水颜色深?),这个环节忘记了,后来再提出来显得过程混乱。 2、学生的书写规范强调不够,导致后来做题过程中学生出错多。 3、学生对于比的认识理解不够透彻,导致课堂气氛不够。 4、课堂上小组讨论和做题过程中,关注的学生人数够多。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7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理解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难点: 化简比,并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今天淘气和笑笑做了一个实验,想请同学们也去参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淘气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3小杯蜂蜜,12小杯水。 笑笑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 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杯水更甜呢?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1)再次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蜂蜜的含量越高,蜂蜜水越甜。即蜂蜜与水的比值越大,蜂蜜水越甜。 (2)让学生自己求两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寻找结果。 3∶12== 4∶16== 计算后可知:两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都是,所以一样甜。 (3)师:如果能知道两杯蜂蜜水中平均1小杯蜂蜜用了几小杯水是不是也可以比较呢?怎样才能知道?请在小组内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先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再转化成比的方法。 3∶12==1∶4 4∶16===1∶4 根据比我们发现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都是1∶4,也就是平均1小杯蜂蜜都用4小杯水,所以两杯水一样甜。 小结:当比的两项数值较大时,有时会给判断带来不便,这时就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在不改变比值大小的情况下,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这样更便于我们观察比较。 2.探究比的特殊性质。 师:如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变小呢?我们先看看笑笑写的几组相等的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学生能够说出两组比的变化情况:第1组把1∶2的前项和后项都乘10,比值不变;第2组把4∶12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4,比值不变。 引导学生: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个规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师:这与这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相似之处? 生: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样。 师: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什么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 生:因为比的后项乘或除以0,比的后项就是0,这个比就没有意义。 3.化简比。 了解了比有这样的性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它在不改变比值大小的情况下,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这就是化简比。 师: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 24∶42∶0.7∶0.8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化简的方法,然后汇报。 生1:化简24∶42,可以先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进行约分,再改写成比。 生2:化简∶,可以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商用最简分数表示,再转化成比。 生3:化简0.7∶0.8,可以先把小数比改写成除法算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化成整数比后再化简。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板演。 教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但要注意,要使比值不变。在做题时可根据题目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选择。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教师问:根据现在的比可以看到有一样甜的吗?(不能,因为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完全相同)教师追问:那怎么办?(要把比化简后再比较)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在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化简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首先完成第(1)(2)小题后,想一想,比值化成百分数后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能够想到它表示两人的命中率。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不马虎和奇思谁的命中率高。 五、拓展提升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7,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15∶20∶28 2.三个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一队完成总工程的,二队完成总工程的,三队完成总工程的,三个队完成工程量的比是多少? 1∶2∶3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在小组讨论后完成。 学生回顾并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节课利用实际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使学生从旧知迁移到新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授知识,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不足之处:对最简整数比没有强调提出,而且对化简比的方法也没有作总结性的归纳。课上练习题不足。 教学建议:教学时,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增加一节练习课或课下增加练习量。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8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弄清两者的区别,能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求已知比值的比里的未知项。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复习比的知识和比的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能应用比的意义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二、复习比的知识 1.复习比的意义。 (1) 提问:什么叫做比?(板书: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 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并要求说明每个比表示的意义。 (3) 你能举一个比的例子吗?(板书出一个比)怎样表示出它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商怎样表示?(把比写成和除式、分数相等的式子)谁来说出这个比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前项 后项 比值)提问:什么是比的比值?(板书: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那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板书:前项÷后项=比值) (4)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我们求比值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一般方法前项除以后项)这里的比值都是什么数?还可以是怎样的数?(板书:结果是一个数) 2.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1) 请大家根据上面的式子,在课本上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指名学生口答填写出的等式。让学生说明为什么b≠O。提问;谁能说说这个字母式子表示的意思?比、除法和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2) 提问:谁来说说除法、分数有什么类似的性质?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比有怎样的基本性质?(板书:比的基本性质)谁来举例说明一个比的前项、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O的数,大小不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让学生填写课本上的例子,然后口答。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板书:化简比) (3) 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化简比的?【板书:比的前项、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化简的结果是一个什么?(板书:是一个比)向学生说明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3.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 (1)引导比较。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求比值和现在的化简比来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依据和方法有什么区别,结果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前面的板书按书上的对比表补充完整,并强调两者在解答的根据、方法和表示的结果上的不同点。) (2)做练习二十一第3题.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口答。 三、复习按比例分配 1.说明:应用比的知识,可以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 2.做“练一练”第4题的第(1)题。 (1)让学生说一说这里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是什么应用题?(板书:按比例分配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要怎样想。 提问:求公鸡只数和母鸡只数实际上是求什么?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提问:你认为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按怎样的方法来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做“练一练”第4题的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要怎样想。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口答,重点要求学生说明第2题怎样想的。 2.求未知数x。 1.3 :x=6 =0.5 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明怎样想的。 3.做练习二十一第7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强调说明长加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 五、课堂小结 指名学生归纳说明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及自己的收获。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9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56~57页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填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3÷18==()∶()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体温: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2)(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师:把55页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化简,指名板演。 追问:分数比化简,可以怎样变成整数比?小数比化简呢? 3、做练习九第5题 指出: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选择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5、练习九第7题 6、完成练习九第8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板书设计: 略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篇10学材分析 已经学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再来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学情分析 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导学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习题准备 老师活动: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1.谁能直接说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据是什么?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三)求比值 二、讲授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比的基本性质 1、出示8∶4和2∶1这两个比。 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你是怎么想的? (1)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教师强调:同时相同0除外几个关键词 (二)化简比 1.练习引入 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是多少? (1)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8∶12 (2)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2∶3 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8∶12好,还是写成2∶3好? 2.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如2∶3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3.化简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4∶21=(147)∶(217)=2∶3讨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2)∶=(18)∶(18)=3∶4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讨论:怎样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数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互质为止. (三)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1.练习 化简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值:求出商。 25∶100 4.2∶1.4 例如:25∶100化简比的结果是,读作1比4,求比值的结果是,读作四分之 三、巩固练习 (一)化简比 (二)选择 (三)思考题 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四、课堂作业:《伴你成长》 学生活动; 口答。 约分: 通分: 3∶28∶47∶2127∶95∶2516∶424∶52∶1 (比值都相等) (前项和后项都不同) 我们可以说8∶4和2∶1相等吗? (1)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 8∶4=84=(84)(44)=21=2∶1 (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 8∶4=2∶1 3.学生尝试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演示比的基本性质) 讨论:分数比怎么化简?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吗? 2.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6∶10∶0.3∶0.4 12∶21∶20.25∶1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教学反思:化简比中小数与小数的比学生掌握的不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