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活动教案 |
范文 |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名称: 1、激发幼儿对数的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 3、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个物体,理解7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7。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通过交谈让幼儿知道“买6赠1”的含义。 2、准备有关7的形成的图片,玩具,如:小河里有6只小鱼,又游来了一只小鱼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玩具及图片,通过讨论初步学习6添上1是7。 二、幼儿在一起玩一玩自己选的玩具,并相互数一数,说一说6个上1个7个,了解7的形成。 三、借助其他东西进一步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7(7像镰刀) 。 四、引导幼儿利用学具在桌子上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加深理解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科学活动教案 篇2【设计意图】 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小小的种子轻轻地洒下,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精心照顾那些小小的生命。这是绿色的梦想,这是幸福的开始,用自己的小手,搭建起一个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一片小田园,这就是我们山东省农科院幼儿园的种植园。孩子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感受收获的喜悦,感知蔬菜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有一个直观、透彻的了解,更加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小手,发现世界的美丽。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相互讨论等手段,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然后展开系列活动,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思维等综合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通过参观小菜园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的菜,注意观察各种蔬菜的模样。 3、教师带着足够的纸和笔以备随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菜园: 1、幼儿自由观察,触摸各种蔬菜。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有的菜长在土里,有的菜长在架上的…… 二、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及外形特征。 1、认识白菜、萝卜、辣椒、南瓜等蔬菜。(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长的什么样子),并触摸菜叶、果实等。(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3、帮助幼儿辨认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组成(有的有叶、有的有茎、杆等) 4、比一比:各种蔬菜外形的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流了解蔬菜的营养。我们收获了各种蔬菜,体验大丰收的喜悦。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蔬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吃饭不挑食。 【活动延伸】 通过小菜园展开系列主题活动:蔬菜大不同,蔬菜真好吃、歌曲《买菜》、荤菜素菜与蔬菜、有营养的菜、系列绘画活动等。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2.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2)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3)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4)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3.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4.总结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科学活动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比较叶子间不同及其与其他物体间相同的过程中,激发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2.体验与感受叶子的趣与美(独特性、丰富性)。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些关于树、叶子的图片PPT、春天叶子萌芽视频 2.纸船、苹果、羽毛球拍、糖果纸袋、铲子、刷子、纸巾等 3.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树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跟杨老师来上一节有趣的课,看看,图上有什么?(树) 师:我们幼儿园有树吗?这棵树是什么颜色的?可是现在,我们幼儿园的树是什么颜色的? 师:看什么掉下来了?(落叶) 师:那你们觉得同一棵树上的落叶长得一样吗? 二、依次出示PPT图片 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双胞胎叶子图片做比较,找出5个不同点 三、出示梨子和树叶对比图,让幼儿仔细观察 让幼儿找出梨子和树叶的相同点,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师讲操作要求,幼儿开始操作 师:2种不同的东西,都能找出很多一样的地方,现在后面2张桌子上放着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杨老师请你们等会仔细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然后去为我们的叶子找一个朋友,只要找一个朋友,只要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可以做朋友,好不好,找到了就坐到位置上。 五、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讲评幼儿为叶子找到的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和叶子的相同点。 七、播放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 总结:现在,我们是什么季节?冬天到了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再来,现在已经是20xx年的年尾了,20xx年过去了,马上又会迎来20xx年,叶子掉落了,到了春天,叶子还会再长出来,这就是循环,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只要你用眼睛去看,去发现,去寻找,去感受,还能发现我们大自然的小秘密,你们说对吗?下次我们再去找一找,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树的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然后再慢慢引导落叶,让幼儿在两片双胞胎叶子中找不同点,幼儿找得还是很仔细的,有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两片叶子的不同点,但在幼儿在找梨和叶子的相同点的时候,有点困难,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幼儿能说出几个,所以老师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最后让幼儿观看了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了大自然循环的规律。 科学活动教案 篇5一、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3.尝试用增加物体或者减少物体的方式使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活动难点:尝试用增加物体或者减少物体的方式使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以小刺猬摘果子的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许多果子都熟了。今天小刺猬就要去果园摘果子了,我们看看它都收获了哪些果子?(教师说完出示第2张ppt) (二)出示ppt第3-4张,引导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果子数量的多少。 1.教师出示第三张ppt,引导幼儿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出“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师:这么多的果子堆在一起,我们怎么知道哪种果子的数量多呢?于是,小刺猬把所有果子摘下来之后,对他们的数量进行了比较。它首先比较的是苹果和梨。(教师说完这句话,再出示第三张ppt。) 重点提问:(1)苹果的数量多还是梨的数量多?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教师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的答案,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刺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叫做“一一对应”,用这个方法能很快知道哪种果子的数量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苹果从左到右排在第一行,梨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在第二行,并且每个梨都排在每个苹果的下面,这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一个苹果、一个梨的对应来看,最后没有和梨对应的苹果了,那就说明梨比苹果多。明白了吗? 2.出示第四张ppt,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橘子和香蕉的数量。 教师:接下来,小刺猬想请小朋友们用这个“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橘子和香蕉哪种果子的数量多。你们愿意吗?(说完教师出示第四张ppt。) 重点提问:(1)橘子的数量多还是香蕉的数量多? (2)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出示ppt第5-8张,引导幼儿尝试用增加果子或者减少果子的方式使两组果子的数量一样多。 1.教师出示ppt第5-6张,提出重点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现在小刺猬说了,我想让苹果和梨的数量一样多,该怎么办呢? 重点提问:(1)如果增加苹果,那增加几个苹果就能使苹果和梨的数量一样多呢? (2)除了增加苹果,还有什么好方法呢?(引导幼儿说出减少一个梨,也能使两组果子数量一样多。) 2.教师出示ppt第7-8张,引导幼儿用新方法使橘子和香蕉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刚才我们想的方法都不错,现在再来帮小刺猬想一想怎么使橘子和香蕉的数量一样多?(如果幼儿不能自己说出来,那提问同上;如果幼儿能自己说出来,那么请教师注意帮助幼儿将意思表达完整。) (四)创设情境让幼儿练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果子的多少。 1.教师出示ppt第9张,并讲述:现在,小刺猬们要把摘下来的果子运回家,每个刺猬只能运一个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能不能一次性就把果子运走呢? 重点提问:现在小刺猬要运苹果,它们能一次性就把果子运走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苹果和小刺猬的数量相同,所以小刺猬能一次性就把苹果运走。) 小结:原来,只有果子和小刺猬的数量一样多的时候,小刺猬们才能一次性把果子运走。 2.教师出示ppt第10-11张,并讲述:这次小刺猬要来运橘子了。那么小刺猬们能一次性就把橘子运走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使橘子和小刺猬的数量一样多呢?(增加两个橘子或者去掉两只刺猬) 3.教师出示ppt第12-13张,并提问:那怎样使小刺猬们一次性把梨运回家呢?(增加一个梨或者去掉一只刺猬。) (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奶片,巩固新知识。 教师: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帮我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为了报答你们,我给你们准备了健康营养的奶片,每人一片。可是我不小心把每组数量分错了,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每个小朋友都拿到奶片呢? 五、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带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一一对应”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科学活动教案 篇6目标: 1.尝试对竞选结果进行目测及统计,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2.在自主统计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竞选结果进行目测及统计,能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智慧。 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笔。 活动过程: 一、山羊公公的招聘广告 (一)导入招聘原因今天,陆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森林里,山上的狼越来越多,而羊村的羊却越来越少,这下可急坏了羊村的山羊公公。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和小羊们在森林里贴广告,瞧,猜一猜广告上会说什么呢?那什么是守卫? (二)解读招聘过程 1.广告一贴出来,就有好多动物来应聘,看看有几个动物,它们是谁? 2.这么多动物他们都想应聘这个工作,可是只有一个动物才能成为守卫,这可怎么办?(比赛) (三)超级擂台赛 1.山羊公公决定进行一次超级擂台赛,什么是超级擂台赛? 2.有哪些比赛项目?(身高比赛、接飞盘比赛、举重比赛) 3.比赛标准 二、我是小裁判 (一)介绍记录方法1.小裁判们,现在比赛的标准你们都知道了,山羊公公还给你们准备了记录纸瞧,应该怎么记录呢? 2.用符号记录。 (二)幼儿操作记录 (三)交流比赛结果 1.接飞盘 (1)出示幼儿的记录纸,接飞盘比赛获胜的标准是什么?(接住飞盘) (2)你用了哪两种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3)哪些动物获胜了? (4)出示正确答案。 2.身高 3.举重 (四)比赛结果 1.现在3场比赛都结束了,谁会成为守卫呢?我们来看3场比赛的结果。 2.出示比赛结果。这是3场比赛的结果,谁获胜了?(猎狗、老虎、猩猩)看了这个统计表我们一下子就知道谁获胜了,其实我们刚才的记录表也是统计表,有了统计表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比赛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它。 3.我们恭喜他们3位,通过了3场比赛,可是山羊公公只要请一名守卫,这可怎么办? 三、公布招聘结果 (一)最后的投票 1.山羊公公让他们3位分别带着羊群上山,看看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2.如果你是山羊公公,你会选谁当守卫?为什么? 3.我们来看看最后大家把票投给了谁?谁的得票最多?那守卫就是谁呀?(猎狗)我们拍拍手,祝贺他吧。 (二)教师小结:猎狗虽然不如老虎勇猛,也不比大猩猩灵活,也不比熊力气大,但是它会动脑筋,所以才会通过了一关关的比赛,最终获得胜利。那我们小朋友以后也可以来进行场超级擂台赛,标准你们定,看看谁最会动脑筋,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科学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一、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二、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重点难点: 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活动准备: 一、幼儿用书《影子里的颜色》 二、葡萄汁、牛奶、醋、果粒橙汁 三、透明玻璃杯、磨砂玻璃杯、太阳灯若干个 四、各种水彩颜料、自来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激发他们动手实验的兴趣。 1.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他是怎么做的呢? 二、将幼儿分组,请他们自由挑选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 1.你觉得怎么做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请按你的想法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这样。 三、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在针对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1.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2.引导幼儿思考使得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三、教师操作三个实验,向幼儿讲述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科学活动教案 篇8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墨水在纸上跑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学习比较并简单的记录实验结果。 3、发现不同纸质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重点难点 发现不同纸质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活动准备 宣纸、餐巾纸、牛皮纸、蜡光纸、红墨水、 水槽、夹子、放大镜 活动过程 1、出示四种纸张引出活动。 (1)请幼儿摸一摸、撕一撕感受宣纸、餐巾纸、牛皮纸、蜡光纸的不同。 (2)请幼儿凭经验说说如果再这些纸张上滴上水滴会发生什么现象。 2、实验验证看看哪些纸张可以吸水哪些纸张不吸水。 (1)幼儿分组操作分别在宣纸、餐巾纸、牛皮纸、蜡光纸滴上水滴。 (2)教师小结: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的渗透进去了,这些纸是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3)结合刚才通过不同感官对不同纸的了解,说说吸水的纸和不吸水的纸有哪些不同。 3、纸的大考验。 (1)提出问题引出幼儿实验:如果在吸水的纸上(宣纸和卫生纸)滴一滴墨水,哪种纸上的墨水最先晕开呢? (2)幼儿讨论后自行操作。 (3)幼儿用放大镜看看,观察比较最快晕开的纸有什么特征。 (4)幼儿讲述实验结果和发现。 (5)教师小结:不同的纸缝隙大小不同,所以水在纸上扩散的速度也不一样。 4、发现隐藏的颜色 (1)在长条餐巾纸的一端分别涂上蓝色、橙色、紫色,将纸的另一段放在水里,观察餐巾纸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纸会吸水是因为水会沿着纸的小缝隙往上爬,也就是毛细现象。同样,利用毛细现象,也能让颜料里混合的颜色分开。 科学活动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及蜘蛛的各种本领。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及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及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蜘蛛结网的影像资料 2、蜘蛛网的图片、仿真玩具蜘蛛 3、毛线若干条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蜘蛛及蜘蛛织网的特点,促使幼儿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和观察能力。 活动难点:延伸活动——幼儿用毛线织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稳定情绪,律动《小蜘蛛》。(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玩具蜘蛛,提问:你们知道蜘蛛的丝从哪里来的?让幼儿猜想,发表不同的看法。 (这一环节是引发猜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观看一段蜘蛛结网的录像,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眼、耳自已寻找答案。 (这一环节是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带着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3、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1、蜘蛛的丝是从哪里吐出来的?2、平日里你从哪里看到蜘蛛结的网?3、蜘蛛是怎样捕捉猎物的? 4、蜘蛛是益虫还是害虫?(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这一环节是扩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结束部分。 分组用毛线学习蜘蛛织网。(把幼儿分成四组,分发毛线,学习蜘蛛织网)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教育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由于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便和孩子一起开展了此活动——《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周围一切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小草、树木都变绿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趁热出来了。瞧,池塘里的小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它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妈妈。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生长的过程 难点:小蝌蚪生长的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 1、资源的选择:在自然区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媒体的应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音乐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1、猜谜语导入:圆脑袋,长尾巴,变成蝌蚪小娃娃,游来游去找妈妈。它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播放蝌蚪的生长变化课件并提问: (1)从小蝌蚪变青蛙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2)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3)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4)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 2、教师让幼儿讲述蝌蚪的生长过程。 (青蛙妈妈生下卵→蝌蚪→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请幼儿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1)青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2)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3)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幼儿操作练习 按蝌蚪的生长变化将这些图片进行排序(引导幼儿说出 “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腿,又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五、讨论交流 小青蛙有哪些本领?它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能手?如果没有青蛙,庄稼会怎样?我们应怎样保护青蛙? 教师小结:告诉幼儿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每天要消灭许多的害虫,大家一定要保护它。 六、音乐律动《小青蛙》 活动延伸:今天我们了解了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他的本领,你们喜欢他吗?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及引导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 不足之处表现在: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有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和幼儿进行怎样保护青蛙的讨论,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