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周敦颐爱莲说课件 |
范文 | 周敦颐爱莲说课件 “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一、 导入课新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体裁及作者的介绍 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整体感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2、词解释: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很少 宜:应当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4、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翻译。教师纠正。 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6、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10、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11、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12、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六、巩固练习 (1)、背诵全文。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文章的主旨句是: (5)、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