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滕王阁序》说课稿 |
范文 | 《滕王阁序》说课稿 《滕王阁序》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的是《滕王阁序》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说说我的备课思路。 一、说教材——文章蕴含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为无数后人推崇备至的《滕王阁序》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单元,此单元是古代抒情散文,篇篇精彩,《滕王阁序》尤美。它的语言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所以引导学生品味它优美的语言,领略它行文风格和语言韵味是进入这篇文章的切入点。 王勃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遇逆境而意志更坚,他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交织在一起。由于学生人生经历所限,未必真能产生情感共鸣。要想感受文中情感美,只能是知人论世,让学生走进王勃的人生。 二、说教学目标——语言感悟和审美体验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内容,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积累和丰富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感受和体验文章表现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分析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国无纲则不立,人生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我设置了两个教学目标: 三、说学情——激情有余,而能力不足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生活和学习充满无限激情,可以说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虽然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但审美表达能力欠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学生认识问题肤浅,鉴于这种情况,我上课时是想利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通过熟读成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美,扩大他们感受美的心胸,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和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难点:是学会赏析景物描写,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设计依据:一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 五、教法方法与学习策略——在诵读之中体悟真情 语文核心素养对“诗歌与散文”模块是这样说的“可通过各种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因此,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用诵读与讨论这两种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声情并茂的吟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以读带品,整体感受文章语言和意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诵读法 本文属于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提高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2、讨论法 学生自主赏析后,必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这时让他们讨论交流既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又能深化对文章的认识,一举两得。 四、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生成课堂 (一)导入(预设1-2分钟) 我的导语是几个问题:你们国庆出去玩了吗?到过哪些名山大川?你们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有去过的吗?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三大名楼都有题诗。大家都知道哪些? 设计这几个问题片是为了把学生的心收进教室,让学生欣赏这一组图,目的是以名楼之图引出名楼之所以有名的原因是因为有名篇,以此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如何描摹滕王阁的美景的。 设计这个问题是把学生引到赏析课文2、3段 (二)赏析重点段落(2、3段) 1、指导诵读:(预设8-10分钟) 听录音,自由读,男女分开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反复读。在读中思考问题: 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景色 学生先朗读这两段,划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设计反复诵读的目的:因为古代诗歌多能配乐歌唱的,在反复的吟诵中,能感受音韵节奏,增强语感,增进对文章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由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预设3-5分钟) 方法提示 品味意象 描述意境 赏析手法 对比诗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讨论交流,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此环节旨在学生自由鉴赏,我适时给予指导。 ) 3、交流探讨(预设15分钟) 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发现。当然如何引导在老师,如果学生不够积极,效果不好,必要时,我展示课件具体赏析。 举例赏析: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色彩浓淡对比。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下浑成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虚实相生 4、小结:描写技巧总结(3分钟) 色彩变化 远近错落 融情入景 上下浑成 虚实相映 在分散赏析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景物描写技巧,旨在从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为举一反三做准备,切实提高学生古诗文鉴赏水平。 5、小试牛刀(3分钟)这个课程进程灵活机动,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作业。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第二联的写景特色 目的是让学生现学现卖,提高学生赏析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6、熟读成诵。(2分钟) 设计目的:课堂巩固,鼓励当堂背诵。旨在完成教学目标背诵文章2、3段 (三)、布置作业:(1分钟) 1、体会《滕王图序》的山川美景名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散文。 设计目的:语文核心素养指出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此练笔环节意在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景之美感染学生,让学生个性化的感受自然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板书——表格方式突出重点 滕王阁序 王勃 景美:开阔、浑成之美 色彩变化 远近错落 融情入景 上下浑成 虚实相映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有“微型教案”之称,这节课我采用表格式的板书设计,以简介的文字,体现本课教学重难点——描写技巧。 《滕王阁序》说课稿2我说课的是题目《滕王阁序》,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看景不如听景”,因为自古以来的许多佳作所描写的画面的美已经超越了那些作者所观赏景色的美,像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滕王阁序》也同样是这样的一篇传世佳作。 《滕王阁序》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在该单元中所选的课文还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庄子的《逍遥游》、李密的《陈情表》。这些课文都属于抒情散文,而且也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虽然时代不同,文体不一,但这几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激越充沛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了解作者王勃的生平与代表作品,了解骈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理解典故的作用。领会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还有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相应的教学难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我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课文朗诵,因为《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所以句式工整,平仄相对,比较适合在诵读中体会骈文的文体特征,加深学生对该课的印象和理解。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提问。主要是对文中比较容易回答的的问题进行提问,以此提高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自主学习兴趣。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这是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进行课堂分组探讨,互相交流想法。 然后就是教学过程 对于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为导入新课,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和课文总结四大板块。主要的课程设计如下: 第一板块是情感激发,导入新课,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三大名楼,即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的《黄鹤楼》在以前的课程中曾经学过,那是描写三大名楼中的岳阳楼和黄鹤楼的名篇佳作,由此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学习一篇关于滕王阁的文章《滕王阁序》来认识一下滕王阁。 接下来是对背景进行介绍,即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骈文的文体特征:语句上的骈偶和四六言,语音上平仄相对,用在词方面的用典和藻饰,还有对序这个文学体裁的简单介绍。 第二板块是诵读品析,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首先是听录音,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然后初步感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最后将文章划分层次,明晰文章思路。 滕王阁序共分为四部分本位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第三板块是赏析重点段落,也就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刚才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也就是四大段,所以现在就对这四大段进行理解分析。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 《滕王阁序》的第一部分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突出了那些特点?2、对人物的描写用了那些词,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个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和宴会,先写地势和人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部分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让学生在对这两段进行学习赏析的同时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写出来。主要抓住色彩变化之美,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即可。同时要对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进行鉴赏。并展开想象,扩展成百字的短文。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作者思想情感表达,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用大量的典故来进行叙事、抒情。所以这一段设置的问题是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第四版块是对课文进行总结,《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辞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壮美的山川美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各自分组,一起探讨自己对王勃其人或者是对《滕王阁序》其文的看法。 《滕王阁序》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简单明了,能够突出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各个段落的大义,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最后为大家念一首王勃的《滕王阁诗》作为结束语。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谢谢大家。 《滕王阁序》说课稿3说教材地位: 滕王阁序是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古代抒情散文。其中《归去来兮辞》淡泊恬静,《滕王阁序》典雅华美,《逍遥游》想象瑰丽,《陈情表》质朴自然。王勃的《滕王阁序》更堪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所以要通过诵读感悟,掌握方法,领略情趣,把握主旨等方面进行学习。 说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二的古代散文,已初步具备了赏析语言、品味意境、把握情感的能力。学了本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后更是大体了解了古代抒情散文的风格特点和鉴赏方法,因此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展开。 我的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1.诵读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新课标建议散文教学应加强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腾王阁序佳句荟萃,王勃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正确理解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积极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说教学准备: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经典骈文,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理解困难,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充分必要的预习,读准字音、诵读把握准节奏、疏通文意,理解典故,;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说教学方法 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①诵读鉴赏——反复诵读,指导方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朗读,采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读,前后排分读、推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培养诵读感知能力。 ②讨论探究——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分析感悟,总结规律。(课前分组,,课堂竞赛,课毕评价),让组与组之间为荣誉而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③点拨指导——展开联想,拓展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按以下程序进行: 认真审读,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把握情感—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知人论世,拓展延伸——解决疑问,共同分析。 教学过程: 我的导入语这样设计 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此导入环节运用滕王阁的对联,意在创设优美典雅的氛围,调动学生情绪。) 第一环节:认真审读,整体感知 教师从标题切入介绍序言的文体特点,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别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开篇整体介绍,结尾总结陈词,中间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让学生齐读首尾段归纳验证。完成第一环节。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序言的文体特点,去粗取精,快速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是2-6段) 第二环节:理清脉络,把握情感 教师配乐诵读2-6,并预先设置问题。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作答。 提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此环节教师范读,以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大体感知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为下一步的赏析作铺垫) 请自由诵读出情感的变化,几位同学展示一段,同学评价,老师指导诵读技巧。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 提问1.)作者为何高兴?学生自由作答 提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时作者高兴不已。(2-3段美景) 第三环节: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男女生分读2-3段赏析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小组研读交流展示) 方法提示: 1.品味意象 2.描述意境 3.赏析手法 4. 对比诗句 (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读出自己的发现,在学生大量的赏析实践后总结散文鉴赏的方法,) 举例: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色彩的浓淡对比,。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动一静 3.渔舟唱晚......虚实相生 教师引导思考: 王勃写景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众多景物鲜活灵动,景如此之美,作者为何又由兴转悲? 前后分排读鉴赏4-6段, 提问: 1.用原句来作答。教师引导归纳。 (要求用原句,引导学生亲近文本,紧扣文本,披文入情,不做无源之水的解读,归纳总结培养整合信息概括语段能力) (1)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2)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叹 (4)壮志难酬,知音不遇的痛苦 提问2.)联想情感类似的诗句?展示相关链接 答: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此课外连接环节意在让学生回顾旧知,同时开拓视野,加强积累,对文章作更丰富的解读。) 提问3.)面对如此境遇,王勃又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的?学生自由作答,教师指导,让学生再诵读欣赏。 教师作结: 文以情胜,这些文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引人共鸣,是因为王勃写尽了世上失意人的报国无门,也喊出了天下乐观者的不甘沉沦。失望与希望兼有,痛苦与追求交织,这是从心泉中流淌出来的最纯真的情感,所以就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板书) 4.为何王勃能将这种情感写得如此真切感人? 第四环节:知人论世,拓展延伸。 (介绍王勃的经历)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干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要学会知人论世,正确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50字,一种修辞,交流展示, (学生感受品读文章后,内心的情感体验非常丰富,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捕捉这些感受,诉诸笔端。此练笔环节意在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文育人。同时学习王勃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 第五环节:解决疑问,共同分析 让学生对于课文的其他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和老师共同分析解答。 完成五个教学环节后,评出优秀小组加以表扬。 老师这样总结整节课:知己难遇,怀才不用。执著理想却遭遇挫折,面对人生困境,年轻的王勃没有逃避,没有沉沦,而是接受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他的斗志更加昂扬,他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些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 布置作业:体会《滕王阁序》的山川美景哲理名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散文。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作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思考人生、规划人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滕王阁序》说课稿4一、说教学内容(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粤教版选修二,属于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模块,课程标准对此模块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三点,即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我在处理《滕王阁序》这这篇课文时本着以上三个指导思想,把这篇文章作如下处理:字句的阅读理解放在预习课解决,对于课文思想主题及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主要采取学生自我总结与老师点拨相结合,不占用过多的时间。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是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 在对教材作整体的处理之后,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点:进一步把握文言词句的意思和使用特点;学习本文写景技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三、说学情(学情分析) 在设定好课文的教学目标后,我对教材重难点的设置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来说,经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且也具备了初步的.赏析语言的能力,但选修课对学生的要求与必修课有所不同,选修课中,学生个性化鉴赏评价应更多一些,当然个性化鉴赏不排除共性的理解,并且从认知的规律来说,共性的理解是个性化鉴赏的基础,因此这一点一定要在教学中贯通,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其次,学生经过必修课的学习,虽然获得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全面完整地表达自己审美鉴赏感受的能力,这固然跟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关,但也与学生没有把握表达技巧有很大的关系。基于以上理由,我设计的教学重点就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把握表达技巧,完整表达审美鉴赏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导入新课,然后是巩固预习效果,再就是诵读讨论,最后就是对鉴赏活动的总结。诵读讨论是课堂主要内容。诵读的过程可以按照“老师范读、学生品读、自由诵读”等形式展开,讨论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一定要结合鉴赏技巧来有序表达,一般来说,对语言的鉴赏主要抓住这几个方面,其一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其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把握,其三对语言情景的描绘及意境的体会,其四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感悟与明确。当然对语言鉴赏表达能力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本节课只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并且让学生有初步的收获。综上所述,我对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突出一个字“读”,我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授之以渔”。 五、说教学方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建议中,对“诗歌与散文”模块是这样说的“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我主要用阅读与讨论这两种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滕王阁历史,欣赏名家朗诵。 《滕王阁序》说课稿5一、说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古代抒情散文 。通过高一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本单元的主要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领略文言作品在抒情、叙事中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 (一)、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二)、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 (三)、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 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和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 会赏析景物描写,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 对于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诵读和讨论这两种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计划分三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在完成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以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五千多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江南三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大家知道是哪三楼吗? 生答: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三大名楼都有题诗。大家都知道哪些? 生答: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同时设计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二)相关内容介绍 1、解题:介绍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及作者背景,促进学生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 (三)诵读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听flash朗读,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体会骈文在句式和音韵上的特点。 2、初步感知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遇到问题,小组内协作解决,老师在旁指导明确。) 3、在下列提示下将文章划分层次,明晰文章思路。 【提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大家速读课文,看文章各段是怎样扣住题目层层展开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尽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理清文章思路 先由学生齐读课文,并让学生思考问题:本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成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思考。) 通过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先写洪州之美。接着介绍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滕王阁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富庶祥和的生活场景。并由此写到宴会的盛况,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仕途坎坷却依然积极乐观的情怀,最后述说身世,谢主引宾。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设计说明:本文词语丰富而生疏,典故繁多,学生理解确实有难度,但教材注解十分详细,教师不宜讲读,因此让学生在课前借助注释通读全文十分必要。同时,将此问题放到课堂上,提供了学生间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方便了教师对解答过程的必要监控与及时指导,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赏析重点段落(2、3段) 1、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 2、学生先朗读这两段,划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3、学生仔细品味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选景象的特点及所描写的意境的特色,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语言要有文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法和讨论法,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 (六)探究重点段落(4、5段) 1、找出文中表现王勃情感变化的句子。 2、这是设在胜地的一次盛会,这是有胜景助兴的一次盛宴,此情此景之下,作者却兴尽悲来,他悲什么? 3、兴和悲哪种情感才是王勃真实的内心世界? 4、有人说:这篇文章表达了王勃强颜欢笑的无奈,你认为呢?除了悲情之外文章还流露了什么情感?请从文中找依据。 5、这篇序文如果没有四、五两段,会不会流传千古? 以上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法和讨论法,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写作特点分析 分析下列四句,分析骈文的写作特点。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句式错落,音韵和谐 2、骈俪藻饰,文辞华美 3、多用典故,简练含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句子,把握骈文的写作特点。 (八)、总结全文,感受不同层面的审美 《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辞藻,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壮丽的山川美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感。 1.物质层面(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文字层面(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内容和情势美) 3.哲理层面(让同学们对王勃作出评价,与同学们一路探究人生未来) ?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更高要求。 (九)、拓展延伸 人生难免失意,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遭遇过失意,他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如何评价?如何选择? 设计意图: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达到教文育人的目的。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能让学生发散思维,是对学生迁移、整合和探究能力的拓展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1):扣“洪府” ——赞地之灵秀,述宾主之美 (2-3):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叙人烟富庶 (4-5):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6-7):扣“别”——感知己难遇,叹盛宴难再 设计说明:紧扣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洁直观,便于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滕王阁序》说课稿6一、说教材 《滕王阁序》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的真谛。《滕王阁序》脍炙人口,描写了滕王阁壮美的图景,宴游的欢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学习本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故、尽、属、且、以”等重点词和特殊句式;了解骈文的特点,理解文中运用的典故,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美,欣赏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欣赏滕王阁的景美,体味《滕王阁序》句美。背诵全文。 难点:理解文中运用的典故,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据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3、诵读法,重视诵读教学,加强对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浏览,在读中学。 4、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 5、讨论法,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我设计导入如下: 出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图片,请学生列举相关文句,明确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导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简介作者出示《滕王阁序》摹本和滕王阁的精美图片,同时简介作者和骈体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骈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和断句规律,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指导师诵读,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襟三江而带五湖”应掌握以下词:襟、带:都是意动用法。 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典故,相互讨论,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教师点拨,学生参与,手脑并用。 通过此环节来突破重点难点。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握全文框架 (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滕王阁序》说课稿7一、说教学内容(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粤教版选修二,属于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模块,课程标准对此模块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三点,即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我在处理《滕王阁序》这这篇课文时本着以上三个指导思想,把这篇文章作如下处理:字句的阅读理解放在预习课解决,对于课文思想主题及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主要采取学生自我总结与老师点拨相结合,不占用过多的时间。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是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 在对教材作整体的处理之后,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点:进一步把握文言词句的意思和使用特点;学习本文写景技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三、说学情(学情分析) 在设定好课文的教学目标后,我对教材重难点的设置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来说,经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且也具备了初步的赏析语言的能力,但选修课对学生的要求与必修课有所不同,选修课中,学生个性化鉴赏评价应更多一些,当然个性化鉴赏不排除共性的理解,并且从认知的规律来说,共性的理解是个性化鉴赏的基础,因此这一点一定要在教学中贯通,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其次,学生经过必修课的学习,虽然获得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全面完整地表达自己审美鉴赏感受的能力,这固然跟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关,但也与学生没有把握表达技巧有很大的关系。基于以上理由,我设计的教学重点就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把握表达技巧,完整表达审美鉴赏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导入新课,然后是巩固预习效果,再就是诵读讨论,最后就是对鉴赏活动的总结。诵读讨论是课堂主要内容。诵读的过程可以按照“老师范读、学生品读、自由诵读”等形式展开,讨论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一定要结合鉴赏技巧来有序表达,一般来说,对语言的鉴赏主要抓住这几个方面,其一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其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把握,其三对语言情景的描绘及意境的体会,其四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感悟与明确。当然对语言鉴赏表达能力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本节课只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并且让学生有初步的收获。综上所述,我对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突出一个字“读”,我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授之以渔”。 五、说教学方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建议中,对“诗歌与散文”模块是这样说的“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我主要用阅读与讨论这两种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滕王阁历史,欣赏名家朗诵。 《滕王阁序》说课稿8一、说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第五册文言文单元中的古代散文单元。通过高一和高二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本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领略文言作品在抒情、叙事中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二是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三是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把本课的重点设定为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和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难点是学会赏析景物描写,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三、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名式整齐,便于诵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途径。) 对于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诵读和讨论这两种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借助解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在完成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后,我对我的课堂作以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为吸引学生,引起兴趣,我设置了如下的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四楼吗? 古代文人墨士都有对这四大名楼有题诗,大家学过有关崔颢的《黄鹤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有关滕王阁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子?它写的就是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相关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关于滕王阁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骈文的文体特征和文章体裁) (三)诵读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熟读课文 —— 听录音,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 2、 初步感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遇到问题小组内协作解决,老师在旁指导明确。) 3、 将划分层次,明晰文章思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大家速读课文,看文章各段是怎样扣住题目层层展开的? (四)理清作者思路; 先由学生齐读课文,并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成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思考。) 通过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先写洪州之美。接着介绍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滕王阁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富庶祥和的生活场景。并由此写到宴会的盛况,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仕途坎坷却依然积极乐观的情怀,最后述说身世,谢主引宾。 本位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设计说明】本文词语丰富生疏,典故繁多,学生理解确实有难度。但教材注解十分详细,教师不宜讲读,因此让学生借助注释通读全文十分必要。同时,将预习放到课堂上,提供了学生间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方便了教师对预习过程的必要监控与及时指导,增强了预习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在学生通过注释自己翻译的基础上,老师明确全文译文并对段落简要分析。 二、重点赏析第四五自然段时,设计如下导入 情词并茂是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的根本原因。这篇散文抒发了王勃什么情感?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美文,走进王勃的内心世界。 三、为了分析本文流露的情感,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王勃情感变化的句子。 2讨论概括作者为什么 “逸兴遄飞”? 4 这是设在胜地的一次盛会,这是有胜景助兴的一次盛宴,此情此景之下,作者却兴尽悲来,他悲什么? 5 有人说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这篇文章的本质。王勃为什么会有这诸多感慨的呢?学生通过学案和手中的资料更加了解王勃的身世生平及写作背景。 6 兴和悲哪种情感才是王勃真实的内心世界? 7 有人说:这篇文章表达了王勃强颜欢笑的无奈,你认为呢?除了悲情之外文章还流露了什么情感?请从文中找依据。 8 这篇序文如果没有四、五两段,会不会流传千古? 以上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解决。 【设计说明】通过关键句的朗读,领悟文章的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忧伤但不消沉 课堂小结:“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那个才华横溢的王勃,那个壮志凌云的王勃,那个怀才不遇的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不知他的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不知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四、知识迁移 人生难免失意,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遭逢过失意,他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你如何评价?如何选择? [设计说明]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文育人。这个开放性的题目,能让学生发散思维,是对学生迁移、探究和整合能力的拓展延伸。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分析: ①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 ②骈俪藻饰,文辞华美 ; ③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二、名句警句品味 1.让同学们找出本人喜欢的句子。 2.重点分析部分有特点的句子。 例: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增补: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和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要读出情感,如:读“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要读出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语调要昂扬、高亢。 三、总结,感受不同层面的审美 《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辞藻,撑到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壮美的山川美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感。 1.物质层面(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文字层面(感受故国的语言魅力,体会语言的内容和情势美) 3.哲理层面(让同学们对王勃作出评价,与同学们一路探究人生将来) 四、作业 1、按要求背诵默写。 ①后人常用来形容“怀才不遇”的名句是————— ②后人常用来表达坚持气节的名句是———— ③相似于“亡羊补牢”义的名句是———— 2、仿照课文中句式,写对偶句 A: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 B:见秋水之浩淼 ————— [设计说明]落实背诵,落实名句的运用。训练仿写加强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依据,所有的方法实践、能力培养都离不开文本,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把握文章结构,了解课文的内容,我设置了紧扣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的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扣“洪府” ——赞地之灵秀,述宾主之美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叙人烟富庶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感知己难遇,叹盛宴难再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教学设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