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范文 |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李宓①,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辨捷,辞义响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馀,民间自足。吴主与群臣泛论道义,谓宁为人弟。宓曰:愿为人兄。吴主曰:何以为兄?宓曰为兄供养之日长。吴主及群臣称之。 大同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及书招,欲与相见,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诏书累下,郡县相逼。于是宓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此处省去内容为《陈情表》)武帝览之,曰:宓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敷德陈教,政化严明。太傅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宓遣户曹赍移推毂遣之。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宓至,中山王过县,征刍茭薪蒸。宓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宓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势位者,失荀、张③指,左迁汉中太守。诸王多以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 (节选自《华阳国志·后贤志》) 【注】①李宓:《蜀志·杨戏传》(裴松之注)、《昭明文选》《晋书·孝友传》均作李密。②大同:指魏灭蜀。③荀:荀勖,字公曾,颖阴人,入晋后领秘书监,进光禄大夫,官终尚书令。张: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西晋大臣,文学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 治:研习,研究 B. 州辟从事,尚书郎 辟:开辟 C. 吴主及群臣称之 称:赞许 D. 不曲意势位者,失荀、张指 指:通旨,旨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具体表现李宓孝顺祖母的一组是: ( )(3分) ①事祖母以孝闻 ②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 ③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 ④为兄供养之日长 ⑤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 ⑥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A.①②④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宓出使吴国时,吴国国君与群臣议论道义,大家都说愿意做人弟弟,可他却说愿意做人兄长,因为做兄长比做弟弟得到父母的供养时间要长。 B.李宓是西晋文学家,其父早亡,母亲改嫁,全赖祖母刘氏养育成人,他对祖母也十分孝顺,为了尽孝,他曾多次拒绝出仕。 C.征西将军邓艾聘请李宓为主簿,想与他相见,可他没有前往;晋武帝十分赞赏李宓的诚挚,曾下令郡县拨给他赡养祖母的衣食用度。 D.李宓性格直爽诚信,不会委屈己意而奉承别人,因行事不合荀勖、张华的旨意,曾被贬为汉中太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 (2)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 参考答案: 4.B(辟:征召。) 5.C(①是陈述李宓以孝顺祖母闻名,非具体表现。④是与吴主、群臣的议论,只表现他的孝顺。⑥是武帝的行为,对象不合。) 6.A(应该是做兄长比做弟弟供养父母长辈的时间要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因为考虑到祖母年纪大了,就一心想着和颜悦色地奉养老人,所以拒绝了州郡的任命,只是在家里讲学,挂牌教授学生。(色养独立旌各1分,大意2分。) (2)河内郡其余几县盗贼骚扰,却不敢逼近温县,追击盗贼的人也不敢路过温县境内。(发近经界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2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 B.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上 C.其间千二百里/间,相距 D.清荣峻茂/荣,茂盛 2.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把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3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注释] 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 ⑤卿东: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物:多余的东西。 1. 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卿 东 来 故 应 有 此物 可 以 一 领 及 我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悉 ( ) 3.文中说:后大闻之,甚惊。王为什么甚惊?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分) 答: 4. 选文表现了王恭的什么特点?(3分) 答: 参考答案: 1.(2分)卿 东 来/ 故 应 有 此 物/ 可 以 一 领 及 我 ? 2.(2分)了解 3.(3分)王大以为王恭身为高官,竹席子自然不缺,所以向他索示,却不想到他竟如此清廉,只有那一条,所以吃惊。 4.(3分)清正廉洁,尊敬长辈。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4是时,朝廷大开选举①,或有诈伪阶资②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③,胄④据法断流⑤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⑦,臣不敢亏法⑧。”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⑨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③事泄:干的坏事败露。④胄(zhu):戴胄,唐初大臣。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⑥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⑦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⑧亏法:枉法。⑨窃:私下。⑩法:运用法律。 小题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1分)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3分) ①俄( ) ②狱( ) ③忿(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小题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小题2:①不久 ②案件 ③生气,愤怒 小题3:法令是国家用来将最大信用公诸天下的;帝王的言语,只不过是一时喜欢或者愤怒的发泄罢了。 小题4:前:愤怒,疑惑不解;后:心悦诚服。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看看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成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乃”,“是”的意思,后面的部分是它的宾语。这样分析之后,根据语意停顿也就出来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点评:句子的断句实际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考查。画停顿时,首先要看一下句子是什么意思,根据句意把句子画开。一般情况下,句子的主谓之间、动宾之间、长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转折词语之前、发语词之后、古二今一的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俄“根据语境可知,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也有接触,即为不久。 “狱”也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重点的古今异义字,即为案件。“忿”在句中即为“怒,愤怒”。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文考查一定想到课内,另外还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断。 小题3:试题分析:“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首先要根据前后文章内容读一下,注意句子的停顿,会停顿就能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具体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所以”“ 耳”等。“所以”是“用来”的意思,“耳”是句末的语气词,译为“罢了”。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中的两处“太宗曰”的'语句,先是“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后是“ “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可知,一开始不理解,甚至有些震怒,后来不仅理解了,而且很赞同。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要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并加以比较体会,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17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小题2:有人说文中的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觉得有道理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3分)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①,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②。若扁鹊者,镵血脉③,投毒药④,副⑤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注】①神:内在精神。②闾:村子。③镵血脉:指扎针、开到一类的手术④投毒药:用猛药。⑤副:分析。 小题1:有同学联系上下文认为画线句中的“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你认为这样理解有道理吗?为什么?(2分) 小题2:扁鹊为什么认为自己看病的本事最差?(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有道理(1分)。从下文扁鹊的回答中“长兄”、“中兄”可以推断他的意思就是“兄弟”(1分)。(2分) 小题2:因为扁鹊只能用针刺手术,用猛药来治病,而长兄却能看病人的精神,还没等病人病症表现出来就能治好病,二哥则能在病人病情刚刚表现出来的时候就能诊断病治好他们,所以并确认为自己的医术最差。(意思对即可得分。用原文回答也可得分。3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6文言文 王文正局量宽厚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愬②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③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④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⑤。”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愬:同“诉”,告诉,这里有“投诉”、“告状”的意思。③饔(yōnɡ)人:厨人。④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⑤廋(sōu):隐藏。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但不食而已 ( ▲ ) ⑵一日又墨其饭( ▲ ) ⑶庖肉为饔人所私( ▲ ) ⑷方省也 ( ▲ )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少埃墨投羹中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B.据鞍俯伏而过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C.汝乃某人乎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其子弟愬于公曰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 ⑵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 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14.文中围绕王文正的局量宽厚叙写了哪几件事?请请简要分点概括。(3分) ▲ 答案解析: 11.(4分)⑴(1)吃(2)弄黑 弄脏(3)独占(4)明白 12.(2分)A。B项,表示修饰/表示顺承; C项,是/竟然;D项,向/比;。 13.(6分)⑴(1)他不愿揭发别人的过失都像这样。 ⑵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的环境里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⑶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4.(3分)(1)食被墨而不怒;(2)宽容饔人占肉;(3)据鞍俯伏过侧门而不问;(4)厚赠控马卒。 【译文】 王文正太尉为人宽厚有度量,从未见他发脾气。饮食有不太干净的,他也只是不吃而已。家人想试试他的度量,以少许锅灰投到肉汤中,他就只吃米饭而已。问他何以不喝汤,他说:“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有一天,家人又在他的米饭里弄了点灰,他看到后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可端上点粥来。”他的子弟们曾向他诉说:“厨房的肉叫厨子给私占了,肉吃不饱,请惩治厨子。”王公说:“你们每人一天该给的肉是多少?”子弟们说:“一斤。现在只能吃到半斤,另外半斤让厨子给藏起来了。”王公说:“给足你们一斤可以吃饱吗?”子弟们说:“给足一斤当然可以吃饱。”王公曰:“今后每人一天可以给你们一斤半。”他不愿揭发别人的过失的例子都类似于这些类型。他宅子的大门曾坏了,管家拆除门房新修,暂时从门廊下开了一个侧门出入。王公至侧门,门太低,就在马鞍上伏下身子过去,什么都不问。大门修好了,再从正门走,他也还是什么都不问。有个牵马的兵卒,服役期满向王公辞行,王公问:“你牵马多长时间了?”兵卒说:“五年了。”王公说:“我怎么不记得有你?”兵卒转身离去时,王公又把他唤了回来,说:“你是某某吧?”于是赠送他不少财物。原来是兵卒每日牵马,王公只看见他的背,不曾看过他的脸;当兵卒离去时又看到他的背,这才省悟过来。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7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初,芒山之败,穆以骢马授太祖。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封穆姊妹皆为郡县君,宗从舅氏,颁赐各有差。转太仆。从于谨破江陵,增邑千户,进位大将军。击曲沔蛮,破之,授原州剌史,拜嫡子惇为仪同三司。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当从坐。先是,穆知植非保家之主,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浙州刺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释焉。未几,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复爵安武郡公。武成中,子弟免官爵者悉复之。 高祖作相,尉迥之作乱也,遣使招穆。穆锁其使,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盖天子之服也。穆寻以天命有在,密表劝进。高祖既受禅。 上素嫌台城制度迮小,又宫内多鬼妖,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至是,省穆表,上曰:天道聪明,已有徵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则可矣。遂从之。 (选自《隋书·李穆传》,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穆贵,赠司空 及:等到 B.击曲沔蛮,破之 破:攻克,打败 C.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 用:任用 D.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 拜:被任命为,担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 B.以: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以故得免 C.于: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 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D.其: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 9.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李穆智勇双全的一项是 ①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②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 ③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 ④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 ⑤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⑥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自称是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其父亲李文保在李穆富贵后,被追赠为司空。 B.李穆随从于谨攻破江陵,进攻曲沔蛮,并攻克了它,被授予了原州刺史一职,并被封为仪同三司。 C.宇文护执政时李穆被贬为庶民,他的儿子们也都被罢免了官职。武成年间,他的儿子们被免去的官职爵位又都恢复了。 D.皇帝嫌弃台城规模狭小,且宫内多鬼妖,苏威曾经劝皇帝迁都,皇上没有批准。李穆上奏,获得批准。 文言7.C(用,听从,奉行) 8.B(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李穆;B.均为连词,因为;C.介词,在/介词,给;D.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他的,李远的) 9.B(②是写李穆的风度和气节,⑤是写李穆的忠义,⑥是写皇上看了太史的奏状后内心的反应。注意题干中的直接和智勇双全两个要求。) 10.B(对应文段出现在第一段的结尾,是说李穆的长子李惇被封为仪同三司,而选项混淆对象,说成是李穆。)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8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 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境。 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 ③买舟:雇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对……说) B.岂他人之过哉 (过:过错) C.子何恃而往 (子:儿子) D.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到……去)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舍生而取义者也 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 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3.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参考答案: 10.C(应是“你”) 11.B(却,表转折) 12.A(两文段都强调学习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13.①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译对岁、患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②到了第二年,穷僧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给富僧,富僧面露惭色。(译对自、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9文言文阅读(22分)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①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以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②,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日:文③久而息,节族④久而绝。故日: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⑤;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注】①偝(bèi):背向。 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 ③文:礼仪制度。 ④族:音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 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下则好非其上 非:责怪 B.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 粲:明白 C.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D.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审:审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上则不能爱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以也?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C. 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 劳苦而功高,未尝有封侯之赏 D. 礼莫大于圣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9.用/给文中打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3分) 译文: (2)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3分) 译文: (3)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4分) 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0鹅笼①夫人传 (清)周容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②,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尔姊勿复望此也!身属布矣!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再数年,鹅笼益落魄。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夫人谓母曰:总迟矣。于是鹅笼愧而赴京。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③出郊,伏道左。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 十年为相,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敕有司营葬。绋引④日,公卿勋贵,尊幄鳞次,东郊如云。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卒时语鹅笼曰:地高坠重,公可休矣!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阅岁,鹅笼予告回里。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 赞曰: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复命去。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呜呼!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 【注】①鹅笼: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周延儒,字玉绳,江苏宜兴人,崇祯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赐自尽。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延儒。②戺: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③角带: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④绋引: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灵柩启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鹅笼文,即婿之 婿:女婿 B.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 遽:立刻 C.敕有司营葬 敕:命令 D.复夤缘再相 夤缘:攀附权贵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鹅笼夫人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吾恃其文为家也 ②夫人谓母曰:总迟矣。 ③夫人常以礼规放佚 ④绛纱并两岸数十里 ⑤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 ⑥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鹅笼本是穷书生,后来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又在会试、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为官最初十年少有过失,但夫人死后没有了夫人的规劝,因纵欲专权而被皇帝赐死。 B.文章中,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一句多处出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对全文的素材起了连接作用,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如鹅笼夫人不慕荣华富贵和其妹贪慕荣华富贵的对比,热闹非凡的场面和鹅笼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的对比等等 D.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揭示了自我放纵、淫逸必败的道理,这对后人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5分) 译文: (2)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答案】A(婿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把定为女婿。) 5、【答案】D(①写鹅笼夫人的父亲,④写鹅笼娶妻时的排场,⑥写鹅笼夫人对事物的预见。注意:⑤从侧面写出了鹅笼夫人品德高尚。) 6、【答案】C(其妹贪慕荣华富贵无中生有。) 7、(1)译文:鹅笼第二次任宰相时到了如此地步,就可以明了夫人死的时候说的话,她本来已看出了鹅笼的细微变化。(关健点:再译为第二次,固译为本来。) (2)译文:一个人有罪于他的国家,肯定先前就对不起他的夫人了。(关健点:两个夫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 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军资、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①不赀②,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每一奏捷,内自阁部,外自督抚而下,大者进官荫子,小亦增俸赉金。恩施优渥,震耀当世。而其战功率在塞外,易为缘饰。若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阁部共为蒙蔽,督抚、监司稍忤意,辄排去之,不得举其法。先后巡按陈登云、许守恩廉得其杀降冒功状,拟论奏之,为巡抚李松、顾养谦所沮止。既而物议沸腾,御史硃应毂、给事中任应徵、佥事李琯交章抨击。事颇有迹,卒赖奥援③,反诘责言者。及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谢政,成梁失内主,遂以去位。 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暮气难振,又转相掊克,士马萧耗。迨成梁去辽,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 当万历初元时,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成梁献议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剌佃,险山堡于宽佃,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及三十四年,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与督、抚蹇达、赵楫建议弃之,尽徙居民于内地。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成梁等反以招复逃人功,增秩受赏。兵科给事中宋一韩力言弃地非策。巡按御史熊廷弼勘奏如一韩言,一韩复连章极论。帝素眷成梁,悉留中不下。久之卒,年九十。 (节选自《明史 列传一百二十六》). 注:①侵吞的财物。②无法计算。③得力靠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 家:安家 B.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绝:偏远的 C.督抚、监习稍忤意,辄排去之 忤:违逆 D.健儿李平胡辈皆富贵,拥专城。 拥:围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属于李成梁去位自身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②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 ③恩施优渥,震耀当世 ④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 ⑤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 ⑥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成梁有大将之才,但因家庭原因,虽然高祖被授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他也不能靠荫庇获得官职,年纪很大了还是一名普通生员。 B.李成梁起初锐意建功立业,以求拜官受封,那时他只要带领军队出去打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威名震动辽东。 C.李成梁敢于骄横奢侈,杀良冒级,虚报战功,截取辽东商民之利,除了他有不世战功之外,还因为他用搜掠之财重贿朝廷内外重臣,那些人愿意听他指挥。 D.李成梁建立了明朝二百年未有之武功,所以朝廷对他特别施与恩宠,封赏优厚,甚至置众人议论于不,将言官劾扣压不发。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D(拥有) 5. D.(②说朝内外重臣都受李成梁重贿,愿意为他说好话,不是他去位的原因;③是说李成梁对朝士权臣施恩优厚,威名显耀当世,不属于他去职原因。) 6. C.(愿意听他指挥错。) 7.⑴巡按御史器重他,资助他进入京城,于是得以承袭官职。(得分点器资袭) ⑵不久地位名望更高,子弟全部排列高位,家仆差役没有不荣耀显达的。(得分点隆列荣显) ⑶当地的百姓依恋其家,就用大军驱赶逼迫他们,死的人到处都是。(得分点恋以狼籍)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2原文: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材料二: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问题: 23.颜渊为何感叹“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请根据文段,简要概括。(2分) 答: 24.从材料二看,孔子培养人才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什么?请结合现实,加以评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23.孔子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知礼懂礼,这些不是弟子赶得上的。(2分) 24.孔子认为培养人才最理想的目标是:这个人有智慧、清廉、勇敢、多艺,再加上礼乐修养使之有文采。(1分)评析: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格健全的人。当下,我们要纠正那种过分“功利化”的价值观,要有担当,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2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3少年岳飞(10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 、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注释】:①贳:出租,出借。 ②弥:满。 ③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④沈厚:性格深沉而敦厚。沈,通沉。⑤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⑥义之:认为他很重义气。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 能节食以济饥者少 ( ) (2) 因以为名( ) (3) 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 (4)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23.阅读下面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片断,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少年岳飞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阐释下面有关语句的。(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参考答案: 21.⑴救济 ⑵名字 ⑶认为奇异 ⑷本领(4分) 22.(岳飞)从小就很有志气,沉默寡言,性格深沉而敦厚,家境贫穷却很爱学习,尤其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3分) 23.示例:岳飞从小就有很远大的志向,而且勤于学习,苦练本领,真正在践行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4「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长跪而谢之()⑵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⑶天下缟素() ⑷傧者更道() 【小题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⑵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小题3】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利益?(2分) 【小题4】读了甲、乙两文的故事,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再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员,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道歉⑵请⑶穿孝服⑷改 【小题2】⑴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⑵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贤能的国王那里去。 【小题3】唐雎靠勇敢,靠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小题4】⑴热爱祖国、勇敢,责任感强。⑵示例: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击宋国。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谢”古今异义。此处是“道歉”。“缟素”,名词作动词。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两个“以”和2句中的两个“使”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可知,唐雎主要靠勇敢,拼命等精神,晏子主要靠外交辞令。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士”是一种阶层,共同的特点,爱国,士为知己者死。等。荆轲刺秦王,墨子说服楚王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5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1) 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4.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