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案 |
范文 |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四字词语感受大象的勇猛、温和、聪明而有灵气。 2、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着写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显示大象图片,这是什么动物?板书象,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庞然大物,巨大无比,力大无穷等) 2、板书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一看到这四个字时,你有什么感觉? 可是,真的就有这样的事情,它就发生在我国南面的泰国。 3、简介泰国。问:你对泰国了解多少? 师补充:泰国是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它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市举行盛大的象节。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泰国,“与象共舞”! 二、词语引路,初步感知 1、以课件展示如下词语 (1)朗读这些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3)咱们给这些词语归归类? 大象勇猛的词语:冲锋陷阵、攻城守垒、以一当十、以一抵百; 大象神态的词语:熟视无睹、不慌不忙、悠闲沉着、晶莹温和; 大象动作的词语:小心翼翼、悠然而去、屈膝点头、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舞之蹈之、摇头晃脑、踮脚抬腿; 词语朗读指导。第一组:读出大象的勇猛来。指读,齐读。 第二组:这样的大象你还害怕吗?读出大象的种种神态,仿佛大象就在眼前。 第三组:读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词语里面隐含着一幅幅画面,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你就会读出词语含着的意思与感情,现在我们试试,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 现在叫你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大象,你脑中积累的词语是否比刚才更多了。 2、读了这些词语,大家又读了五遍书,说说你对泰国的大象留下什么印象? 3、老师有个问题: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导读中的问题。板书:人象(和谐,亲密)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吗?你有什么理由来证明? 三、整体研读,感受和谐 1、默读课文,在每段中找到能说明人象和谐亲密关系的句子,画上波浪线。等下把理由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2、交流句子。 预设 ①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板书:熟视无睹 点拨:(熟视无睹)什么意思?熟视无睹到何种程度?为什么这样熟视无睹。(不再害怕,戒备,而是对人产生了信任的感情) ②象是泰国的国宝。 点拨: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为什么不奇怪?大象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象是泰国的国宝从国宝这个词,就可以知道泰国人对大象的喜欢,尊重。板书:国宝 ③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点拨:没有距离到何种程度?这个人包括哪些人? 泰国人对于大象是 板书:平静坦然 ④大象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多么可爱顽皮的大象,给游客带来多大的快乐呀,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么亲密和谐) 板书:(表演、按摩、开玩笑) ⑤表演的尾声,也是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四、重点研读,“与象共舞” 1、课文写了这么多内容,为什么题目单单叫做“与象共舞”?(因为与象共舞最能体现人和象的和谐与亲密关系。)在板书中做上箭头。 2、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一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句子: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3、哪一句最能体现人和象之间的亲密,和谐?(指一生朗读,用黄色字样标出) 说说你的感受。(随即点拨) 人群和象群,这个人群包括哪些人?为什么大家都要上去和象一起跳舞? (被欢乐的气氛感染,看到翩翩起舞的大象,产生对大象由衷的喜爱,情不自禁想亲近大象,远远看着不过瘾,只有和它一起跳舞才能充分表达对它的喜爱) 此时,在游客的眼中,一只只大象就像() 4、指导朗读: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再读这个句子。 而翩翩起舞的大象,有了人群的加入,显得更加的——兴奋、高兴。从哪里看出?此时在大象的眼中,舞动着的人们就像() 5、让我们走进人和象的内心,出示填空题,训练说话。 此刻,如果你就是与象共舞的游客,你会激动地想 如果你就是在舞动的大象,你可能会想 师:这一舞,舞出了快乐,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谐,舞出了融洽。 6、带着各种感受,有滋有味地再读这一段。 7、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一句话概括了主要意思?课件显示句子。你发现这个段落的结构特点了吗?先概括再具体。(板书)先概括地写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体地写大象怎样跳舞,人和大象怎样共舞。这就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我们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这样的结构?找出来 课件一句一句出示概括的句子:象是泰国的国宝。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有四段都是采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使条理非常清楚。 五、总结课文,迁移写法 1、老师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细细研读了课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人象共舞,和谐融洽的场面。想看看这些画面吗?老师找了几张,让我们细细地欣赏,静静地感受着。可能你对人和大象的和谐亲密会有更深的感受。 2、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了一种写法:先概括介绍后具体描写。如课文的2-5小节。 3、课堂练习 人和大象的关系是多么和谐融洽啊! 板书设计: 与象共舞 ↓ 和谐亲密 人←———→象 平静坦然熟视无睹 国宝表演、按摩、开玩笑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读书效果。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小结 1、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2、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5、学生自由发言 6、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7、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段。 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二、总结全文 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 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 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听写。 回顾课文主题。 5、朗读课文。 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馈学习情况。 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谈感受。 6、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 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 7、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 6、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 ——认定目标、坚持不 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法,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相关人物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简陋”、“烙印”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等成语。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学过的语文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从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启发?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板书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自由读,大声读,放慢速度读。 (3)难读的句子要来回多读几遍,力争将课文读通读顺。 (4)读书用心记,思考有凭借。 2.学生读书,师巡视,纠正错误坐姿、读姿。 3.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 三、检查读书,初步解疑。 1.指生读书。(每人一个自然段) 2.学生评读。 3.教师总评。 4.解疑:(1)拜谁为师?(2)结果如何? 5.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感知课文。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看几至几自然段是写莫泊桑拜师的? (2)共几次拜师? (3)每次拜师,福楼拜是怎样给予教导的? 2.小组读书,合作学习。 3.班级交流,师适时板书。 4.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随堂小练习”。 莫泊桑是()世纪()国的作家。学习了这一课,你认识了()的莫泊桑,认识了()的福楼拜。从莫泊桑拜师学习写作的经历中,你受到的启发是()。 5.课堂总结。 五、课外拓展。 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练习写一小段话。 板书设计: 莫泊桑拜师 肯吃苦,勤练习 细心观察 贵在坚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 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昨天学习了21《莫泊桑拜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了几部分来写得呢?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三部分。拜师原因----拜师经过----拜师结果其中,拜师经过详写。) 3.莫泊桑是一位什么样的学生?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品读课文,结合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来细细感悟。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目的让学生体会莫泊桑对写作的酷爱) 过渡:莫泊桑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决定去拜师。 2.请同学们默读读课文的2---9自然节,找出描写莫泊桑和福楼拜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好好读读,品味一下,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3.交流学习体会,老师及时指点、引导。 第一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坦白、急切、直截了当、这些词结合“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这两个句子细细来体会。) 第二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真的、一无所获、再次、一进门就说、滔滔不觉这些词以及福楼拜的9个问题来细细体会) 第三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认真、微笑这两个词和福楼拜说的一段话来体会。特别是“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写作的结果。”“对你所要写得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两句话仔细品悟其中道理。) 拜师结果如何,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结合牢牢、勤奋努力、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终于体会补充莫泊桑的光辉事迹。)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不仅了解了人物特点,还知道了如何来写出人物的特点。我们更学到了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方法,我们采用这些方法,来写一个事物,要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 2、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1、重点句子的理解(两个拟人句、一个问句),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感受虹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教学难点: 1、课文最后一个问句的理解。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感情朗读词语和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小朋友,喜欢虹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5课《虹》,谁能读好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生字并组词 2、重点提示:“夏“”彩“ 3、听写词语:夏天、雷雨、出现、美丽、彩虹、一道 4、校对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读读(出示投影) 三、学习课文 1、通篇感知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经常会下雨吗? (2)下雷雨前,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那雷雨过后呢?你们看!(出示雨后大自然的动画图) (3)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感觉怎么样?(自由说) 2、学习第1段 (1)雷雨后的景色多迷人啊,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读读第1小节(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色) (2)谁想来读读、指名读。 (3)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4)山啊,树啊,好像洗了个澡。 A、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来读读。 B、说说你们从这个句子读懂些什么? C、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D、那么舒服,他们肯定很开心,山和树会说些什么?想想这时你就是山,你就是树,你想说些什么?(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可以站起来) (5)稻子啊,玉米啊,全都喝了个饱。 A、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 B、读懂了些什么? C、是啊,雷雨前他们渴得难受,今天终于吃饱喝足了,真舒服、真痛快!那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D、能读好这句话吗?(表情、动作) (6)你们读得真棒!雨后的大自然一片清新自然,多么干净、多么精神,它们可舒服啦!能读出这种舒服、开心的感觉吗?(加上你的动作、表情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看着那么美的景色,那么美的文字,想不想背下来,记在自己的脑子里(背诵) 3、学习第2段 (1)雷雨过后,大自然转眼变得特别干净、清新,小朋友,你们看太阳公公出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想不想再仔细地看看彩虹?看到那么美的彩虹,你们想对彩虹说些什么?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第2段。 (4)指名读读。(评议) (5)指导朗读:“是谁飞上蓝天,画成了这座七彩的桥?”谁来读好它。 (6)会用“是谁”说个问句? (7)读了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总是要问吗?(质疑解答) 为什么说彩虹是座桥?为什么彩虹是座七彩的桥? (8)想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让小博士来告诉你!(出示彩虹形成原因) (9)你读懂得了什么?可能有些还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慢慢明白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1小节。 (10)背诵、配乐(指名配乐、集体配乐) 四、雷雨后出现的彩虹太美丽了,小朋友都很投入,我们再来陶醉一番怎么样?合上这优美的音乐把课文读读。 五、看到这美丽的彩虹,小朋友都呆了,老师还要让你们惊呆,还有更美的呢!你们看!(出示各种各样的彩虹组图) 想不想把眼前的美丽留住,合出你的纸和笔画画彩虹(你觉得彩虹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就怎么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的: 一.通过诵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捷地复述文章内容 二.感受娃丽关爱别人的美妙心灵,做一个有优秀品格的小公民 三.细心诵读课文,理清思绪,培育自己读与复述的本领 四.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末了能有情感的诵读课文教学重点:领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一.课前导入:同砚如今是怎么样和你的同伙、亲戚联络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之前人们又是用哪些体例进行联络?(至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末,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2.通读全文,概括主旨 1.出示题目: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首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事? 2.在浏览中,碰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效果 3.搜检浏览效果(回答得好的实时给与表彰) 3.再细心诵读,解决问题 1.诵读浏览提醒,以后解决提醒中的三个题目: a.哥哥、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何拿到了和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甚么? 二.请同砚逐一回答,找出相干段落,分角色诵读(师做适宜的指点诵读) 从中剖析并领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惟品质 4.总结全文,谈感受 一.依据板书复述课文 二.学习了本课你有甚么感受? 三.结合实际:假设是你碰到了相似的事,你会怎样做? 5.课后功课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学习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渔翁垂钓重复一遍 悠然一篙一橹嵌入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评: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亮丽的色彩;从你的朗读中听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由平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诗中所写的呀?与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馈:文中哪些景象被聪明的纪晓岚写入诗中的呢?生说。(分别读句子,或是说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独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谁?(老渔翁) “占”呢?(占领、占据……)再点拨:联系1、2自然段,他独览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钓鱼,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诗。对应了哪部分内容?(1、2两个自然段) 10、小结:纪晓岚仅仅用了28个字,可谓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渊博学识的沉淀与迸发。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优美的朗读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吧! 11、配乐齐读。(课件5:音乐《春江花月夜》) 五、小结所学,铺垫下文: 纪晓岚不愧为一代文学泰斗,真是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啊!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自设练习,巩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练习我设计”的时间: 你打算针对这首古诗和1、2两个自然段设计哪些精彩的作业呢? 预设: 1、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写下来或画下来。 2、背诵古诗并默写。 3、针对第一自然段填空。 4、问答题:明明有钟声,为何还显得沉静? 5、问答题:明明写老渔翁,为何还要写水鸟? 七、板书设计: 22纪晓岚吟诗 诗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时间地点人物 意老渔翁垂钓起因经过结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7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2.掌握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读了课题,有什么要问的?(布衣元帅指谁?为什么是“布衣”元帅?课文写了哪些事? (2)引导:“布衣”是不是单指通常意义上穿布做的衣服? 请在阅读时找出课文理解的依据。 2.初读自学。(小黑板揭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划出新词。 (2)划出解释“布衣”含义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故事? 3.检查学生对课文熟悉情况。 (1)“布衣元帅”指谁?随机简介徐帅。 (2)你怎么理解“布衣”这个词的意思?(此间涉及中心理解,只要求找到课文依据,说出大致意思。要点:①指徐帅平时穿“蓝布旧衣”;②指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③指一生做“人民的公仆”。) (3)课文哪些情节使你感动?(展开议论,三个小故事都应涉及,通过议论,交流课文内容。) (4)凭借标题,说出三则小故事主要内容;完成作业本第5题。(基础好的班级也可以先独立归纳,再交流。) 4.自学字词井检查。 (1)拼读生字,同桌互查生字认读。 (2)小黑板揭示练习要求。 ①查下列带点宇,把意思旁注在书上。 功高盖世战功赫赫喃喃自语告诫 ②根据意思写词语。 朴素、踏实,不浮夸。(朴实无华)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居功自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盼) 描写、刻画。(写照) (3)课堂交流。 ①读生字和词语,正音:埋怨mán告辞cí身着zhuó蓝布旧衣。 ②解释带点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检查落实第②题带点字的意思。 ③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随机引导联系句子加以理解。 ④总结。怎样理解词语。学到了什么。 5.作业。 (1)读课文10分钟。 (2)根据自己的实际,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重难点: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指导阅读“一块地毯”。 (1)自由读课文后,述说故事主要内容。 (2)揭示句子:“这……”秘书很不情愿。” ①句子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欲言又止。) 他本来想说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意思把秘书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写出来。 ②动笔后交流。(要点:秘书的想法——元帅家铺地毯并不过分;招待所也不缺地毯。) (3)开始不情愿的秘书,为什么当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门招待所?(徐帅的解释感动了他。) 指导朗读徐帅的话。平静但坚决。速度略慢。“穷”、“都应该”、“建设上”读得稍重些。 (4)分角色朗读徐帅和秘书的对话。(从朗读中体会徐帅送地毯的原因——想到的是国家。) 2.指导阅读“看门老人”。 (1)默读,标出写新娘想法的句子,比较新娘想法前后有什么不同,想法的变化说明什么。 自学思考一小组议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程度。 (2)小黑板揭示句子: 做梦也没想到徐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读句后理解: ①“这样”指怎么样?(讨论。要点:穿蓝布旧衣;住小胡同,大门脱落了油漆;会给他们开门;门口没有哨兵……) ②“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仅仅指生活上朴素吗?圈出描写徐帅神态的词。(和蔼,慈祥,亲切,体会平易近人,待人朴实无华。) (3)说话。联系课文内容,用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或“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说一句话。(展开讨论,注意纠正递进的语病。) (4)朗读课文。读出新娘想法变化的感情层次:激动一几乎惊叫一喃哺自语。 自由读体会一指名选读,评价引导一齐读o (5)课文是写徐帅的,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新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侧面反映徐帅朴实无华o) 3.指导阅读“路是人走出来的”。 (1)这则故事的标题和前面学的两则有什么不同?(引用徐帅的话作标题。)划出课文原句,读第1节。 (1)理解句子。 ①“铺路”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表示特定的称谓。) ②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铺路”的意思。(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③“告诫”的近义词有哪些?(教育、教训、警告、劝告……)这些近义词能不能替换“告诫”?为什么?(引导体会用词的优劣。可以替代,但不及“告诫”既有警告,又有劝导的意思,表达徐帅对于女的严格要求更准确。) ④“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惊叹号?(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闯。加惊叹号,强调其严肃性,语重心长。) 试读这句话。 (3)在换房问题上徐帅又一次告诫子女。分角色朗读饭桌上的对话。(指导点拨徐帅的口气应是认真、严肃的。) (4)明明是一次谈话,为什么用“审问”这个词?(体会引号作用:严肃查问的特定说法,反映徐帅严格要求子女。) 4.质疑。 5.作业,选择一题。 (1)用“……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句式写两句话。 (2)给第3N仙、故事的直接对话补上人物的神情、动作(提示语位置应有变化),表达徐帅对子女的严格和厚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课文中心。 2.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完成作业。 重难点: 领悟课文中心。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回顾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品质。 读了三则小故事,你觉得徐帅是怎样一个人?(鼓励联系课文,多角度演说。如不图享受,事事想到国家,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对子女严格要求等。) 2.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中心。 (1)默读,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2)读第1句。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 说说“功高盖世”和“朴实无华”的意思。对比着写强调什么?(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本色——本来面貌。) (3)第2句话写什么? 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质写照这句话’(他用这句话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时时、事事做人民的公仆。) (4)这一节与三个小故事反映徐帅的品质有什么联系?(是全文的总起。概括了徐帅的品质:一生朴实无华,做人民的公仆。) (5)读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习题6。交流,议论为什么排除选项(1)(2)。[选项(1)不是本课内容的中心;选项(2)只概括了第1则小故事反映的品质,不全面。] (6)再审题。联系第1自然段,说明为什么称徐帅是“布衣元帅”?“布衣”这个词和中心有什么联系?(含蓄点出中心。) (7)小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主要内容。设想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要赞扬什么。除这个方法外,有时还可以注意文章有没有点出中心的句子。注意审查题目。 3.选择一个故事,详细复述。 (1)提示要求。详细复述可以理解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因此要保留情节。准备的时候记住情节要点,按要点讲,不要背课文,可以根据需要对句序、句式作调整。讲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语言连贯、流畅。 (2)准备一指名引路(评价)一四人小组交流。 4.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3、4两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师范读、原文与译文对照,能读通课文,理解意思,背诵课文,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3.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体悟,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5.认识“鄙、曰、恃”3个字,正确书写“乎、鄙、僧”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板书课题:为学)齐读课题,注意“为”读第二声。知道“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本文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通过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吗?请你自由地读读课文,借助后面的注释和字典,争取把课文读通顺。然后看看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在写这个故事,请你在自然段前面做个标记。 2.同桌互读,呈现难点。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读,一个听,纠正字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此字,留待解决。教师巡视,相机把难读字词写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预设:钵、语、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请学生再次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刚才交流过的几个字。然后指名请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同学错误的读音。 【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试读,呈现难读字词,集中解决,为接下来把课文读通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听着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把与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在投影仪下画出)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同学们,有些句子读得不一样,就是停顿或者读音有所不同,老师建议大家结合译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预设: 天下事/有难易乎?(读出问句的语气。) 蜀之鄙/有二僧(结合注释知道“蜀”是四川简称,“鄙”是边境的意思。)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读第四声,告诉的意思,“曰”是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课文中指穷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们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凭着、依靠的意思。整句话大概意思:你凭着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钵/足矣。(“钵”,古代盛饭、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了。) 3.再读课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 刚开始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着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自己试试,然后指名交流。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译文能正确断句,读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大意,初步体会文章的故事梗概。】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试着读通了课文,并借助注释和译文学习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贫和尚能够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不可以到,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作业: (1)认读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2; (3)把课文多读几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5)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9一、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 2.初读课文,了解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 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筛选信息能力. 2.激发大胆想象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纳米和纳米技术都很微观,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很抽象。教师出示关于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图片,可以增加直观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逝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大家想不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2.展示图片: 图1.纳米机器人(描述的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由于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的游动,对于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病灶,它们可以非常容易的予以清理,而不再用进行危险的开颅、开胸手术。) 图2.纳米技术制作的中国地图.(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面积。) 3.板书课题:简述:这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美妙的前景. 4.出示目标.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通俗生动,层次分明。在指导阅读时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内容.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说明方法.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并培养圈点批注的自学能力.] 1.听范读,教师出示“自学指导” A.用笔勾画关键词句(领起句,关键句,总结句) 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C.探究不惜笔墨描述外科手术情景的原因. 2.小组讨论.(围绕“自学指导”中涉及的问题,交流意见,讨论解决。) 3.师小结. 明确:A.关键词句:切除脑垂体瘤,该如何进行呢?脑垂体小手术刀大,那该怎么办呢?医生是如何完成不流血的外科手术呢?什么是纳米机器人,什么又叫纳米?不仅仅是外科手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这一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的。 B.思路:传统的外科手术——无血外科手术——纳米机器人工作——纳米及纳米技术——应用前景——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层层设疑,结构精巧) C.因为这些细致的描写,颇有点科幻小说的味道,增强了本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研读课文,筛选信息. [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要突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重点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筛选信息。要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寻信息点,学会提取和概括,力求准确、全面.把相关信息制作成读书卡。] 1.教师导学,展示读书卡的制作要求:卡片体例要一致;出处时间要清楚;规格大小要适当;抄写剪贴可灵活。 2.根据下列提示,学生筛选信息,制作读书卡. A.什么是纳米?B.什么是纳米技术?C.什么是纳米机器人?D.纳米神奇在哪些方面?E.纳米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前景如何? 3.展示读书卡. 4、小结。本文的信息量相当大,有的是明示信息,有的是隐含信息。明示信息容易筛选,隐含信息则有一定难度,但仍能从课文内容看出纳米是神奇的,即:纳米本身的微小,纳米技术本身微观和精确,纳米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彻底改变人类生活。 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的 四.借助网络,想象探究. [对于纳米技术的应用问题,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外,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讨论交流.老师要积极给予评价,提醒学生想象与科学依据相符,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纳米的阅读材料.文中纳米技术应用创造的奇迹都是科技工作者大胆想象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 1.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纳米时代的产品。①提示,课文中说纳米材料制作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会蹦。想象一下,纳米材料还会给你带来哪些变化?②讨论交流,学生互评。 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①教师导学:资料的积累和使用一般有这样的过程,收集——筛选——贮存——编序——提取。 ②展示收集的信息。(用“我了解到……,我查到了……”的句式说话。) 3.拟定课题,筛选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筛选相关信息) 参考课题: A.纳米技术的前景. B.纳米产品奇妙的特点. C.纳米技术发展的报道. 小学语文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字、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偏旁的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相机出示有关词卡) 2、看图,说说课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从图中找出刚才没说到的项目,出示相关词卡) (二)、自读词语和儿歌。 1、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读音。做“登山”游戏。(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帖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师随意出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那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组最先到达山顶) 3、检查儿歌读音;竞赛“评选金嗓子”,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准确、流利、响亮。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复习“”,说说学过的带“”的字。 2、找一找生词中带“”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都是指手的动作) 4、认识“”:(出示足球)这是什么?(足球)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5、找一找生词中带“”的字,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6、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旁?(都是指脚的动作)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把下面的练习印在纸上,每组一张。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上台汇报,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好。 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2、找朋友。 把六组词打乱,用找朋友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是手部运动,一类是足步运动) (五)、学习写字。 1、指导写好“”、“”两种撇的笔画。 2、比较“八”、“入”的异同。同:都是撇低捺高。不同:“八”起笔分开,“入”起笔相连。 3、“入”与“个”字撇捺相接的比较。 4、注意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证字体的端正。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作业布置:书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七、课后反思:-操场上精品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卡。 2、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组词。 (二)、学习儿歌。 1、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五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响—学习偏旁“”。 课—、果,学习识字加偏旁的识字法,学习偏旁“”。 真—注意“八”与“入”的不同。 身—与“真”的上半部比较。 体—、本,学习偏旁“”。 (3)用生字口头组词。 (4)做“接龙”游戏:说说带“足、口、、、”的字。(学生说,老师写,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2、指导朗读儿歌。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准后鼻音“铃、声、响、场、上”。 (2)透露出欢快的心情,第二句要注意自然停顿。小组读—个别读—评议—集体读。 3、指导背诵。 (1)小组背诵;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诵这首儿歌。 (2)交流:哪一小组背熟了?你是怎么记住这几句话的? (三)、扩展练习。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自己可以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四)、学习写字。 1、仔细观察“大”、“天”,比一比,说一说。 2、仔细观察“大”、“天”两字的撇笔,并与“八”、“入”比较。注意:先直下,过了横之后再撇出,一瞥之中要有头、有肚、有尾,不可粗细一样。 3、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一描。 4、教师范写。 5、学生示范写,学生评一评。 6、用“八”、“入”、“大”、“天”组词。 7、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沙拔跳跑足报电 纸球视河发步高 2、拼一拼,写一写,加一加。 shi “十”加上一笔是()。 mu “木”“木”加上一笔是()。 da “大”加上一笔是()。操场上精品教案设计 五、作业布置:用“八”、“入”、“大”、“天”口头组词。 六、板书设计:沙拔跳跑足报电 纸球视河发步高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12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课本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孔子。 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有一些格言常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文章里,甚至张贴在我们的校园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这些格言的意思吗?知道这些话出自何人之口吗? 生:孔子 师:对!他就是我国历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如: 1.孔子像。 2.孔子生平简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简介。 4.历代尊孔的简介。 5.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6.孔子在世界的影响。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世家》。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师:从你们的眼神与惊讶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崇拜以及进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一定会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 学习并初步理解的新词有:琴、瑟、笙、磬、毕恭毕敬、厌倦、席地而坐、运用自如、顺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沉浸、抑扬、戛然而止、体恤、行善、炉火纯青。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乐的行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自满,仍拜师学艺。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两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三、学习生字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 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3.默读,要求: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了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3)找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神情的变化以及对孔子琴艺的四次评价。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孔子是怎样的人? 四、复述故事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 五、课外拓展 搜集古今中外名人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事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项橐(tuó)七岁为孔子师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这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 项橐(tuó)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历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是在此山避难时遇害的。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 摘自:刘宏毅《<三字经>讲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2、认识生字11个,书写生字8个‘学习“提手旁”“夕字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2、认识生字11个,书写生字8个‘学习“提手旁”“夕字旁”。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评价。(紧扣学生实际,把引导学生回忆夜景的`美和学生对黑夜的恐怖感作为重点)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首读诗歌,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诗歌,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3、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4、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指导学习第一节 1、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把句子读得有感情? 2、读一读,练一练:请同桌为自己提意见。 3、读一读,展一展:请全班同学评点自己的优点。 (教师抓住“很小很小”、第二、第四行诗句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 4、议一议:你认为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二)指导学习第二节 1、数一数: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2、“偏要”是什么意思?“爸爸”为什么要拉“我”在夜晚散步?根据这个意思你能把“偏要”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3、“我”在夜晚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夜晚还有什么地方美丽? 4、“我”还怕黑乎乎的吗?是从什么时候不怕的呢?“从此”是什么意思? 5、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6、想象体验; 7、尝试背诵。 四、指导小结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五、指导练习 课后练习2 六、指导学习、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夜色 从前: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晚上:花草像白天一样 从此:勇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读懂文章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认读识记生字。 2、学习课文1---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蚂蚁是你们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能爬树,会搬运东西,喜欢在土里生活。可是却有这样一只小蚂蚁生活在书中又变成了汉字,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到书里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书里的蚂蚁》。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思考:小蚂蚁是怎么来到书中的,为什么成了汉字?小蚂蚁来到书中都做了什么? 2、交流听读情况。 四、再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 3、小组内自学。 五、学习课文1---6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孤、零、爬、蕊”的字音,注意“零”字读轻声。 3、识记爬。形声字,左形右声,爪+巴=爬,观看动物爬行的图片,人爬坡的姿势就很像动物在爬行! 4、扩词:爬行、爬坡、爬上、爬山。 5、体会“孤零零、花蕊”的意思。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夹、陈、扁”。“夹、扁”是多音字,又读jiá和piān,组词:夹被、扁舟。 3、识记“夹、扁”。“夹”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间一个人形,人腋下还有相向的二人。表示二人合力夹持中间一人。夹的本意是从左右相扶持。组词:夹攻、夹子、夹道欢迎、夹带、夹层、夹杂。“扁”是会意字,小篆从户,从册。户本是门,册是写字用的穿起来的竹或木片。扁即匾额,是题字的长方形牌子,挂在门上或墙上。扁与长、宽相对。组词:扁平、扁担、扁豆、扁桃体。 4、感悟“陈旧“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这只扁扁的蚂蚁来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找4名同学分别读3、4、5、6自然段。 2、交流读书情况。 3、学习生字“密、噢、挺”注意“噢”的字音是一声,区分“密”和“蜜”。 4、读了他们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话语在前,说话者在后) 5、练习朗读这段话,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言。 六、指导书写。 1、“爬”字“爪字旁”的捺要托住巴,“夹”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点撇然后是横最后是撇捺。 2、注意观察“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巩固练习。 1、读一读。 花蕊爬行爬山扁平夹住陈旧挺直孤单孤独 3、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4、轻轻地()()() 5、孤零零()()() 6、黑黑的()()() 7、密密麻麻()()() 8、走来走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7---12自然段,认读识记生字。 2、描述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小蚂蚁成了旧书的新居民,它都在新家里做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轻声阅读第七自然段。思考: (1)小蚂蚁做了什么? (2)“会走路的字”指的是什么?“新奇”是什么意思? (3)“我们真是太傻了”字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 (4)学习“傻”字。 2、此时旧书不再安静了,它有什么变化呢? 请4名同学分别读课文9---12自然段。 (1)一天小姑娘有什么新发现?学习生字“啊、读、故”。“故”是形声字,金文从反文,古声。反文字变异,本事手拿物击打,引申为有使动的意思,古声含有古旧之意,表示事物发生的源头。促使事物发生的原因叫故。古+文=故左右结构。组词:故事故障故乡故宫。“读”是形声字,小篆从言字旁,卖声。从言字旁表示言语,卖本指在街上边走边叫卖,与吟咏诗、书相似。“读”的意思是读书。组词:读书默读读题。 (2)指导朗读“啊!这本她原先看厌了的旧书写着……新故事。” (3)“看厌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第二天小姑娘又读到新故事了吗? (5)“忍不住”是什么意思?学习“忍”字:形声字,金文从心,刃声,“刃”字刀刃向右。“心”字变异。从心表示心理活动,刃声与耐声相近,有耐久,能坚持之意。“忍”的本义是忍耐,容忍。组词:忍耐容忍忍者。 (6)“更加惊奇了”这是为什么? (7)学习“昨”字。 (8)小姑娘两天在这本旧书里看到了两个新故事,她很惊奇,你们感到奇怪了吗?谁知道其中的答案? (9)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课文。 (10)第三天又发生了什么事? (11)学习生字“识路离编”。“路”是形声字。金文从足,各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各”字上边是脚趾向下的脚形,下边是口形。“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径。“识”是形声字,甲骨文是会意字,从音,从戈。“识“的本义是标记。引申为记住,记忆。 3、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故路”左右相等。“读识”左窄右宽。“忍”注意几个点的变化。 2、“故”右边不要写成折文。 四、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里。 爬趴 ()下()行()着()虫 敌故 ()人()意事()无() 3、你能试着换个方法说这句话吗?意思不能改变。 (1)这个小伙伴我认识。还可以说:-------------------------- (2)一座美丽的城市坐落在这里。还可以说:---------------- 4、给下列词语重新组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1)叶子下来金黄的飘落 (2)好朋友能帮助互相才是 小学语文教案 篇15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地”。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感叹句的读法。 3、学习小乌龟和他的小伙伴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学习小乌龟面对误解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好品质,以及小动物们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地”。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感叹句的读法。 教学难点 学习小乌龟和他的小伙伴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学习小乌龟面对误解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好品质,以及小动物们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这节语文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小乌龟笑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生字读音并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生字,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3、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引导同学们认真看第一幅图,说一说小动物们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读读课文是怎么写的?读小乌龟的难过,小公鸡的生气不到位时引导学生看图片进行体会。 2、引导同学们认真看第二幅图,说一说小动物们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读读课文是怎么写的?读小公鸡的道歉、小乌龟的高兴不到位时引导学生看图片进行体会。 3、师结合板书小结:多善良的小动物们啊,当小猴家着火时,大家去救火,当小鸡落水时,大家别提多着急了,特别是小乌龟,面对大家的误解,还能够去救自己的小伙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多可爱的小动物们啊,能够知错就改,诚恳的向小乌龟道歉。大家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喜欢这篇文章吗?你愿意把这篇文章讲给别人听吗?那么我们现在练习分角色朗读好不好? 4、分角色朗读,教师点拨。 希望大家也能拥有和小动物们一样的好品质,这节课就上到这。 板书设计 小乌龟笑了 小乌龟 小猴 小羊 小鸡 小学语文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17【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课件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的老师吗?那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师。把板书补完整,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读懂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检查生字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句子,请找出来。 出示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三、再读课文,走近“的老师”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1至5自然段,边读边用“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板书:举动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反馈交流 (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板书:编造“猫猬兽” (2)我们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并按照课堂笔记答卷,却得都得了零分。 板书:测试得零分 (3)我们这次测试的零分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里。 板书:记入成绩单 4﹑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编造“猫猬兽”的?从文中找出句子。 5﹑交流。 怀特森先生不仅编造了这种动物的名称,还说出它的生活习性及灭绝的原因,并且还把头盖骨给同学们看。 (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可他讲授的时候却是“侃侃而谈”。结合插图理解这个词) 6、面对老师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的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出示句子: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算哪门子哪门子老师?指导朗读。 四、细读课文,走进“的老师” 1、可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可气又可恨的老师却成了我的老师。怀特森先生这样做有何目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认为怀特森是他“的老师”的依据,用“﹏”画出来。 2、集体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具有……具有…… 吸取教训 逐渐……逐渐…… 不要……不要…… 3、引读 (1)虽然怀特森先生故意编造“猫猬兽”的一切来忽悠学生,欺骗学生,但是作者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2)虽然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在测试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3)怀特森先生虽然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成绩都记入成绩报告单。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4)怀特森先生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5)怀特森先生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受益。 4、怀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五、实话实说,理解课题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认为他是不是你的老师? 2、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这样的老师》,而《我的老师》是编者改动的,那么编者为什么要改这个题目呢?谈谈你的想法。 3﹑出示收集的有关科学精神的故事。 六、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科学课是探索真理的一门课程。在科学研究上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2、这样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培养出了这样一位学生,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国的作家大卫·欧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介绍他的老师呢? 2、写一个用一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片段。 七﹑课外练习。 (1)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例,来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长辈,注意写清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2)课后继续查阅,收集关于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8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乐园 教学重点: 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19【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通过阅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知识目标) 2、能理解小说中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学会从情节、人物等分析中归纳主题,培养创新能力。(能力目标) 3、能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能力目标) 4、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区别“爱美之心”与“虚荣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情节结构,感受小说情节构设艺术特色。 2、能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学会从情节、人物等分析中归纳主题。 【教学难点】 1、能把握小说情节特点、人物形象,领悟巧妙构思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2、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能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区别“爱美之心”与“虚荣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悬念设疑,导入新课(2分钟) 她,天生丽质,温柔善良,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不幸的是她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那是个道德沦丧、生活糜烂、惟利是图的社会,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习气。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她为了满足一次在舞会上出风头的愿望,却付出了极不寻常的代价。她是谁?她就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项链》,一起走近玛蒂尔德吧! 「设计意图:通过悬念设疑,导入新课,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 二、检查预习(3分钟) 1、教师投影: (1)请读准下面的红色字的字音 (2)解释下列词语 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读准音、说出义。 2、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学生在小卡片上写出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越多越好,并进行交换信息。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读准字音,扫除阅读障碍;通过小卡片填写、互相传递,使关注更多的优秀名作,为正在举办的校园书香节增添生气」 三、研读课文,仔细品味(23分钟) 1、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教师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要求学生速读三分钟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收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的情节曲线。(也可以是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2、阅读及精读课文:分析小说精巧的构思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段朗读,教师用多媒体配乐。 (2)教师提问: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对人物命运影响最大? 学生分组讨论:丢项链——人物命运的转折点。 识项链——人物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和打击。 (3)教师提问:从文章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可以说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 教师提示: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后明真相。 学生相互探讨,并归纳情节中的三处伏笔。 小结: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按借、丢、赔的过程展开,最后点出是假项链。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结合课文构思巧妙,教师处处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0分钟) 教师提问:“爱美”与“爱虚荣”、“追求幸福”与“贪图享乐”有哪些本质不同? 学生联系实际,分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点评:一是看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风采,还是为了炫耀自己;二是看有无相应的经济能力;三是手段,是通过正当途径拥有,还是不择手段占有。区别“追求幸福”与“贪图享乐”主要看其手段是否正当,前者是通过诚实的劳动或其他合法途径去实现,后者往往是通过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去获得。 「设计意图:上述内容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总结(1分钟) 教师总结:回应开篇,本文的第一句话说:“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也”字揭示了悲剧产生的两个原因,既有社会因素,那个奢靡的社会浸染了她;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追求上流社会生活、爱慕虚荣败坏了她。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项链》,故事悲剧性的结局,不就是在提醒我们大家:人生切莫像玛蒂尔德一样,让项链变成锁链!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脚踏实地地用诚实与勤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乃至理想吧! 六、课后作业(1分钟) 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谈谈你对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的认识。(写300左右体会,为下节课做准备) 梦想乃至理想吧! 【教学反思】 小说由于有一定情节,学生比较感兴趣,加上老师精心点拨,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基本上能掌握课文的内容,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明白并深化主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0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开小火车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第一课时 一、作业导入,创设情境 1、前置性作业: ()的北风 ()的谷粒 ()的地方 ()的朋友 ()的身体 ()地成长 ()地哭泣 ()地等待 ()地奔跑 ()地游戏 2、、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可以及时补充或纠正) 3、提问引入: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指生讲一讲) 4、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语;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2.出示难记字的生字卡片,让学生通过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或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来记字。生字卡片:健康、哭泣、缩着、寻食 分别找到含有“健康、哭泣、缩着、寻食”的句子,练习朗读。 (1)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条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师配乐朗读课文。 4、生自由朗读,要求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5、请四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每人一小节,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想一想, 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做些什么呢? 6、生生评价,完成练习: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给(),画()给(),还会画()给() 7、全班交流。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1.学习第一节: 课件呈现: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1)创设情境,品词悟读。 师:为什么要给窗前的小树画太阳呢?你们看这就是寒风中,窗前的小树,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们能表演一下小树吗?(全体起立,来表演一下小树吧)(再次开课件)!“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你想说些什么呢?(太冷了)(全体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用逻辑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感情)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师:小女孩看见了小树,给小树画了什么?(红红的太阳) 课件呈现:太阳图整节诗 师: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太阳?(指名拓展)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学生做伸展的运动)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想说什么?现在是怎样的一棵小树?相机板书 师:有了太阳,小树还会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吗?(指导朗读: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想一想,该怎么读好这个句子?(指名——齐读) (再出示: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再读) (2)朗读整个小节。 师:看到小树那么高兴,小女孩的心情怎样,你们呢,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这节诗吧!。 2.学习第二节。 师: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接着小女孩又用神笔做了什么事?课件出示:小鸟等妈妈图 并配上文字: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1)你看,图上都有谁呢?多可爱的小鸟啊!鸟妈妈为了不让小鸟饿肚子,一大早就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了,想象一下,鸟妈妈会去哪些地方找食物呢?(指名2个说),鸟妈妈离家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用课文的话说就是(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指导朗读“遥远”) (2)苦苦等待:你看小鸟在家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天黑,鸟妈妈也还没有回来,小鸟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小鸟小鸟,你现在想说什么?(指名)像这样等了很久很久,心里又担心又难受,就叫做“苦苦等待”(生读——指名——齐读)。 师:现在的小鸟是只怎样的小鸟?(指名回答)相机板书:饥饿的小鸟 (3)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学生感情朗读)师:小鸟,小鸟现在你最需要什么?(谷粒、米饭、面碎)课件出示:谷粒 整节诗 (4)小女孩又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还有鸟妈妈陪着呢!小鸟现在你觉得怎么样?(指名)师相机板书:(快乐的小鸟) (5)小鸟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男女同学来比赛读这节诗吧! 3.学习第三节。 课件出示:西西坐在家里图 并配上文字图:他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鸟和飞燕. (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外活动,同学们在操场上( )、()他们多高兴啊。你们喜欢做游戏和体育活动吗?说说你最喜欢做什么游戏或体育活动。 (2)师:看课件图谈话: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可西西怎么了?他只能坐在屋里,觉得西西怎么样?课文里用哪个词来形容西西?(不幸)你为什么觉得他可怜?除了这些,西西还想去做哪些事情?(指名回答) (3)师:西西想做的事,他一件也不能去做,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换位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师:原来西西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他永远不能站起来了。西西心里该多痛苦啊!女孩读懂了西西的心。课件出示:有好腿的西西图 出示整节诗 (看图说)练习句子:西西有了一双好腿,他终于可以(),可以(),可以(),想做的事情都能去做了。西西心里多()、()、()。(师相机板书) (5)品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西西,你这么高兴,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谢谢)小女孩,你帮助了西西,看到西西这么快乐,你的心情怎样?看到西西那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小组赛读) 齐读——指导——再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百度搜集的图片: 1、师:现在,老师也给你带来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海伦”,她出生不久就双目失明了,还成了一名聋哑人。但她后来却克服了身体的缺陷,成了著名的作家。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怎样帮助她呢?(全班讨论) 2、师:请大家看图,这里是什么地方?(一望无际的沙漠)。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应该怎样改善这里的环境呢?(全班讨论) 3、这是山区失学的儿童,假如你有一枝神笔,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全班讨论) 4、师: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5、抽学生上台展示。 五、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六、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活动。 同学们,现在我们照例开始每节课前的“你说、我说、大家说”活动,今天的说话主题是:花的王国是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如果能化身为鲜花王子,花朵公主,你愿做哪种花?为什么? 二、导入课题。 如果可能的话,老师和前面那位同学一样,也愿意做一朵洁白无瑕、清香醉人的白荷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借这个机会老师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化身为荷花仙子,亭亭玉立在荷池中,尽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愿意去的同学请举手。都愿意,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飞进那清晨的荷花池中去吧。 三、播放课件,生观看,并说说自己找找自己。 1、学生观看,找找自己,边看边指:满池的荷花中,有你有我,有大家,那么哪一朵是你呢,请赶快找一找,找的时候可以可以指指点点,自由抒发此时的感受。 2、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形容一下池中的自己。 从你们充满喜悦的脸上可以看出来,找到自己了,是吧?好了,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自己或我们大家吗? 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 翩翩起舞、争奇斗妍、雪白雪白、娇艳亮丽 …… 说得真好,能用积累的词语把自己形容得如此优雅,如此动人,真了不起!想不想知道叶老先生妙笔下的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呢?好,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我们样子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分享。 四、生自读课文,勾画句子并朗读汇报。 过渡:荷花们,这些句子美吗,是呀,每个句子都闪烁着美丽的色彩,都洋溢着浓浓的情感。现在就请大家找出你认为写我们荷花写的最美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想美在哪儿,然后美美地读出来。 五、生自读课文,勾画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并汇报。 指名朗读,其他听读感受美,感受到的评议读美。 他读出美了吗?从哪儿听出来的,没有读出来,应该怎么读。 1、“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简笔画) “挨挨挤挤”我从挨挨挤挤中仿佛看到荷叶,数不胜数,密密麻麻,长势茂盛,富有生机。(学生演示)“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翠色欲滴的绿,是湿润闪亮的绿,好美啊,“大圆盘”是写我们的小裙子,形状像个盘子,又大又圆,同样很美。这是一条多么漂亮的短裙呀,穿上它,我们就更漂亮了。喜欢吗?来,一起读出我们的喜欢来。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觉得这个冒字读得特别美,从冒中,(迫不及待、兴高采烈、激动万分、争先恐后、欢天喜地、迅速地心花怒放、悄悄地不可阻挡的)荷花姑娘荷花王子们,我们玩个文字游戏,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跳”!“探”!“蹦”!“伸”!“钻”! 是呀,我们为什么跳出来,不探出来,不跳长出来,不伸出来,也不钻出来,而非要冒出来呢。就是因为我们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长出来的,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请问,你们冒出来,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想到外面来透透气!(那就做做深呼吸吧) 我想向人们展示我的美丽!(叶老先生已经感受到了你迷人的美了。) 我想让人们都来观赏我!站在岸边的人们正在专心地欣赏你呢! 我想欣赏这美丽的世界!(世界很精彩,请好好欣赏吧) 我想和大家交朋友!(我就是你的好朋友) 我想让游客记下我的美丽!(看,有两位游客叔叔正在用摄像机记录你的美丽呢) 让我们再次用动听的朗读表达大家冒出来时的激动迫切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吧。 3、(1)所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启发想象:雪白雪白的花瓣儿,嫩黄嫩黄的莲蓬,碧绿碧绿的叶子,配在一起,真的是鲜艳夺目,美丽极了。读出你的这种美吧! 花瓣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玉床,嫩黄的小莲蓬像一个可爱的娃娃仰面躺在上面酣睡做美梦呢!这种感觉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妙,快点读出来吧! (2)、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欲开又合,羞羞答答,这是一位文静可爱、娇嫩羞涩的的荷花姑娘啊。是谁呢,我看看,来(学生摆姿势),读一读,读出你的娇嫩羞涩。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 花骨朵在哪里,我瞧瞧。好可爱哟,真惹人喜欢。真想摸一摸,还是算了,那样会伤害他的。 是什么力量让它如此饱胀? 花瓣你争我抢,使劲往外挤,想向人们展示自己新换的衣裳。 花蕊着急地探着头,多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花香拼命想冒出去,非常希望人们闻闻自己沁人心脾、醉人肺腑的味道。 总之,在这小小的花苞里面,有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在膨胀着,在涌动着。 师:刚才,我们以欣赏词句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不同的美姿,一共有几种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师:读到这儿,有的荷花特别着急,有点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她美丽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叶老先生的笔下。怎么办呢?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请你们大胆地尽情地展示出最优美、最动人的姿态吧。师边看边描述: 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这是一位荷花战士,在站岗放哨。 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哦美丽的姑娘在镜子前梳妆打扮、自我欣赏呢。 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她在享受阳光温暖的拥抱呢。 有的相依相偎,像亲密的姐妹在窃窃私语,偷偷说笑。荷花姐妹在说悄悄话呢。 刚裂开嘴笑的荷花婴儿。荷花婴儿在做美梦,都笑出声了。 六、想象说话,朗读感悟:想荷花。 过渡:荷花仙子们,你们那洁白无瑕的颜色、婀娜娇艳的姿态,沁人心脾的清香,引来了太阳哥哥,引来了风姐姐,引来了小蜻蜓小鱼儿,还会引来了谁呢。他们多么希望能和美丽的你们嬉戏玩耍,你们愿意吗? 1、想象说话:你想和他们玩什么? 那就尽情地玩耍吧,快去吧,它在等着你呢,希望你玩的快乐,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荷花们,此时此刻的你们的感受一定和美妙,谈谈吧。通过朗读表达心中的快乐和幸福吧。 2、配乐朗读,自由读文,指名朗读,其他听读表演。 伴着优美的声音,让我们尽情舞蹈尽情欢乐吧,表演。 过渡:荷花仙子们,在这个美丽的王国里,在这个神奇的舞台上,我们穿着雪白雪白的衣裳,碧绿碧绿的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时而静静站立,遐想连篇,时而甩动衣袖,翩翩起舞,时而切切私语,低声说笑,我们优雅的身影,明艳的色彩,无限的活力,深深地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人们久久地站在荷花池边,欣赏着,赞叹着,听,叶老先生说:齐读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说:这么多的白荷花…… 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一个活波可爱的孩子道:男生;这么多的白荷花……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听着人们的赞叹,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说我们是活的画呢,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呀,你想对这位画家说什么呢?荷花们可以窃窃私语,交流交流。 是啊,白荷花们,正是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你们美丽优雅的身姿,赋予你们勃勃向上的生机,为人类造就这么一幅明艳动人的画卷!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好吗。 停顿……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给同学们上《荷花》一课呢!过了好一会儿,你们…… 同学们,叶老先生用精美的文字、饱满的感情按照看荷花、夸荷花、想荷花的顺序,采用总分结合的方法,体现了荷花的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你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描写自己喜欢的画吗,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