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
范文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 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总结出1元=10角,再推想出l角=10分。学生自然地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三、应用拓展 1. 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 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4.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本领到周围更广阔的领域去探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 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设计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 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 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等可以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预设 生1:按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小结:用纸张做的钱币叫做纸币,用金属做的钱币叫做硬币。(板书:纸币、硬币)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类可以把钱币分为三类,即分别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角、分)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纸币和硬币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如果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5张) 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的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枚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纸币,请你选任意面值的人民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枚硬币。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所换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除了它,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第1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第2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第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2.人民币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师:我们知道了1元=10角,有谁知道1角可以换多少分呢?(学生思考后汇报)板书:1角=10分。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 )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2)1张1元能换( )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1张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先想好怎么换?再拿出你的2号学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摆一摆,最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的? (师巡视,生活动。)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会填。 2.我会选。 3.我会分。 4.生活购物——买文具,学生说说自己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可以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展示。 七、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参加刮一刮活动,巩固本课知识。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55页1、3、4题。 2.到超市去买一件文具,学习使用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当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经历分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参与学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 【难点】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 师:我们去文具店里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生:需要钱 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②、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师: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第3幅图) 师: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引出课题 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师: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一认分一分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人民币认一认,并把你喜欢的一张拿出来说一说,介绍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人民币,并追问你是怎么认识它。引导学生讲出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知道它的面值。) 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纸币和硬币,让生生一起来认一认,巩固由数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课件出示各面值人民币 (1)、师: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的这些人民币已经是按单位的规律分好的) 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角、分还有吗?(对,没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民币按照单位分为三类: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7种 按单位分角:(1角、2角、5角)3种 分:(1分、2分、5分)3种 接着让学生操作,将人民币按单位分一分。 师:我们还可以把人民币怎么分类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形状不同,有长方形和圆形;有些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他们的材料不同分。 这里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发现进行正确的引导。 按材料分:纸币、硬币 练习,看一看: (三)换一换 1、师出示2角人民币 2角可以换()个1角(课件出示) 1角+1角=2角 2、课件直接出示: 5角可以换()个1角 1角+1角+1角+1角+1角=5角 3、想一想 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四)元与角的十进率 1、、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 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 得出:1元=10角(板书)。 2、填一填 3元=()角4元=()角 20角=()元50角=()元 三、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一元钱可以买那些文具用品? 2、说一说 解决实际问题:在瑞安坐公共汽车,有的票价是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么拿?(体现多种拿法) 四、全课总结。 1、全课回忆:人民币的单位有()、()、() 1元=()角 2、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 ②分币(3种) 纸币 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 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 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 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 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9一、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二、教学目的: 1、提问学生认识人民币吗。 2、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3、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具准备: 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0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0——6页“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模拟购物过程当中,通过认币、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 3、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在购物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灵活思维和合作成功的快乐, 学生分析: 人民币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亲自购物机会少,对怎样使用人民币购物没有经验。因此,本节课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怎样使用人民币上。 教材分析: “”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内容,共3课时,本节“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为起始课。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1角、1分、2角、2分、5角、5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有的基础,对教材的呈现可做如下调整:把1元、1角、1分、和5角、2分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寓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数学的问题生活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元。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盒(内装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种商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电脑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文文和售货员付钱找钱的画面上) 文文:阿姨,我买一只机器猫,请问需要多少钱?(电脑演示) 阿姨:小朋友,机器猫的价钱是20元。 文文:阿姨,给。(给2元) 阿姨:小朋友,这只机器猫要20元钱呢!这是20元吗? 文文:唔…… 阿姨:小朋友,你买东西必须先。 2、师: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学得好,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文文。 「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这样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 探究新知。 (一)分一分。 1、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样式呢!(电脑出示所有人民币)你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人民币,请学生给人民币分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把硬币分为一类,纸币分为一类。把分币分一类,角币分一类,元币分一类。 对策: 金属制成的钱币叫硬币, 按照这种分法可以看出 ,人民币的单位纸制的钱币叫纸币。有 元、角、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硬币、纸币、元、角、分。 3、请小朋友看一看你认识哪些人民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的认出它们?然后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 4、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介绍自己是怎么识别的?(他们介绍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看,并相应的拿一拿。) 5、师生评价。教师进行小结:刚才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非常好,拿的很准确。人民币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好朋友,所以大家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能做到吗?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相互补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找一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1元、1角、1分钱的人民币。玩具手表的价钱是1元,我们来看看,文文是怎样付钱的? (电脑演示文文付十张1角的情景及下面的讨论) 文文:这么付可以吗? 阿姨:可以啊,1元就是10角呀! 2、我们也来数出十个1角!使学生明白十个1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呢?再让他们拿出一张1元和10角比一比,谁多?谁少? 3、学生总结:1角等于10分。(教师板书:1角=10分) 「这里,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进度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饶有趣味地得出了1元=10角,1角=10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换一换 1、(电脑出示人民币)请你从信封找出5角、5分、2角、2分,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继续加油哇!老师这儿还有两个题目等着你们来解答呢!(电脑出示“试一试”图)一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张1元? 2、哪些小组愿意开小银行给大家换钱呢? 教师:这样吧,这儿有唐老鸭银行、米老鼠银行、阿凡提银行(边说边给指定的组发各个银行的标志牌),请这三个银行的小朋友起立,然后大家互相推选银行工作人员,每组推选三人,选定好后给这些工作人员挂上银行的工作牌。(边说边发工作牌,学生互相推选)剩下的同学就是裁判员,活动时要看清楚自己小组的工作人员换得对不对。请其他三组的同学拿出1元钱,想一想是换5角呢,还是2角?想好了吗?请大家任意选一个银行换一换! (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活动)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哪个裁判员来说一说自己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进行奖励)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想一想,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小银行”的换钱活动,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了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1、(学生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里有一张5角币、二张2角币、五个1角币,从中拿出5角,怎样组合?哪些小朋友能上台把你的组合法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3、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确实,既可以拿一种人民币凑成5角,也可以取二种人民币凑成5角。看来,只要动脑筋、大胆尝试,同一个问题就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解决。 4、文文买回了机器猫,又突然想起要给小雨寄一张生日贺卡,于是他又来到了邮局。 (电脑演示)文文:阿姨,我买一张邮票。 阿姨:一张邮票的价钱是8角。 文文:啊?在人民币中,有1角、2角、5角,就是没有8角的呀,这怎么办呢? 是呀,怎样付8角呢? 你有办法吗?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表现自我,在教师营造的“创新土壤”中个个成为创造之人。」 5、文文寄完了贺卡,发现妈妈给他的钱还剩下1元,文文决定为自己添置一些物品。可是文文只有1元钱,能买哪些物品呢? (学生自由猜测) 6、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要推选出一名商店经理(各组互相推选,并给小经理挂上了工作牌)。 哪位经理来介绍一下你的商店?! (指名学生回答) 7、好,就请同学们拿出1元前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吧! (学生欣喜地开展销售和购物活动:“小经理”大声地吆喝“快来买呀!”其余学生忙着挑选商品……) 哪些同学能汇报一下刚才活动的情况? 8、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1元钱!除了用它购物外,还干什么呢?对,把它存起来(出示储蓄罐,投钱入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1元钱还能买哪些物品呢?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钱呢?课后请同学们到商店里去调查一下,下节课进行交流。 「商店购物活动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教师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处理,使得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布置课后调查作业不但使这一特点体现得更充分,而且达到了“课虽尽,趣更浓”的效果。」 四、全课总结 ,巩固深化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人民币。回家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最后,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转变了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1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8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②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③创设“文具小超市”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②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④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⑥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样让他们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二个环节:(1)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让他们通过换钱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换算关系。(2)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1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②1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③我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 让学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进位关系。 ④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这么多钱,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东西想卖给你,1元2角钱,怎么买?(不同的买法) ⑥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实践活动:文具小超市。 4、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①认识了人民币;②怎样换钱;③知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④学会了怎样买东西。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