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狼》的教案 |
范文 | 课文《狼》的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狼》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狼》的教案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内容带有劝喻性和讽喻性,接近寓言体裁。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 【学生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况且书本的解释较全,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肯定会有所得益的。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的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脱离课本较形象、准确的复述故事情节,朗读和背诵。 4、能独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出处) 1、图片“狼”。(远、近观察) 2、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 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 尻(kāo)黠(xiá) 三、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四、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有关情节 五、回音壁(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练习) 六、师生互动探究课文的情节,理解文章的寓意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 9、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1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七、回顾小结,课文背诵 八、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狼,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开展交流活动。 2、摘抄有关“狼”的成语并熟记下来。 【板书】 遇狼 狼:缀行──狡 惧狼 屠:投骨──惧 狼:并驱如故──贪 御狼 屠:窘、恐 倚薪、弛担持刀──智 杀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径去、洞其中──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启示: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课文《狼》的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 捕杀 灾难 下毒手 生机勃勃 枯黄 功臣 威胁 传染病 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 哀嚎 提防 狩猎 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听写词语:葱绿灾难功臣枯黄生机勃勃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了鹿,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课文《狼》的教案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 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部动漫叫《喜洋洋与灰太狼》非常受到欢迎,里面不仅有善良、聪慧的小羊们,还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大灰狼。说到狼,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三、诵读(检查预习) 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下列字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组,每组一段。教师点评。 五、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容 1.本文可明显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叙事部分和作者的议论)(板书)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板书) 六、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认为故事中的狼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认为故事中的屠户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机智)3.文中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试举例说明。(动作、神态) 4.作者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异在哪儿?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主旨,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有怎样的启发呢? 教师明确: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的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角色不同,把这篇短文排成小话剧,学生在参与其中之后,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狼的狡猾,屠户的机智,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迁移 狼是这样的凶狠狡诈,令人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它们赶尽杀绝呢? 教师明确:狼的名声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艺作品将它过分渲染的。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如今,这种生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我们还是有必要加以保护的。 课文《狼》的教案4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对狼的形象展开自由、深入的说析。从而体会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会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与内心活动。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会摇尾巴的狼》。请大家打开书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狼和老山羊的几次对话来写的?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一组为中心发言,其他各组为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评价。 1、讨论第一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狼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也表现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怎么说的?要求:先读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说明,完成表格。 次数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怎样说的? (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老山羊问他是谁?为什么跑进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况时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模样,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 (狼共说四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它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鸡的谎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犹豫更显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指导学和读好狼这四句话语气的变化。 如果学生在怎么爬也这儿语气不到位,老师可设一练习:如果将怎么爬也去掉,同原句比,哪句话发?为什么》?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现狼掉进陷阱后走投无路的绝境。) 既然这国个字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2、讨论第二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辩。 跟羊特别亲照应前面的好朋友,都是为了讨好。 最后向羊发誓:你只要伸出帮你咬虱 ,此处可让学生想象课文中用表示狼还想说自己的忠诚、善良狼还会说些什么呢? 狼生怕老山羊发现自己,才接二连三地辩解、讨好、发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与狼的心理活动。 (4)练习分角色读4、5自然段。 (5)填狼说自己是狗的表格。 3、讨论第三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诉自己对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说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三次说自己是狗?怎样说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但不甘心失败,使出最后一个骗术摇尾巴,希望得到一线生机。) 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要用摇尾巴来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因为会不会摇尾巴是狗和狼的一个显著区别。狗尾灵活,可上竖下垂,摇起来轻松,而狼尾硬,难摇动。) 文中使劲、扑扑扑逼真地表现出狼尾的特点和它着急的心态。 (4)练习读第68自然段。 以能读出狼的焦急、伪装的真诚,读出老山羊的勇敢、机智、警觉的同学,给予表扬。 4、讨论第四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指导朗读。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说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说的全是假说,只是想哄骗别人搭救他出来罢了。他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仍是改变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对这种坏东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齐读羊的这段话。读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对狼切齿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讨论第五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朗读比赛,教师适机补充、指导。 三、谈收获 1、生字、词语方面的收获。 (教师可示范讲解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方面的收获。 3、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把寓意补充完整: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质。 4、在课外阅读、电视、电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见过会摇尾巴的狼一类的人吗?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你会怎样对付他们呢? 四、课堂练习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填空。 (1)它不是忠诚又驯良的狗,而是又( )又( )的狼。 (2)你( )摇尾巴,( )凶恶的狼。 3、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陷阱里的恶狼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板书 14 会摇尾巴的狼 羊 狼 问你是谁? 装可怜忠诚驯良 看很像狼。 半闭眼温和狼狗 说别骗人 摇尾巴的确是狗 全明白还是狼 露凶相我吃掉你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善于伪装,狡猾凶恶) 资料 严文井: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尤其擅长童话写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课文《狼》的教案5【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和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同学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同学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同学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一读,重读音 同学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眈眈相向目似暝意暇甚 止露尻尾前狼假寐狼亦黠矣 二、二读,重翻译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止有剩骨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问其故 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顾野有麦场弛担持刀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积累虚词的用法: 虚词意义以和用法举例: 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 1、名结构: 课文分为两大局部: 第一局部: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局部: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局部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析形象: ①找出文章中表示狼的语句。 ②找出文章表示屠夫的语句。 ③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文言故事《狼》。 五、五读,重发明 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由全班同学推荐同学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狼》。 六、六读,重启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示怎样,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 2、对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启示? 课文《狼》的教案6【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狼的图片,并开展成语接龙(带狼的成语)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课文《狼》。 二、朗读并熟悉课文 1、听范读,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仿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关键字词句考察。 三、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逐步引导疏通文意,明确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四、讨论赏析 1、本文是人与狼之间的较量,人与狼谁更聪明呢? 请用:我认为,更聪明,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2、小组活动:文中有两个形象,请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表演一段情节。(注意行动和心理) 3、根据同学的表演,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4、面对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五、思维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现在阅读我们共同查找的相关资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外的知识积累,说说现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业布置 1、以狼的角度用白话文改写本文。 2、字词句巩固练习。 课文《狼》的教案7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课文《狼》的教案8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狼》教学设计10。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 (2)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型及课时:阅读探究型 一课时,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狼》教学设计10》。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 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 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 (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准备抢答) 2、理清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 1、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 屠夫天晚回家,从遇狼到最后把狼杀掉,他当时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而狼当时的心态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选角色(四人小组,其中一人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旁白屠夫的行动)作形象表演。 【老师提示】要扣住几个主要情节: 屠夫:遇狼——惧狼 课文《狼》的教案9[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都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3、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狼 黠——增笑 [评析]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些时也酝酿了教学的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课文《狼》的教案10【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 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二、二读,重翻译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积累虚词的用法: 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 之 以 而 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 1、名结构: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析形象: ① 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 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 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 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由全班同学推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狼》。 六、六读,重启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现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2、对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启示? 课文《狼》的教案11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常用字词: 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 止:有两讲——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这两个词是: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本文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习一。 4.做练习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串讲课文。 2.理清顺序、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步骤: 本课时不单独检查作业,将此过程溶入教学的相应环节中。 1.串讲课文并理清叙事顺序与结构。 (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串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的。 教师串讲,遇到上节课列出的重点词语可提问学生,归纳时也先提问,后订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3)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 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潮的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4)文章还有第5段。 先检查上节课留的作业2,让学生念自己的译文,教师订正并讲评。 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两个字概括,与上面组词形式相同,应是“?狼”呢? 可用“评狼”二字概括。 (5)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6)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时的主体部分,包括串讲、理顺序、明结构。每一个进程均有板书,随讲随写。 (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本文的主体是人,还是狼? 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此处势必出现分歧意见,可让双方争论,教师不必过早表明倾向。 统一认识如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提问,给予某种暗示。 (2)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结论:应是后者。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根据: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 (3)当然,应该认识到,人和狼的搏斗,矛盾的双方是不能缺少的。狼毕竟是被人战胜的;狼的“变诈几何”,是以人的机智勇敢为条件的。归纳时应将人和狼结合起来认识。 中心意思:本文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这一归纳不应是唯一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概括。 (4)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这点,学生可以自己去体会,不必深究。 3.词语与练习。 订正练习二、三。 练习二: 1、2、3句各是前三个段的尾句,写的是狼的贪婪凶残; 4、5、6句集中在第4段,写的是狼的阴险狡诈。 练习三: 此题放在第二册较难,不必要求具体确切掌握。可大体讲明: 这六个“其”都是代词。 现代汉语代词有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代什么要看上下文。这里主要看上文,即从上文中去寻找相应的人或事物。1句中,代狼;2句中,代麦场;3句中,代柴草堆;4句中,代柴草堆;5句中,代屠户;6句中,代狼。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课文《狼》的教案12教学目的 1.识记: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读懂课文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4.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重点) 2.课文阐明的道理(重点) 3.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难点) 教学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媒体设计 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二、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三、自读与点拔 (一)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读课文。 完成两项自学任务: 1.识记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 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量用原句作答) 1.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么? 2.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4.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 5.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五)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六)品读课文。 1.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3.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含义: (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断其股 (7)恐前后受其敌 (8)盖以诱敌 (9)而前狼又至 课文《狼》的教案13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坏人总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懂得对狼这样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投影。 主要板书计划: 11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 讲理 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您在上游 去年你在背地里骂我 去年我还没出生 反正都一样 …… (蛮横不讲理) (温和善良)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扩词。 课外: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认识的都是怎样的呀? 2、板书课题:11 狼和小羊 3、教学“狼” 指名拼读,注意读准边音。 狼是什么字?为什么用“反犬旁”? 4、看到“狼和小羊”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狼为什么要和小羊在一起?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羊会有什么遭遇?) 二、范读课文 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思考题。 三、教学生字字音 1、轻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 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抽读生字卡片。 弄脏 温和 亲爱 倒流 背地里 啊 扑去 吃惊 骂我 可怜 找碴儿 提醒学生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脏 zang(平舌音) 怜 lian(边音) 弄 nong(鼻音) 碴 cha(翘舌音) 亲 qin(前鼻音) 惊 jing(后鼻音) 4、巩固。 (1)找朋友游戏。 将生字和音节分别发给小朋友。师要找一个字,拿到该字音节和生字卡片的小朋友走上讲台,找对了,全体同学读三遍。 (2)给下列生字加上声母。 ( )ang ( )ang ( )an 狼 脏 站 ( )ai ( )eng ( )ian 再 争 怜 四、试读课文 1、轻读课文。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讨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词破句。 (2)边读边思考:狼找了几次碴儿?狼为什么要找碴儿?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正确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话练习 听老师说句子,完整的拍三下手。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百云。 2、公园里的花 3、看见小羊在河边喝水 4、狼故意找碴儿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观察插图。 图上画的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 )小羊在( )小溪边喝水。 一只( )狼走来,想( )。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来到小溪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5)小结段意。 2、精讲第2-6自然段。 (1)指名读2-6自然段。 A 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B 读后讨论下列思考题。 (2)精读第2、3自然段。 A 指名读2、3两段。 B 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理由? “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 C 羊是怎样回答的? 看图理解“上游”和“下游”及小羊说的话。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谁能换个说法,使原来的意思不变?(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 D 指导朗读。 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 E 小结:第2、3自然段写狼第一次找碴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 (3)精读第4、5自然段。 A 轻声读4、5段。 B 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C “就算……总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D 教学词语:气冲冲、可怜、背地里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可怜:值得同情。 背地里:背后。 E 指导朗读。 (4)精读第6自然段。 A 听老师读课文。 B 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理借口? (板书:反正都一样) “反正”什么意思?(情况不一样,结果还是一样。由此可见狼的蛮不讲理) C 教学生字词的意思。 再:表示又一次。 争辩:跟人家争论。 D 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 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 E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结第2-6自然段。 A 自由练读2-6段。 B 练习说话。 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说出来。 指名用羊反驳的话来说明狼是故意在找碴儿。 C 师述:凶恶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由此可见狼是多么的蛮横、不讲理,温和、善良的小羊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就一次又一次地和狼讲理,最后还是被狼欺负。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识他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D 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样和狼作斗争? 三、作业 1、口头扩词。 冲( )( )( ) 温( )( )( ) 2、填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卡片。 可怜 温和 故事 气冲冲 坏家伙 小溪 先生 争辩 不可能 弄脏了 2、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 3、用下列生字扩词。 先 争 再 温 二、教学生字 1、教学生字字形。 “背、啊、倒、温”按笔顺描红。 2、指导写字。 在要求写的字中,“狼、温”,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是左窄右宽;“倒、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把握好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弄、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弄”字下面一横最长,“亲”字中间一横最长。 3、抄写生字。 4、听写词语。(复习的词语)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课文做记号。 1、先用波浪线画出狼找碴的语句,再用。。。。。圈出表现狼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指名试读写狼的句子。 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写小羊的句子。 指名试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戴头饰表演) 四、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按照“看见——想吃——就找——扑去”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抄写字词。 课文《狼》的教案14教案示例 25、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狼、溪、脏、怜、争、辩、扑”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碴、逼、嚷”这3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4、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5、通过学习,了解坏人的本性,增加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故意找碴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 2、板书课题“狼和小羊”,共同读一遍。 3、引导初读课文,并且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什么事?(要求回答问题句子连贯通顺、完整,掌握简答问题的句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3、说一说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 (四)再课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课流利 (五)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来。 2、练习读对话部分,要读出他们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3、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先小组,再全班,读后评议。 4、讨论: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朗读时要抓住描绘狼和小羊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 第一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 第三次,课文只写了狼的话和动作,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找碴儿 温和 背地里 可怜 争辩 逼近 嚷 2、过渡: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角色读第2-6自然段。 2、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先由学生说一说,再由教师点拨。 (l)第一次借口: 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使学生看清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小羊在小溪的下游,狼在小溪的上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2)第二次借口: 教师点拨: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理解“背地里”这个词的意思。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 (3)第三次借口: 提问:狼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做动作理解“龇着牙”、“逼近”两个词语的意思。 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3、戴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要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4、说一说你对狼的印象。 (三)启发学生想象 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其中你最希望出现的一种结果。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法对付。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狼:与“浪”进行比较记忆。 怜:与“冷”的字形相近,可把它们进行比较。 辩:与“辨、瓣”相比较。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 狼:左窄右宽,要写好第二笔“ ”,右边的第四笔写在右半格的横中线上,“撇”和“捺”都写在右下格,其中“撇”要在横中线上下笔。 脏: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 辩:左中右结构,中间比较窄,左边的“辛”字第7画要写成“撇”,中间部分的“点”要写得低一点儿,第二笔要在横中线上起笔,左右两部分要写得一般高。 (六)做课后练习第3题。 随堂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2、看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课文《狼》的教案15[创新设计] 一、创新角度 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 三、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四、教学结构 三读:读准、读顺、读美。 三说: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 五、教学环节 (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 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 (二)读——读准;说——说译文。(15分钟左右)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薪 暇 黠 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 ①指出用法:止( ) 犬( ) 洞( ) 隧( ) ②理解词意:去( ) 股( ) 盖( ) 耳( ) ③理解词意:少时( ) 顷刻( ) 变诈 ( ) 几何( ) ④辨析词意:目似暝意暇甚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6‘老师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说一遍译文,说完之后老师检查。 (三)读——读顺;说——说描叙文。(约12分钟) 1.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演读全篇课文。 4.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同学们自找内容,就某一部分说描叙文。 5.教师点拨:为了展开铺叙,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展开想象。 ①设置环境 ②添加动静 ③加上声色 ④安排远近 ⑤配上衬景 ⑥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6.同学们思考、准备,有表情地说“描述文”。 (四)读——读美;说——说评析文。(13分钟左右)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2.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3.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一屠晚归”写出了人物、时间。又如“一屠晚归”表现了特定的时间,表现了屠户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4.同学们发言。如: 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5.运用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五)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创意说明] 我悉心研究过《狼》的教学,曾有《微型教案八种》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共展现了常规手段下诵读、辨读、说读、析读、品读、写读、听读、练读8种教学设计的角度。它们共同表现出课型设计新颖、课堂教学生动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创意正在于此。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新的教学设计。 它新在“课型”——文言文教学中的“说读课”。在这样的课中,老师倒没有多少内容要“说”;所谓“说读”,只是学生既要朗读课文,又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说”课文。请看:在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美的教学过程之中,有机地穿插了“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的活动,学生在“读与说”中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自己的学习。这种课型一反那种老师主讲、逐字串 讲、只讲不读的陈旧课型的设计,显现出明朗的课型改革倾向。 它新在“活动”——学生在有序而生动的课中学习活动。课堂上没有机械的串讲,没有零碎的分析,没有单调的答问,没有枯燥的练习,有的只是学生的朗读活动与说话活动。其活动的有序性,表现在“读”与“说”教学要求的层层递进之上,其活动的生动性,表现在“说描叙文”的活泼多姿与“说评析文”的新鲜细腻之上。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何必总是那样一副平板、机械的脸孔;给学生一点浪漫,给学生一点畅想,给学生一点说笑,给学生一点表演,恐怕老师自己也快乐一些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