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韩翃《寒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范文

韩翃《寒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曾经做过的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就是分析古诗词中所表现的形象、语言、技巧、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翃《寒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韩翃《寒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2.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3.“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传”,挨家传赐。“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

4.斜:读(xi),与“花”“家”押韵。

[简析]

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白话译文

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时皇宫中却传赐蜡烛燃火,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古人每逢此节,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也在寒食传烛示恩。这首诗具体作年不详,如果作于唐玄宗时,则“五侯”当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及其姊妹等;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则是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他们专擅朝政,使得中唐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韩翃见到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于是在这首诗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文学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摹出寒食节时皇城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更是盛世欢歌的具体刻画。这样的诗作,当然颇合封建帝王的口味,难怪它受到皇帝的直接赞赏。

“春城无处不飞花”,出语精警,景象宏丽,浓墨渲染出长安寒食日花飞满天、一派迷蒙的动人春色。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诗人以此为出发点,先摄全景,为下面逐层深入的描写做好铺垫。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实际是将节令与宫廷、景物与皇恩联结为一体。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寒食”,直接点题,并且补明首句的季节背景。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是剪取了东风吹拂、御柳摇曳的镜头。寒食日有折柳插门的习俗,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据《唐辇下岁时记》记载,“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也就是在寒食节到来时,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榆树、柳树中得到火种,称为“新火”,并赏赐给亲信的权贵大臣。特别提到“御柳”,正与当时的皇家节日礼俗相关,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诗人用清新疏朗的笔触,勾出皇城风拂御柳的淡雅画面,不着痕迹地烘托出皇家的富贵气象。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其中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句写白昼,三、四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在寒食那天能得到皇室赏赐的火种,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礼遇,所以接受者都引以为荣。“日暮”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内侍奉旨传送烛火的动态,而且意味着按照次第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五侯家”,与上句连贯而下,由“汉宫”进而演变成为“五侯家”的特写镜头,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轻烟散入”紧扣“传蜡烛”而来,并在字面上与“飞”“斜”照应,描绘出“五侯家”烛烟轻绕、袅袅飘散的迷人景象。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足以令人想见内侍代皇帝赐火而走马传烛、逐一送到“五侯家”的生动画面,至于“五侯家”如何感激浩荡皇恩,又如何烛照如昼、富丽堂皇,都在不写之中。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诗中以汉代唐,其实是唐代诗人的惯用手法,同时也已暗寓讽喻之情。

历代学者对此诗的主旨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为讽喻之作,或说是讽刺杨贵妃的得宠,或说是讽刺唐代宦官的专权,还有人笼统地认为讽喻的是当时的权臣。第二种观点认为此诗只是描摹盛世春光的感兴之作,不过是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第三种观点认为此处刻画富贵之家的受宠,是为了衬托贫寒之家的孤苦,也就是抒发寥落文人的愤懑情怀。

此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三点: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全诗仅四句,但多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物转入咏礼俗;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这多重转折,使得全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三是耐人寻味。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诗人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后世影响

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非常欣赏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韩翃也因《寒食》这首诗而流传千古。“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已引申为赞美春天的名句,也是“飞花令”这一名称的来源。

作者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8: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