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寄黄几复赏析 黄庭坚
范文

寄黄几复赏析 黄庭坚

诗人黄庭坚非常的崇拜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七律尤其如此。其中诗人黄庭坚的这首诗《寄黄几复》,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熙宁九年(1076年)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其实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晚唐温庭筠不用动词,只选择若干名词加以适当的配合,写出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真切地表现了商山早行”的情景,颇为后人所称道。欧阳修有意学习,在《送张至秘校归庄》诗里写了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一联,终觉其在范围之内,他自己也不满意(参看《诗话总龟》、《存余堂诗话》)。黄庭坚的这一联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却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都是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中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同时这两句诗,还是相互对照的。两句诗除各自表现的情景之外,还从相互对照中显示出许多东西。第一、下句所写,分明是别后十年来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么,上句所写,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因此,上句无须说我们当年相会”,而这层意思,已从与下句的'对照中表现出来。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讲的意义之外,还有与京城相对的意义,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就是明显的例证。春风”一词,也另有含意。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和下句对照,上句所写,时、地、景、事、情,都依稀可见:时,十年前的春季;地,北宋王朝的京城开封;景,春风吹拂、桃李盛开;事,友人同学究出身”,把酒欢会;情,则洋溢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中。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并非偶然。

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这两句,也是相互对照的。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在这里,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国语·晋语》里就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黄庭坚在《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里也说范仲淹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埋九京”。作者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联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在作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他读书头已白”,还只在海滨作一个县令。其读书声是否还像从前那样欢快悦耳,没有明写,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衬,就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黄庭坚推崇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七律尤其如此。但比较而言,他的学习偏重形式技巧方面。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而杜甫的杰出之处主要表现在以穷年忧黎元”的激情,艺术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诗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元稹就赞赏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的一面。当然,杜甫的不少律诗,也是讲究用典的;黄庭坚把这一点推到极端,追求无一字无来处”,其流弊是生硬晦涩,妨碍了真情实感的生动表达。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这首《寄黄几复》,就可以说是无一字无来处”。但并不觉晦涩;有的地方,还由于活用典故而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而取《左传》《史记》《汉书》中的散文语言入诗,又给近体诗带来苍劲古朴的风味。

黄庭坚主张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他的不谐律是有讲究的,方东树就说他于音节尤别创一种兀傲奇崛之响,其神气即随此以见”。在这一点上,他也学习杜甫。杜甫首创拗律,如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等句,从拗折之中,见波峭之致。黄庭坚推而广之,于当用平字处往往易以仄字,如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等都句法拗峭而音响新异,具有特殊的韵味。这首《寄黄几复》亦然。持家”句两平五仄,治病”句也顺中带拗,其兀傲的句法与奇峭的音响,正有助于表现黄几复廉洁干练,刚正不阿的性格。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