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 |
范文 |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的两个单式统计表、黑板磁铁等。 教学措施: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设疑激趣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请孩子当调查员现场统计人数。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尝试探究,点拨指导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三)、反馈展示,归纳提升 出示37页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四)、训练巩固,达标测评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 (2)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五)、再设疑激趣,预习初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直观反映数据情况、内容丰富 教学反思: 1、《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几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学生通过学习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2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3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已有的经验和要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因此,本设计在学习新知之前鼓励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问路,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能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三是创设一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情境,在不经意间为引发学生的疑惑作铺垫。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新课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 本设计通过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和发现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20xx年、20xx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预设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说一说记忆中美好的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生自由汇报) 3.观察教材76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素材作为引子,以特别的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为下面的新知教学作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观察20xx年、20xx年的年历。(课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xx年的2月有28天,20xx年的2月有29天。 3.小结: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其他的月份都不相同,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观察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大月、小月的天数及2月的特殊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4.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 ①伸出左手,手背面向自己,握住拳头。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处开始数起,第一个凸起处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着以此类推数到七月,转回来,从数一月的地方接着数八月,一直数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②请大家边看边实践。 (课件重复演示,学生实践)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这里指腊月,一般指农历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十二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用歌诀帮助记忆,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起来。 5.知识拓展:一年中,为什么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师:每年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播放录音:大月、小月的由来)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人为规定的) 设计意图:大月、小月的特殊安排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大的“?”。回溯历史,既解疑释惑,又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学习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与国王的名字(奥古斯都)印证八月的演变,令学生折服。 三年级以数学为专题的教案模板4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自主预习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闰年( )天 日1日=( )时 时1时=(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 )个月24个月=( )年 (2)、 7月有( )天15时是下午( )时 (3)、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放( )小时。 交流合作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 反馈测评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误了时间,会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间,时时处处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利用时间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