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教学教案 |
范文 | 小学教学教案(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学教案 篇1教材解读:《荔枝》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荔枝》的作者是肖复兴,课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写母爱,暗线则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于细微之处见真情,通过对第一次买荔枝、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描写,将那份浓浓的母爱渲染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读来让人忍不住心酸,心动,热泪盈眶。 文中写到两种水果:沙果和荔枝,作者对于沙果的样子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情景描写特别细致。 母亲为我准备的沙果是一盘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就是这样一盘果子,母亲却一一剜去了疤,每个都洗得干干净净,从而使这伤痕累累的处理沙果变得精致起来。这细致的描写,既表现了母亲的贫寒、勤俭,更折射出母亲那深沉博大的爱。母爱,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身份的卑微,不会因为任何条件而有丝毫减少、改变。而当我回到家,看到母亲精心处理的沙果时,便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还不住口说真便宜。这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儿子啊!现在的孩子,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且不说,还看不惯父母的节俭,甚至因此与父母发生争执乃至大吵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看来,作者的这份体贴,这份理解,更难能可贵。 课文一开头就写了我第一次掏钱买荔枝给母亲吃,那时我刚在郊区谋上中学老师的职,衣袋里正有当月42元半的工资。作者用挣得的第一笔工资给母亲买荔枝,荔枝虽贵终有价,孝心无价情意深呐。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更是让作者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就是这么喜欢的东西,母亲都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儿孙。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啊! 文末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作为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荔枝依旧人不在,如今,我年年买荔枝,可是,母亲却再也尝不到我买的荔枝了。这份遗憾,这份痛楚,这份深深的思念,令所有的人,读到这里,心灵都不禁为之一颤。 设计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节课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沙果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细节描写,反复诵读,体验角色,与文本进行对话。走进母亲,体会母爱;再转化成作者,设身处地去感受这份浓浓的爱。在诵读中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深刻体验这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体会作者深切怀念母亲之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3.抓住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品词析句,体会蕴含的丰富情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进去,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 教学难点:用心感受母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之心。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一)沙果表达母爱(二)荔枝表达母爱(三)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精彩片断: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沙果表达母爱 1、课文中哪个段落重点描写了沙果? 2、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沙果的语句,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3、交流反馈: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 小学教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在活动情境中体验事件的发生有的是确定的,有的则是不确定的。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加以描述。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在简单的猜测和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 5.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初步体验可能、一定、不可能,能用自己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难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1.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精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他们觉得数学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并快乐的学习。2.课标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总结,获取知识,使孩子们乐学善思,体验成功。3.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注意学生情感的鼓励与交流,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体验人文关怀,思想教育蕴涵其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7枚、红白蓝乒乓球若干、塑料篮6个、纸盒6个、选题卡3张。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1、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平时都喜欢玩哪些游戏?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学生产生积极情感) 2.抛硬币,初步感知 (先请学生观察硬币,说明正面、反面) 师:同学们先猜一猜,硬币落下后哪面会朝上? 生1:正面会朝上。 生2:反面会朝上。 师:到底哪面朝上,我们验证一下。老师先抛一次验证。 3、小组活动。 课件出示活动规则:先猜一猜,再抛。每人抛一次,用你喜欢的方式统计。 (小组活动,学生情绪激动,神情专注,气氛热烈) 生1汇报:(一一说明) 生2:我们组和是正面,和是反面。 生3:我们组中4人抛的是正面,2人抛的是反面。 生4:我们组3个正面,3个反面。 4.小结: 师:不论怎么抛硬币,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到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我们是不能确定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可能会正面朝上,也可能会反面朝上。 师:请同学们用可能说说抛硬币的情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提。这一环节根据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从学生喜欢玩的游戏谈话导入旨在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情境,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去猜测、探索,初步感悟新知。】 二、活动探究,体验发现 1.体验可能: 师:在装有3个白球和3个红球的盒子里摸球。请同学们先猜一猜每次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再摸球。每人摸一次,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小组活动开始。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小组汇报) 师:从各组汇报的摸球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体验不可能: 师:从刚才的盒子里能摸出黑球吗?为什么? 生1:不能摸出黑球,因为盒子里只有白球和红球。 生2:盒子里根本就没有黑球,所以不可能摸出黑球来。 师:好。还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 生1:不可能摸出绿球。 生2:不可能摸出蓝球、黄球和紫球。 生3:不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球。 生4:除了红球和白球,别的颜色的球都不可能摸到。 3、体验一定: 教师出示一盒球,摇晃均匀,请学生先猜再摸球。 (学生纷纷举手,说明猜想)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来摸球,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 生1摸出的是白球。(猜对的学生异常兴奋,继续猜,有人猜可能会是白球,还有人猜可能会是红球,个别人依然坚持别的颜色) 生2摸出的还是白球。(猜对的学生更加兴奋) 生3摸出的依然是白球。(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说明原因) 生答:我知道下来摸出的还是白球。因为盒子里装的全是白球(许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怎么装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生1:盒子里装的全是白球。 生2:盒子里只装白球,其他颜色的球都不装。 4、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往盒子里装入6个白球和1个蓝球。)师:同学们猜一猜,摸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请8位学生摸球,并将结果统计在黑板上) 师:从统计的结果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可能会摸出白球,也可能会摸出蓝球。 生2:摸出白球的次数多,蓝球的次数少。 师追问:为什么摸出白球的次数多而蓝球的次数少? 生1:因为盒子里白球多,蓝球只有一个。 生2:盒子里有白球、蓝球,所以白球、蓝球都有可能摸到;但白球数量多,摸到的次数就多,蓝球数量少,摸到的次数就少。 师小结:好。盒子里的白球数量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次数就多;篮球数量少,摸到篮球的可能性就小,次数就少。 5、选礼物活动: 出示智慧老人送来的礼物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在小组内说说应该在哪个袋子里摸,才会摸到自己喜欢的礼物,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 三、再次体验 深化拓展 1、装球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抽取选题:1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可能是黄球?2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一定是黄球?3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第一位同学会抽到几号选题呢?第二位同学会抽到几号选题呢?第三位同学呢? (按照抽取地选题,小组活动装球,然后汇报。) 生1:摸出的一定是黄球,应装的全是黄球。 生2:摸出的可能是黄球,应该装黄球和白球。 生3:我补充。应该装黄球和其他别的颜色的球。 生4:不可能是黄球,应装白球和蓝球。 生5:除了黄球以外其他颜色的球都可以装。 生6:什么球也不装,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 2、说一说:小白兔可能会吃到萝卜吗? (电脑出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和智慧老人) 师:小白兔只有回答了智慧老人出示的问题才能够吃到萝卜。小白兔可着急了!我们一起帮它算一算,二十几加十几得多少? 生1:三十多。 生2:四十多。(小白兔得到两个萝卜可高兴了。) 师:小白兔还能吃到萝卜吗? 生3:五十多。 生4:不可能是五十多,因为29加19才是48,所以不可能是五十多。 生5(受到启发):也不可能是二十多。因为21加11是32。 生6:有可能是四十。例如25加15刚好是40。 (好多学生表示赞同) 3、看图说话: (一位小男孩正在花园踢球,球飞向三楼的玻璃窗,窗下走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 师:同学们说一说画上谁在干什么? 师:想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1:球可能会打碎玻璃。 生2:球可能会反弹下来砸到老奶奶和小孙子。 生3:球可能会跑进别人家里,砸坏电视机或其他物品。 生4:球可能会打碎玻璃,玻璃掉下来会弄伤老奶奶和小孙子。 生5:砸坏了人家的东西要赔。 生6:砸伤了老奶奶和小孙子得赶快送医院。 师:可能发生这么多危险的事情,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生1:不要在花园踢球。 生2:应该找没人的地方去踢球。 生3:应该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去踢球。 生4:到体育馆去踢球,就不会伤到别人。 生5:千万不能到马路上去踢球,太危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创设了不同的活动场景,再现日常生活画面,将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融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合作精神、估算能力,又体现了人文精神,渗透了人文关怀,蕴含思想教育】 四、总结谈话 点拨联想 1、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我们勤动脑,多思考,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准确判断,这样,我们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请同学们多留心生活中的事情,看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他们乐学、善学。《抛硬币》这节课在这方面作了大胆、合理的尝试。 一、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生活化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其生活性、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心理特征、爱好倾向和思维特点,使学生容易形成认知结构,自主建构,深刻领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抛硬币、摸球、选礼物、装球、估算、看图说话等多样化的活动情景,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情趣盎然的活动空间(有游戏、童话、活动、生活),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与乏味,而是充满了生动情趣和创造活力。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操作验证,体验感悟,获取数学知识。 二、经历探究体验,转变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标》的重要理念精髓。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过分单一、枯燥,强调讲练结合,缺乏生机与活力,而现代数学教学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历体验,自主构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猜测探索,体验成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课中,教师首先提供给学生的是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猜想,动手操作,探索可能性,体验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能从统计的结果中发现规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在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的全新发现,就是学生的创造。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探索---体验---感悟之后,感受数学的趣味本质,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知识,还培养了主动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注重学科整合,渗透人文精神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构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状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中,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体验感悟,获取新知。在本节课中,通过多媒体创设各种不同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主动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更容易突发奇想,让学生大胆猜想,再实践验证,发现规律,体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便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例如看图说话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情景:一位小男孩正在花园踢球,球飞向三楼住户的玻璃窗,窗下走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引导学生说图意,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对小男孩提建议,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主要的是通过建议,让学生更多地感悟到生活中各种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关爱他人,不要做损害他人的事情,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此时此刻,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感受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小学教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小黑板、计算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思路及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小学教学教案 篇4【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 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起来是220。 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 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 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了“1”呢? 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 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 (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 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48人,还有总人数是876人。 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也是400多,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 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小学教学教案 篇5一、课名:可怕的火灾 二、类别:综合探究课 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综合课准备 教师、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准备上网查找资料等 五、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可怕的火灾 组织形式:质疑——探疑——交流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交流评价 六、探究性综合课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 质疑——问题的提出与产生 时间:1课时 目的: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 组织形式:教师启发引导、讨论、填表、归纳问题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或想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1、老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特殊的号码,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2、出示卡片:“114、120、110、119”,引出“119”火警电话。 3、老师:消防叔叔接到“119” 火警电话,就会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施救,下雨,请看一段录像片(看课件)看完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4、先充分谈有关火灾的危害性,随机板书:“可怕的火灾”。 (二)学生质疑,成立研究小组 1、老师:你们想进一步了解火灾哪些知识? 2、分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4、老师疏理学生问题。 归纳:(1)火灾发生的原因? (2)有关灭火的方法。 (3)怎样自护自救。 (4)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5、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火灾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6、老师:现在我们就成立302研究所,你们就是小研究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 (三)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讨论准备研究的问题,填写研究计划表,定小组长。 2、分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3、学生讨论平时获取知识的方法。 4、集体分流,先说出各种方法。 5、老师小结: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参观、访问、做实验、上图书馆、书店查找相关读物,上网站查资料。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电影中搜集信息。 6、老师介绍两种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表格填写法。(四)总结研究,布置任务 1、老师:通过对火灾的研究,大家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2、学生:(1)如何提问题。 (2)如何制定计划。 (3)如何与其他人合作。 (4)寻找相关的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老师:这就是老师给你们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平时你们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并且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都可以去研究并得到解决。 4、老师:下课后,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把资料袋的封面,设计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将在下个星期开个“信息交流会”,同学们从各个渠道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流、选择、整理。 小学教学教案 篇6课题一:比的意义(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和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3分米、宽2分米的红旗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如这面红旗(教师出示红旗),它长3分米,宽2分米.要对这面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用减法,比较长比宽多多少或宽比长少多少.用除法,比较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板书:3÷2==1?????长是宽的1倍 2÷3=????????宽是长的 二、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要在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比.(板书:比.) 教师:比表示什么意义呢?它怎么读,怎么写?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比又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先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2.教学比的意义. 教师:(指3÷2)看这个除法算式,长是宽的几倍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长和宽比较.) 红旗的长是多少?宽呢?红旗的长和宽比较也就是几和几比? (长和宽比较也就是3和2比.) 求红旗长是宽的几倍又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指2÷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根据这个例子(指上例),想一想,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宽和长的比是2比3.教师板书.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教师:这两个例子都是对长、宽两个量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比是3比2,而一个比是2比3呢? 引导学生回答:3比2是长和宽的比,2比3是宽和长的比.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教师:刚才我们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了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事例有许多,请看这个例子(出示投影片):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时,板书:100÷2=50(千米) 100千米是汽车行驶的什么?2小时呢?汽车的速度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路程和时间比较.) 那么汽车行驶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教师:在这个例子中,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教师:现在看这些例子,都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用除法.)那么表示两种量的两个数,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相除关系.)是几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 学生回答后板书. 再看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和长的比是2比3,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这又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比的方法.)几个数的比?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两个数的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从比的意义看,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除二字下面画上着重号,然后齐读. 3.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3比2记作(板书:记作),先写3,再写“∶”,最后写2.(板书:3∶2) 提示学生比号的两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数的正中间,它叫比号,读作“比”,那么这个比就读作3比2.让学生齐读一遍. 2比3记作(板书:记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00比2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0∶2. 这两个比会读吗?齐读一遍,学生练习写比. 教师:在比中,每一部分都有它的名称.我们以3∶2为例(板书:3∶2),这叫什么符号?(学生答后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板书: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后项) 根据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在这个比中,用谁除以谁?(3除以2.)3除以2的商是多少?(1) 教师指出: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1在这里就叫做3∶2的比值. 板书:3∶2=3÷2=1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小学教学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 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种子、祖国的意思。学会白、云两个字。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一、 揭提导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五篇课文,认识了不少汉字,真了不起。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很多汉字都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瞧,老师这儿就有一幅有趣的图: 师:(演示动画)边演示边说:古时候的人,觉得有房子住,能养上一头猪,这样的生活就很幸福,这就是一个幸福的“家”。 2、小朋友,你们爱你们的家吗?你们在家里生活的幸福吗?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也有他们自己的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呀? 二、 初读课文。 1、 小朋友,打开书先读读生字表里的生字.读准字音在课文中把生字圈出来。再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把这个字多读几遍。 刚才张老师听了小朋友的读书,发现好些词的读音需要提醒一下你们看:出示词 请小朋友提醒大家注意。开火车. 2、 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这次要求又难一点了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词儿连读,读好后把课文有几句话标一标。 3、 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4、 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两句话,其他的小朋友注意听,他们的字音读的准不准,他们的句子读通了没有. 5、 读后评议。 三、 理解课文。 小朋友刚才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眼睛看着大屏幕响亮的读一读. 1、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白云? 小结:是啊,它在蓝天中飘来飘去,变换着不同的形状,白云多自在啊!你觉得这些白云在它的家蓝天里过的怎么样啊?你能舒服的读一读屏幕上的话吗?我们一齐来读. 2、蓝天是白云的家,那么小鸟的家在哪里? 插上想象的翅膀和小鸟一起去树林看一看,小鸟会在树林里干些什么? 3、小结:小鸟在树林里唱歌,做窝,跳舞,他们在树林里生活的真快乐,所以我们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4、鱼儿的家在哪里啊?小鱼离开了小河,离开了水会怎么样呢?是啊,鱼儿离不开水,所以小河是鱼儿的家. 5、小鸟在树林里自由的飞翔,鱼儿在小河里悠闲的游来游去.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谁来带着这种开心的心情读一读第2.3行. 6、小朋友,你们见过它吗?(出示蒜头) 它是什么?(有叶子的大蒜)老师把他们种下去,你们看它发芽了长出了叶子,这就是种子。(.课件) 7、你还知道哪些是种子? 小结:种子想要发芽长大离不开――?(泥土)没有泥土它就不能长大了。课文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8、小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地方,他们在自己的家里生活的很舒服,很快乐。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把这种舒服,快乐读出来。(出示第一句)请人读 你们还知道那些动物职务,他们的家在哪里.你能用____是___家.”说一说先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 9. 过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家,那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家,这就是___祖国. 10. 师述: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啊?大声的说一说.现在你们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生活得怎么样? 是啊!我们都么幸福啊,你们爱我们的中国吗?我们很爱这个国家,所以我们把他称作祖国.谁能读好这个词? 11. 如果把祖国比作花园,那么我们小朋友就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12. 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站起来读读这篇文章.老师给你配个音乐.还有人像跟着音乐读吗? 13. 一起站起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么美的一首小诗,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还有的小朋友把他背下来了,真棒!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学生字 这节课的几个生字还认识吗?张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 指导写云. 云有几笔写成?你是怎么记住云的?(二) 短横穿过上竖中线的中心点 长横再横中线上. 撇折从中心点起笔. 点头指向中心点. 小学教学教案 篇8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难点: 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观察的第一幅小鸟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第二幅小鸟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求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青蛙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观察第二幅荷叶图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小朋友浇花。 (全班集体评价) 3.小猴吃桃。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小狗快跑。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2.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4+0=4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课后小记:xxx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教学教案 篇9音乐课《小小雨点》教学设计 教育艺术的真谛在快乐。当孩子们感到快乐时,他会自己走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置身于音乐的海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气氛活跃。 一、理解教材,挖掘快乐因素; 《小小雨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歌曲的节奏密集,旋律欢快,充满活动,描绘了小小雨点从天空上落下来时,小花朵与小麦苗高兴异常的情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小花朵和小麦苗的快乐,我将教材的配套课件和自制课件进行了融合,加入了雷公公的歌声和创编等环节,努力挖掘音乐的内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设计了“云妈妈和小雨点的故事(导入)——和雷公公唱歌(练声)——和小雨点去旅行(听赏)——感受小雨点的快乐(学唱歌、编身势动作)——带小雨点去旅行(创编)——请小雨点歇一歇(展示、评价)——做快乐的小雨点(结束)”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化身为小雨点,感受小雨点活泼跳跃的音乐形象,设计了律动、创编等教学环节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让孩子们不仅学会唱歌,而且能在唱歌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演唱歌曲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二、视听结合,留住快乐心情;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接触任何一个音乐作品“感受歌曲”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小雨点要去旅行”的教学情境后,让孩子们听赏歌曲《小雨点》的动画视频,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跟着小雨点去旅行,来到花园中花儿绽放出可爱的笑脸,来到田野里,苗儿慢慢往上爬……可爱的动画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乐呵呵的模仿着小花、小苗的形象。这时,不仅让孩子们走入了音乐,而且也为学唱后的身势动作创编做好了铺垫。 在随后的学唱中,教师让孩子们多听感知歌曲。第一遍视听了解歌曲内容;第二遍边听歌曲边做二拍子的身势伴奏,感受歌曲节奏;第三遍听,用小雨点快乐的声音“la”模唱歌曲;第四遍听感受演唱者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多次的聆听让孩子对乐曲更加熟悉,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多种教学形式,让快乐保鲜; 快乐也是需要保鲜的。孩子们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整堂课保持,学习兴趣也会随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随之转移。因此,教师要多选用适合孩子们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孩子们的兴趣。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读谱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但为孩子们创设“帮小雨点找伙伴”的情境后,孩子们参与读谱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在多次聆听后,孩子们已经发现了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教师再与学生进行乐谱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读谱,模唱旋律。让孩子们不因为有知识技能的学习影响快乐的学习心情。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双早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小雨点》这首歌曲的歌词短小、富有童趣,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再创作。在孩子们学唱后,教师先提出了“小雨点还会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让孩子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再按照填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填空创编歌词,并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节奏。当孩子们创编的非常合适时,教师除了语言上的鼓励,还请全班学生演唱新创编的歌词,让孩子们感受的成功的喜悦,激发其他孩子的再创作。 四、自信展示,快乐参与。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课的歌表演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表演,我让孩子们再次听赏《小小雨点》的动画,画面上动感的的花儿开放、小苗成长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当教师要求孩子们自行创编时很多学生都能动起来,但再请学生表现时,孩子们却缺乏自信,不敢独立表演。于是,教师就请全班学生一起来表现,教师从中发现创编的比较有新意的学生。再请这些孩子上台展示,先给他们奖励,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再让“小观众”评一评他们的表现好在哪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有了之前的表扬和示范后,孩子们参与的兴致更高了。 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表现,教师自己也参与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到表情、身势与歌声的配合,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快乐。当我在展示时,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表情也随着我的表情变化,教室里充盈着快乐。课后,有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的样子真可爱,说话的语气和我们一个样!”只有和孩子处在平等的关系上,孩子们才会主动与你交流。当孩子们爱老师时,自然也会爱这位老师教的课,她的学习过程也是快乐的。 课堂中的快乐无时不在,但要每个老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本节课我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通过听、说、唱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课堂,快乐的学习。 小学教学教案 篇10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经济的腾飞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已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学校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一、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 为此,学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组织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 1、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2、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 3、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平原,风景秀丽,乡镇企业林立,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写生收集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 三、艺术教育是发展孩子们个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整体改革的活力。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学校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与促进。今天,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舞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创建办学特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炼,才能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中保持并发展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表现为一所学校的风气、校园文化、校园群体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要使它们“渐入佳境”,就有一个“特色的内在驱动”问题。如果说,社会发展对教育领域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是外在动力,那么还得靠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业心、敬业开拓精神的内在驱动。只有当领导、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同甘共苦,才能凝集成引人注目的办学风貌。 办学特色应具有学校自身的传统,它的形成是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一旦停止实践,这个传统就不复存在。因而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形式、方法,丰富其内容,并体现它的独创性和多样性。 小学教学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会认帘、背、装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气、早、去、亮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验文中美好的亲情,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关爱父母的美德。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 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用具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帽子状的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做好预习,学习课文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进而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能谈一谈郊游时的感受吗?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你高兴吗?你会带些什么?可是,现在你的妈妈病倒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己练习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互读,不认识的请教同桌。 3、游戏: 给生字戴帽子: 老师出示帽子(拼音卡片),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说对了就当小老师领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4、去掉帽子认读: 齐读。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5、给生字找朋友: 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或说句子。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创设情境: ⑴课件出示月亮剪图和挂图: 月亮看到了什么? 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第一段) ⑵月亮看了,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月亮的话? (读月亮的话时,要觉得自己就是月亮,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声音不能太大) 4、演读: ⑴月亮又来到谁的家(张贴珍珍的剪图),看到了什么? 小组内表演: 1号演妈妈,2号演珍珍,3号演月亮,4号做导演,读旁白。 ⑵推荐优秀演员上台表演。 ⑶全班分角色齐读,轮到哪一角色读就站起来读: 读时要有角色意识。 ⑷谈一谈: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询问扮演月亮的学生为什么又想明天下雨呢? 5、课件出示插(孩子们去郊游的情景,其中有珍珍)看看图上人物的表情,读出愉快的心情。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悄悄地_________ 愉快地__________ 高兴地_________ 轻轻地__________ (学生先表演相应的动作、表情再填空。) 2、组内交流、讨论。 3、接龙汇报。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好天气孩子们去郊游 孝敬父母 下雨珍珍妈妈病好了再郊游 两天后艳阳天一个都不少 〖教学后记 本篇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表演时,学生入情入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出了文章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 教师出示拼音,学生快速从自己的卡片中拿出相应的生字,并读出来。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讨论: 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⑴小组讨论。 ⑵集体交流。 三、写字 1、示范讲解: 女: ⑴范写,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⑵讲解要点: 第一笔撇点与第二笔撇收笔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横要写长,字才稳。 ⑶学生仿影一遍: 太: 范写,学生观察。关键是要写好竖撇──先竖后撇。 气: 提示最后一笔的横折弯钩。 早、去: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要写得宽而扁,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一横要长。 ①范写,讲解。 ②学生仿影。 2、学生练习: ⑴静心,坐正,正确握笔。 ⑵描红、临写各一遍。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女太气早去亮 【教学后记】 复习巩固生字时,采用多种形式,学生参与性强,效果较好。本课要求写的生字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教师范写讲解,能够做到正确书写。 小学教学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学教学教案 篇13案例背景:当前,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从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出,安排了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 加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更为提高。 但在教学大纲占有一定比例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在实施中却有被“挤掉”的现象,造成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素质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根据这一现象,谈一下队列队形在广播操中运用的效果,以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 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在广播体操、体育课集合时做到快、静、齐,精神焕发。 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队列队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广播操的教学无论从教来讲还是从学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 所以,圆满完成广播操教学的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准备部分 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 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比较“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部分 因为广播操有硬性的教学要求,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仍然采用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的强调“教”, 而是“教”与“学”并重。 在动作传授完以后,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讨论,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 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经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3、结束部分 比较简单,只是一些课堂的常规,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不仅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在管理学生方面也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 广播操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在难度较大的教学教程中,总是有个别的学生调皮捣蛋,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我基本都采用了微笑处理,效果不是理想。 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应该在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区别对待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小学教学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二、 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积木玩具、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并猜想 (1)组织学生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猜想8的乘法口诀。 (3)揭题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1)提供积木玩具,引导学生观察。 1、 提问:这个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积木组成的?那就是1个几? 你能列出算式吗? 那乘法口诀该怎么编呢?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个8是81×8=8一八得八 追问:“一八得八”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老师要做2个、3个……8个这样的正方体又各要多少个小积木呢?这几句口诀你会编吗? 3、分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个8是162×8=16二八十六 3个8是243×8=24三八二十四 4个8是324×8=32四八三十二 ……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提问:“三八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八八六十四”又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这些口诀只能写这么一个乘法算式吗?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2)记忆口诀 1、谁有好的方法快速记住口诀呢? 有谁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呢? 看看口诀上下两句的积相差多少? 2、齐读口诀→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3、 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 三、巩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口诀运用 出示:四八三十二 提问:那些算式可以用到这句口诀?生答,师板书。 追问:3×8+8 5×8-8 能不能用到这句口诀呢?为什么? (2)解答第71页第1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解答第71~72页第2、4题 (4)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 创设情境:到8元水果超市里买水果 你想买哪几样水果?说说你需要多少钱?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齐背诵8的乘法口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