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范文 |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认识13个生字,正确地书写9个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探究阅读,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小姑娘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感受小姑娘的无畏和乐观。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本交编写做了不少修改,加强了形象性、可读性,希望在教学时能让学生多读,启发他们自己设问、置疑、讨论。老师不要逐渐细致地分析讲解。 讨论课后问题时,不应局限于小姑娘的歌声使大家坚持下去这一点,也不要简单地读一读最后一段。航船遇险是偶发事件,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小姑娘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这篇课文的生字容易出错,例如:幸、游、昂、聚拢、添以外,礁易写成上下结构,罩上面易写成曰、脆右面危的横笔易写成横钩。 在教学这课的生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在采用同位之间检查、老师集体检查等方式。 在教学书写生字时,可采用学生自己先书空,然后在提出不会的共同解决的方式。 拓展习题: 一、多音字组词。 liang()zha()tiao() 量扎挑 liang()za?()tiao()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隐隐约约(AABB) 三、读了课文,你感动吗?什么地方最感动?写几句话说说吧! 精品教案: 歌声(一)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 1、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并提出问题:落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生举手回答) ⒉板书课题:歌声。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⒈默读课文,标出小节,标出生字词。 ⒉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⒊小组之间学习生字。 ⒋电脑出示生字、词:不幸游泳激昂聚拢增添挣扎筋疲力尽隐隐约约(有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方式) ⒌同位之间打开一本课本,进行互相检查。 三、联系实际,品读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讲了谁的故事?(读完课文之后,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⒉小组内自读课文,并交流:当时的情况怎样?马金纳和小姑娘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并且引导难懂的词语及问题。 ⒋指名朗读课文,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在有评价) ⒌课文最后怎么样了呢?人们为什么感谢小姑娘?学完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先指名回答再举手回答。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你会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集体汇报) 五、自主识字,学写汉字 ⒈大屏幕出示要求书写的九个汉字,学生自己书空,找出自己不会的字。 ⒉汇报给老师,集体讲解。 ⒊学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 歌声(二)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英雄(课件出示海滩中的小姑娘)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你看到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 ⒉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歌声吧!教师并板书课题:歌声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⒈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①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想方法认会它。②标出课文的段落。 ⒉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的读音。 ⒊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更流利、更通顺。 ⒋检查自学情况。大屏幕出示要:不幸触礁挣扎继续隐约笼罩妇女清脆聚拢增添等词语采用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⒌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并说一说你有了哪些了解。 三、品读课文,感悟升华。 ⒈你认为小姑娘是一位英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学生默读课文) ⒉学生汇报,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①创设情景,体会课文。假如是你在漆黑的夜晚落在冰冷的水中,孤立无援,又冷又饿,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 ②遇难的人又会怎样?他们又会怎样做呢?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有关词语进行理解。 ③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呢?结合第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她一次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抺一抺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④人们为什么会感谢这位小姑娘姑娘?想一想,小姑娘的歌声除了为大家引来了救生艇?还有什么作用? ⒊师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自主识字,学写生字。 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字的书写,找出不会写的字。 ⒉老师指导书写。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会认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像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难点2从读中领悟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边播放动画课件,教师边口述谜面: 禾苗见它弯腰, 花儿见它点头, 小树见它招手, 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是怎样的。)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想知道风是怎样的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地吹着的树林去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生字宝宝呀,真淘气,它们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会认字和会写字分别标上“○”和“△”,再反复拼读或直呼。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看到一列列火车开得这么快,生字宝宝高兴得连帽子也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播放动画课件,去掉拼音的生字宝宝(即贴着生字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当走到屏幕中间时,就说:“你认识我吗?”(让学生齐认读) 5.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6.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7.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错的地方。 8.屏幕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 9.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课文,读错字音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10.小结,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行,几句。(告诉学生前四行是一节,后四行是一节,课文共有两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来了? 3.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听沙沙沙 看点头风来了 4.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也没有见过风,谁也没有见过风,但只要听到树叶沙沙沙的响声,或者看到树枝摆动了,就知道风来了。 5.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6.风儿真的会跟树说话吗?那课文里面为什么说:“那是风儿在跟树说话”呢?(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把风和树当作人来写的一种手法。) 课文里还有什么地方用这种手法写的吗?找找看。 7.四人小组讨论:联系自己平时的体验,还可以怎么知道起风了?(讨论后,指名学生说。)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把这些句子读好。 9.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0.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指名九个同学站出来,发给拼音卡片,把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发给下面的一些学生,全班边拍掌边唱《找朋友》,拿字卡的学生边唱边跳出来,找到朋友后敬个礼、握握手,把字卡放到拼音卡的下面。最后,师生检查找的朋友对不对,再读一读。 2.游戏:拼动物图。出示课件:点击九个生词拼出小白兔图案,读错的纠正后再点击。 五、汇报收获,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收获情况。 2.师:风虽然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从有形的事物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课后,请同学们画一画风,通过画一些景物来表现出风的到来。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情景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题)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自由读文,标出小节。⑵画出不认识的字,利用的方法,读准字音。 2.检查识字情况。利用字卡或电脑出示本课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再读课文,小组内谈谈对女娲的看法。(老师相机引导女娲的不畏艰难) 3.小组汇报学习讨论的结果。 4.指名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带着对女娲的钦佩、喜爱再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条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腾、祸” 1.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五、总结全文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课下读有关的神话故事。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讲坐在炉子上的一壶水开了,瓦特却没有熟视无睹,而是思考、追问、联想、研究、实验,最后发明了蒸汽机。学了课文,让学生认识到瓦特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不放过那些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能想象到更多的东西。 本课要求认字7个:壶、母、炉、啪、够、产、蒸。写字8个:瓦、母、炉、被、够、产、吸、蒸。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会正确书写9个,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熟练地朗读课文,体会疑问句与反问句的不同。 3、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对不懂的问题,能动脑筋思考,寻求答案。 教学建议: 本课生字识读和书写比较简单,除个别须指导外,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很快掌握。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瓦特很陌生,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瓦特的资料。对于课文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然后抓住重点段落,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被()每()炉()吸() 破()母()护()级() 二、选字填空。 称秤 1、妈妈去集市上()了5斤水果。 2、叔叔要用()称菜。 在再 1、小朋友()操场上做早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 相关资料: 瓦特(1736--1819):英国蒸汽机发明家。生于格林诺克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受家庭影响,从小就熟悉一些机械制造的知识。18岁,他到伦敦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很快掌握了制造象限仪、罗盘和经纬仪等技术。1756年,他到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学仪器的修理工作,进一步熟悉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技术。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修理仪器期间,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它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经过试验,成功地制造了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迅速被各个工业部门采用。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瓦特图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搜集的科学家的资料。 介绍瓦特。(出示瓦特图象)瓦特是二百多年以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的蒸汽机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瓦特小时侯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 板书课题。认识“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文,思考:瓦特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壶盖会动的?壶盖为什么会动? 2、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4、重点学习二、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5、师:瓦特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壶盖会动的原因,你认为瓦特是个怎样的人?你今后打算怎样做? 6、学生讨论后汇报。 7、小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都做个有心人,长大后取得比瓦特更大的成就。 四、辨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哪些字最难写? 3、全班交流。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作业。 壶盖为什么会动(二) 一、简介瓦特,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查阅到有关瓦特的资料了吗?哪位同学介绍一下? 2、小组内交流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瓦特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瓦特,关注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壶盖为什么会动。 二、初读课文,愉快识字。 1、请选择轻声或默读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把课文读给同桌听,相互正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情况。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小组内读课文,讨论:瓦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的意见。 4、根据学生意见,抓住以下几点理解内容。 (1)瓦特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理解瓦特好奇心极强。可以与自己做比较,这种情况我们也见过多次,我们好奇过吗?想弄明白过吗? (2)瓦特喜欢追根问底。 引导学生抓住第6自然段,理解瓦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问过以后就不管了,而是仔细观察,寻找其中的奥秘。然后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句子“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与“更多的水汽,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比较其语气的不同。 (3)瓦特能够认真研究。 读课文最后一段,明白了什么? 生:瓦特长大后还在研究这个问题。 瓦特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师:为什么用“终于”?引导学生用“终于”说一句话。 是啊,瓦特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你想对瓦特说什么? 四、读说评议,体悟内化。 1、小组讨论:瓦特能够发明蒸汽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2)善于思考。 (3)不断试验。 (4)借鉴别人经验。 2、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科学家的故事或图片,与小伙伴交流。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5课题:《流动的画》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和“弯弯曲曲、白纱、穿梭、明镜、点点人家、脸颊”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3、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并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她。 教材分析 《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儿歌主要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妈妈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它的事。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学习 重点目标2 学习 难点目标3 板书设计 小河 流白沙画画 动汽车爱 的鲜花不扔懂事 画水库 山坡 学生学习活动教师行为 一、复习旧知走入课文 1、一起回答:喜欢 2、一起背诵古诗《画》,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的本质。 3、倾听老师谈话,跟着老师一起写“流动”。齐读课题 4、理解“流动”,可以解释,可以说出什么会流动。 5、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书,用不同的符号动手勾画、圈出会认、会写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读通课文,两个孩子分小节朗读,分别评价。全班齐读。 3、认读生字 (1)先一位孩子教全班同学读,全班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2)自读,3个小组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读。 (3)全班齐读词语,分小组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全班轻声读。理解诗意。思考老师的问题 2、读课文、思考,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句子,把后面六句读出来。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描写的景物,一位学生汇报,全班反馈矫正。 3、思考,举手回答。要点:一是因为坐在火车车窗旁,火车开动,看到的景色是变化的、流动的;而是因为景色美丽,像一幅画。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课间休息,唱一唱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小节。 2、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3、理解重点 想象“我看到了什么”并说一说 思考回答。要点:因为我不乱扔垃圾,没有破坏美丽的环境。 4、自己练读,个别朗读,评价,全班齐读。 四、明理导行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 3、自由说 4、齐读标语一、情景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画吗? 2、有一首描写画的古诗还记得吗?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画”是静止的、不动的) 3、今天老师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幅画,可老师带来的这幅画很特别,是一幅“流动的画”(板书课题) 4、“流动”是什么意思? 5、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知道什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孩子们把书轻轻地、快速地翻到20页,认真读课文,对照课文后面的认字表和生字表,运用圈画的方法读课文。 2、检测学生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3、出示课件,检测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字宝宝把帽子摘掉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3)出示词语 六、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讲读第一小节。 1、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讲什么?倾听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抓主要内容。 2、“流动的画”是怎样的画呢?那几句描写了画中的景色?画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自己在文中勾一勾(相机出示课件:小河、山、白纱、汽车、路、、鲜花、水库、山坡、人家。) 3、师:为什么管这些景色叫“流动的画”? 4、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课间音乐:书上的小朋友用美丽的诗来赞美祖国,我们用歌声来夸夸我们的祖国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二)讲读第二小节。 1、师:看到车窗外流过这么美的景色,坐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2、倾听学生汇报,相机指导。 3、引导学生领会诗意。 师:我想干什么?(边吃橘子边画画,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课件出示(妈妈严厉的目光,好像在批评我。) 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4、指导朗读。 四、总结谈话,明理导行。 1、齐读课文。 2、师: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书上的小朋友学习什么? 3、怎样做个懂事的娃娃?(例: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多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树,都是鲜花。) 4、出示标语 课后反思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技能目标 1、让学生初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思、说、读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勇敢”的行为,学习这种精神,培养正义感。 2、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精卫的行为是怎样的行为。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适乱入,揭示课题?br> 1、师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小女孩,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精卫)那能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点击课件:精卫填海) 2、精卫填海,刚才读得挺好。前三个是生字读得这么好,再读一次,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来——(精卫填海) 3、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梳理学生说的情况然后评价一下。)孩子们很好奇,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学到很多本领。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仔细看,认真听,去故事里找答案。(点击课件播放动画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故事,你知道故事里讲了谁干什么吗? 2、动画片里的故事在语文书的35页,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3、读得真认真,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手势告诉老师。5个自然段,同意吗?一样的请举手。 (1)哪些同学愿意读给同学听?我们一组推荐一个代表试试。——学生读,师读最后一自然段。 (2)评:个别学生评。(有特别好的,跟着一起来试试)。师评:这些同学挺勇敢地,都想为自己的小组争光,为了让同学们读得更好,注意这几个字音。(纠正字音)。 (3)师大声,生小声跟读。 4、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读不好呢?因为有好多字宝宝我们还不认识,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和这些字宝宝交朋友。 (1)自己读。 (2)同桌认读。 (3)刚才读得很认真,会不会都认识这些字词?读好了有神秘的礼物送给你,一定要读准字音,声音洪亮。点击课件里的词。抽读。随机请同学读,读准为止。(在同学帮助下得到的礼物和同学分享。读得好的教大家。) (4)生字卡。用课件提醒同学们“没”在这课的读音。 (5)放进课文里,把课文读通顺。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的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体会风的奇妙。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 2) 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 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 2、 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 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 1) 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古诗读通顺。 2、出示生字,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 开火车检查字音。 5、 齐读。 四、出示古诗测读。 1. 自由读诗,读通顺。 2. 指名读。 3. 开火车接读。 4. 齐读。 五、学习古诗。 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理解。) 3、朗读、背诵古诗。 1) 同桌互读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 自由读。 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觉)。 有感情地齐读。 2)背诵古诗。 自由背。 指名背。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齐背。 六、小结 师: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风”字,但每一句说的又都是风:风可以把秋天的树叶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开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钻进竹林,让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维: 1. 仿说: 过度: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说一说“风”在哪儿? (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生自由说,指名说。 2、积累诗词: 过度: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小朋友。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风”的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东风忙》、《风》、《咏柳》,师生读。) 《东风忙》 春风春风,忙东忙西。 去化积雪,去溶冰河。 去发绿叶,去吹风筝。 看它没影,听它有声。 《风》 春天里,东风多, 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 吹得太阳象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 吹得雪花纷纷落。 咏柳 碧玉壮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总结:风真呀!(板书:神奇) 九、指导书写。 1、 读一读生字。 2、 你认为什么字应该注意?(强调“解”的写法) 十、作业: 1、背诵古诗。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落——叶 风 开——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多音字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激发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的情感。 教学建议: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北方山区,对于当今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解放区、扫荡、埋伏圈、后方机关、等都是生疏的事物,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看电影、电视片、采访年长的亲人。使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些感性认识。至少能明白中国人民。王二小的行为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行为,再来学习课文。 教学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牺牲时的场面。 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和音乐课结合起来。本课以儿歌的形式编写了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颖,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瘟病开头是悲剧性的,以悬念引出主要人物王二小。主体部分给王二小着色不多,而是从敌人的凶残、狠毒方面下笔,和这样凶残、狠毒的敌人做斗争,王二小表现出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从面引导学生理解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 在教学生字时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采用学生间的互帮互学,采用小组之内或同位之间借助后面的生字条学习。老师一定要做好检查。 在指导书写时着重指导:耍、急、昏。耍写字时注意要和要区别开来,下边的女字横要拉长,托住上边的而字才好看。急中的彐写在中间,里边的横要压横中线。昏第三笔横稍向上翘,第四笔要拉长,拉到横中线位置再出现。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语。 耍()坡()扬() 要()披()场() 二、想一想词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昏头昏脑 三、照样子连一连,先组字再组词。 皮而氏扌今 爪日口女土 ()()()()(坡) ()()()()(山坡) 相关资料: 精品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这是歌唱谁的歌曲?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英雄,师板书课题:王二小放牛郞。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电脑出示自读要求:⑴自读课文标出小节。⑵圈出生字词。 2.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3.同位之间合作识记生字。 4.检查识字情况。电脑出示:玩耍危急含着染红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采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本课中感受最深的部分。 3.汇报交流情况。结合汇报情况,相机引导。理解:残忍、掩护、危急等词语。引导学生谈谈:敌人是多么残忍?二小面对敌人的凶残是怎样做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是怎样想的? 4.让我们带着对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一起读最后两小节。 四、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1.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呢?在小组内讨论并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学生朗读并进行自评与互评。 3.课文学完了,现在你们有什么话想对王二小说吗?(学生举手发言)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电脑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学生书空,找出自己不会写的字。 2.老师及时指导。 六、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课下搜集一下。 2.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郞》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二)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2.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了解抗日战争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课前知道了多少英雄人物?(生答) 2.师:同学们知道的英雄人物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英雄人物,大家请听歌曲,你们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师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郞》) 3.大家知道这位英雄是谁了吗?对,是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是六十多年前的一个放牛的孩子,那时候,日本鬼子来侵略我们中国,杀害了很多很多的中国人,侵占了中国大片土地。当时,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抗日,很多老百姓组成了游击队,小孩子组成了儿童团,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决地同日本鬼子作斗争。经过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在战争中有许多许多中国人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牺牲的。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作者写了一首诗歌颂王二小,后来还被谱成了曲,就是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要求:生边听边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认识认读字,了解课文内容。 3.同位之间互读课文,纠正字的读音。 4.检查识字情况。大屏幕出示:贪玩玩耍敌人扫荡掩护危急昏头昏脑迷失方向顺从埋伏圈乒乒乓乓受骗枪炮牺牲传扬含笑染红(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5.学习多音字挑。大屏幕出示:读一读加点字的读音。①我每天放学后要帮助妈妈挑水、做饭。②敌人把王二小挑在枪尖上。③请挑选合适的词语填空。④我要向你挑战。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1.生默读。 2.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指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4.为什么称王二小为小英雄?为什么王二小死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微笑? 四、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指名读,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要求书写的字。 2.老师针对难点字进行指导。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8个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建议: 教学开始,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果现在有一头大象在你面前,咱们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问题一出,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在脑海中积极想办法。无论是哪种办法,老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曹冲的办法是哪里来的?他是吸收了前面意见中合理的部分,摒除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因此,教学时,不要简单地宣讲曹冲如何聪明,而应抓住他如何动脑筋,特别是如何吸收别人的意见来认识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曹冲的喜爱之情引导他们像曹冲一样,想办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并在读中认真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上先然后再最后等连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可结合金钥匙进行,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复述课文的水平。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员()称()官()沿() 圆()秤()管()沉() 二、照样子填空。 (称)象()线()车()故事 ()报()树()瓜()字典 相关资料: 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得,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积蓄军事力量。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了世族军阀袁绍。又陆续削平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 曹冲:曹操的儿子,名仓舒。生于公元196年。曹冲聪明过人,曹操很喜爱他,建安13年,曹冲生了病,曹操亲自请医生诊治,可惜不治而死。曹操极为悲伤,追封曹冲为邓哀王。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盛水的玻璃器皿、木船模型、玩具象、小石子、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这头象又高又大,到底有多重呢?怎么称呢?今天学习古时候一个称象的故事。 板书课题:称象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用熟悉的方式解决。 2、检查识字效果。 (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2)认读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三、熟读感悟。 1、再读课文,讨论: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头大象,你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2、学生讨论后汇报。(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师:官员们有哪些方法? 学生汇报: (1)造一杆大秤。 (2)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曹操对这两种办法什么态度?(直摇头) 师:曹冲听了官员的话后怎么说?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讨论:曹冲的办法共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汇报。指生到黑板上画。 5、师生共同做实验演示称象的过程。 6、师:为什么曹冲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注意观察事物、爱动脑筋、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7、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四、辨析字型,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区别形近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全班评议。 五、复述课文。 教师提示:先想想课文内容,复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话说。 称象(二) 一、直接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称象,读题质疑:谁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 3、想解决问题怎么办?(读书、讨论)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要想通过读书解决问题,首先解决读通课文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真读课文,努力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听,注意纠正字音。 3、用标出生词。多读读,然后读给同桌听。 4、利用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5、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6、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有人送给草操一头大象。 大臣们想的办法行不通。 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同学们很会读书,初读课文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请读读有关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自悟。 请读读有关自然段落,思考:曹冲的办法是什么?他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用简单的图来表示。 2、合作释疑。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讨论交流后修改自己的简图。 3、小组汇报。 请23个小组代表汇报读书所得。可以说说、可以边演边说曹冲称象的经过。其他小组补充。 4、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1)因为他肯动脑筋。 (2)因为他聪明 5、其他官员的办法为什么不好?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 5、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可能有的学生会问: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不能? (引导部分学生明白古时候科技不发达。) 四、拓展延伸。 1、小小的曹冲善于动脑筋,既保全了大象,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用什么办法称象? 2、你曾经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说给小伙伴听听。 五、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本课生字比较简单,鼓励学生自主书写。 2、小组评价。 3、反馈。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0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水的不同形态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3.让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谜语和水对人类的贡献及破坏的资料。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硬:韵母是后鼻音,不要读成yìn。 散:多音字,在本课读sàn,不读sǎn。“散”的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助:翘舌音,不要读成zù。第五笔是“提”,不是“横”。 冲:翘舌音,不要读成cōnɡ。 灾:平舌音,不要读成zhāi。 2.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帮:三个部件要写紧凑。 硬:左窄右宽,石字旁要写小一些。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三)词句教学 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比较多,“温和、硬”两个词,可用找反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飘浮”,可用图或课件帮助理解;“灾害、散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本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长句。教学时,让学生明白“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跑到那里。 (四)朗读指导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可以用对比的语调表达出“我”的“温和”与“暴躁”。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的目的是巩固、积累和运用词语。先读,把每个字音读准;再写,要求写得正确、工整、整洁;两个带点的词语是生活中常用的,让学生口头造句,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1一、谈话导入 1、快过年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请看: (课件:点击新年好歌)。会唱的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唱。每到新年我们都要相互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叫做《贺年片》。 2、板书课题:贺年卡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 3、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一段一段讲) 4、师串讲或生串讲。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2、自由拼读并组词。 3、指名认读 。 4、集体评议、正音。 5、重点强调:后鼻韵母、前鼻韵母、翘舌音。 6、同桌同学比赛认读生字词 。 7、从词中抽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8、交流识字方法。 9、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观察生字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位置。 3、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重复指导。 5、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 五、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六、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贺年片 hè zhù yuàn zhuàng chì bǎng yíng 贺 祝 愿 壮 翅 膀 迎 wàng ài xī 望 爱 希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2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练习使用语气词。 2、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3、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练习使用语气词,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励(5分钟)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四单元祖国。(师板书单元主题:祖国)谁能来说说你都去过我们祖国的哪些地方?(指名生说)你觉得那里的景色美吗? 2、揭示课题: 师: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老师还没去过呢!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丁丁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许多美丽的景色都变了,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渗透指导“流”的书写方法。请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学探究(10分钟) 1、在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大家有信心和我一起完成这些任务吗?(有)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第20页,拿起书,一边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呜、啦、哪、啊、哦“这些语气词老师是怎样读的。 3、师读完后,指名生评价。 4、请大家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一读这些语气词。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注意坐姿) 6、读完后,指名填空。 我和妈妈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妈妈说:它是一幅(流动的画)。 7、生齐读,巩固《流动的画》的含义。 三、定教释疑。(25分钟) 1、齐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不要拖音。 师:词宝宝听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奖励大家几个红苹果,快看。(展示二类词图片)你能勇敢的站起来把它们读准确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师:你们太厉害了,那这些生字宝宝,你们也能读的一样棒吗?这些字宝宝就是我们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生字。请小组长带领组员按照自学提示重的方法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4、引导学生在5分钟内,按照: (1)认:(读准字音,认清生字) (2)用:(用字扩词、用词说句) (3)想:(分析结构、记忆字形) (4)写:(姿势正确、书写美观) 5、汇报自学结果。 (1)重点指导“流、哪、弄”的结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各2个,师巡视。 6、同学们真棒,做对了这么多的难题,现在肯定能把这首诗歌读得更好,是吗?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1)生读诗歌。 (2)师总结:是呀,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校园也一样美丽如画,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娃娃。 7、过渡: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把题做正确吗? 四、精练达标。(1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 dòng rēng chū nòng zāng ()()() (二)选词填空: 啦哪啊 1、妈妈,我回来()! 2、快来人(),有个小孩落水了! 3、多可爱的娃娃()! (三)选做题:在外面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流动的?说一说。 流动的()流动的() 预习作业:读一读《流动的画》,并练习背诵。 五、板书设计: 4、祖国 流动的画 流哪弄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4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爬山吗?能介绍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蹬山见闻吗? (生七嘴八舌介绍自己的见闻) 2、你认为山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谈)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关图片、资料。 看来我们对山寨还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一定很大。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儿歌,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儿歌。 2、把儿歌读给同桌听,注意纠正字音。 3、标出生词,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同桌听。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条中的生字。 可以组长领读、可以组内开火车读、可以抢读…… 5、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品读悟情,想象诗境。 1、自读自悟。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认真读读,根据理解给儿歌配上画。然后再美美地读。 (学生一边读文,一边作画,画过又读,读过再改,在铅笔的沙沙声中,翻书的哗哗声中,关注文本中展现的画面。) 2、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加以改进。 1、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任选一节作为指导理解的切入点。 (1)例如,生:我喜欢第二小节,这是我的作品,请大家欣赏,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 (2)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一节?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这一节介绍了画的主角——山路,让我们也走走这七拐八弯的山路吧,谁在地上画一条山路,我们像文中的登山者那样,左转右转地走一走? (指名在地板上画山路,集体评选出最符合诗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弯》请一名同学当诗人,边走边说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5)生谈感受。 (6)我们读着诗歌,听着小诗人的自言自语,看着他们在七拐八弯的小路上艰难而快活地行走,现在山寨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小组内交流,评议。 (7)出示重点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首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读自悟的主动性,结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独特的美——掩映在葱葱茏笼的山林里;然后练习用“怎么”说话;最后感情朗读。 2、同法略学其他两小节。 3、感情朗读全文。 4、通过阅读想象,你对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四、拓展练习。 1、继续搜集有关山寨的图片、资料,与小伙伴交流。 2、试着补充文中“……”的内容。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5(一)情景创设,走入课堂 师: 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再过一个月,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到来之际,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你的好朋友,对亲人的祝福呢?(学生讨论) 师:对呀,贺年片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表达问候的方式,(出示贺年片并且展示于黑板上)你看,一张张精美而有趣的贺年片,表达了我们深深的祝福和新年的希望。看,这张带有幼苗的贺年片,这是我的学生刘晓明送给我的,表达了对老师新年的无限祝福,这张带有鲜花的贺年片,是王良送给他的同学的,他希望他们之间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每一张贺年片,都表达了我们不同的祝愿。课前,老师建议同学们搜集贺年片,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在小组内作一下交流,互相说说你手中的贺年片是什么样子的,表达了作者什么祝福和希望。(学生交流) 今天,老师还为你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他的名字就叫《贺年片》,我们看看这张贺年片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祝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在读书前,请看老师的读书建议。 1、出示小小读书建议:A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找出生字娃娃,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的名字,和它们交朋友。 2、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生字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非常认真,那课文里面的生字都学会了吗?下面,赶快拿起手中的生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一下吧! (1)学生用教师准备的生字卡在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各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2)生字反馈: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可是,调皮的生字娃娃和我们捉起了迷藏。看!(教师操作课件,生字飞走了) 快,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可爱的生字娃娃吧。 (3)教师叫生字娃娃名字,学生找。 (4)学生叫生字娃娃名字,学生找。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找生字娃娃。 (6)同学们真聪明,一会儿就把这么多生字学会了。那假如他们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认识他们吗?下面再请同学们读课文,这次读书,老师还有个小小建议:(教师出示读书建议:A记住生字娃娃的名字。B有感情地读课文。) 4、学生读书。 5、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举手) 师:谁来说说她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带上感情去读?你可以夸一夸她,也可以提个小建议。(学生评价) 师:谁再来读?(学生读书) 师:同学们,他读出感情了吗?(学生评价) 6、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读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读书就应该带着自身的感情去读,只有这样,才干够读好。谁还想读?(学生举手) 师:你准备带着什么感情去读?(学生回答) 7、学生读书。 (三)分组学习,读好课文 1、学习分组。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共讲了几种颜色的贺年片?对,是四种。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贺年片?好,现在,我们按颜色来分组。喜欢绿色的请坐在这儿,喜欢红色的请坐在这儿,喜欢白色,喜欢蓝色……(依照颜色,分四个学习小组,按指示牌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位置,称红队,蓝队,绿队等) 2、提出学习要求:我们先学哪种颜色的贺年片呢?(学生争议) 为了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我们来竞赛读书,看哪个小组读得好,就学习那一段。你们先自身练练吧! 3、学生读书练习。 4、开展读书竞赛,请学生做评委。 5、依照学生评选结果定位学习课文的段落。 (1)学生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你能把你喜欢的感觉读出来吗? (2)学生读出自身的感觉。 (3)师: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学生评价)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学生汇报。 (6)分组一起学习各自喜欢的段落,出示自学建议。 6、各小组交流。(既学会了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又通过交流学会了其他的内容) 7、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读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贺年片所带给我们的温馨和祝福吧! (学生齐读课文) (四)动手制作,升华内涵 师:同学们,当我们领略到贺年片深深的浓情厚意,你想不想也用它表达你对好朋友的祝福?(学生回答)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做一张精美的贺卡吧!也许,你的好友正在远方等着你的祝福呢! 1、学生动手做。(放映《新年好》音乐) 2、展示自身的贺年片,并且谈谈自身的祝愿。 3、教师选出局部贺年片贴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精美的贺年片固然能表达我们的良好祝愿,可是每当我们动手做贺年片的时候,旧的一年过去了,而新的一年正在向我们招手。你看,时间如流水,匆匆不复返。我们一定要抓住大好的时光,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描绘祖国这幅更大的贺年片。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6一、谈话导入 1。快过年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请看: (课件:点击新年好歌)。会唱的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唱。每到新年我们都要相互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叫做《贺年片》。 2。板书课题:贺年卡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 3、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一段一段讲) 4。师串讲或生串讲。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2、自由拼读并组词。 3、指名认读 。 4、集体评议、正音。 5、重点强调:后鼻韵母、前鼻韵母、翘舌音。 6、同桌同学比赛认读生字词 。 7、从词中抽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8、交流识字方法。 9、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观察生字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位置。 3、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重复指导。 5、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 五、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六、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贺年片 hè zhù yuàn zhuàng chì bǎng yíng 贺 祝 愿 壮 翅 膀 迎 wàng ài xī 望 爱 希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7教学目标: 1、让儿童学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2、通过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3、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4、培养儿童多种爱好,并发展儿童的特长。 教学重难点: 1、重视儿童的情感体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2、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重视儿童情感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3、了解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伤害个别儿童。 教学过程: 一、全家福照片展。 事先布置回家贴照片,上课前展示。 二、我们一家。 1、布置了解家庭成员的生肖。 2、引导儿童观察生肖图,并分别说一说有哪些生肖。 3、将家庭成员与各自对应的生肖连起来。 三、怎样祝贺父母的生日? 1、引导儿童先看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渗透爱劳动、有礼貌、爱学习等思想教育。 2、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想父母祝贺生日?(取得好成绩、为父母唱支歌等。) 四、家里真快乐! 儿童看图,交流图意。使学生体验回家的乐趣,懂得怎样尊敬老人。(与父母交谈,说说心里话;为爷爷奶奶端茶水,捶捶背) 五、猜一猜。 引导儿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说一些家庭成员的爱好、特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