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2、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起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紫竹调》音乐,进入教室。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二、介绍、欣赏《紫竹调》 1、教师简介《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2、教师播放《紫竹调》,学生感受歌曲曲调特点。 3、请学生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4、听赏《紫竹调》全曲,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5、再次聆听《紫竹调》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2教学目标: 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3—0 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1—0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1、编配打击乐伴奏。 碰钟:×―×―│×―×―│ 双响筒:____│____│ 2、歌表演《可爱的家》。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3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欣赏的歌曲《嘎子嘎》。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 2、介绍电影的主题曲《红星歌》。 3、播放《红星歌》完整的录音。 4、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感受。 2、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随音乐走步。 3、出示歌谱,唱旋律。 4、学唱歌词部分。 5、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的、坚定的。 6、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 7、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四、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能完整的演唱歌曲,跟着音乐节奏边演唱边行进。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1、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2、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教学反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段时,应根据音乐的情绪进行划分,比如:欢快热烈的情绪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个图形来表示,抒情的情绪用另一种颜色来表现,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分出段来。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5教学内容: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 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 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 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 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 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 (六)分组活动 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 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 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 (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 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 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b. 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 c. 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 (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1、导入师: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2、听:听赏《春来了》 3、说: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3)演唱《春来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课后记: 学生已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在歌唱《春来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二部轮唱《两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教学重点:学习二部轮唱(奏)法。 教学难点: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钢琴 教学过程: 一、定向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师: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 老虎的吼声:2/4x - ||恐龙的脚步声:2/4x - :|| 小鸡的叫声:2/4xxxx:|| (2)学生用击拍和声音进行模仿,组合成“森林之声”。 2/4x -| x -| x x| x x| xxxx| xxxx | x - | x - || (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师: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课件)画面: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 师: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第一次跑完了,没尾巴的老虎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没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没尾巴的老虎? 生:没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没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励它。 2、模仿与活动 由一位学生选择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没耳朵的老虎是怎样跑得。(最后两小节进行反复) 全班分成两部分,用歌声或吹奏口琴进行模仿,第一组反复最后两小节后,两组同时结束。 学生把老虎第一次赛跑和第二次赛跑的情形连起来,模仿一至两次。 四、创作与表现 1、创编歌词 师:两只老虎跑累了,想歇一会儿。森林里有跑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瞧瞧谁来了? 生:四只小松鼠。 把《两只老虎》换成《四只松鼠》,学生创编歌词,并进行即兴表演。 2、表现 学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另一组模仿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然后两组互换轮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戏。学生边唱边做,当唱到最后一拍时,做山洞的同学双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间的同学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五、尾声 (播放课件) 画面:由亮变暗,小老虎和其它动物渐渐远去,消失在夜幕中,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小老虎要回家了,让我们用歌声送它们回家吧。 学生边边唱《两只老虎》边走出教室。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7一、猜谜导入 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艳的花朵?什么地方到处充满幸福和欢乐?(我们美丽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这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播放课件出示歌曲。) 二、歌唱祖国 1、听录音范唱 ①初听,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旋律,现在我们一起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演唱?(听录音)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呢?我们该如何打节奏?(请多名学生示范,并由学生自评,集体试打节奏。) ②细听,品味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边打节奏并跟着小声地唱一唱。 2、点评,帮助理解 这首歌有几个小小的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教师播放实物幻灯并进行集体讲解,同时让学生集体试唱。) 3、大胆试唱 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师指挥) 三、欣赏祖国 1、欣赏 同学们嗓子不错,但是歌曲感情的融入与表现力还有点欠缺,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欣赏一些与我们祖国有关的图片。(播放幻灯片并旁白) 2、讨论 看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此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豪、骄傲、幸福的感受) 3、再唱 带着骄傲、自豪、幸福的感情再演唱一遍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提示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还可以应该带上一些简单的动作,这样可以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明确, 更加感人。 2、观看歌唱家的表演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个指导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们在演唱这种赞美祖国的歌曲时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她们的表情、动作与眼神。(播放VCD《祖国像妈妈一样》、《祖国祖国多美丽》。) 3、小组交流 觉得她们演唱得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说说我们在演唱这首《我们美丽的祖国》时,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每个句子我们要带上什么样的表情?并小组共同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 五、用歌声赞美祖国 1、师生齐唱 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带上我们的表情与动作,将骄傲、幸福的感情融入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去。) 2、师生齐演 看到同学们如此精彩的表演,老师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跳起来、动起来,请几个同学到上面来,跟老师一起表演,谁愿意就大胆地站上来,其他同学边跟着唱边打打节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上完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师生再见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了,老师希望你们把快乐、幸福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再见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8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芦笛》。 2、用大鼓和小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3、了解乐器大鼓和小鼓,并学会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附点八点音符。 2、轮唱时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大鼓、小鼓、竹笛、课本 教学过程: 1、导言:上节音乐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知识“二四拍”,并且知道了二四拍的强弱规律。今天我再考考小朋友们,什么叫“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二四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芦笛》 芦笛是一种吹管乐器,是用一种芦草做成的。形状和竹笛差不多。芦笛是人类最早的吹管乐器,制作比较粗糙、随意。不象竹笛这么精致。现在一般作为孩子们的玩具。的风景名胜桂林芦笛岩就因为那里生长特别适合做芦笛的芦草而得名。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歌曲的视频。) 2、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轻快、活泼)这就是二四拍歌曲的特点,特别适合行进时演唱,所以也叫进行曲。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出示歌谱《芦笛》。) (1)听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由于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出现较多,学生读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边划拍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可用跟唱法、听唱法) (4)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老师可吹奏歌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5)把一、二两段歌词连起来有感情地唱,边唱边打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师:刚才我们唱这两段歌词时采用的是齐唱的方法,下面我们要增加点难度,用轮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什么叫轮唱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9页)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 (1)请一、二两大组先唱一小节,三四两大组后唱一小节。 (2)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声部一起结束?(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先唱的声部多唱一小节,就可以和后唱的声部一起结束。 (轮唱练习:可以小组和小组轮唱,男生和女生轮唱) 4、师:刚才小朋友们不管是齐唱还是轮唱,唱得都很认真,但是老师总觉得歌声有点单调,唱这种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如果能加点打击乐器,气氛肯定不一样。你们说,对不对? 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两样乐器:大鼓和小鼓。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0页,让我们参考一下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5、出示歌曲的伴奏谱。(谱略) (1)请学生一起分别练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 (2)请一、二两大组模仿大鼓的节奏,三、四两组模仿小鼓的节奏。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演奏大鼓,两们小朋友上台演奏小鼓的节奏,其余小朋友齐唱歌曲一、二两段。(分批表演) 6、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芦笛》,知道了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还学到了一个音乐知识“轮唱”:就是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我们还认识了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演奏姿势。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的第三段,并且要求背唱这首歌。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创编动作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创编舞蹈动作,认识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分组讨论,为下面的歌谣实际节奏并读一读。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青蛙唱起歌,燕子飞上天。 蝴蝶花间飞,小羊跑出了家,一群小娃娃呀田野笑哈哈。 2、初步感受音乐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听一听录音中是怎样读这段歌谣的。 2)学生跟着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 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再次看谱聆听录音,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 3、认识反复记号‖::‖ 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 1)学生仔细观察歌谱,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3)按节奏读歌词。 4)注意反复记号部分。 5)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兔子清楚。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0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体现音乐的社会性。在丰收时刻,人们往往会载歌载舞,尽情抒发他们喜悦的心情。 2.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丰收之歌》、音乐知识、表演《桔梗谣》。 教学目标 1.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聆听《丰收之歌》,以即兴舞蹈的形式的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2.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材分析 1.聆听《丰收歌》 这是一首朝鲜族的抒情民谣。朝鲜族居住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从事农业,人们能歌善舞,民间歌曲非常丰富,抒情民谣是其中一朵鲜花。这类歌曲一般常用徵、羽、宫等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流畅,节奏丰富多样,多用各种三拍子的节拍。由于采用鲜明而有规律的节奏,所以很多抒情民谣可以直接用于舞蹈。 《丰收歌》就是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抒情民谣。歌曲为8小节的单乐段结构,但整个乐段在每一段歌词之后再配上衬词重复一次。歌曲一开始旋律就作上行四度加大二度的进行,这正是朝鲜族抒情民谣的音调特征之一。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并富有律动感,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 2.歌曲《桔梗谣》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 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或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之歌》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介绍:丹麦人民豪放开朗,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2.欣赏《丰收之歌》 设问:听着音乐,看着教材中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出丹麦农民在欢庆丰收时的歌舞场景吗?师生讨论。 3.再次聆听《丰收之歌》。 设问:如果你被这一欢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与大家一起随音乐跳起来好吗? 三.音乐知识:人声分类 1.提问:《丰收之歌》是由谁演唱的? 2.我们在第五单元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3.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4.教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人声分男声、女声、童声。 5.你们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唱曲名吗? 四.表演《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可以跟录音做几个朝鲜族的动作。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1)集体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的1、2两张卡片。先出示卡片1,教师范唱曲调1,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1,边唱边拍节奏。两到三次即可学会。出示卡片2,用上述方法学唱。然后合起1、2两张卡片,完整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四位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但教师的重心要参与抽到卡片5的一组,并进行辅导。即:教师要提出要求:每组要用集体智慧自学并唱好,声音要轻,不要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4)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在教师指挥下各组接唱。 (5)最后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调完整,听一次范唱后,学生齐唱曲调。 4.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范唱轻声配上歌词。 5.完整地、欢乐地歌唱《桔梗谣》。 6.学习朝鲜舞基本动作。(可以参照教学光盘上的舞蹈动作) 7.边歌边舞。 8.配上伴奏完整表演。(用铃鼓和堂鼓进行伴奏) 9.全体表演《桔梗谣》喜庆歌舞活动。 五.小结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我们要热爱劳动。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1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doremi》,识记doremi三个音;欣赏《哆来咪》。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欣赏《哆来咪》 三、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四、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2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爱唱歌的小杜鹃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音乐知识: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五、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3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宝贝》,并进行律动表演;活动:你唱歌我来和。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 复习音符doremi 二、唱歌《快乐宝贝》,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快乐宝贝》 1.教师讲解《快乐宝贝》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快乐宝贝》片特点,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活动: 你唱歌我来和。 六、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4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放马山歌》 ;音乐知识:延长音。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歌表演《放马山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 二、范唱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音乐知识:延长音。 七、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15一、授课题目: 第一课 《田间歌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花蛤蟆》和《牧羊女》两首歌曲,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由竹笛、唢呐演奏的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认识民族吹奏乐器唢呐、笛子,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口琴或竖笛,并学会吹奏sol。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难点:能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够认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