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范文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教材理解: 《最大的“书”》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字、有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了。根据该单元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教学时,应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语言,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从而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情趣,激发探究大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书、彩色粉笔、话筒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交流展示、走近文本 一、交流展示,谈话引入。 1、 师生交流自己爱看的书,2、 展示图书。 3、 师谈话导入。今天同4、 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都带来了,5、 快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书?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揭题(师:板书课题)题目少了引号、题目中的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加引号?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得益于靳家彦老师) 第二板块:读书感悟、走进文本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中读 《最大的“书”》向我们描绘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你知道了什么?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解决为什么加引号。 1、 学生自由读文,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a 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b 同桌互读,检查纠正字音。 4、 师检查初读情况, 5、 指 6、 导朗读。 7、 题目中的“书”指8、 的是什么?(板书:岩石)为什么加引号,9、 这本书有什么作用?(解决1—4自然段和最后两段) 品读课文,入境感悟。 读中学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他问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找出川川问话和叔叔回答的句子读。(指导朗读) 10、 合作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11、 各自抓住具体语言进行合作学习,12、 细细体 会品味后与组内同学交流。 2、展示读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来听听。(师相机指导学生评价) (师板书: 岩石上有字:雨痕 波痕 矿物 岩石上有画:树叶 贝壳 鱼的简笔画) 猜中想 川川长大想干什么?叔叔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你想学他吗?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走出文本 现场《实话实说》最早的主持人崔永元、川川、地质勘探员叔叔现场采访。 主持人: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你现在知道书上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请问川川:你长大了后想干什么?你准备怎样去读这本最大的书?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有什么话要给大家“交代”吗? 二、给学生推荐网址,建议观看电视《神奇的地球》。 总结: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今后去探索、发现。 板书设计: 19 最大的“书” 岩石上有字:雨痕 波痕 矿物 岩石上有画:树叶 贝壳 鱼 简笔画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点评:新课程提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个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特别是对刨根问底的设计,既理解了词意,又指导了朗读,可谓一箭双雕。】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四、课堂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3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 2、分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复习导入: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4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5一、教材解读: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这部分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要的叙说方式,介绍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因此,本课在读好人物对话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他们能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重点的词句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了解到课文中的书的真正含义与加双引号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各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当他们越读越感到有趣的时候,再揭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三、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快说说你们都喜欢读什么书?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你们想看吗? (出示课题)生与师书空课题后齐读题目。问:课文题目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呢?它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读文,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来解决生字问题。师:现在让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带有拼音的要求认识的字词,指生认读,然后再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读,加深认识,并在小组之间相互理解。 2、 同桌间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的主要内容。学生介绍。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 师: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中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 2、师:那既然岩石不是书,为什么地质勘探队员却把岩石称为书呢?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到文中去找一找,看谁找的全,找的准。找到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1)岩石就是书,岩石一层一层的就象一册厚厚的书。 (2)岩石上有字。 (3)岩石上有图画 老师让学生到文中找句子读一读,结合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网上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板书。 4、结合板书,师问:以上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齐读第十自然段。 5、师:哦,原来这本书里蕴涵着这么多知识,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为祖国找到无穷的宝藏)师板书 6、师:好问的川川通过发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简介课文主要内容) 7、师:川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高兴吗?从哪看出的?学生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师:你能猜出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和叔叔一样,做一名出色的地质勘探队员) 师:地质勘探队的叔叔真是了不起,他们不怕苦和累,为了给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不知要多辛苦,你们想对叔叔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师:你们喜欢文中的川川吗?为什么?(好学好问有理想) 8、 师: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让我们分角色朗读,怎么样?学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师:文中爸爸一句话都没有,你能设计一下爸爸的动作和神态吗?小组合作演一演。 9、 学生边读边表演。 (四)、总结师: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认真去研究。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所在。好吗? 板书: 一层一层的 19、最大的书(岩石) 有字:雨痕 波痕 矿物 无穷宝藏 有图画:树叶 贝壳 小鱼 教学资源:本节课用了实物投影仪,出示了在本节课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词,反复的出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的记忆。然后又利用投影仪出示了在网上搜集到的与岩石相关的图片,一张张一层层的岩石、一幅幅被雨点波浪留下痕迹的岩石,仿佛使学生置身与课文中,好象正在与文中的川川一起聆听那有趣的知识,并一起到大自然这座知识宝库中遨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使他们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主动学习、探索的目的。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6【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 勘探 岩石 波痕 煤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7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8一、板书课题 1、师:你喜欢什么书?(学生说)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本什么书?(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3、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这本最大的书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学习16个生字。先读生字,再说一说你是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二)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组长说一说在识字的过程中,有谁把哪个字读错了? 1、组长汇报 2、读错的同学当小老师再读一遍。 (三)趣味识记生字 1、全班齐读生字。 2、猜字谜。 3、生字宝宝藏到词语中。个别读 女孩读 男生读 齐读 4、理解词语。 (四)写字 1、观察本节课要写的6个生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书写 册和印 两个字。重点强调占格位置。 3、学生书写。 4、同桌互批互改。 三、再读课文,理解最大的“书” 1、谁来说一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找13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边听变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3、谁来说一说谁读的好?好的地方我们学习。 4、谁来说一说课文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板书:岩石 书 5、有感情读第4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岩石就是书呢? 四、美读课文,感受对话魅力 (一)出示学习要求: 1、请快速读课文,用 “——”画出川川的问题,用 “~~~”画出叔叔的回答。 2、画好后,同桌之间检查,检查完同桌之间练习川川和叔叔之间的对话。 (二)同桌练读对话。 1、找一组同桌来读一读,并找学生评价。 2、女生和男生互读。 3、老师和同学互读。 4、一起读小儿歌。 五、扩展阅读,升华思想 1、原来岩石就是一本书,大自然也有语言。生自读《语文大阅读》书33页《大自然的语言》。 2、说一说大自然的语言都有哪些? 六、写作训练,发散思维。 1、出示 岩石是一本“书”,它让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宝藏。 小草是一本“书”,小草绿了,它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___是一本“书”,__________。 ……哦,生活中处处都有“书”呀! 谁来说一说? 2、请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七、总结全文 1、原来大自然中这么奇妙,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我们爱科学》 3、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9【学习目标】 1· 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 2· 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难点: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要想学好这篇课文,先得学会这课的生字,你们有信心吗?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待会儿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看谁的.小老师当得最出色。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谁愿意当小老师代着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词?(课件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 ⑵ 去拼音随机抽读。(“我指你读”) 三、由题质疑,自主研读 理解“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过渡:同学们生字认得真不错,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最大的“书”(板书) 师生再次齐读。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书”为什么要加上“ ”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学生默读汇报: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4、出示:岩石就是书啊! 谁来读读这句话?(三人)齐声再读这句。 5、读后质疑: 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知道什么? 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你们都是勤学好问的孩子,课文中的小朋友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想弄个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四、细读课文5~12自然段,合作探究 爱刨根问底的你们就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选择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课文的第5~12自然段,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合作研读,小组内交流。 2、汇报解决: ⑴ 书里有什么?(文字和图画) ① 指名从文中找出书里的文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② 分别指名读。各一个,愿意读的一起读。 ③ 教师点拨: 平常我们在读书时,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今天我们读了岩石这本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也一定会有收获。 请同学们不出声地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本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④ 默读课文,深入思考。 ⑤ 交流: 适时出示:“它告诉我们……这座山。”(配音乐,课件展示这一变化过程) ⑥ 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⑦ 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瞧咱们的地球爷爷真像个魔术师,在亿万年间竞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⑧ 你们也很了不起啊!既能不懂就问,又能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老师看到你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解决问题的兴奋的笑容。能将你们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选择读书伙伴分角色读5~10段(出示) A、学生分角色读(请2~3组) B、师生合作读: 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感染了,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吗? C、学生集体分角色读。 ⑵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课内外结合。 五、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⑴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⑵ 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2、爱动脑筋,勤学好问的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你们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吗?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底”、“刨”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以“书”导入 1师:(板书:书)请同学们看黑板上写着什么字?你都见过什么?(给书加引号,板书:最大的) 2、这个课文题目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 齐答:书。 说说见过的书。 齐读课题 发现课题带引号。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阅读提示: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读这些生字词呢?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出示地质勘探队员的图片)认识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 字理识字:岩、印 实物识字:册 反义词识字:厚 ,你能说说什么厚,什么薄吗?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识字:痕。 给“煤”找朋友。 出示课文中川川问的那些问题,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变魔术认识“刨”字。学了这么长时间,我们来放松一下,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依次出示“泡”、“饱”、“跑”、“抱”、“炮”、“袍”字)说儿歌,你也给“刨”字编个顺口溜吧。 说一说: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理解“宝藏”的意思。 (4)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刨”“底”,小朋友,请你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写时要注意什么? 2.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 请你田字格里写一遍。 3、反馈、评议 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领读生词 开火车读生字 看图片 能说出相册、集邮册。 说一说 说带“痕”的词语 组词。 找、读川川问的那些问题。 认读生字。 抽生回答 说一说 发现问题,回答。 练习书写。 评议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比比那组读得好。 3、读儿歌:川川去爬山,认识了地质勘探员。 勘探员叔叔本领强,能把岩石当书看。 一册一册细细翻,厚厚的“书”里藏宝藏。 雨点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煤炭铁矿哪里藏?刨根问底是好样! 组长分工,合作读课文。 赛读 指名朗读儿歌,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 四、总结 通过学习,咱们把一篇长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这是一本最大的“书”,下节课,咱们要翻开这本书,去探索其中的各种奥秘。 认真听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刨 底 中午放学了,我和几名同学一起回家,我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位阿姨的芹菜掉了,我赶紧走上前去,把芹菜见捡了起来。旁边的人都夸我是个好孩子。有人说:“这孩子真好。”还有人说:“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少见。”我心里美极了。然后,旁边的同学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捡?”我争着说:“我为什么不能检?”“本来我想捡的。”看吧,好事人人都可以做,我们俩不就是个例子?我们俩争着做好事,是不是只得你学习?我希望你也多做一些好事,向雷锋同志学习吧。也做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少年吧。 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一位老奶奶过了马路。 下午,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出了家门,我蹦蹦跳跳一路小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们学校西边的十字路口。当我正要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摇摇晃晃地准备过马路,我放慢了脚步,心里想:要不要过去帮帮这位老奶奶呢?嗨!助人为乐嘛,而我又是一名少先队员,应该过去帮帮她。 我连忙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扶您过去吧!”说着两只手扶着老奶奶的胳膊,趁着绿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过了斑马线。过了马路,老奶奶对我说了好几声谢谢!我摇摇头说:“不用谢,老奶奶您一路走好。”说完我又急冲冲地赶向新华书店。 此时我心里觉得很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有一个星期天,我学二胡。在公交车上,看到了一个小弟弟在自己的座位上安安稳稳的坐着,这是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上了车,匆匆忙忙的投了一元钱。投完罢,便慢慢地向中间走去,车刚开动,老奶奶一个不稳,险些摔倒。只见那个小弟弟向那个老奶奶晃晃悠悠地走去,拉了拉老奶奶的衣角,用稚嫩的声音像老奶奶说:“奶奶,这里有座,您来坐吧。”说完便用手指了指那个方向。老奶奶笑了笑:“没事孩子,你去坐吧,奶奶站得住。”说完并用手摸了摸那小弟弟的头。这一个温馨的一幕,让我们都看呆了,等回了神,大家都纷纷给老奶奶让座。我急忙向老奶奶那里走去:“奶奶,上那里做吧,我快要到站了。”待老奶奶在那个座位坐下时,我才放心的到下车口站着。 下车以后到现在,我始终都没见过那个小弟弟,也从来没忘过那个小弟弟。现在我的身边也出现了许多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事情,所以,真的好谢谢雷锋叔叔。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1一、谈话导入 1 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问题要问题?(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3 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脚印 雨痕 煤炭 宝藏 铁矿 刨根问底 学习多音字:藏 学习生字―― 2、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寻根究底 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清楚.... 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 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叔叔,您在看什么?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理解矿物 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换种说法理解。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理解: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言特征。 1岩石上有( ),有(),还有()。 2课题中最大的书是什么? 3你喜欢书中的谁?为什么? 四、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小朋友们,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地球就是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许许多多宝贵的资源都在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 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几本书来阅读:《地球秘密探奇》和《十万个为什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2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1、读好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3、生质疑,师归纳并相机板书: (1)“书”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书”字要加引号? (2)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 (3)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请带着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我们现在一个一个地来解决这些问题。 谁来告诉大家,这本“书”指的什么? (1)指名回答,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 (2)指名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一册”还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3)指导读好含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4)哦,原来这本书指的就是岩石啊!现在我明白了。那你们明白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吗? 3、过渡:既然叔叔说岩石就是“书”,那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它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找找川川对叔叔提了哪些问题? (1)指名读川川的话,指导读好问号。 (2)从川川的提问中,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学好问) (3)面对川川的问题,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员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读,教师示范读,齐读) 4、谁能说说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叔叔是通过什么判断这里原来是长满树木的森林,后来变成大海的呢? 5、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1)课文中用”……”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接着说说它还有哪些作用?(出示幻灯片) (2)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的心情怎样? (高兴) (3)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读了这一段,请大家猜猜看: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 四、小结 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还让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等着聪明的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大的书》这一课,知道了我们平时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读书能更好的建设祖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会读了吗?指名读(4名)——齐读 师:点击“刨根问底”,谁来说说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川川就是这样不停地向叔叔提出问题,我们去看看他俩都谈了些什么? 二、学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了解岩石书 1、师:打开19课,我们一起来读1-4小节,谁来读川川?谁来读地质勘探队员? 再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叙述部分。 其它小朋友有一个任务,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读得真不错。从刚才的对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 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2、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本“岩石书”呀?点击课件,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男女声比赛读——评价 三、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8小节。 师:当川川明白岩石就是一本书后,好奇心可来了,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下面就请两位小朋友来读读5—8小节,谁来读叔叔的话?谁来读川川话?小朋友读叙述部分。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读了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1)如若生回答:我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 引出“字” 师概括: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板书 字: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师:我们看看答案吧,真棒,全找对了!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能用书上的文字来介绍一下它们呢?( 两位学生介绍) 师:真能干,介绍得非常流利。 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 老师来当川川,读 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师:哦,你这个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 (再请一组学生朗读,一生读川川的话,一生读叔叔的话,师评价:你看,“认真”一词读得真有味道,这真是一位充满求知欲望的小男孩!) 引:这本厚厚的书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 (2)生:书上有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你怎么知道的? 对该生进行表扬 师:(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些化石呢?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是呀,当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化石心情是怎样的?很激动,好,请你也带着这份激动读读发现的化石…… (3)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师:(师点击课件,出示各种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师: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 (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 ) ,有() ,那儿还有( ) 哩!),小朋友先试着说一说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乌龟,有蝴蝶,那儿还有可爱的对虾哩! 师:大大方方的,挺不错。 …… 师:谁如果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生边介绍边指着画面(3位)——同桌介绍师:小朋友介绍的真投入。 (4)师:川川此时真的被岩石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可不明白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时你的脑海里似乎出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描述各种画面…… 师:是呀,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 (2位) 师: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读读第10小节?请两位学生读。(师评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壳变化的漫漫过程!) 师小结:是呀,只要研究这本厚厚的岩石书上的字、画,我们还真能探究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呢! 四、了解“书”的作用 师:爱提问题的川川还真不罢休呢,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 师: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还告诉我们地下藏着哪些宝藏呢? (石油、铜矿、铁矿、天然气) 师:那你知道川川长大想干什么呢? (做地质勘探员) 师:对!这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小男孩。 五、整体回味课文,引向更广的“书”。 师: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篇课文,看,这篇课文的对话特别多,我请一位小朋友读川川的话,其他小朋友读叔叔的话,合作读。 师:现在你能明白刨根问底的意思了吗?(生说) 师:是呀,川川不停地提问题,不断的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就是“刨根问底”!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上有字、有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美丽的星空就是一本书,读懂它我们可以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也是一本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小燕子是书,低飞时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可爱的胖猪是书,它爱睡懒觉是因为它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麻醉作用的物质,让它常处于昏睡状态。其实我赵老师也是一本书,我脸上悄悄出现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六、做课堂作业。 1、说一说 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还能怎么说?(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做一做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说说自己读过什么书? 2、 一本书也叫一册书,认识“册”。读:一册书。 3、 出示图片,古时候的书是用竹简串起来的。(课件12页,共98页。) 4、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去读一本书,这可是最大的“书”。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最大的书有字吗,最大的书有画吗,最大的书讲了个什么故事,有用吗,为什么加引号?)别急,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呢!你把课文读熟了,答案就找到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翻到83页,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生字。猜猜地质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地质勘探队员是查明矿藏分布的,多有意思的工作,再来读词语。(齐读)猜字谜:家里有块玉(宝),包旁一把刀(刨),厂里过日子(厚),山下有石(岩),力气很大(甚)。 3、下面那我们来一个接一个地轮读课文,请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了。宝藏还有一个读音cang,躲藏。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件25页)(一天,爸爸带——去——。爬到半山腰,遇到了一位——,他为川川介绍了————。) 四、学习生字 “厚、底”,“ 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开。可以引导学生有土才能埋。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5教材简说: 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自然界里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的知识,普通的石头里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易懂,内容学生也会颇感兴趣,以对话的形式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对于化石的理解,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下关于化石的相关知识,课文基本上大部分内容就是两人的对话,因此朗读的重点可以放在川川和叔叔之间的对话,从对话中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这书上有什么?书有什么用处等等问题。 学生的心中对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充满了兴趣。他们也常在发问为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这种发问的精神,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文字形式: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测试题形式: 1、抽写:趴下、埋没、地质、陆地、岩石、印象、刨根问底、钢铁 2、用“就像、有,有,还有”各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识字:指导学生利用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难记的字:勘、痕、厚。 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画把字书写正确、美观。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初读:把课文朗读正确、通顺、流利。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字卡 (2)学生预习:勾画生字;朗读练习;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想办法解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孩子们,喜欢爬山吗?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登一座神奇的山峰。爬山之前,让我们先做好准备,请同学们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了以后,再请小组长利用字卡采用自己组喜欢的方式组织学习,目标是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长利用字卡组织集体认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同时指正字音。) 老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字音值得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我提醒大家:“勘”是前鼻音,“勘”……(全班跟读:“勘”) 学生:我提醒大家:“册”字是平舌音,“册”…… …… 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生字齐读一遍,特别注意读准刚才小朋友提醒的字音。 (学生齐读) 老师:小朋友字音都读准了,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我们把这些字记得更牢呢? 学生:“岩、宝、册”我早就认识的,比如“册”字,就是我们语文书封面“二年级下册”的“册”;“勘、煤、刨、厚”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比如“堪”用“甚至”的“甚”加“力”;“痕、刨、底”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比如“痕”,把“很多”的“很”,双耳旁换成病字框;…… 老师:还有不一样的识记方法吗? 学生:……;“刨、趴”是形声字;“印、册”我用“想象”的方法记,比如“册”字,横着看,我把它看成一册厚厚的书;…… 老师:其他同学也说说,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我觉得“厚”最难记,我用想象的方法记,一个孩子盖着厚厚的被子在睡觉。 学生:我觉得“痕”最难记,我把“狠”的反犬旁换成病字框。 学生:“痕”还可以用“恨”字来换,把竖心旁换成病字框。 学生:我觉得“质”不好记,我用笔画加熟字的方法记,横撇、竖撇,加“十”和“贝”。 …… 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同学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再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接下来我说你找,考考你是不是都会认这些字了。准备—— (学生把字卡稍作整理) 老师:“勘探”的“勘” 学生:勘、勘、勘,“勘探”的“勘”(学生找出相应的字卡,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找对) 老师:“脚印”的“印”(“刨根问底”的“刨”;“波痕”的“痕”;地质的“质”;一册书的“册”;厚厚的“厚”;岩石的“岩”;“宝藏”的“宝”;海底的“底”。) …… 老师:刚才老师说的词语都在“我会认”山上,认认,你能读好吗?看看我们能不能登上这座山。 出示幻灯: 勘探、脚印、刨根问底、波痕、地质、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宝藏、海底 (课件出示“我会认”山峰,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屏幕上,小组领读,全班跟读。) 二、指导书写“册、岩、宝、质、厚、底”。 老师:小朋友都把字词读准了,真棒!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把这些生字书写正确美观,开始攀登“我会写”这座山,有信心吗? 出示幻灯片:“册、岩、宝、质、厚、底” (继续攀登高山,学生兴趣浓厚) 老师:有哪些生字呢?大家一起读一遍。 (学生齐读) 老师:认真观察,从结构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了“册”是独体字;“岩、宝”是上下结构的字;“质、厚、底”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老师:眼睛真亮!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学习写好这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把它们书写正确美观要注意哪些笔画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认真观察,把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描出来,等一下再来交流。 老师:谁来汇报,你描了哪些关键笔画? 学生:“质”起笔是短撇,不能写成横,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厚”起笔是横,和“质”不一样,“子”的横钩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横要长些;“底”起笔“点”在竖中线,这一横(第六笔)压在横中线,底下这一点不能漏掉。 老师: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老师也描了关键笔和小朋友们交流。我觉得要把这三个半包围的字书写漂亮还要特别注意“竖撇”这个关键笔,先竖再撇。(老师在投影仪下边说边描)大家一起书空一遍。 老师:看看,哪个字不好写,需要老师给大家范写的。 学生:“厚” 学生:“底”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两遍) 老师:“册、岩、宝”三个字,你们觉得要注意哪些关键笔呢? 学生:“册”也有两个“竖撇”,最后一横要长些,而且压在横中线上。 学生:“宝”下面是“玉”不是“王”,点不能漏掉。 老师:这三个字比较简单,请同学们自己写一写。 老师:写完了,请同学们对照课文里的范字,看看哪些字你最满意,画上红旗。不满意改改!同桌也互相夸夸,送上笑脸。 老师:哪个小朋友认为自己进步最大,把作业拿上来给大家瞧瞧! (指名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 老师:自己评完自己的作业,也得到同桌夸奖的还有谁?(学生举手) 老师:真棒!这么多同学这么快就把生字写完而且得到同桌的夸奖。接下来我们要爬这座最高的山,(出示幻灯“我会读”山峰)你们怕不怕? 学生:不怕! 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注意力集中到了“我会读”的要求上。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整体感知全文。 老师:请小组合作把课文读一读,要求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 (学生先自读,再转身四人小组合作读——齐读或分段合作读) 老师:这三句可是这篇课文中最难读的句子,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好它们? 出示难句检查: ①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②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③岩石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zàng)! 四、师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老师:看来,小朋友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还成功地登了三座高山,说说你还收获了什么? 学生:我认识了许多生字词朋友,还学会了六个字的书写。 学生:我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学生:我知道了为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 老师:那么,你们下节课还想收获什么? 学生:我想学习把课文读好听。 学生:我想知道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学生:我还想学写新的生字。 学生:我想知道陆地为什么会变成大海,会变成高山? …… 老师:好!下节课老师再安排三座大山让小朋友来攀登。今天回去后,还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1)认真完成语文书p86课后“我会填”,组词开花,先找规律再填;(2)和同桌一起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六个生字再认认真真的书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大家能做好吗?/好了,川川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最大的“书”(第二课时) 一、导语: 孩子们,喜欢读书吗?快告诉大家,你最近几个月都读了那些好书?看来大家读的书是种类繁多,老师相信大家一定都会有不小的收获。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书中有丰富的知识,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老师希望咱们同学继续坚持下去,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这节课咱们要继续和川川一起来读懂这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齐读课题 二、巩固生字词: 孩子们,在第一课时我们已经对这篇课文作了初步了解,并且学习了生字词,课下老师也布置大家复习过,那咱们现在还是老规矩————字词大过关。拿出本子,老师抽一个你们写一个。 趴在、埋没、地质、陆地、岩石、印象、刨根问底、钢铁 (揭开黑板上的生字词)孩子们,老师已经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也做了特别的标记,对照黑板自己批改,错的地方在旁边订正,同时在课后的生字表中打上三角做标记,以后再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全对的同学自己打上对号,继续努力。 三、深读解疑: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1页,上节课咱们从川川和叔叔的对话中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特别想和大家合作读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好吗?我是地质勘探队员,那你就是谁?再请一位同学读旁白。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有问题问。 咱们挺有默契,合作的不错。 这本最大的书是什么?———岩石(板书)你也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记在书上,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岩石书和咱们平日里所指的书一样吗?所以题目中的书带有引号。 你从哪句话知道岩石就是最大的书?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黑板出示这句话)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你真了不起,不但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更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把句子中的!和?都读出来了。哪位同学愿意学着他的样子再给大家读读这句话? 岩石和书有什么相似之处? —————岩石是一层一层的,书是一张一张的。岩石厚厚的,我们的书也是厚厚的。 现在,你能用“就像”来说这句话吗?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同学们,你看咱们通过读书明白了岩石就是最大的书,并且还会变一种句式来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来一点也不假。来孩子们,就带着咱们的理解齐读这句话。 真没想到,岩石也是一本书,可是你们看,我们读的书里有字有画,这本岩石书也有字有画吗? 请两位同学来读读5—8小节,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你们俩读的非常投入,孩子们岩石上有字吗?有些什么字? 出示“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恨;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谁愿意再为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它们”在这段话中指什么?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文中划出来。 ————雨痕、波痕、矿物 孩子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没见过 那咱们猜测一下、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圆形的 —————是长时间下雨留下的痕迹。 大家听说过“水滴石穿”这个词语吗?雨水长时间打在岩石上就会留下痕迹。 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到网上查查,一定可以看到他们的庐山正面目。 这些雨痕、波痕、矿物就像文字一样,告诉了我们许多的知识,那咱们更要好好读读这句话。 师当川川问。男生读、女声读。 岩石上有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黑板出示) 原来岩石上有这么美的画呀,谁再给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你发现没有,这句话有个句式咱们以前学过,有———,有————,还有————。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岩石上画有什么?树叶、小鱼、贝壳 这些画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吗? ————没有生命、没有颜色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化石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3页的资料袋,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试想,叔叔在山谷中突然发现了这些化石,心情会怎样,谁愿意扮演叔叔高兴地把这些画介绍给川川。 原来岩石书和咱们平日里读的书一样,有字有画,让我们快用书上的语言告诉川川吧。 男女生合作读5—8小节。 咱们平日里读书,通过文字和图画,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岩石上的字和画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引导学生读第十小节 通过岩石上的字画,我们可以推断出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向大家熟知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曾经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自然是神奇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它、读懂它,不知道叔叔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 请两位同学合作读11—13小节。强调藏字的两种读音。 孩子们,其实不仅岩石是一本书,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藏着奥秘的书,老师这有一个小故事,相信大家听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课下,我们可以继续查找大自然中的语言,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眼睛去发现,像川川一样多问一个为什么,学好眼前的这些书,相信我们也一定可以实现我们的理想。 板书设计:最大的“书” 岩石 字画 大自然的语言 教后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最大的“书”》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把朗读的重点放在人物的对话上。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和“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三句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己悟出句子的含义。 整堂课下来,感觉自身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遗憾,同时在听取其他同事的课后也学到了很多。 自我反思: 1、自身调节课堂的能力不足,课前没有充分的备好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评价单一、无力。 2、整堂课学生的读书热情没有被调动起来,读书环节的设计有些乏味。 3、在课堂上教师的语速过快,源于教师本身的情绪没有调节好。 4、最后的阅读补充处理的不是很得当,可以让学生交流听后的收获。 收获: 1、蔡老师的课堂清晰、明了,实效性很强。 2、蔡老师在理解“刨根问底”这个词语时,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川川是怎样的孩子,同学们用了“勤学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用换词的方式很好的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3、最后,老师提供的网址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