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 |
范文 |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模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雪节气中班教案模板(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发展腿部力量及闪躲能力。 2、进一步理解“雪遇热融化”的特征。 3、体验冬季运动带来温暖。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雪娃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我们先来暖暖身体,做一些准备活动。动动脖子一二一,伸伸手臂一二一,扭扭身体一二一,抬抬小腿一二一,揉揉膝盖一二一。重复两次。 二、认识小雪娃。 师:我们都活动开始了,有新朋友也要加入我们的游戏呢。我们先来看看是谁来了呀?你们认识它么?(出示小雪娃的头饰) 幼:雪娃娃。 师:恩,他呀就叫小雪娃。他的脑袋呀是圆圆的。他还是冰冷冰冷的,碰到他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呀? 幼:冷,很冷。 师:恩,碰到他,会觉得很冷,冷得都要冻住了,那样就不能动了。这么可爱有趣的小雪娃,我来给他编首儿歌,请听:小雪娃,小雪娃,圆圆脑袋真可爱。他要来找好朋友,找到你呀就别动。来,我们一起学着说说看。 三、开始游戏。 1、说明游戏规则。 师:我们呀,已经认识了小雪娃。那接下来呀,他就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怎么做游戏呢?我们要先一起念我们刚刚学会的儿歌。儿歌念完之后,小雪娃就要开始找朋友了。然后,小朋友们就要开始跑。但是,小朋友们跑的时候呢,只能在这一个地方,不能跑出去,不然小雪娃就不能和他做朋友了呢。小雪娃就去追小朋友,追到你们的时候就用手拍一下。被拍到的小朋友就要站住,不能动了。因为他呀,被小雪娃冻住了。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雪娃就要融化了。这时,小雪娃就要蹲下去。被小雪娃拍到的小朋友也可以动了。 师:小朋友们什么时候开始跑呀?跑的时候只能在哪里跑呀?被小雪娃拍到的小朋友应该要怎么样?还能不能跑啊?那什么时候可以动呢? 2、开始游戏。 师:那现在我来扮演小雪娃,你们都是小朋友。好,现在我们的游戏开始,我们一起念:小雪娃,小雪娃,圆圆脑袋真可爱。他要来找好朋友,找到你呀就别动。(大家手拉手绕圈走,教师站在圆圈中间) 游戏进行两次。 3、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雪娃。 四、整理活动。 师:我们和小雪娃玩得开不开心呀?只是呀,太阳公公出来了,把小雪娃喊走了,叫他去休息了。那我们也放松放松。我们学习小鸟一样飞一飞。再轻轻踢踢我们的小腿。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能运用肢体动作表演雪花情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图谱、雪花飘落的视频。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大胆表现雪花飘落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雪儿飘,沙沙沙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雪儿飘”的游戏。教师念“雪儿飘”,幼儿接念“沙沙沙沙沙”。 2.跟随钢琴《小雪花》的伴奏,教师唱“雪儿飘”,幼儿接唱“沙沙沙沙”。 二、天空飘来小雪花 1.冬天到了,小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教师出示雪花,做雪花飘落的样子。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察小雪花飘落的样子,引发幼儿兴趣。 3.教师有节奏地念对白,帮助幼儿感知歌词的韵律美。 4.教师一边念歌词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5.师幼一起看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 三、好听的歌曲《小雪花》 1.教师播放《小雪花》音乐,指着图谱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2.教师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3.师幼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4.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四、北风和小雪花 幼儿扮演小雪花,集体演唱歌曲,唱完歌曲教师弹奏舒缓音乐时,“小雪花”做自由飘散的动作;若弹奏急促的音乐时“小雪花”抱成一团,做飘落动作。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3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活动准备 CD或磁带,图谱,雪花 活动过程 一、风儿吹,呼呼呼 1、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风儿吹”的游戏,风儿吹起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教师念“风儿吹,风儿吹”,幼儿借念“呼呼呼呼呼” 3、风儿吹到了天空中,为我们吹来了一个好朋友,你猜猜会是谁呢? 二、天空飘来小雪花 1、天空中飘来的是谁?它是怎么来的? 2、雪花瞧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有节奏的对白 4、在什么季节,小雪花会来我们这里做客?小雪花怎样从天空中飘下来?小雪花是来告诉你,告诉他一件什么事情? 5、边念歌词边配图谱 6、一起看图谱,有节奏的念歌词。 三、好听的歌曲 1、小雪花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范唱 2、再次边指图谱边范唱,鼓励幼儿倾听歌词。 3、范唱第一句提问,幼儿接唱回答。 4、学唱歌曲 四、北风和小雪花 1、幼儿扮演小雪花,集体演唱。听到舒缓优美的旋律,就表示北风微微吹,做自由飘散动作;听到急促热烈的旋律,表示北风猛烈地吹,小雪花找到好朋友抱成一团。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4教学内容: 歌表演:《可爱的小雪花》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分组后引导他们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编能力。 2、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 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有关下雪的图片、头饰等。 2、在活动室悬挂各色雪花吊饰。 3、事先让幼儿学会歌曲《可爱的小雪花》 。 4、音乐磁带、活动标志小雪花。 活动过程: 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 2、请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小雪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并启发幼儿讨论应注意的事项。 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 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 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5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小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 | 第二十节小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 (1)小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节虫;阅读区,自制绘本;建构区,搭建节节虫。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6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观察雪的兴趣和喜爱雪得情感。 2、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提高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够听录音表演散文诗情境。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情感,表演散文诗的情境。 活动准备: 录音 优美的音乐 雪花头饰每人一个 课件 情景剧场,雪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带着雪花头饰,跟老师听《雪绒花》音乐表演。 二、展开 1、看照片生活经验讲述:雪花是什么样的?雪花落到手心里你有什么感觉?雪花的妈妈是谁?听了散文诗后你就知道了。 2、教师配乐朗诵第一遍,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内容。(运用形象、简洁的动作给以辅助) 为什么说冬妈妈是小雪花的妈妈呢?只有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才会下雪,所以冬天是小雪花的妈妈。 “小雪花是怎样来到窗前的?一起学学它探头探脑的动作。(提高趣味性) 3、利用课件、听录音,请幼儿完整地欣赏第二遍。 (1)“散文中的小朋友喜欢小雪花吗?诗中是怎样说的?”(思考回答) (2)为什么说小雪花会流泪?(雪花化成水后像眼泪) (3)“这首散文诗美吗?请小朋友在我们的情景剧场来表演这首散文诗的内容”。两位幼儿表演,其他幼儿尝试为表演的幼儿配音。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大声为表演的幼儿配音。 三、结束 快乐的.冬天除了会下雪我们可以打雪仗,还有快乐的节日“圣诞节”要过,让我们一起用美丽的小雪花来装饰教室吧!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7活动目的 1、了解小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小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小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戴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小雪问答知多少? (1)小雪节气的时间?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小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8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教学反思 9月刚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把艺术书打开就发现了歌曲《小雪花》,感觉特别好听,我就很快准备了教具,上了这节音乐课。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较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带音乐课,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课后仍然觉得还存在着很多缺憾: 1、如果这节这课放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 2、导入不够新颖。 3、歌曲的休止体验上,小部分幼儿没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备课尽量备的更细致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9活动目标: 1、学习听音乐做雪花飘的动作。 2、学习走跑交替,并会听信号做相应的动作。 3、鼓励幼儿进行纸的多种玩法,体验游戏与创造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挂饰”。 2、废报纸折好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快慢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 提问: (1)冬爷爷给我们教室里送来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谁?(小雪花) (2)小雪花,小雪花轻轻的从天空飘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小雪花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3)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一起来数一数。 (4)小雪花有六个瓣,跟着风儿跑,飘到这儿,飘到那儿,可高兴了,小朋友我们来学学小雪花飘起来好吗? (5)小雪花飘的这段音乐好听吗?一起来听一听。小朋友这段音乐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样吗?你觉的在前面的音乐中小雪花该怎么飘?后面的音乐中小雪花又该怎么飘? (二)幼儿听节奏慢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 (1)小耳朵听的真仔细,让小雪花跟着音乐飘起来吧! (2)谁愿意把你学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做) (三)幼儿听节奏快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 (1)千朵花、万朵花,开在蓝天下,飘飘洒洒(放音乐),哎呀!大风吹来了,小雪花会怎样飘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谁愿意把大风来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 (3)学小雪花飘来飘去可真美,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学着小雪花飘起来吧!(完整表演音乐) (四)幼儿撕雪花 提问: (1)师:小朋友学小雪花飘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朵小雪花? (2)老师介绍玩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雪花的纸片,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手来撕一斯,撕成一朵小雪花,把它带在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大家都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好吗?(幼儿撕纸,老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五)和小雪花做的游戏 提问: (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准备游戏。 (2)小雪花说:小朋友们,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游戏吗? (3)鼓励幼儿用多种玩法和小雪花玩。(即纸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音乐教育应该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生活中也经常蕴含着音乐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时的各种机会将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只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想他们一定会学的更好。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0活动目标: 1、用团、搓、分泥、粘、按等技能制作小雪人。 2、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 1、范例、多媒体课件。 2、橡皮泥、泥工板、黑豆、枸杞。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演示,激发幼儿制作雪人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人的头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师示范制作雪人。 1、首先我们选一小团橡皮泥放在手心团,团成长圆形。 2、复习分泥(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份再一分为二)。 3、大圆做雪人的身体,小圆做雪人的头,按上二颗黑豆做眼睛,按上枸杞做鼻子,最小的小圆做小雪人的帽子。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分泥的方法和连接的技巧。 五、展示幼儿作品。 刚才小朋友都很认真地做小雪人,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做好的小雪人拿到前面来,给全班的小朋友欣赏。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1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验“我”在雪中尽情嬉戏的愉快情境。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词语:飘、物、挂满、铺满。 活动重点: 掌握和理解词汇飘、挂满、铺满。 活动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优美意境,理解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的意境。) 活动准备: 1、绘制雪花飘舞的图片或搜集下雪天的资料。 2、歌曲《雪绒花》的磁带,雪花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雪花的美。 1、欣赏雪花飘舞的画面,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学习词语:飘、舞,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飘、舞的意思。 3、播放《雪绒花》的音乐,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雪花轻盈地旋转、飘舞的情景。 二、欣赏儿歌。 1、结合“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的画面或实景,播放优美的配乐儿歌。 2、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小雪花在哪里”。 3、结合背景图,重点学习词语:挂满、铺满。 4、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们看到了这么美、这么多的雪花,想干什么?” 5、学习完整朗诵儿歌。 三、分组表演儿歌。 1、鼓励幼儿戴上雪花指偶进行表演。 2、交换朋友进行第二次表演,进一步感受儿歌的优美意境。 活动延伸: 提供指偶继续让幼儿在语言区进行表演,并扩展想象,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有什么变化。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2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圆和小圆组合的方法表现雪娃娃,并大胆的为小雪人添画五官。 2、体验冬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用大圆和小圆组合的方法表现雪娃娃,并大胆添画五官。 活动准备: 1、冬季雪景、玩雪ppt、碎纸屑 2、幼儿绘画用的蓝色纸、各色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撒雪花(碎纸屑),感受冬天下雪的情景。 2、提问:下雪天,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相应的ppt 4、教师小结:下雪天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戏:堆雪人、打雪战、滚雪球、坐雪橇等等,雪地里的游戏真好玩呀! 二、联想创作 1、继续欣赏PPT:小狗和大象也来堆雪人了,瞧!大象滚雪球,滚呀滚,滚出一个大雪球,小狗滚呀滚,滚出一个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 2、雪娃娃除了圆圆的身体和圆圆的头,还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大雪球,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黑黑眼睛长鼻子,嘴巴弯弯笑哈哈,白白胖胖雪娃娃。 4、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关注: 1、大圆在下,小圆在上;给雪娃娃添画五官。 2、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三、分享交流 1、看看谁的雪娃娃和别人的不同? 2、学一学雪人的形态,体验乐趣。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3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意境美,会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样子。 2、会用纸团沾白颜料,在空中、房屋窗户上、地上、手心印雪花。 3、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集体作画的愉悦。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雪花”音乐磁带、卡座、天空底版、房屋模型、手掌卡纸、颜料、纸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启发幼儿感知雪花飘落的地方。 冬天到了,小雪花飘呀飘,飘到了哪里?雪花是怎样飘的.? 二、丰富歌词及动作。 小雪花飘呀飘,飘在空中像朵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空中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窗上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里不见了。小雪花不见了,摇摇手。 三、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表现。 宝宝们做得真棒,我们一起跟着好听的“小雪花”音乐来跳舞吧! 四、教师示范盖印雪花。 五、幼儿听着“小雪花”的音乐,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作。 六、在音乐声中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宝宝们看,天空变白了,房子变白了,窗户变白了,这个冬天真漂亮!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4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小雪花》(附后)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附:儿歌《小雪花》 雪花飞啊飞,飞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里,变成小水滴。 水滴轻轻说,我从天上来。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整个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只是对于有关雪的一些特性,孩子们还不太清楚,有的幼儿觉得雪是有味道的,可惜现在这边还没下雪,不能让幼儿自己去吃一吃雪到底是什么味道,只能通过我的描述来了解雪,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了解。 小雪节气中班教案15活动目标 通过图片、影象资料感受雪后美景,丰富对雪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和发展想像力与探索能力。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大胆地参与讨论,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童话,感知雪的特征,体验雪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 场地布置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 泡沫碎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带领幼儿到户外看雪,观察雪的颜色,形状,感知雪的特性,并启发幼儿发现和表达雪的特性(如: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 二、 新课部分 欣赏探索:出示多媒体课件《小雪花》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雪花从哪里来呀?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1、 学习儿歌《小雪花》 一片小雪花,两片小雪花。 雪花你别化,跟我说说话。 你从哪里来,哪里是你家。 2、 再引导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说一说,雪花会飘到哪里去呢?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自由发言:房顶上、树上、大地上。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白色。 3、 幼儿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集体模仿雪花飘落的样子 三、教师小结 (抛出泡沫碎)看,又下雪了,让我们与雪花一起飞舞吧!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好奇心强、爱动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充分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音乐智能等多元智能,使幼儿在全方位多感官的体验中掌握知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