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石榴》教学设计 |
范文 | 《石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榴》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 3、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作者的感情,明白文章中石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特色。 课前学习: 1、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 2、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的诗文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描摹的对象,并以此来托物言志。同学们能说出多少这方面的诗文名句来?(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 引入新课,介绍作者郭沫若 二、美文美读,把握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作者笔下石榴的可爱之处的内容。 3、学生轮流将自己标出的段或者句读给大家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4、思考交流: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你能说出它是从哪些 方面来写的吗?表现了石榴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美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三、质疑问难,明确主旨 1、质疑:“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句话如何理解?仅仅是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吗? 讨论后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对石榴精神美的分析,明确: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2、把握主旨:让学生找出体现石榴精神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明确所表现的精神实质。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四、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举例略。 五、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 六、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七、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 《石榴》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 《石榴》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见“预学篇”)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 引出石榴——描写石榴——喜爱石榴 2、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画石榴的? 枝叶——花朵——果实 石榴的叶片和枝干——与梅柳比较刻画其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石榴的花——色彩:深红色的;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并根据它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把它比作“夏季的心脏”。 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是“一种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形态艳丽而匀称,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 石榴由花到果实的变化——石榴结实引起颜色和形体的变化。红——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锁特有的各种锈形;形体则由安普刺式变为金罍式的。 石榴的果实——描绘了石榴的果实成熟时的样子(似“破口大笑”)和石榴的形状、色泽(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3、作者对夏天、对石榴怀有怎样的感情? 喜欢夏天,(衬托)更喜欢夏天的心脏。 4、夏天、夏天的心脏有什么特点? 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坚贞刚勇。 (紧张、热烈、急促,象征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第一次:在第三段:“单瓣的??心脏吗?”——主要从色彩和外形了打比方。 第二次:在第七段:“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时相似的。 第二个比喻是核心,它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 四、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本文是单纯的状物吗?作者通过石榴寄寓了怎样的深意? 讨论后明确: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学习本文后我们要学会从事物现象中感悟社会、人生,把对自然的爱与人生的处世态度紧密联系起来,所谓生活处处有老师,也是此理。 五、赏读文本,品味语言: 1、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这风度”是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梅柳之长”是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瘠、柔媚。 2、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 “陆离”“华贵”“夏天的心脏”是就石榴的颜色和形态而言的。 3、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奇迹指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 4、单瓣的花虽然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 “妙幻的演艺”和第6段中的一词相照应,具体指戏法。 5、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原因是我本来就喜欢夏天,而石榴花的陆离、华贵、妙幻的演艺又增添夏日的魅力,所以我更喜欢?? 六、课堂小结: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七、作业设计: 1、完成《伴你学》同步练习; 2、预习《马说》。 《石榴》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3.体会文中优美语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