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范文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个儿子第一课时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三个儿子》,我教学的是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先分析教材,然后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重难点、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这些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分析教材(首先,来谈谈我对课文的解读。)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扬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只有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长的儿子却能帮妈妈干活,他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说文章内容,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这篇课文在串连前后两组教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的小结运用,又将对下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

二、学习目标

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1、方法性目标:

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识记本课的6个生字。

2、情感性目标

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3、能力性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训练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三、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再加之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因此,我把“识记本课生字;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把“弄清老爷爷说的话,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教法:

谈话激趣法:在学生交流身边的事例基础上,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体验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妈妈、当老爷爷、当儿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三个儿子》一文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与父母的关系说起,说平日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也谈自己帮助父母的一些做法。情感的培养与升华,过程明晰,形式自然,环环相扣,应该是本课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三个儿子》过程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同时还语文以本色。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之一。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教学从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通过出示一张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人物以及猜测他们的谈话内容,导入本课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走入课本,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圈出生字,自己识字,教师检查识记情况。对生字的学习,我是采用边出示拼音和生字边识记的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孩子。然后出示词语幻灯片,让学生认读,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其中对轻声词和“胳膊、晃荡”反复认读,对“沉甸甸”中的音变现象加以强调。

第二个环节:多元阅读,理解课文(在此环节教学,是对课文内容的讲解,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玩味。并根据课文结构把课文分为四部分来教学。)

(一)教学1—7段,入情入境,活读三位妈妈的话

首先,老师对学生识记生字的表现进行真诚的夸奖,并迅速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孩子们回忆妈妈的夸奖,模仿妈妈夸奖时的动作和表情,营造一个换位思考的空间,就使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交流,进入兴奋状态,为后面揣摩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这样也就非常自然地导入到了课文的学习:今天,课文中的三个妈妈是怎样谈论自己的儿子的?要求学生用默读的方法,快速地找出妈妈介绍儿子的话,用横线划出来。孩子们就会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学生首先会依据自己平日里所观察并感受到的妈妈这一角色的特点,去自主体验妈妈的角色,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并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学生们通过体会,知道对于前两个妈妈应该是高兴、得意、骄傲、自豪的去读他们的话,而应该用谦虚、平和的语气去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在充分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想法,三个大组的孩子分别扮演三位妈妈,我来做记者采访他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孩子们揣摩领悟了三个妈妈的不同内心,表达出了三个妈妈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实了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语感。正是因为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让我仿佛看见三位妈妈口中的不同的三个儿子(板书),下面的教学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而是先设置了一个悬念。

(二)设置悬念,出示老爷爷的话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老爷爷的话,提出质疑:“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只看到一个儿子呢?他们做了些什么会让老爷爷有这样的想法呢?”

(三)动画激趣,分析三个儿子的行动

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三个儿子的行动,并且根据动画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一段完整的话,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在与课本上的句子进行对比,适时进行第9—11段的教学。

(四)读中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这时候再对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助妈妈提水呢?大多数孩子会说“因为他体会到了妈妈提水的辛苦”,“为什么妈妈很辛苦呢?”“因为水桶很沉。”“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水桶很沉、妈妈很辛苦呢?”孩子可以一下子找到是课文的第八段,进而引出对第八段的教学。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套教材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深层含义的环节。孩子们在仔细阅读第八自然段的基础上,从“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探究朗读来突破课文难点:依据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水桶很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妈妈提水多辛苦啊!妈妈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帮帮她呀!我适时的创设情境,让孩子把这三位妈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如果看到自己的妈妈这么劳累的提着沉甸甸的水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这个补充句子的训练,既达到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又使学生的情感表达更上一个台阶。

最终回到老爷爷的问题上来,突破难点,课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继而联系实际生活,“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最伟大的爱,那我们又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学生在以文本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后,引导其说出心中的感受将变得水到渠成。让孩子自己充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播放《感恩的心》这段音乐,在音乐中,我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孝敬父母的实例,让孩子通过图片,达到直观感受,明白原来孝敬父母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懂得回报,懂得感恩,继而贯彻了情感性目标,达到情感的升华。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最后,再让学生完成弹性作业:回家后,认真地完成一件家务事,把做的、想的写下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并以此带动形成家庭“亲情高潮”。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6: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