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
范文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节。 从整个章节看,由于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这节课是在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并且整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但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回顾和巩固,更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作好准备。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也是数学“化归思想”一次很好的渗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上一个学段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又在前一个单元里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所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过程方法目标: 1、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法则——巩固应用。力图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全过程,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用数学趣味故事引入,并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且由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感到分外的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调动了学生去积极思考。然后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并观察所列的算式与以前所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求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新授部分我着力创设民主气氛,提供参与机会,渗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1、摆一摆: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从直观上得出1/2+1/4的答案是多少。 2、算一算: 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应怎样相加呢?”并适当提示:“可不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学生会马上想到刚学完的通分,然后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算后交流算法。此时的算对学生来说已非难事,而且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并结合教师的提示,在头脑中已有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对于算法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3、说一说: 在学生自主算出答案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学生汇报后,我在此加了一个环节:老师的算法跟同学们的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1/2+1/4=2/6=1/3。我这样算对吗?针对我的算法,学生进行了反驳,指出“只有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这一算理。此处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对于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 4、总结算法: 学生有了计算1/2+1/4和1/2-1/4两道题的基础,所以此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培养了学生自学与合作的能力。 三、总结回顾: 首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进而组织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这不仅使学生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适时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纵观本节课,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并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学法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2、课题的引入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2、巩固和复习 3、课堂总结 (三)练习 1、做一做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2/95/9=1/83/8=5/6–3/6=4/5–3/5=)其中还有复习了约分的知识,检验同学们课后的学习。 2、课题的引入 根据课本的知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1/43/10=”式子,这就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不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为同分母”这个关键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2、巩固和复习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巩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其实都贯彻着“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 3、课堂总结 让同学自我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练习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做一做 让同学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五、教学效果分析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本次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探索还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的服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 复习引入环节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渴求赞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课堂即时评价。教师主要应用准确、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热情地给予褒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3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下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教法与学法的思考。本课教材创设了折纸的情境,利用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得出算式1/2+1/4,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但是,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这样的教学整体思路,另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质疑、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理解算理,获取新知。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成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迁移,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分析、联系、归纳、推理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教具和学具:同桌两人一组,一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或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或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但部分优秀的学生什么都没有,目的在于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思维的无限可能。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课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将教材中折纸的情境改为了五(1)班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情况。因为我认为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不能利用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得到不同分数相加的算式,利用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分子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既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凸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历活动,探求新知。这一层次,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是思考判断,大胆猜测。以1/4+1/8为例,通过预设同学们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根据以前的认知判断计算结果对不对,从而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并大胆地猜想计算结果,阐述自己的理由。二是实验操作,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学具或者画图的方式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感知面、体、线在操作中的实际应用,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分母互质、分子都为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三是利用知识迁移,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计算1/4—1/8,找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共同点,归纳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巩固应用,强化技能。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利用练习强化巩固对新知的掌握。 4、自主阅读,交流体验。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再一次巩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数学经验,从而再让学生经历一次再发现、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谢谢大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说教法过程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并让学生说出处理算理,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1/4+3/103/10-3/20(板书算式)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①异分母分数加法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②你觉得自己可以算出来吗?可以就试试,还要为你这样算找到道理。 2、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边说课件演示。 3、归纳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进行计算。 4、练一练:(口答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通分的过程。提出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6、总结计算方法 【第二层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让学生从中自己找出计算的算理,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借助媒体演示,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第三层次: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完成教科书112页做一做。 【第三层次设计意图:编排层次分明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四、说教学反思 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在“知识回顾”环节,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学习任务,让课堂高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5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提供最新的“海啸”捐款事件,为教学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心观察,数学就在身边>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5/8+1/41/4+1/8 1/4-1/85/8-1/45/8-1/8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旧知,一般是新知的生长点,这里穿插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具有习旧引新作用,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新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 1、指着异分母分数加法式题问:“你会计算吗?说说你的办法。” 估计有学生会用“化小数”的办法来做,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并不是通用的方法,如:3/7+2/7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会想到“通分后计算”。 2、借助学具操作,突破难点:以5/8+1/4为例,同桌合作: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另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同桌把纸条放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5/8与1/4怎样才能相加?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对折,可以相加: 把1/4对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据回答板书: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问:“从左边的算式到右边的,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引导学生讨论择优:“哪一种方法更好?”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材料的操作,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要通分的道理,即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从而让学生自己悟出计算法则,让每个学生在仔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自主参与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尊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引导讨论择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策略最优化的思考能力。>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 1、5/8+1/4=7/8如何检验? 生估计有两种想法:a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b减法验算 启发学生:减法怎么算?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讲评,问:“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3/10-2/15 3、阅读课本,质疑。 <从异分母分数加法验算的教学,自然过渡到减法的教学。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因而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简化处理。如果学生做7>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思考: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可能回答:通分(教师可出示一组通分题让学生练习,如:1/5和3/101/6和3/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小结: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通过转化,成为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基本练习 <1>口答 3/5+1/4=()/()+()/() 1/2-1/8=()/()-()/() 1/3-1/24=()/()-()/() 5/8+3/7=()/()+()/() <2>将引入新课时的其他几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好. <3>改错:1/3+3/7=4/10=2/5 7/10-4/15=7/30-4/30=1/30 4、思维训练:怎样算得快? 1/5+1/31/5-1/6 1/4+1/111/4-1/7 1/5+1/71/3-1/5 (先独立计算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反馈) <练习安排体现层次性,既照顾到班中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讨论中担当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经验与他人分享,效果应该不错。> 5、实际应用 你的头围占身长的()/(),你的脚长占身长的()/(),你的双臂长占身长的()/()(可以作为课外延伸作业)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计算? <将计算问题与学生的身体比例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兴趣,使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是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是将来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感受转化的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果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因而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是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是教学的重点。 四、说教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运用了以旧引新、设疑激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练结合等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以旧引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完成计算的。因而我设计了两道与此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作为教学铺垫,为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愉悦学习,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益的催化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把兴趣看成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过生日分蛋糕引入新课,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的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我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技巧,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信息量。在师生的交流中,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经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四)、巩固新知,课堂延伸 通过笔算等练习题的训练,检查学情,强化概念和算理,进一步掌握计算法则。特别是通过思考题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解体过程中会自觉的与他人合作,主动探究。此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通过学生填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内对成员的互动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张扬。教师的鼓励和对学生的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7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三、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千岛湖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画面定格在千岛湖的最高峰。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千岛湖游玩好吗? 2、出示一组千岛湖游玩的信息: 游船码头千岛湖最高峰 坐缆车要小时 爬山要小时 宾馆游船码头 乘汽车要小时 骑自行车要小时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游千岛湖,并用算式表示你所需的时间。 得出:1/2+1/35/8+7/81/2+7/85/8+1/3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5/8+7/8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导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五个小环节。 1、独立探险究 每人独立尝试3个算式,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4人小组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算法优化 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算法: (1)化成小数计算 (2)通分计算 (3)画图解决。当学生出现这几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并感悟出: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4、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6、再一次请学生选择游玩路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再次请学生选择哪种登山方式,并说明你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乘缆车,这样节省时间;也有的学生会说爬山,这样可以节省金钱。这一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一次让学生在选择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单一练习: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设计意图: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通分。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在这个大情景中又包含了3个层次的练习。】 2、创设生活情境: 目前我校正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图书室最近新买了一批图书。 (1)买来的故事书占总数的1/4 科技书占总数的1/6 基本练习:出示两条信息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列出1/4+1/61/4-1/6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计算时出现有12、24作公分母时,通过比较,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 (2)综合练习: 在前面2条信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信息:连环画占总数的1/5。 要求学生求出:这三种书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1/4+1/6+1/5 【设计意图:一方面由2个异分母分数扩展到3个,这是知识的又一次拓展,也是对教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3)思考练习; 在前两个信息的基础上,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其他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尝试解决:1-1/4-1/6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当场解决,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后去思考。】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板书设计通分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转化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分数加法和减法”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了通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依据教材的特点,遵循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瞄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其提供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探求的空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从而主动地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迁移、类推、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概括能力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通过对知识的迁移,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在此基础上理清算理,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进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为此,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征,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发现,去创造,因此,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征,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点拔引导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教学。 五、说学法: 课标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分析法,合作交流法。 六、说过程: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接着出示+和—这两道题,让学生观察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利用旧知识,运用迁移规律,进入学习新知识的阶段。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复习了旧知,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理清算理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2,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3,观察对比,优化方法。 3、尝试探究,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三、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三个层次: (1)基础练习照顾全面。 (2)寻找规律提高能力。 (3)激活思维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训练由浅入深,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四、评价体验归纳提升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结合板书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课堂总结,既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9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初中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分数”单元中第二小节《分数的运算》的教学内容。 从整个章节看,由于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六年级数学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这节课是在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并且整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但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回顾和巩固,更为“带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作好准备。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也是数学“化归思想”一次很好的渗透。 2、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计算法则的基础课,在算理的探究和运用上是这节课的重点,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一次秋游活动的路线设计来作为引入,四个数据加法的分类搭配中即复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运算法则,又引出了课题,接着以+为例进行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的探究,设计三个层次:独立探究:让同学大胆猜想答案并说明怎么做的;合作探究:对猜测的答案进行分析其合理性,师生互动: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电脑的演示,展示探究的成果,让学生归纳出法则。 例题的设计层层递进:从2个分数到3个分数加减,到三个分数中的简便运算的渗入,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流程图的形式的计算题,拓展题填入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以开放题的形式出现,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表现,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作业的布置上,除了基础题的任务外,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数学思维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大胆猜想、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平台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问题结论——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法则——巩固推广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思先想,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挑战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几何画板),流程图的适时穿插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较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去获得数学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淡化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方式,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根据预初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参加秋游吗?今年秋天学校要组织我们年级学生到佘山进行秋游活动。 2、小组讨论: 这次秋游活动可以有几种活动方案?每种方案所需时间怎样立式?其他方案所用的时间你能直接计算吗?? 【设计意图: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让学生思维不受到牵制,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尝试,也有分类的思想在里面。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具有习旧引新作用,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例1:(3号方案所需时间) 1)、独立探究:先请同学猜想你觉得他的答案会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分母相加,分子不变的);(分母与分母和分子与分子分别相加的);等。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这些答案的合理性,教师再用电脑演示、的不合理性(可从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去理解)。 如果在猜想的过程当中没有想到这个答案,教师可通过电脑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几份即可平均分,又可平均分(从两份,三份、四份、五份、六份),从而得出。) 3)、继续思考讨论:“如果这个答案是对的,那它又是怎么得来的呢?”交流汇报。 a、通过电脑演示:把一个圆看成是一个整体,用不同颜色显示它的 b、先把两圆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究、合作探究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再次请学生选择哪种秋游路线,并说明你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乘缆车,这样节省时间;也有的学生会说爬山,这样可以节省金钱。这一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一次让学生在选择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在数据的筛选上,也注意到分母的几种情况中的互素、倍数关系。通过比较,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 c、怎么验算?(用减法)自然推出异分母减法(注意结果化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从异分母分数加法验算的教学,自然过渡到减法的教学。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因而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简化处理。相信减法学生都能掌握。让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学知识。】 利用流程图小结 小结: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异分母分是数是怎样进行计算的。而后通过流程图演示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学生边汇报边完成板书)。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流程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要接受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在之前已有对法则的推导思考过程,所以在总结时出现,教师适时的加以指点,学生能很快的理解和领会。】 4)、继续把其它两组加式算出来(分母是互素关系+;分母是互为倍数关系+(强调计算题的格式“解:原式=”)。 2、巩固新知:填空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计算时出现有12、8有公因数找公分母时,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最后一道认识到结果化最简。】 提醒学生:分母是倍数关系、互素关系、有公约数关系,如何找最小公分母。注意最后的结果应该写成最简分数形式。 3、递进例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由2个异分母分数扩展到3个,这是知识的又一次拓展,也是对教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第(1)题也可以先两个分数通分加再把结果与第三个分数减(板书),也为(2)打伏笔。 第(2)题在认同一同通分的做法,让学生思考是否有其它好的做法(板书)为今后的简便运算打下伏笔,过程中的约分也是学生今后分数综合运算中的一个的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 学法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计算,可互助学习也可自主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帮忙,在比较中寻找较合理的方法,为今后的简便运算打下伏笔。】 4、综合练习: (1)学会看分数加减法流程图,并计算: (2)分数加减法流程图:(现让学生学会分析这道题目的意思,可讨论交流,再请学生上来讲述题目的意思。) 答案: (3)、拓展题:看谁写得最多:请填入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答案: 提醒学生:不光有同分母分数,还有异分母分数可填,还可以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 【设计意图: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蕴含了极限的思想。】 (四)、全课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想与同学们共享,由学生说一说。 2、化归思想: 运用某种方法和手段,把有待解决的,较为生疏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熟悉的规范性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回家作业: 1、练习册:习题2.4第1、2、3、4题 2、探究:先计算,再观察,后总结规律(可以是文字性的总结) 答案: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通过字母的概括,为分式运算奠定基础】。 整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简便性。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