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滕王阁序重点字词句 |
范文 | 滕王阁序重点字词句 王勃的《滕王阁序》历来被誉为千古奇文”。文章用典紧扣题意,开篇就用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典赞美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 一、实词 (一)常见实词释义: 1、台隍枕夷夏之交 倚、据 2、家君作宰 县令 3、披绣闼 开,小门 4、舸舰弥津 满,渡口 5、云销雨霁 雨过天晴 6、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刚、顿时,迅速 7、纤歌凝而白云遏 阻止 8、气凌彭泽之樽 超过 9、天高地迥 远 10、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 11、所赖君子见机 预兆 12、等终军之弱冠 同于,20岁 13、叨陪鲤对 惭愧地承受 14、令兹捧袂 衣袖 15、恭疏短引 写、撰写,序 (二)一词多义 1、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动 全都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 完了,没有 2、胜 胜友如云 形 才华出众的 躬逢胜饯 形 盛大的 胜地不常 形 美的、美丽的 3、穷 响穷彭蠡之滨 副 尽 穷睇眄于中天 副 尽 穷且益坚 名 困厄,处境艰难 岂效穷途之哭 形 走到头的 4、临 临帝子之长洲 动 面对 下临无地 动 从高处往下探望 临别赠言 副 将要 5、怀 怀帝阍而不见 动 想念 有怀投笔 名 心思 6、序 序属三秋 名 时序 滕王阁序 名 序言、序文 7、区 路出名区 名 地方 彩彻区明 名 天空 (三)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 古:迎接 今:迎合(贬) 2、阮籍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 今:狂妄而放肆 (四)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 整齐的样子 2、云销雨霁 销”通消” (五)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 名词意动 2、徐孺子下陈蕃之榻 名词使动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状 4、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动 全都是 形-名 俊杰 5、烟光凝而暮山紫 形-动 呈现紫色 6、穷岛屿之萦回 形-动 穷尽 7、钟鸣鼎食之家 名-状 用钟 用鼎 8、四美具,二难并 形-名 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9、屈贾谊于长沙 使动 使委屈 10、窜梁鸿于海曲 使动 使逃窜 11、一言均赋 名-动 铺陈 12、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 名-状 13、谁悲失路之人 为动用法 为…悲伤 14、腾蛟起凤 动词使动 使腾空 ,使飞起 二、句式 1、定语后置句 (1)都督阎公之(雅望) 有崇高声望的 (2)宇文新州之(懿范) 有美好德行的 (3)孟学士之(词宗 ) 文坛上众望所归的 (4)等终军之(弱冠) 同于20岁的终军 (5)慕宗悫之(长风 ) 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 2、宾语前置 (1)童子何知 (2)杨意不逢 (3)钟期既遇 3、状语后置 (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睱日 (3)幸承恩于伟饯 (4)奉晨昏于万里 (二)省略句 1、渔舟唱(于)晚 2、雁阵惊(于)寒 (三)判断句 非谢家之宝树 否定判断句 《滕王阁序》中的景与情王勃,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其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其父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优越的出身,使他形成了不羁的性格;良好的文学熏陶,奠定了他出类拔萃的文才。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对策深得考官赏识,被授予朝散郎。不久又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少年有为,令世人敬羡。然而,这可能也正是王勃一生悲剧之源。此时的王勃,年岁尚幼,涉世未深,做事率心任性,未能深谋远虑。当时王宫流行斗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戏为一篇《檄英王鸡》,据说颇显文采。宫中流传开来,高宗闻之大怒,认为他的所为不利王子间的团结,遂逐出府。于是他出游巴蜀,过着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漂泊生活。后补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判了死罪,遇赦免死,却丢了官职。其父亦受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 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滕王阁后,在此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适值南下探亲,途经此地,也应邀参加了盛会,席间有机会写下了这篇经典之作《滕王阁序》。当然,我们不难看出王勃借阎都督之笔,浇心中块垒之痕,借阎都督之笔抒心中之志之迹。现在,我们重点探究一下王勃借登临之作表达出的复杂情感。 《滕王阁序》第二、三段是登临之作的写景之笔。先交代了登阁的时令,是九月之秋,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景象。起笔便把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象,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准地表达出来了。接着交代自己的立足点,站在崇阿之上的仙人之旧馆”,面对帝子之长洲”,看到翠峰高入云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萦回曲折,桂殿兰宫如冈峦体势。在此,色彩的对比、高下的变换、远的山水、近的宫殿,无不恍若画中,让人感到目不暇接的美。但在作者,更美的远不止这些,更在于它让人恍若离世,如在仙境,超凡脱俗。现实生活让他失意,令他郁闷,在此可全然忘却,只管尽情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之中。大自然是怎样的'一种美呢?是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的清寒之美,你能说这种意境不是契合了他失意、凄苦的心境吗?试想,一个心中充满惆怅、凄凉的摄影师,能选那鲜花绿草、莺歌燕舞之景入镜吗? 接着,披开绣闼,俯视人间,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山川秀美如画,意境开阔,顿感心胸豁然,再看市井,一片繁华,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这又勾起他对功名的向往。心中的迷惘郁闷顿然全消,他明确了人生目标,坚定了追求的方向。于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暗合了他此时的心境,他由郁闷、凄凉到开朗豁然,眼前顿觉一片清新亮丽。此时作者眼中看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景,在秋水长天的大背景中,与落霞齐飞的孤鹜”,那种奋飞的执著,成了作者眼中的特写,作者心中的那份冲动,一定和孤鹜”一起飞扬。唱晚的渔舟,惊寒的雁阵,无不带着作者的心音,传向远方…… 是的,作者在后文中表达情感的部分,完全可以为此作诠释。作者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之句,由写景过渡到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描述。望长安”目吴会”委婉地说出心中的渴望,渴望京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地势极”南溟深”天柱高”北辰远”,写出自己的迷惘与郁闷,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谁解我心,助我越过重重关山?漂泊之苦,历尽被弃的坎坷。最后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接表达报效朝廷而不得的无奈与殷切的期盼。 无尽的期待,使人备受煎熬。煎熬中,王勃有痛苦的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他把自己的失意归结于命运,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继而又追想历史上的贤才名将,不也有怀才不遇的冯唐、李广吗?不也有贾谊、梁鸿吗?甚至推想,他们的不遇、被弃,也未必是时代不清明,君王不贤明,是他们自己不识时务而致的。所以,他充满自信地自我勉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甚至,酌贪泉”能觉爽”,处涸辙”能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尽管北海遥远,但我会像大鹏一样乘六月海动的大风而抵达;尽管时光已虚度了很多,但我会珍惜眼前、未来。是呀,他要超越空间,追赶时间,坚信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会让自己的生命有为。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空余”岂效”二词,充分表达了王勃对孟尝、阮籍两位贤才高士的否定。借这种否定,表达他强烈的不甘沉沦寂寞的情怀。 王勃一直在郁闷中自我排解,在失意中自我勉励。所以,他眼中的景既是登阁所见之美景,又是内心曲折复杂的情感映射。他带我们走进如诗如画的境界之时,也带我们走进了他自强不息的心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