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
范文 |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 教材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危急时刻”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通过“诺曼底”号轮船遇险过程中哈尔威船长只会救援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学情分析 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个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在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大作家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高 大形象,从而感动于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难点:1、学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规则及船长的职责,导致对课文理解有困难。 2、学生没有沉船危急时分的体验与感受,体会起来比较困难。 五 教法学法 教法 依据本教材编排本单元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这篇小说要淡化小说的体裁教学,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英雄主义情结,让它进入学生的大脑,渗透到学生生命的深处。不断地在读中悟,在悟中品读。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法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思考、讨论、训练,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质疑、讨论等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感悟形象,领悟内涵。 六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议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回忆并叙述第一课时内容,学生初步自读课文,紧扣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场面混乱的段落?将课文的重点迅速转移到场面描写的部分。(思考,勾画) 2 体会场面的混乱为理解哈尔威船长高大的形象做铺垫 A初读描写场面的段落,学生谈感受。再观看轮船遇难的.电影视频,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灾难来临的恐怖和混乱。在此基础上,学生身临其境再谈感受,以悟促读。(朗读、领悟) B 在学生感知场面的基础上,找出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做的?反复朗读船长的吆喝生。采用齐读、个别读、悟中读、读中悟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与勇敢。(勾画、朗读、领悟) C 重点质疑:船上明明是61个人?为什么船长说只有60个人?是不是真的把自己忘了?教师引读15自然段,通过在对本段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不可开交”。 D 通过让学生设想“这样乱下去会怎么样?”过渡到船长与机械师以及大副的对话。(这段对话为全文的重中之重,要带领学生重点体会)通过初读、体会、学生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穿插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来体会这段对话的简短有力。同时,在读的基础上重点理解船长的两道命令的含义,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E升华过渡感受作者雨果笔下“伟大的灵魂”。 3教师配乐朗诵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体会哈尔威船长伟大的灵魂。 4 课堂练笔 配乐默读最后一自然段,把自想对哈尔威船长说的话写在书上。 5 总结 作者雨果歌颂了船长,歌颂了他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称赞他是伟大的灵魂。同时也歌颂了这一代船长对航海事业的热爱。他们宁愿与轮船一起沉没也不愿意离开他们挚爱的事业,离开终身相伴的航船! 板书 “诺曼底”号遇难记 哈尔威船长 遇难 救援 不可开交 井然有序 伟大的灵魂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