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 |
范文 |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其中第一首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此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为曹操的代表作。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诗歌意象。 2、 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 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 贞观盛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二、 整体感知 1、范读。 2、初步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忧”(全诗都有体现) 3、齐读(带着忧的感情) 三、 课文赏析 一、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诗歌大意。 问: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在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