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剪纸活动教案 |
范文 | 剪纸活动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剪纸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剪纸活动教案 篇1活动由来: 三月份,我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美术活动:“画自己的妈妈”,“我为妈妈做围巾”;社会活动:“采访妈妈”;谈话活动“妈妈为我做的事”这几个板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妈妈的辛苦,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深深地爱。今天,孩子们就要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在熟练开合使用简单的基础上,巩固转纸不转剪的技能。 2。能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充分利用不浪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使用剪刀,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2。物质准备:两人一套剪纸工具(剪刀、胶棒、彩笔、回收盒)、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彩纸若干 幼儿情况分析:今天参加活动的幼儿共有12名。其中,潘彬彬和许宏菲能熟练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技巧,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李梦捷、蔡佳硕对转纸不转剪的技能还不太熟练。一小部分幼儿都还停留在没有目标,边剪边想的状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朋友都说了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你们想为妈妈做什么事,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呢? 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妈妈做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就用手里的小剪刀,把你想为妈妈做的事剪出来,还不好?看看谁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二、幼儿表现创作(放优美的音乐),教师观察。 1。常规引导:我们在剪纸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及时收拾不用的材料、保持安静)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观察。 (1)重点观察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小朋友,是不是表现了最初的想法。 (2)观察蔡佳硕在转纸过程中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关于常规:提示幼儿将剪下来暂时不用的纸张分类放好。 三、分享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将剪好的作品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 2。分享评价: ①评价活动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②评价美术元素:如构图、用色等,鼓励幼儿的创作。 ③对表现方式和别人都不一样,有创新的作品着重表扬。 四、结束:整理工具和材料 剪纸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 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手拉手 去郊游》教学ppt;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 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 (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大胆探索,并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6、师生共同布置 " 大家去郊游",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用剪纸: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 剪纸活动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简单的剪纸作品。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红色纸、剪刀、刻刀、复写纸、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l、教师出示多种类的美术作品。(课件出示) 师:这些都是什么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绘画、剪纸等; 师:哪些是剪纸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师:剪纸作品与其它美术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特点?生答:单纯、简朴、朴实、富装饰性。(教师板书) 师:今天老师与你们一起走近剪纸艺术。(板书课题:民间艺 术――剪纸贴花) 二、剪纸的基础知识讲解。 1、 教师讲述:这些剪纸作品都出自农村老人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出示课件)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 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剪刀、刻刀等) 5、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3图4,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6、用课件出示贴花的剪纸作品。 9、下面老师先尝试一下,你们看老师是怎样剪的。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10、教学制作方法和步骤 (1)同学们拿出一张彩纸。 (2)拿出笔在纸上画出动物的外形 (3)第三用剪刀沿着笔画过的痕迹剪纸。 三、学生创作过程 让学生把作品拿起来检查、及时指出优缺点 四、展评作品 组织学生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集体讲评。 剪纸活动教案 篇4材料:电光纸、皱纹纸、彩笔 步骤: 一、正方形粉色皱纹纸按虚线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剪半个花瓣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五、将两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六、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认识荷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开放,欣赏荷花的美丽。 准备: 请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到公园欣赏荷花。 活动与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说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儿对于荷花的兴趣。 2.观察荷花。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荷花是什么颜色,花朵像什么?荷叶像什么? 3.教师总结,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真是好看。 4.观察莲蓬。教师出示莲蓬,告诉幼儿莲子宝宝就藏在莲蓬里,请幼儿来找一找。 ――莲蓬像什么?莲子都藏在莲蓬的什么地方? ――尝一尝莲子的味道怎样? 5.教师总结。请幼儿将莲子放在科学区内供大家观察。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蝴蝶 准备材料:彩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棒、蜡笔。 制作过程: 1.将彩色正方形纸沿图2虚线对折,注意角对角,边对边; 2.用剪刀按照图3剪下阴影部分; 3、按图4所示,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打开; 4、将图4翻个面,用蜡笔画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纸片粘贴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小鱼 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旧挂历纸。 方法: 1、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按箭头所示方向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蘑菇 材料:电光纸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折好后的背面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在折叠好的蘑菇上面画上花纹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阅读活动――动物的叫声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20xx年专题—— 活动目标: 1、学会认读汉字叽、呷、喵、咩,发准读音。 2、通过认读活动,初步了解汉字的一种规律,即以“口”为偏旁的字均与口有关系。 3、知道汉字的结构,培养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字卡叽、呷、喵、咩,动物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字卡,以及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 3、其它动物及字卡 活动过程: 1、以猜谜导入活动。 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一起把它们从谜语里找出来吧。(小鸡、小鸭、小猫、小羊)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叫声,并学习相应字卡。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表扬一下自己。我还要考一考你们:这些动物的叫声都一样吗?”(不一样)依次学习四种动物叫声,并出示相应字卡。 师:“这些字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口)为什么都有一个口字呢?”(因为这些字都是从嘴巴里发出来)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字宝宝里面都有一个口字,我们就把它称为口字偏旁。(出示字卡,认读两遍) 3、游戏《我的小鸡在哪里》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老师说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你们就学小动物的叫声说xxxx在这里, (2)请你把什么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举起来,并说出字宝宝的名称。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字宝宝,在玩一次游戏。 (4)送字宝宝回家。 4、幼儿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卡片上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找字宝宝,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吗?(愿意)先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从篮子里找到与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贴好后读读字宝宝。 (2)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在教室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宝宝也是口字偏旁,并学学它们的叫声。 剪纸活动教案 篇5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小树叶从树枝上钻出来了。在餐前散步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找春天,有个孩子拿着一片捡来的树叶对我说,老师这片树叶中间有条线,两边是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发现很多树叶都是对称的。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幼儿学习剪两边对称的物品。树叶是幼儿发现的对称物品,幼儿肯定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个剪纸活动。在前期的准备中,我先让幼儿学习了画各种线条做铺垫。以便幼儿能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活动目标 1.能用一次对折的方法折画各种线条,并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2.体验剪纸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没有树叶的树妈妈图片及剪纸过程PPT、没有树叶的树妈妈每组一张、绿色彩纸若干;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引出课题。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叶宝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瞧,这些树叶是怎么样的? 2.树叶中间都有什么?分成一半的树叶像什么? 二、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春风吹来了!花儿开了,树叶绿了,可是树叶妈妈就是开心不起来,你们猜猜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 2.对了,原来是树妈妈身上没有了树叶宝宝,所以才不开心的!那谁能想个办法来帮助树妈妈变出许多树叶宝宝?让她变得很开心呢?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PPT,逐步出示步骤,让幼儿在猜测中讲解剪树叶的过程。 2.出示剪好的树叶,给树妈妈穿衣服。 四、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给树妈妈剪出漂亮的衣服并给贴在树妈妈身上。 五、展示作品 现在树妈妈有了这么多的树叶宝宝,真的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是你们把我变得这么漂亮,来!和树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和其他的树叶比一比,看谁漂亮好吗! 活动建议 1. 此活动适宜在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生成。 2. 此活动需要幼儿折、画、剪,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难,所以教师把画 线条这一步放到了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线条》里面作为前期准备来化解难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