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
范文 |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教学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根据孩子们对水的兴趣,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水》。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 教学目标: 1、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 体验探索水秘密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玩偶、卡纸、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积木、纸船。小鹅卵石、汤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别放着一勺(白糖、盐、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是透明,可溶解,会流动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宝贝们好!今天熊妈妈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走过这条小河就是熊妈妈的家。熊妈妈请宝贝们帮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我们经过小河的时候仔细观察,待会儿告诉她。 二、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 1、经过小河时看见了水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 2、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猜猜,泥沙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或者还有其他的东西) 3、到底藏了什么?水里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泥土里的.东西不能看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小结:呀,你们真聪明,你们发现水的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们几个礼物,你们放到水里,再告诉我发现了什么?宝贝们,白糖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盐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芒果粉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东西在水里不见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来告诉你们,溶解。我们又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现在把乒乓球放进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乒乓球动了) 小结:你们可真厉害,我们发现了水的又一个秘密,水会流动。 三、总结提升,体验快乐 1、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三个秘密。水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发现水的秘密吧! 相关信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 ,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不足之处: 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动应该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发现,没有亲自尝试,所以会有些遗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喜欢搭积木,体验造好高楼后的愉快情绪。 2、能注意观察、学习他人的经验,尝试用多种方法垒高。 3、探索将积木垒高的方法,积累关于垒高的具体经验。 活动准备: 中号积木若干,垒高要素卡片,小红旗、条形皱纹纸若干,课件《快快垒起来》。 活动过程: 1、播放PPT观察高楼外并举行盖高楼比赛,引发幼儿垒高的兴趣。 教师:喜欢这些楼房的图片吗?今天我们来当个小小建筑师,进行盖高楼比赛,看谁的楼房盖得最高。 2、回忆已有经验,幼儿自选材料"盖楼房"。 教师:怎样才能将楼房盖得又高又稳呢? 3、幼儿目测出最高的三座房子,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垒得高的原因。 教师:谁的楼房盖得最高?他是怎么盖得这么高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要素卡) 4、再次进行比赛,使用数量、形状相同的积木进行垒高。 (1)教师:这次我们用数量、形状相同的积木进行比赛,看看谁垒得最高! (2)教师和幼儿一同进行测量,选出高楼的冠亚季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材料与纸板游戏,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发现生活中“顶”的现象,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废旧纸板。 2、薯片罐、牙膏盒、雪碧瓶、游戏棒、纸筒芯、塑料棍、固体胶、长纸筒、酸奶瓶等各种废旧操作材料。 3、多媒体课件:有关“顶”的现象。 活动过程: 1、顶一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设置情境:教师和幼儿开心地外出郊游,遇上了下雨,一时找不到躲雨的地方,意外发现了许多纸板,于是大家把纸板顶在头上当作小伞,由此引出活动。 2、试一试,用身体的其他部分顶纸板。 师:除了可以用头和纸板做游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纸板呢?(手、脚、背、膝盖……) 3、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顶起纸板。 师:原来身体的好多部位都可以和纸板做游戏,真有意思。瞧,这里还有许多材料呢(出示薯片罐、牙膏盒、大游戏棒等操作材料),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和纸扳玩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用哪些材料玩了游戏,初步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2)启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面”大的物体容易顶起纸板,“面”小的物体不容易顶起纸板。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容易顶起纸板?(薯片罐等)哪些不容易顶起纸板?(游戏棒)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引入难题,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师:怎样才能用游戏棒顶起纸板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①幼儿尝试每人用一把游戏棒顶纸板:②幼儿尝试每人用三根游戏棒顶纸板(原理:三角支撑);③鼓励幼儿分组游戏,合作用游戏棒玩“顶纸板”的游戏。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存在“顶”的现象。 师:“顶”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5、结束活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小朋友回到家中可以找一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