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 |
范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 西湖又称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传神,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也是作者与西湖独有的缘分,《饮湖上初晴后雨》便是苏轼游览西湖时所写的名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配画以及赏析,供同学们参考。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1朝代:宋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2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3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4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首古诗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今天我就讲讲这首古诗吧!这首诗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一次,苏轼乘着船在西湖中饮酒,恰逢天晴后又下雨,景色十分迷人,乘兴而作此诗。第一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西湖的山色。这水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奇妙。“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写活了,突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是因为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十分形象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其实西湖不仅“晴方好”“雨亦奇”,她的一年四季也是风景各异,美丽动人。 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轻轻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的摇撸声和远处动听的琴声,多么让人陶醉啊! 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淤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婷婷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简直是一幅大画家的画卷也无法比拟的自然风景画。(.)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流连忘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姑娘,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待着人们去采摘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xxxx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湖边的孩子们在欢乐地玩耍,欢笑声、雪飞声,融合在一起,谱出一曲美妙的交响曲。 生在杭州的我不禁感叹:西湖真美好啊,我们的家园真美好啊!我愿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细心呵护我们的西湖。愿诗中的美景常在,愿我们的西湖更加婀娜多姿,愿我们的家乡永远美丽动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5这首诗是苏轼描写西湖美景的佳作。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当时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这在常人眼里,定会抱怨天气的变化无常,败坏了自己的好兴致。而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读诗人的这首诗,我认为不应当只从写景的层面上来理解,更应该从诗人的内心去探究。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一切变故,处处表现出一种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它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在这首诗里,作者已把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把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不管是“晴”也好,“雨”也好,事物总有美好的一面,重要的是你自己以何种心态去看待罢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入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7考试失利,工作不顺,挨责骂,遭误解,受冷落,被讥笑……在这一点上,古人也曾和我们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娄坚,年少时就有神童之名,才华惊世骇俗,是众人称羡的才子。但科举考试的'失利,却把他从得意的顶巅,打入失败的深渊。沮丧、懊恼,一蹶不振的娄坚,在朋友的劝说下登上了夜游的航船。这水中的一叶扁舟载着众人的欢声笑语,但也载着他的满腹忧愁。歌声欹乃,水波荡漾。娄坚能否打开心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根据明代才子娄坚的真实故事改编,系“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第四部作品。监制林旭坚,导演彭擎政,编剧李夏恩,作曲易凤林,配乐韦卓成,动画场景马超,后期贾如卿,历史顾问徐征伟。 谨以此片愿每个失意者的心里,都能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抬眼望去,云开霾散,依然是朗晴的星空。 饮湖上初晴后雨配画9《饮湖上初晴后雨》,除了雨后天晴(原诗是初晴后雨,为了剧情特意颠倒了一下儿)泛舟水上和饮酒这一点还有点关系之外,好像和诗本身就没啥关系。但玄机隐藏在细节里,关于这一点,应该说是中学语文老师照本宣科的结果。 按照教科书上的解释,《饮湖》的“中心思想”是“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的风采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不过现在,在下要告诉诸位的是另外一个故事:关于这首诗背后真实的历史。 语文老师也许会告诉你,这首诗写于熙宁六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但不会告诉苏轼为何会到杭州任通判,在写这首诗之前又发生了什么事。在这里,在下恐怕又要得罪一下儿诸位的历史老师。那就是诸位中学时被捧到天的王安石变法,不仅不是一桩好事,更是一场灾难。 熙宁二年,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怂恿神宗皇帝开始变法。不过他的变法主旨,就像他的政敌司马光所一语道破的那样,不过是聚敛之法。司马光认为天下财富是有数的,不在朝廷,就在百姓。因此,司马光一派的主要政见按照现在的理解来说,就是藏富于民,与民休息。如果老百姓偷税漏税,那肯定是朝廷苛捐杂税太多,民不堪负。但王安石的想法,却是以国家的力量用民间聚敛更多的钱财,这样朝廷就有钱可以办大事。这两种政见自然完全相左。而当时神宗一心想要富强,所以王安石大权在握,不听话的人当然是纷纷排挤出朝廷。苏轼就是其中之一。熙宁四年,他本来已经是殿中丞、权开封府推官,只要他攀附王安石一党,做到参知政事都没有问题,但苏轼却上疏奏称王安石变法所用非人,疲力劳民。这样的话,王安石一党肯定要群起攻之。当时反对变法的人已经被纷纷弹劾出京,苏轼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也自请外放,于是在这一年四月,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十一月上任。 苏轼是个心有抱负,想要济世救民的人。但王安石的变法在他看来却是误国害民,他的心里自然非常愤懑。而他在杭州任通判的时间里,更是看遍新法如何搞得民不聊生。比如科举考试,以前考试以明经诗赋为主要内容,着重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诗词歌赋的才华,但新法改革后的科举,主考时务策。名义上是让考生对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所有考生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按照王安石一派的思路答题,答得再好也会落选。 再如食盐专卖,也就是政府对食盐统购统销。大家可以想到,生活必需品一垄断,肯定是抬高价格牟取暴利,官盐从盐民手里强行以低价收购食盐,再高价卖出,但老百姓日常用盐又不得不买。因此民间出现了很多贩私盐的,私盐价格便宜,质量不比官盐差,甚至还好很多。稍微有良知的地方官员因为深知官盐对百姓的弊害,允许盐户亏欠上缴官盐数额,对地下私盐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新法之后,朝廷为了敛财,严厉打击私盐。不仅如此,熙宁五年,朝廷派来掌管两浙盐事的官员卢秉是新法积极分子。他一到浙江,就派兵剿灭私盐贩子,又强制盐户执行新的盐法。更让下属将浙江盐户历年亏额统计出来,逼迫这些盐户按期清偿,不然就打入大牢,逼得各家盐户走投无路,家破人亡。 而这一年雪上加霜,以往国家收税,百姓可以选择纳粮或是纳钱。百姓当然会选择粮贵时纳钱,钱贵时纳粮。但新法的目的是充盈国库,所以这一年粮贱钱贵,执行新法的收税官员只要钱不要粮,百姓无奈,只好将手里粮食半价出售,等于整整多交了一倍赋税。 国家有钱了,百姓却遭殃了。苏轼自然忧虑万分,但身为一个被排挤的地方官,他又无能为力。《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尽管看起来诗人心情舒畅,写美景赏心悦目。但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宽慰。既然无能为力,只能寄情山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丧”中给自己找一个不那么“丧”的理由。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明白为何在下会选择娄坚科举落第、心情颓丧的故事来配合这个诗意了。明代科举乡试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初八,初十、十四日三天,刚好考完就是中秋节。一个前一年落第的人,自然一到中秋节,心里就是说不出的苦楚辛酸。娄坚这一天也会很“丧”,但就像苏轼一样,总有好友能为他解开“丧”的心结——虽然他来年还是没考上,并且一辈子也没考上。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