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说课稿 |
范文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苏教版第六册的第一篇课文,重要让学生领会古代庖感人民的费力,还要让学生加强热爱祖国的情绪. 二、说目标 1、准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明白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领会古代庖感人民的费力,加强民族自大感. 三、说教法、学法 这里重要说说我的教法: 起首,让学生看图,先容长城和运河,让他们有个大抵的认识. 其次,让学生熟读课文,解说课文大意,让学生明白课文,然后在明白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印象.通过听课文磁带,让学生欣赏,然后跟读.在读中让学生更明白课文的内容. 末了,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轻松的背诵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漫衍局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本身先读一读,结合古迹的汗青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同等? 6同学们没关系本身试着读一读. 7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相互改正读得不当的地方. 9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领会,听后改正. 10师读两部分雷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形貌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怀的两句,齐读赞美古代庖感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本日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古迹吗? 2.文章仅称赞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部署作业 1.讲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五、说反思 通过教学,发明图文联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喜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使用如许的情势举行教学.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们因材施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