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
范文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价值。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无论是照相还是用放大镜看书、用投影仪放大图表,都离不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知识,这部分知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对例题的探究,弄清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的大小改变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纸卡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观察、感受。 ①出示写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纸卡。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 (纸卡上的字为小5号字,学生跃跃欲试后会有些失望,因为看不清) ②把纸卡放到展台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 生抢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师:为什么纸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看清了呢? 生: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过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件出示教材59页主题图)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预设 生1:图1是把物体缩小。 生2:图2、图3、图4都是把物体放大。 (2)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板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情境,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探究新知 1.探究把图形放大的意义和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4。 (2)思考、交流。 提问:“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生:“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3)画图方法。 ①提问:以正方形为例,具体画图时应该怎样做? 预设 生: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3个单位长度,现在按2∶1放大后,边长应该是6个单位长度。 ②画图。 (学生独立画放大后的正方形,教师巡视指导) (4)完成例4。 ①怎样画长方形? 预设 生: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长方形。 ②怎样画三角形? 预设 生: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连接两条直角边的端点。 (可引导学生用数方格法验证,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放大到原来的2倍)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2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册第36~37页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地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体验转化及极限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形容器、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激凝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可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水。(出示装有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吗?你能想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体积? (2)生回答。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 那你有办法求出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吗? 生(热情的):老师将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了! 3、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结:这么说同学们都有办法将一些圆柱形的物体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体来求它们的体积,大家真了不起!那如果我们要求某些建筑如(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门柱和压路机大前轮)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一个圆柱形门柱的体积,或者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不能) 那怎么办? 学生试说出自己的办法。 师:看起来前面这些方法虽然可行,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才行,是不是?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师:你们打算怎么去研究圆柱的体积? 小组同学讨论研究的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感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操作学具,进行拼组)。 (2)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体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3)想像:如果把圆柱像这样等分成32份、64、128份后再拼起来,会怎么样?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分成无数份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近似长方体的长越近似于直线,这样整个图形越近似于长方体。如果照这样分成无限多份,拼出的图形就是长方体) 3、教师课件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4、师生共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圆柱面积高 V = Sh 5、巩固公式 ①V、S、h各表示什么? ②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а、知道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b、知道底面半径和高,可以先计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 c、知道底面直径和高,要先算出半径,再算出底面积,最后才能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6、教学例4、例5。 课件分别出示例4、例5,让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实践练习 1、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门柱和压路机大前轮的有关数据求出它的体积。 2、拓展延伸:同学们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工人师傅拿出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问: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你们想一想,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应是多少?小林想了想说:我知道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林是怎样想的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3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4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单元知识进行概括,建立知识结构; 2、会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获得收获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脉络。 教学方法:引发矛盾,引入课题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多元评价,建构知识应用实际,解决问题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发矛盾,引入课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投影]老师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型质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们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猜这个谜语,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 说得有理,我们学过有关数的知识很多,就像刚才我们在猜谜时就用到了数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数的整除,板书:数的整除复习 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们就开始复习。 二、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照你们的想法,把学过的数 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整理在下发的纸上。(请大家认真讨论商量,并由组长记录)待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学合理。巡视 2、逐个梳理 1)小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中,每人挑1至2个名词说说意思。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示随意在黑板上贴出各个名词)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数的整除这部分首先学习的是整除,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再推荐代表发言。(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 提示:整除是基础,整除前提下产生了约数与倍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步引出公倍数、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合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奇数、偶数等。) 说得真好!这些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对于今天整理出来的数的整除脉络图,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过整理,可以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自学课本,看一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 三、应用、解决问题 1、填空题 在1----20的自然数中,有()个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奇数中的()是合数,偶数中的()是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3、选择题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如果a和b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断题 (1)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不一定整除。()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3)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4)24分解质因数24 = 22231 。() (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约数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数。() 5、把下面的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两类,你能想到几种? 2 15 8 17 20 四、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今天我们共同上了一节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特别聪明、好学,老师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渡过了这美好的40分钟,而且我们已经是多次合作,所以我想与大家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老师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联系,好吗?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1位数字,每一位数字依次是: 1)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数; 4)质数中最小的两个数的和; 5)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6)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 7)有约数2和3的一位数; 8)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 9)最大约数与最小倍数都是7的数; 10)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11)最大的一位数。 同学们以后有事需要老师帮忙,随时call我。 这节课上到这里可以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5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小结: 师: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 1.基本练习: 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x分米。可以得到方程 60x=12×15 解方程得x=3 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 2.综合练习: 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 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 (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作业设计 基础: 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xx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综合: 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提示: (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 (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6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具准备: 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1出示一组图形,辨认指出哪些是圆锥。 2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 3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指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教学反思: 观察、感知中认识并掌握圆锥的特点,经历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的过程,加深了对圆锥高的认识。在旋转,对比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加深对圆锥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7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8【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找图书管理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知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法】 积极参与法,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提高看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学校让我们班推荐一位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做图书管理员,老师已经选好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 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是第三组的。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他可能是哪几位同学?如果要找到这位同学,还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位同学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中引入数学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教学图。 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张亮同学坐在第几列?第几行。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张亮同学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来表示(2,3)。 (3)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 王艳(3,4)赵强(4,3) (4)小结。 确定一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要考虑两个要素:第几列和第几行。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列第几行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电影院和电影票的图片。出示题目: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影院用电影票来确定位置,电影票一般都写着“几排几号”,“排”表示行,“号”表示列。比如“3排7号”用数对表示是(7,3)。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选择学生感举的事物,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例2。 (1)认识方格图。 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指导学生观察图。 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数对表示图中各场馆的位置。 提问1:我用了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你们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吗? 【大门在示意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数对(3,0)来表示】 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熊猫馆(3,5)大象馆(1,4)猴山(2,2)海洋馆(6,4)】 (3)根据数对标位置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和理解位置与坐标中数值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不但会用数对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位置,还会描述坐标图上的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运用 1、小游戏:看谁反应最快。 老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要在3秒内起立。 2、做一做。(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数对中的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是表示第几行。 五、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 横排叫做行从前到后 张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9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圆柱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想象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底面是两个圆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获得求“圆柱体表面积”的算法。 学情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知道圆柱侧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得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含义及求法。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收获,体会小组合作探索成功过程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师引导,动手操作得出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难点: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圆柱由几个面组成?上下两个面是什么?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2、圆面积怎样求? 3、长方形的面积呢?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一顶厨师帽,让学生观察,做着一定帽需要多少布料?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能解决吗?教师借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求法》 三、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分组,讨论: (1)、动手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的侧面剪开发现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地面周长×高。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哪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2)、复习引导:(用旧解新) 上下两个圆的面积怎样求?(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就能求出底面积) (3)、小结:小组讨论,将公式延伸。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Ch+2π r2 =πdh+2π r2 2、知识的运用:(回到情景创设) (1)、出示例题: 例2:假如一顶厨师的帽子,高28厘米,帽顶半径10厘米,做一顶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用进一法结果保留正是整十平方厘米) (2)、独立试做: (3)、集体讲评。 (4)、讲解进一法。 3.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重点学习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0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1【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渗透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1、复述回顾: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 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判定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A、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B、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C、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2、引出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之间的一些特征。当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度又有什么态度呢?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之前,提出实验要求。 (1)、记录杯子里水的高度,把表格中补充完整。 (2)、观察水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播放实验。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3、观看实验记录单,回答三个问题。 ①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②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教师据学生汇报说明:在水的高度和底面积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反比例关系。 4、课件展示反比例的意义,请学生回答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有三个条件,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变化方向相反; 3、乘积一定。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谁给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1)学生自由举例。 (2)师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反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只有积一定,这两个量才成反比例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1)、表格中有( )和( )两种相关联的量。 (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 (3)、这个积表示( )。 (4)、表中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是“√ ”,不是“×”。 (1)煤的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 ) (2)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 ) (3)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 (4)华容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 ) 四、积极应用,拓展新知。 出示课件,正、反比例的例题,请学生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答案。 五、拓展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 ) (4)、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 (5)、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 )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 )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 )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挑战一下自我吗?好!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堂堂清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3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4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 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恒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下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相等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 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2、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3、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 ①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2、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电脑演示操作 (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灵活应用 闯关1. 1、填表。(课件) 2、一根圆柱形钢材,横截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闯关2.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什么?(生:底面积) 闯关3. 1、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它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就是( )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 )乘( ),用字母表示是( )。 2、圆柱底面半径为r厘米,高为h厘米,体积v=( )立方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我是小法官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相等,他们体积也相等。(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 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 3.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 体积越大。( ) 4.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5.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 4、填空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 2. 一根横截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拓展:把一根圆柱形木材横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1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根木材长2.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生汇报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1页练习三第1-4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 篇15教学目标: 通过例1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及怎样求出总数等内容和理解。 通过例2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的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并能应用原始数据和表格计算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复均数。 出示例1 问:要求七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算出结果。 想一想: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解答。 通过计算让学生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2 学生想:要求五年级平均每人做多少个,必须先求出( )和( ) 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让学生总结求较复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完成137页的“做一做” 复习统计表 出示137页的例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看看计算的结果对不对。 完成138页的“做一做” 第二课时 复习统计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归纳整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区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一步加深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初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图反映情况较为合适。 教学过程: 复习 回答 你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出示某电子仪器一厂和二厂在三个方面的统计图。 回答四个问题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和快?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综合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哪个厂的生产搞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把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 让学生看书或出示140页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