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人性化教学管理改革探讨论文 |
范文 | 高校人性化教学管理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论述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的实质及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性;人性化 1 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对人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校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学校方针政策的 制定、计划的实施都要以人为基点,一切管理活动围绕人展开。因此人性化管理成为衡量学校管理成效高低的关键。一个学校办得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其是否有一支强劲有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只有知道怎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热情,才能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也才能使“教”取得最大功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培养,也才能使“学”取得最大功效;只有善用人才选择合适的领导,给予高度自由,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管”取得最大功效。 1.2 协调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 有效的管理不是隔离的个别管理,而是有机的团体管理。学校中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领导之间等有着复杂的关系网。这些管理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成效与运作。因此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就必须重视改变工作人员的气质,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如果各成员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积极主动性,形成一股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集体力量,管理会变得更为有效。 1.3 重视人性的非理性管理是管理的新趋向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尊重、理解、沟通与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理性管理因索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惩罚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但效果短暂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创新精神。非理性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该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养,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 2 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策略 2.1 教学管理全员主体化 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转变是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先导。高校教学管理思想的变革,要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全面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教学管理的全员主体化,明确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即管理主体)都具有管理主体性,教学管理者,师和学生共同来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教学活动。使教学管理者认真进行管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以充分调动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以往的随机管理和行为管理。实施以目标为动力并通过目标的分解来推动目标管理,提高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推进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形成。 3.2 教学管理专业化和科学化 首先,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进行校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院二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按学科组建学院。针对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分解教学管理职能,实行纵向权力结构的调整。使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责下放。健全校、院级两个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确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学院层面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院级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基层自主适应舱力和自我寻求发展的动力。学校层面强化目标管理,配套责任考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施、教学评价等目标管理上,不断加强宏脱调控监督和决策、指导功能。实现高效、优质、有序的教学管理目标。 第二,高饺的教学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还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管理职能,教务处(部)作为校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要树立管理不仅是服务,“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强专业化管理,管理职能上,实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重视和强化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坚持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大众化背景下的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和管理。以引导和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以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教育教学法规为依据,以反映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点为原则。加强管理制度创新,实施科学化管理。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制定、修订、废除,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可行性和连续性,为制度的严格执行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第四,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使数据的兼容性、共享性更好,形成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的现代化教学信息服务系统和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运行工作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3 教学管理人性化, 首先,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依据我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宽口径、厚基础、应用性、有特色”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选择性机制,把教育的选择权和参与权交还给学生,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和探索性地学习,实现教学管理的人性化。建立适合校情的学分制,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为其组合制度的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自我设计和自我成才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让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在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业进程、学习年限、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第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性质、内容特点制定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强化学习过程考核。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和学生学业测评办法,建立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 2.4 质量管理全程化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高校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坚持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化和全程化,全面化就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校实际条件。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质量管理目标,使管理内容全面化。全程化即以教育评价为技术性手段,从评价准则的多样化、评价过程的连续化、评价制度的经常化设计和完善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做好教师授课质量、课程、专业、考试、实践、毕业论文、毕业生质量、学院教学水平等评价,使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各环节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使教学质量保证由末端检验向教学全过程控制转化,教学管理质量控制方式由“重事后、轻事前”转变为“重事前、重预防”,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的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功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讲和不断提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