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 |
范文 |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1课外文言文阅读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暇更录唐、宋人诗 暇_____________ (2)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病_____________ (3)未尝寝 寝_____________ (4)辄指壁间诗歌 辄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空闲;(2)生病;(3)睡觉;(4)就 2.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3.D 4.略。(能抓住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谈即可。)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2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 ⑵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 ⑷ 辄指壁间诗歌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11.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 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2.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 诵声琅琅然、 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2分) 参考答案: 9.(1)空闲 (2)生病 (3)睡觉 (4)就 10. 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11.D 12.能抓住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谈即可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3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②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③,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④。母微笑曰:病少差④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暇:空闲。③痊:病愈。④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④差:同病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暇更录唐宋人诗() (2)未尝寝() (3)辄指壁间诗歌( ) (4)然则何以解忧() (5)铨即持书诵于侧( ) 2.选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铨则坐枕侧不去 委而去之 B.然则何以解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铨即持书诵于侧 战于长勺 D.铨诵声琅琅然 满目萧然 3.翻译下列句子。 (1)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抄写(2)曾经(3)就(4)这样那么(5)拿着 2.B 3.(1)母亲就抱着蒋士铨在屋内来回行走,不曾入睡。(2)儿子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3)从那以后,母亲一有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而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4.蒋士铨回忆少年时母亲悉心培育他的经历。 5.望子成材,期望殷切。 6.从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的.角度回答。 译文: 蒋士铨九岁时,母亲就教他读《礼记》、《周易》、《毛诗》,他都能背下来;空闲时母亲就抄唐诗宋词,教给蒋士铨,让他用抑扬的声调念诵吟咏。蒋士铨每次生病,母亲都抱着他在屋内行走,不曾入睡;不久,蒋士铨的病痊愈了,母亲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给儿子小声吟咏,让儿子把它当作游戏。母亲生病时,蒋士铨就坐在母亲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蒋士铨,竟无话悲伤起来。蒋士铨也随之哀痛悲伤,舍不得离开,曾经问母亲说:母亲,您有什么忧虑吗?母亲说:是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除您的忧愁呢?母亲说:你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蒋士铨背书的声音十分响亮,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母亲轻轻一笑说:病好多了。从此以后,母亲一生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4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 ⑵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 ⑷ 辄指壁间诗歌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3.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 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 诵声琅琅然”、“ 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2分) 参考答案: 1.(1)空闲 (2)生病 (3)睡觉 (4)就 2. 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3.D 4.能抓住“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谈即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