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经》的错简 |
范文 | 《诗经》的错简 《诗经》这部汉民族最古老的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有待国家下大决心组织力量加以整理。 1.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上列的是《诗经.大雅.卷阿》第九章全文.一,二两句描写的是凤皇在高冈上鸣叫,三,四两句描写的是梧桐在朝阳下生长.五句描述蓬勃生长的样子,六句描述鸣叫的样子.很明显,蓬勃生长的样子,只能用于对植物生长的描写;鸣叫的样子,只能用于对动物鸣叫的描写.因此,菶菶萋萋”只适合连接在梧桐生长句之后;以描写梧桐在朝阳下蓬勃生长的情况.雍雍喈喈”只适合连接在凤皇鸣矣”句之后,以描写凤皇在高冈上鸣叫的雄姿.所以,上述本章的原文应该是: 凤皇鸣矣,雍雍喈喈,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菶菶萋萋,于彼朝阳。” 上一句描写凤皇精神饱满地在高冈上鸣叫. 下一句描写梧桐蓬蓬勃勃地在朝阳下生长. 诗人以梧桐在朝阳下的蓬勃生长的样子,来映衬凤皇在高冈上鸣叫的雄姿,以为歌颂带领周臣民****残虐无道的商纣王朝的周武王朝气蓬勃的雄姿. 这个可能的句子行列次第所组成的原文,句子次第无懈可击,所反映的中心思想集中又具有积极意义.落韵方面,岗,阳主韵阳部.一,四句鸣,生,耕部;二,五句喈,萋,脂部.这说明其所体现的用韵,也是符合《诗经》中最理想的用韵.比之现有的行次所组成的句具有不可否认的优越.为何可以撰写出如此优美的句子,而无法组成主题突出的诗篇?只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后来的编者把其句子错列了!或者当时还没有书,一句列一竹简,如一章四句即四句一串,如一首十章,章十句,即百句百简一串,历经长年,倘绳断散失,难免错简. 2.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上列的是《诗经.大雅.绵》第五章全文.这是周始祖后稷之裔公刘迁都于豳,到古公亶父时期,由于猃狁(混夷)的入侵,又自豳迁歧的 历史 ,乃民族史诗,极具重点保存的民族瑰宝.其第五章描叙其建造房舍情况: 乃召司空 --- 请来工程技术人员. 乃召司徒 --- 请来负责筑墙人员. 俾立室家 --- 以便建造住房. 其绳则直 --- 其绳子才可拉直. 缩版以载 --- 綑束筑墙版得以竖立. 宗庙翼翼 --- 宗庙得以整齐修造. 内容如是,但其句子的次第与韵部符合理想吗?初步检核起来:觉得两者都存在严重 问题 . 内容上,其句子不相呼应. 乃召司空”,司空主管的是工程设计工作,其下应配之以包含有建筑工程所需的设计测量工具如其绳则直”句; 乃召司徒”,司徒主管的是土地力役包括建造房舍最重要的的工具如竖立缩版的缩版以载”句应紧随其后.这样一来,才可俾立室家”及建造整齐的庙堂作庙翼翼”.因此,其句子的`顺序应是: 乃召司空,其绳则直. 乃召司徒,缩版以载. 俾立室家,作庙翼翼。” 这一章的句子次序如此调动之后,不但各句的中心突出了,而且直,载,翼三个大停顿处都属职部,一韵到底,符合本应具有的要求. 3.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上列的是《诗经.大雅. 绵》第八章全文.写的是古公亶父对混夷具体斗争过程和结果.但现有的原诗句子是这样排列: 肆不殄厥愠 --- 既然不能消除对他的愤怒. 亦不陨厥问 --- 也无法断绝对他的往来. 柞棫拔矣 --- 柞树棫树拔掉了. 行道兑矣 --- 道路通畅了. 混夷駾矣 --- 猃狁逃跑了. 维其喙矣 --- 都疲劳过度了. 肆不殄厥愠”及亦不陨厥问”二句属文韵,但如两者自成韵,此章就不能达到一韵到底.如有其他句连接,则不但内容说得通,又可达到一章一韵到底要求. 肆不殄厥愠,柞棫拔矣 亦不陨厥问,行道兑矣. 维其喙矣,混夷駾矣.” 如此句列,首二句说:亶父不能消除愤怒,把柞树与棫树拔掉了. 三,四句说:又不能立即停止与混夷的往来,道路通达了. 五,六句说:混夷狼狈地逃跑了. 如此处理,既说得通,又可达到一韵到底. 倘如是调动没有缺憾,可成立.此章的句子次第就被否定,原诗就存在错简问题. 4.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上列的是《诗经.大雅. 绵》第一章全文. 绵绵瓜瓞 --- 一串串的瓜. 民之初生 --- 周民族初形成时. 自土沮漆 --- 从杜水迁到漆水. 古公亶父 --- 带领迁移的是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 --- 有挖山斜坡洞有掘地穴当住房. 未有家室 --- 当时还没有住房. 就《国风》的普查结果看,占90%的诗篇的大停顿处才是落韵处.诗的一般最小单位为四句,而落韵处为2,4句的末字(语气助词外),如系六句, 其落韵处应为2,4,6句处或3,6句处.据笔者翻查起来,没有依循此 规律 的,往往造成其韵不和谐,故存在此类情况的,极大多数由于错简造成的.有此情况的,自必同时造成其语言不合一般表达逻辑,同时破坏其韵律的和谐. 本章存在情况也是如此,其原有句子的次第一定是: 民之初生,绵绵瓜瓞次 --- 周民族形成初期,人群犹如一串串的瓜. . 古公亶父,自土沮漆 --- 古公亶父带领大家,从杜水迁到漆水. 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 分住在山洞地穴里,大家还没有住房. 此章的句子次第重新罗列之后,其语言的逻辑性增强了,其韵律也符合要求了. 5. 予其惩,而毖後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上列的是《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的第四篇《小毖》全文.《闵予小子之什》在《诗经.周颂》计有四章列为《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篇,乃周成王所写的悔过诗.周武王灭殷后,封商纣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为侯,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负责监视.武王崩后,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管蔡便造谣说, 周公旦想篡位,使成王也怀疑周公旦.周公旦为避嫌,领兵去东方.之后,武庚与管,蔡联络徐,奄叛周,成王始觉悟,迎回周公旦, 周公旦奉命东征才平了叛乱,成王写了这《闵予小子》四章诗以表示悔过. 《小毖》是其第四章.但其前四句患,蛰无韵,后四句鸟,蓼,古幽韵.认真探索,才发觉到其实是其第四句自求辛螫”乃此章第一句,其余顺移: 自求辛螫,予其惩 --- 自己去招惹毒蜂来毒刺自己,我应加以警戒. 而毖後患,莫予荓蜂 --- 我要谨慎防备后患,不要去袭击毒蜂.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再容许那毒虫,随便翻飞乱来. 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 家中再出现灾难我受不了,我就会再次像那停留在水草中的危险. 这个错简既造成前四句无韵,又使此诗在自我检讨的 内容 上失去力量. 6.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上列的系《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雨无正》第二章的前四句.(此诗篇名应为《雨无止》止,正,形近而讹.)此乃西周王朝官吏揭露其上级贵族昏庸自私,不负责任,把政事搞得一塌胡涂,外敌还未到达就先自外逃,造成一片混乱.在此四句中最重要的一句被错列了,其中心起了变化.这四句的句子次序应该是: 正大夫离居,周宗既灭. 靡所止戾,莫知我勚.” 作者指出,其所以会出现一片混乱局面,是由于正大夫离居”,正职的主管大夫出逃了,就好比一国之君出逃一样,造成周宗室政权失去,任何官吏也同时失去安身立命之所,从而出现混乱局面.诗人把正大夫”的离居”,视为整个周宗”室存在与否的 问题 看待,指出它是 政治 局势出现混乱的主因.如改在周宗既灭,靡所止戾”之后,责任就不同了. 这个错简使这首诗的主题严重削弱的同时,使戾”与勚”出现韵不协(戾,质韵,勚,月韵.)调正之后灭”与勚”同属月韵. 7.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屠,曰予未有室家.” 这是《诗经》305篇中唯一的一首寓言诗. 据《尚书.金滕》说: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太公望曰:我弗之辟,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眙王,名之曰《鸱鴞》.据此,说明此乃周公望(姜尚)所作.诗中以大鸟比自己,以鸱鴞比武庚,以既取我子”的子比管蔡,以鬻子”比成王, 以鸟窝比周王朝.此寓言意与此诗意合. 综观全诗,存在的问题是一章闵”乃穴”之讹,三章一,二句乃错简,应互调.四章一,二句乃错简,应互调.都互调后,各章的分别内容及韵均符合一般要求: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鸱鸮鸱鸮, 迨天之未阴雨, 予所捋荼, 予羽谯谯, 既取我子, 彻彼桑土, 予手拮据, 予尾翛翛, 无毁我室。 绸缪牖户。 予所蓄租。 予室翘翘。 恩斯勤斯, 今女下民, 予口卒瘏, 风雨所漂摇, 鬻子之闵斯。 或敢侮予。 曰予未有室家。 予维音哓哓。 注: 闵乃穴之讹,形近. 捋,用手上下抹取,荼,芦苇花.蓄,积累.租,干草.卒,借为瘁.谯,读为焦,枯黄的样子. 翛翛,羽毛凋敝的样子.翘翘,高而危险的样子.哓哓,因严重恐惧而发出的声音. 此诗四章的落韵处是第三句与第五句末字.一章室,穴,质部.二章户,予,鱼部.三章租,家(古音姑),鱼部.四章翘, 哓,宵部.但三章的一,二句与三,四句的语言 规律 不一致.一,二句应互调,成为予所捋荼,予手拮据”.意即我要用手上下抹取,可我的手不能自由屈伸.”与三,四句我要收集干草,可我的口过于劳累不能自由开合.”才一致.故三章一,二句应互调,也属错简. 8.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凡四章,四章均错简: 一章 假乐君子 , 假乐君子 , 显显令德 . (职部) 受禄于天 . 宜民宜人 , 显显令德 , 受禄于天 . 宜民宜人 . 保右命之 , 保右命之 , 自天申之 . (真部) 自天申之 . (真部) 二章 干禄百福 , 干禄百福 , 子孙千亿 . (职部) 穆穆皇皇 . 穆穆皇皇 , 子孙千亿 宜君宜王 . 宜君宜王 . 不愆不忘 , 不愆不忘 , 率由旧章 . (阳部) 率由旧章 . (阳部) 三章 威仪抑抑 , 四方之纲 , 德音秩秩 . 威仪抑抑 . 无怨无恶 , 受福无疆 , 率由群匹 . (质部) 德音秩秩 . 受福无疆 , 无怨无恶 , 四方之纲 . (阳部) 率由群匹 . (质部) 四章 之纲之纪 , 之纲之纪 , 燕及朋友 . 燕及朋友 . 百辟卿士 , 民之攸墍 , 媚于天子 . (之部) 百辟卿士 . 不解于位 , 不解于位 , 民之攸墍 . (物部) 媚于天子 . (之部) 虽说这是一首对周王颂德祝福的诗,但古本原诗是否有了充分体现其颂德祝福? 请审阅上述的四章右方的调整正是否比较符合原诗应有的行次罗列次第?倘对上列(右方)没有意见,这又说明《诗经》的错简是严重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