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轴对称说课课件 |
范文 | 初中轴对称说课课件 初中轴对称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称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让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5.教学难点: 制作轴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了以探究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了较宽松的学习空间,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引入 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动画演示: 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测量各边的长度、各角的大小、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的长度。 [学生活动:各自测量。] 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与邻近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讲授新课 找一两个学生表述其结论,表述是要注意纠正其语言的规范性。 动画演示: 场景二:正方形的性质 师:这些性质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矩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三:矩形的`性质 师:同样在这些性质里寻找属于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菱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四:菱形的性质 师:这说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根据这些性质,我们能不能给正方形下一个定义?怎么样给正方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有同学做跃跃欲试状。] 师:请同学们回想矩形与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矩形与菱形的定义类似的给出正方形的定义。 学生应能够向出十种左右的定义方式,其余作相应鼓励,把以下三种板书: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学生活动:讨论这三个定义正确不正确?三个定义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种定义方式。] 师:根据定义,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下。 四、说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课始,老师一句: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玩?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的撕纸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学生的兴趣推到了极致!你会象老师这样玩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折纸和撕纸。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到黑板上。这样的新课导入,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通过“撕纸”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是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从直观上引发出“对称”之美,课堂教学随之直奔学习主题。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找特征,初识轴对称图形(作品)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师一句: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形状相同,对折后会完全重合。在此基础上我巧妙地引入“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接着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验特征,再识轴对称图形(图片) 出示图片,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抓住了学生好胜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想到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自己的说法;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辨特征,找出真假轴对称图形(课件) 赏心悦目的练习面画,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练习的层次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1.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猜测着,猜到最后一个,打开后居然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猜出的“花瓶”。)在学生的惊讶中,老师趁势启发学生:想一想,花瓶的另一半形状和大小会是怎样呢?你能想办法剪出这只完整的花瓶吗? 2.剪一剪:小组合作完成“花瓶”图,全班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的方法,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3.画一画:你想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画图形的窍门。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主张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