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杞人忧天》课题教学反思
范文

《杞人忧天》课题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杞人忧天》课题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芜湖参赛的课题是《杞人忧天》,我在备课过程中收获很多。

一、寓言,故事有道理。

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特点。教学抓住体裁特点,可举一反三。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分为两层:故事和道理。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要增加对文本的疏通文意。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分成了三大部分:读故事、讲故事、思道理。

读故事是初步感知——以多样的朗读初识文本,在读出语气中逐渐理解人物形象,用小组演读让故事从文本走向舞台更立体更生动;讲故事是把握主体——以板书简图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故事的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思道理是升华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寓意,得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二、目标,多样有层次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什么”。经调查得知,七年级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小时候读到过这个故事的各种白话版本,虽然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却是第一次读原作(节选)。对于这篇文言文,该学什么呢?此文文本较长,有易错的字音,有需要识记积累的文言词汇,也需要进一步带领学生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就是“怎么学”。我设计了多样的朗读,以读入文;利用板书简图,把握情节;谈论古今,从多个角度理解寓意。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就是“学会什么”,重在能力、品格、观念等。此文恰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的好素材,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是依据这种理念,结合文言文以及寓言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文言词汇:亡、晓、若、中伤、舍然。

2、过程与方法:以多样朗读感知文本;以思维导图把握情节;以讨论形式多角度理解寓意,培养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铃声响起,课堂结束。细细思量,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演读,结束太匆忙。

在以双簧形式演读杞人和晓之者的第一回合的对话时,学生的配合并不默契。虽然他们主动要求调整角色再次演读,但效果其实仍不尽人意。

因为担心这个环节会挤占后面的教学时间,我匆匆结束了这不十分成功的演读。现在,静心反思,这是不对的。不对之处有二:

1、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努力,演读是可以达到新的`高度的,所以不能如此功利地匆匆结束。

2、此处,可以让台下的学生做导演,提出修改的建议。这是考察更多的学生能否疏通文意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培养学生根据文字进行想象的好机会。

(二)、提问,难度不适宜。

虽然一向留意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指向明确单一,但这次设计中的有个问题还是因为难度太高而让学生迷茫不知所云。这个问题就是:晓之者如何成功为杞人解忧的?

“如何”二字,让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我总结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不够,这样的问题是极有难度的;二是初一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仍需培养。

因此,这个环节难度稍高,导致课堂稍有停滞。

我现在回想,此处应该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直接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即可。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有些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有些内容要依靠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不适宜抛给学生。说到底,还是以学定教。

(三)、点拨,急躁未中的。

对于刚才的问题,有一同学说:“他向杞人说了善意的谎言。”

我能理解他的这种说法,但是我太过快地给予否定,自己呈现出了答案,这等于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此处,正确的做法应是:

1、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2、问其他同学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3、归纳出:善意的谎言是明知真相却善意掩盖,而晓之者是以惑为知。

我想,这样一路走来,该是非常精彩的。可当时,自己对这个生发点的处理却过于急躁了。

经过一遭磨练,收获是很多的,在最后的教学比赛的课堂上,缺点也是很多的。这再一次提醒我: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难度应适宜学生避免拔高;点拨,应循序渐进逐渐引领。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