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柳宗元《江雪》教学设计 四年级 |
范文 | 柳宗元《江雪》教学设计 四年级 柳宗元,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抓住诗中千”、万”、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图,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 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春、夏、秋三个季节) 三幅画就是三首诗,走过了春夏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样一幅画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3.再指名读,评价节奏。 4.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画) a.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那些景物?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b.指名读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山路,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 c.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画面中一定还有什么?(雪大)追问,从哪里发现的? (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 你是从哪两个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飞雪。随文点红绝:绝迹。灭:消失。 板书:漫天飞雪 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仍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d.出示课件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头上戴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3.绝唱, 雪景如在目前。——顾璘齐读,再次感受漫天飞雪。 四、抓住文眼,读出诗中之情 1.过渡: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诗情。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读,听着诵读,看着画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行人消失,在这样空旷而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鱼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鱼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a.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消失。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除了鱼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多么空旷凄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千山万径多么荒凉!齐读。 b.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新的发现?(点红千万孤独)鱼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于一身啊!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孤独。板书:千万孤独)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是这首诗的诗情。齐读:板书情”。 五、意境探寻,读出诗中之志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那么冷的天,那个鱼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净,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和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 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这种情况下写的。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这首诗是他所处的寒冷凄凉境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观赏《江雪》视频朗读。(板书:志) 6.情境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象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尊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飘下来,好象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天气是多么寒冷,男生读;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女生读, 你看,他眉头紧锁,似乎满腔幽怨无处诉说,男生再读。 你看,他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不屈不挠,女生再读。 你看,他寒江独自垂钓,一身傲气,你们会背了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板书:顽强不屈)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江上垂钓系列的古诗有不少,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方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现在,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题 秋江独钓图》?指名两个学生说。 4。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一样,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 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