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草原教案 |
范文 | 关于草原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原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蒙(měng)”,认读1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野花的句子。 4、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5、引导学生介绍、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游历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欣赏过云雾缭绕的庐山,今天,老师建议大家去领略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光。谁有兴趣?好!我们出发! 2、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 3、启发:谁愿意谈谈感受? 4、师:看来,大家对锡林郭勒草原很感兴趣,让我们走近一些,来个近距离接触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 要求:体会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讨论: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师:虽然,草原留给我们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能概括出此时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让我们踏上草原,细细地用心欣赏它。 三、细读感受 (一)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默读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可以边读边画。 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板书(广阔美丽)(野草)(湖水)(野花) 4、引导学生体会 野草——广阔、茂盛 湖水——清亮、神奇 野花——鲜艳、清香 5、重点句(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1)各自轻声读,体会 (2)讨论:从哪儿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 (3)句子对比: A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B草滩上,有一洼洼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就像镜子一样。 师:你感觉哪句好?为什么? 结合平时看的影视作品,说说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什么样? 什么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为什么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4)启发想象:除了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还可能映出什么? 师:想不想亲眼看看这广阔美丽的草原? 6、多媒体课件(草原近景,配乐腾格尔所唱《天堂》) 7、指导朗读 (1)各自有感情朗读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评读 师:谁有不同的读法? 8、指导背诵描写野花的句子 师: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我们去感受它的生机与活力。 (二)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2、讨论: (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里写了草原上有什么?发出哪些声音?有哪些动作? (3)启发想象:除了这些,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我们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板书(动物、人) 4、指导朗读 师:老师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了,你们呢?我们来师生合作朗读,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 四、总读感悟 1、师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第一、三自然段,生读第二、四自然段 2、小结: 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简直是未来的作家和诗人! 五、拓展 1、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歌词) 2、欣赏歌曲第一段 3、自主创作第二段 4、展示 板书设计 野草 广阔美丽湖水 野花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动物 欢腾世界 人 草原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2、鼓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难点 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 3、作者蕴藏在草原景色中的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情况: ⑴请学生给生字词注音: 前瞻簇立迥然穹庐长鬃摩挲 ⑵正音、正字: 前瞻(zhān)簇(cù)立迥(jiǒng)然穹(qióng)庐 长鬃(zōng)摩挲(suō)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腾格尔《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天堂》) 提问: ①你从歌曲中听到草原上哪些独特的事物? ②从这首蒙古长调中,你感受到歌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腾格尔,来自大草原,自幼就生活在这歌与草的海洋里。他的歌声飘逸、宽广、豪爽、粗犷,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一听到他的歌,人们就会想起蓝天、白云、草原、雄鹰。这就是腾格尔,一个唱出蒙古人性格的艺术家。 蒙古长调,是唱给天空的,蓝天有多高,他们的调子就有多高;蒙古长调,是唱给大地的,土地有多辽阔,他们的尾音就有多悠长。啊!蒙古长调太长、太自由,没有什么容纳的下它,只能交给天空和草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原野放歌”之《静默草原》》作者:鲍尔吉.原野。 (板书课题及作者)(播放视频:草原赤子)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后裔。1958年出生,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鲍尔吉·原野的作品豪放、幽默、雅洁、细腻。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鲍尔吉·原野是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并连续三年被内地和海外评为“90年代中国十大散文家”。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思考: ①总览全文,作者眼里的草原有哪些特点? ②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从文中找出人在草原上的感受的语句。 ③作者对草原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①特点:辽远而苍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 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②感受: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因而困惑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板书结构提纲。要求学生填空,未完成的空留给下面解决) 三、探究揣摩 1、老师播放电视散文,要求学生注意表达独特、深邃的句子或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点拨:什么是独特: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独特?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独特?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是独特?独特表现在①比较,和别人不同的个性;②新辟的,别人没有的首创。) 2、分析1-6段 作者在说明草原特点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这一修辞手法具体表现在哪里? 明确:草原的景观(一样的风景)与他处的风景(处处是景,景随步移)相比 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眯着,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大睁,因而困惑) 分析:都市人因为习惯了处处是景,景随步移,所以当他们站在草原上看到一样的风景时,打破了他们的日常观赏习惯,于是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后来到了另一个地方,总是会产生许多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都市人看草原风景也要改变方式,否则就会陷入困惑。 蒙古人“眯着眼睛,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你在什么情况下眯着眼睛?这不是外在刺激的反应,而是内心激发的情感。享受草原,陶醉其中。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的感情是——喜爱,欣赏。 3、分析7—10段 ①文中说,“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不矛盾)以文中的句子解释。 明确:“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分析:“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 ②第10段为什么写大海? 对比。写出对草原的热爱。表达婉转含蓄,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分析:如果作者一直生活在草原,没有见过大海,我们会说他对草原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因为缺少参照物。可是作者呢?有过海上观景的体验,无论怎么比,大海都不如草原,我(作者)终是更喜欢草原的。这就是一个蒙古人对草原的赤子之心。 4、分析11—12段 ①学生齐读。 ②怎样理解“自由”与“不自由”? (层次,强调后者。)(“拐杖”、“人文背景”具体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 首先要注意两个词“首先”“第二个”,也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这两种感觉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依此而来。当我们站在草原上,面对草原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自由。我们可以在这里骑马、摔跤、放声歌唱……悠闲自在。然而,正如作者接下来所说的“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拐杖有什么用途的?“人文背景”具体指什么?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有了这些,别人对你也就尊敬、羡慕,人有时就会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有个成语叫“人定胜天”,什么意思呢?它强调人征服自然的勇气和魄力。但是在草原上,人失去了一切依靠,显示自己威力的咆哮,就是自不量力。哭泣只能证明自己的卑微渺小。于是人就会局促不安。 这种局促在“外来的旅人”身上怎么表现呢?就是“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5、分析作者对草原的感情及感悟(13—15段) 同学们,咆哮哭泣显得可笑可悲,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朗读第13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咆哮哭泣显得可笑可悲,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比作“母牛”、“烈马”) ②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 烈马牛羊是草原的象征,是蒙古人最为亲密的伙伴,只有这样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才能表现出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母牛品尝流水,这是一种温柔的爱,烈马暴躁,摩挲草尖时,却是那样的温顺,这是一种热烈的爱。 草原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地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感受内蒙古草原地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地团结互助 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汗情深”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草原的风光、文字资料;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有关草原的歌曲,蒙古民族风情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光独特,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边叙述边播放蒙古族风情录像) 3.学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初读课文 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 三、精读课文 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2.既然是美景,那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参观任务是:(多媒体打出)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 你们觉得哪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 (先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4.小组汇报 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的美(读、唱) 5.重点引导 描写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的句子 写出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的句子 此时此刻,我们参观者的心情怎样?(高兴、欢快)。你能将这份喜悦读出来吗? 6.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陈巴尔虎旗草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汗一家的`情谊。课后请同学们通过读书上网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 草原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进而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锡(xī)林郭(ɡuō)勒(lè)大草原 内蒙[měng]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kuò)而又美丽的。[句导读:开篇点题,并且概括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特点之一:广阔而美丽。] 段导读:总的讲了锡林郭勒草原广阔而又美丽。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①“绿”和“铺”两个字分别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 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②这句话具体写出了草原上野草怎样的特点?]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③这个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ɡ)花,散(sàn)发着阵阵清香。[④这两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野花的特点的?] 段导读:这段话从野草、湖水、野花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而又美丽。 草原不仅(jǐn)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段导读:概括地讲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是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矫(jiǎo)健的雄鹰 (xióng yīnɡ)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⑤这句话写了草原上雄鹰和百灵鸟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成群的牛羊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 [⑥“安闲”能不能改成“安静”?]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句导读:写小马驹撒欢儿时的活泼、可爱,是热闹的草原不可缺少的风景之一。]偶尔(ǒuě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⑦这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什么?]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⑧“散落”一词说明了什么?]牧(mù)民骑(qí)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huī)舞着鞭(biān)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句导读:写牧民骑马放歌的情景,草原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也体现了草原的特点——欢腾。] 段导读:作者抓住草原上有特点的事物,通过人和动物的活动,写出了草原的勃勃生机。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摘录并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能说一说你去过什么地方?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去过草原吗?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看看吧。 二 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练习扩词。 2.同桌相互检查读字、记字。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广阔:宽广。 偶尔:偶然。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丹”,注意不要多写一点。 6.认读多音字。 四 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比看谁读得流利。 1.教师可以用锡林郭勒草原的风景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本课有好几个多音字,如“蒙”“没”“散”“嚼”。在初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应列出其他读音,并体会它们的意思。 3.教学本课生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比如形近字对比法、分析形声字形旁声旁法,扎实写好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投影。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二 细读课文,感受美丽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2)讨论理解。 ①句子理解。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一个“绿”字,写出了草原的一大特点——草多。“铺”说明了草原的广阔与平坦。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这句话具体地写了野草的颜色及茂盛的特点。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A.想象宝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湖水像宝镜? B.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C.谈谈你的感受。 ②除了青青的野草和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草原上还有什么呢? ③填空练习。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 ),粉红的( ),宝石蓝的( ),散发着阵阵清香。 (3)投影出示大草原图片,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①边看画面边听,感受大草原的美丽。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5)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然后展现了( ),最后是( )。 过渡: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太美了!它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3)讨论上面的问题。 (4)师生对读课文,感受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老师读描写动物名及牧民的部分,学生读描写他们活动的部分。 (5)练习说话。 ①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②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三 想象、创新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感受到了草原是个美丽、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2.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3.请你回家后当一次小导游,向家人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教案 篇5【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讲读分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了解蒙汉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读写训练项目,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抓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和“抓住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句子含义也较深,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和草原风土人情。 向学生提供有关反映草原风光和草原民俗的图片和读物。其目的是:①为突破难点,理解课文作准备。②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能力。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字词,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回味、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会心 四、出示预习提纲 内容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真读课文,按“写景”、“叙事”给课文分两部分。并按课后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结合上下文,试着理解课后2题中的句子,为下节课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课上交流。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自由发言。 1.说说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经过努力,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草原教案 篇6教案准备 1、斑马的图片。 2、图画纸、炭铅笔。 教案过程 一、出示斑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向幼儿提问: 1、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条纹。) 2、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二、请幼儿利用炭铅笔,在图画纸上绘画斑马。 教师可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三、教师可指导幼儿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四、幼儿可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作品完成后,教师可将作品喷上定画液作保护,防止炭粉脱落。 五、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教案建议 教案前在美工区投放炭铅笔,可让幼儿使用炭铅笔随意绘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熟悉材料。 分享一下教案需要用到的关于草原上的办法图片展示: 草原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同时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在进行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了三个有效的问题: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大草原的广阔美丽的?学生通过画出相关句子,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看谁读得精彩,读得美。 (设计意图:生读、划重点词句,师引导充分读,交流、感受。结合图片,让学生观察,披文入境,发挥想象。在词句品读中,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比较,揣摩,体会,突显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 (2)、默读思考“欢腾”什么意思?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再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在欢腾的各种动物和牧民中你最喜欢什么,你来表演一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表演体会“欢腾”的情感内容。体会草原上动物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情境。把内容体会内化为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爱草原的情感,再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师设问:在这广阔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愿意作欢唱的百灵,还是自由飞翔的雄鹰,还是跑得象风一样的黄羊……,百灵鸟,你唱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能唱得这么欢快呢?牛啊,羊啊,你为什么能这样安闲呢?小牧民,你为什么能唱得这么醉人呢?模仿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体会牧民骑马高歌的情景。) (3)、草原上的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高歌,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草原,你会体会到草原的什么?你最希望在草原上做些什么?(翻筋斗,捉迷藏,骑马,唱歌,喝奶茶……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激发想象,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草原教案 篇8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二、学习准备 搜集草原风景的图片、资料。 三、学时安排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注意生字“勒、骏、限、鞭、驰、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涩、涯”的读音); 3、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列小标题):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或:初见草原—迎客—相见—待客—话别;初见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联欢话别;……) 4、反复默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如:(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类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可能唱什么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为是“天苍苍,野茫茫……”) (3)“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 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 (5)“这种境界……”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境。“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恋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能吟什么诗)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类似的感受。比如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诵。 6、质疑。 7、建议课后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感受草原,或赞美草原、关注草原的实践活动(如画、写诗或文、配乐朗诵、编歌、找图片、搜集描写草原的诗歌、办手抄报……)。 第二学时 1、课文不仅写了草原的景美,还写出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人情美)。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如“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许多人“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客人;他们盛情款待来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姑娘们为客人唱歌、跳舞,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等等。) 2、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3、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这一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课文中还用了不少比喻句,来描绘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画出来体会体会。 (如用“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来比喻草原上的羊群;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小丘;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来比喻河;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族同胞。这些比喻的特点是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我们亲眼见到了一般。) 5、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要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6、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向同学介绍内蒙古风光和风情。说之前可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列成提纲,然后围绕提纲介绍,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7、质疑 8、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拓展阅读:《草原》课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