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
范文 |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导语:《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欢迎查看。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对,是落花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出示文字图片介绍许地山,突出他的笔名“落华生”,激发学生的疑问。 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清楚了。 二、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交流: 围绕花生将课文所讲到的内容列一列小标题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写以上内容的段落,指名读正确、通顺。 (1)种花生(第一自然段)“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这句话用几个次写出了种花生的过程,你能找出来吗?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指名朗读 学生读后,“居然”你懂吗?为什么这里要用居然,你知道吗?读一读,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此时姐弟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2)收花生、尝花生(零星散落在一、二及最后一段中,指名一一读出来即可) (3)议花生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个内容,那天晚上都有哪些人参加议论花生,分角色朗读 (4)了解了这四方面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很简单,“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就写出了种的过程,一个“收获”写出了收,吃就用“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一句话写完,至于味道怎样一句都没提,而议论花生却整整写了12个自然段,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是啊,文章这样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更加突出,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 三、重点感悟,理解花生的特点 1、那天晚上,全家一起围绕哪个话题在议论花生呢?快速默读,找出花生的好处,做上记号。 2、指名说一说花生的好处,教师板书: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第四种好处学生可能讲不清楚/soft/) 3、在这么多好处中,有一样最可贵,到底是什么,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自由朗读,你读出花生的可贵了吗?(学生读句子或说花生的特点) (2)如果把花生当做人的话,你读出了它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那味美又有用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读到这儿,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可贵?(板书:不炫耀自己、不图虚名) “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的果实味美、价钱便宜,人人都喜欢,可它却矮矮地长在地上,连有没有果实都不能分辨,此时你又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4、这就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父亲用什么办法让我们读懂这一点的呢?(对比) 5、读着父亲的话,想着花生可贵的品质,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谁愿意来表达?指名朗读这段话。 四、作业 1、课堂作业本前几题 2、抄写第十段话。 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1、文字:抓住“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重点词语,联系文本,渗透汉字文化教学,注意“爱慕、印”等有形有色的构词特点。 2、文章:此文浅显易懂,文章层次富有条理,详略分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全文以“落花生”为线索,重点围绕“议花生”展开了论述,使人读后便明白一种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结构的文章,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围绕重点内容选材。 3、文化:借物喻人,借落花生的好处多,喻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面子,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抓住如此的人文,更利于学生将父亲与一家人的对话的内涵。 教学目标 1、通过字词的教学,体会文章虽浅显的文字,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达到识字词习文,习文促进字词的理解。 2、通过阅读教学,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的比较中,比较详略抓重点;我们谈”与“父亲谈”,比较内容抓重点;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比较目的抓重点。搞懂“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落花生与石榴、苹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对比,理解父亲与家人的话: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 做有用的人,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这只是第一层面的理解。做讲体面,石榴、苹果、桃这样的人,这是第二个层面的理解。明白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即,做又要讲体面而又对他人有好处的人,这是第三个层面的理解。理解许地山的父亲为啥希望他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这是第四层面的理解。 教学预设: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一)字词 1、抓住重点的字词 1)半亩(mǔ)[拼音]、吩咐(fēnfù)[词义(a、嘱咐;b、口头指派或命令),课文中谁吩咐谁]、榨(zhà)油[字型结构]、石榴(liú)[读轻声]、便宜[多音字]、居然[字义,学会用词]、爱慕[字义,课文中是对什么有爱慕之心?] 2)巩固字词(思维体操)。 (二)文章 1、这一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以落花生为线索,课文讲了“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 2、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细读课文,明白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运用“比较法”去独立阅读课文。这需要老师的指导,交学生去“渔”。] 1、“对照比较”抓重点 1)比较详略抓重点(默读方式处理) 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的比较中,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详略,详者为重点。 2)比较内容抓重点(分角色读:注重人物对话) 在“我们谈”与“父亲谈”的内容比较之中,“父亲谈”的内容更加重要,学生通过比较内容,抓住了重点。 3)比较目的抓重点 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两个方法显然无济于事了。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写作目的,于是,“学花生——做有用的人”这一最重点便抓住了。 2、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每一部分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1、抓出全文的重点段落。 [估计: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落花生的品质,有了初步的印象。学生很可能在迅速的抓住全文的重点段落。] 1)找出重点段落,第10段,师生对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背诵。 交流心得:我采用的是理解记忆的方法。这一段父亲的话,分成了两部分。我采用的是一句一句的背诵的方法。 2)理解帮助。 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②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不做苹果一样的人。] ③探讨为什么要做花生一样的人? [引导学生读父亲接下来所说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们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④接合现实情境,讨论注重外表是不是不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桃、石榴、苹果,外表非常的美,使人一看便生爱慕之心,做这样的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明白追求外在美,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追问:想做什么样的人? [估计:学生要做桃、石榴、苹果一样的有外在美的人] ⑤理解文中“我”说的那一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讨论什么样人,才是有用的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只讲体面不对。] 追问: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估计:学生回答即要做一个即要做讲体面的人,又要做一个对人有好处的人] ⑥为何文章中,作者的父亲希望作者只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外面不好看而有用的人? 为了给学生解惑,一是引出作者许地山的笔名“落华生”,说明作者一生也在勉励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一样品格的人。二是,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许地山的父亲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反而希望孩子们做花生那样的人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二十世纪初叶,国家正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国家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的许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地山的父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扎扎实实的学点本领,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个有用的人。其拳拳爱国之心浓缩在殷殷期望之中,父亲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参加“收获节”,父亲之所以拿花生与苹果石榴对比来揭示花生得最可贵的品质,许地山之所以将自己的笔名确定为“落华生”,就不难理解了。 2、有感情的朗读父亲所说的话,明白做一个有用的人的意义。 在边吃边谈中,理解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理解这一印字。牢记在心中,一生受用的意识。 四、超越文本——引发人生思索 1、了解许地山 许地山生于1893年—1941年,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2、谈做一个有用的人。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或背诵全文重点段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