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游记鉴之人行顺境风险大散文 |
范文 | 西游记鉴之人行顺境风险大散文 西行取经一去十万八千里,山高路远坑深,妖魔鬼怪横行,风险不可谓不大。那么,经言过耳、梵音净心的玄奘,本应勘破红尘、淡出世事,怎肯以一己之肉身凡胎,赴这万里风波之险呢? 这就要分析当时的情形。西去取经的决定,玄奘是当着国家最高领导人唐太宗及自己辖下数千僧侣的面作出的,似乎根本就没有犹豫过。但应当注意到一点,在他作出决定之前的一时半刻里,他精神和事业上的双重“偶像”――观音菩萨刚刚现了真身,纵是他卅年苦修、心静若水,此时此景也足以让他热血沸腾、头脑发昏。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一念唐突应承下这宗业务的同时,唐太宗顺坡下驴搞了恩赏,加封他一个御弟虚名,结果他只好拈香为誓,要“捐躯努力,不得真经,即死也不也回国”,事至此时,便再无可能推脱保身了。 事实上,玄奘也不是对这西行之险一无所知。因为书中交待得明白,在他作出决定时以及出行的前期,他并不知道自己竟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号弟子金蝉子转世,日后会有丁甲、揭谛、功曹和伽蓝昼夜护持,也不晓得还能收上三个法力出众的高徒,事实上会有惊无险地走完全程,因此待他回到洪福寺时,头脑已然清醒,面对辖下僧众时似渐生悔意,坦言“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甚至开始着手交待后事,“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不然,断不回头”。可见,此时的玄奘已痛感自己的决定过于盲目和冲动了。 那么,他为何还是要接受冲动的惩罚,远赴这万千险阻呢? 这就得先来看看玄奘此时的处境。虽然对于玄奘的年龄,书中语焉不详,但从后来信息来看,上路前他当未及而立之年。这个年龄段的人,主观上有干大事业的激情,但客观上还缺乏人情世故的历练;也就是说,比较容易冲动。玄奘虽是生身便修行,较常人多些道行,但彼时他的人生际遇,恰是劫波历尽、柳暗花明:玄奘出世即遭难,为迁安和尚从江水中救出,落了个诨名“江流儿”;十八年后才认了生母,又借外公殷开山的力,方才救出生父。此后就是一路顺境,恢复贵族身份后,在外公和父亲的同事们的举荐下,被加封天下大阐都僧纲,还专门修座洪福寺供他修行讲经,政治上前途无量;接着,观音菩萨降驾私访,送了他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在长安城夸街时万人空巷,直将他誉为罗汉临凡,转眼间又博了个好民声。 此时年轻的玄奘大红大紫,可谓人生正值巅峰。 人生行逢顺境、甫登高峰时,比较容易飘飘然,以为人生磨难不过如斯,天下大智成竹于胸,头脑容易发热。高僧玄奘也概莫能外。所以,当观音菩萨化身搅了水陆大会,亮出“大乘佛教”的金字招牌后,惹得唐太宗对“谈天、说地、度鬼”的三藏真经艳羡不已,旨令一出,玄奘即应声而诺――可以想见那时的他,定以为天下大事非吾不能当之。但当他回到自己的地盘时,心绪平复了,方才言出由衷:“大抵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报国耳”。“不得不”这仨字颇耐咀嚼了,算是出自肺腑,也足以证明,他的西行冒险并非自觉自愿,也不是出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勇大义,完全是盛名之下、情势所迫,其实已避无可避了。 这样巅峰易癫狂的故事当然少不了现代版。比如原来就有一个在前苏联解体时拿轻工产品换飞机的商人,在成就一系列商业“神话”之后,就开始租卫星,还幻想着替喜玛拉雅山脉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青藏高原改造成江南;但结果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了。由此可见,人生路上虽风险无处不在,但行至顺境时,风险尤甚。此时能不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关系到下一程的凶吉否泰,也决定了你还能往前走多远,或往高处爬几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