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
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 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 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 ③默诵诸经注疏 ④。遇故友若 ⑤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 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生以乡人子谒余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5)发书详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无奔走之劳矣∕劳其筋骨 B.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或颠坠崖谷∕或异二者之为 D.咨其风土∕咨诹善道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2)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11.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答案: 8 (1)朝廷(2)给予、赠送;(3)拜见;(4)到;(5)打开、翻开 5分(每小题1分。) 考查重点实词的理解。 9 D(询问;A.辛劳/使……劳累;B.得到/通“德”,感激;C.有时/或者) 3分 考查课内外多义实词、虚词的理解。 10 (1)同他议论辩驳,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2分(“辨”1分,“夷”1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句子的理解。 (2)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 2分(“自”、“释”各1分。) 11 B(不是“学习方法不好”,而是“学习不专一”。) 3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内容的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 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 13.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0.D 11.(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1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3.(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4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答案】 6、(4分) (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 7、(4分)第1问示例:趣:①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 第2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5【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一日与游酢①见颐②,颐偶瞑坐,时③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释:①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②颐,即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③时:人名,杨时。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遇叱咄 或: (2)主人日再食 再: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 文段【甲】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4. 文段【甲】中的宋濂与文段【乙】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 (1)有时候 (2)两顿 2. (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 (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穿着旧棉袍破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人家的想法。 3. 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4. 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评价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师生关系。老师是长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评价示例二:我不完全赞同这种师生关系。师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才能沟通心灵,发挥更大的潜能。(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共2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6【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参考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2.(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7生序(节选)(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腰白玉之环( )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1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以为号焉B.当余之从师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足肤皲裂而不知置酒而招之D.烨然若神人环堵萧然(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①跑 ②等到 ③热水 ④腰佩 【小题2】D 【小题3】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4】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近几年也出现了虚词词义的考查。重点实词词义和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是本次考查的重点。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只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就可直接解答此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A项中“以”因此/做为;B项中“之”助词,无意义/代词,千里马;C项“而”转折连词,却/承接,因此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本题因为来自课内文言文阅读,这些句子在课内都理解了,难度很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这个题在日常学习和复习中,已经经过了大量的训练,考生应该不费什么时间就可以将本题解答完毕,因此日常学习和复习时对新课标规定的必考篇目还是要认真复习,多做练习,以利于掌握扎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8【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小题4】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小题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1)超过约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着 (4)到……去 【小题2】(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2)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小题4】示例: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专注,持之以恒。 【小题5】示例: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9(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选自宋濂《王冕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0.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出游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等待 C.或牵牛来责蹊田(《王冕传》)践踏 D.馆秘书卿泰不花家(《王冕传》)寓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在宗庙中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他已经成年。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会试及第者。 D.燕都,或称燕京,即今日北京之别称,原为燕国都城,后为元明清三代都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善假于物也(《劝学》) C.伥伥无所依(《王冕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D.泰不花荐以馆职(《王冕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与宋濂均是少年好学。宋濂因家贫只好借书遍观,并虚心向同乡前辈求教;王冕则在家人支持下入寺庙苦读。 B.王冕率真放达。他母亲想回故里,他就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冠跟在母亲的车后,引来孩童围观讪笑,他也跟着笑。 C.王冕慷慨仗义。当他听说朋友卢生死在滦阳,他就不远千里赶去,取回卢生的骸骨安葬,并收留了朋友的两个幼女。 D.王冕胸有大志但未实现。他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志向,可惜还未实践就去世了,很多人为之叹息。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 15.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 9. D 10. A 11. C 12. D 13. C 14.(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他学成之后成了学识渊博的儒者。 (3)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做的,我怎么可以沉溺于此呢? 15. ①宋濂是主动百里上门求师,因为其热情、谦虚和执着终有大成。②王冕是因为苦学而被名师看中,在名师的指点下成为通儒。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0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小题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 【小题1】C 【小题2】(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小题3】D 试题分析: 【小题1】A.动词,亲手;名词,手。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 【小题2】注意关键词“援:引、提出。质:询问”的解释。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的说法不正确,“略无慕艳意”即是印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 (2)弗之怠弗:___________ (3)宋濂尝与客饮 尝:___________ (4)间问群臣臧否 臧: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然,卿不朕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 (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3. (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略”。(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 ②主人日再食 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案: 13.①因此;②两次。 14.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15.宋濂因为家贫无书可读,不得不借书、抄书来读;为了读书,宋濂常常跑到百里之外求师;宋濂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安于清贫,不慕富贵,一心求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3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略无慕艳意。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作者在学习从师过程中,除有“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还遇到哪些困难?(请用原文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还言,分辩 小题2:(1)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 (2)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小题3: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共3分,每点1分) 小题1:试题分析:“走”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字,其意思是固定的。“复”要根据语境用确切的词语代替,如“答复、辩解”。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略无”“以是”“假”,这三个词分别译为“一点也没有”“因此”“借”。其中的“以是”是固定用法的词语,“是”在此为代词。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寻找“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的困难,根据“请用原文回答”的要求,可以提取出“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些切题的语句。 点评: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4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答案】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⑴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⑵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20xx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日再食( ) (3)腰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汤沃灌(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向 两次 腰上佩戴 热水 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快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 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 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