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原文及赏析 |
范文 |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原文及赏析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译文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心中的苦痛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那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尽千杯酒。身为男子汉,关键在于言行的正确性,而不是以困厄与显达来论定成败。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孟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 北邙(máng)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王公贵胄多葬于此。 黄尘:指岁月时光。 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何,什么。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钟:同盅。 行处:做官或退隐。 穷通:穷困与显达。 赏析: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