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1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活动准备: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2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活动重难点: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儿歌《爱惜粮食》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稻谷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3活动目标 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不浪费食物”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来源。 这是什么?米饭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熊猫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飞碗来到了田野寻找大米的由来。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播种、育苗、插秧等种下水稻,等待水稻长出金灿灿的稻谷,再进行收割、脱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脱壳碾出大米。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讨论交流珍惜粮食的方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你知道哪些节约粮食的方法? 2、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家园共育 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4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5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6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我们常吃的粮食,知道粮食对身体的作用。 准备: 各种粮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观察大米、白面、生面条,并请他们说出各种粮食的名称。 2、将大米、白面、面条煮熟,请幼儿比较与未煮熟时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品尝煮熟的食物。 4、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这些食物对我们身体有什么益处。 5、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粮食,吃了粮食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大个。 建议: 可以结合吃饭时间向幼儿介绍各种粮食。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与大班小朋友一起过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喜欢与同伴一起过节,感受节日快乐。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每人备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与大班联系,协商一起过节的事。 活动与指导: 1、布置儿幼带好自己的训、礼品跟随教师来到其他班级内,指导他们主动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贺节日,并在老师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组织幼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停花落谁手谁就表演节目。要求幼儿为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欢迎。 3、示意幼儿把自己的小礼品取出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7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二、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三、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五、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 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 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辛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8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谈话导入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2、认真看《爱惜粮食》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珍惜粮食吗?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 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9目的要求: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 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材料配套: 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 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 ⑴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⑵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3、幼儿分组进行交流 ⑴分组讨论:你知道的粮食在哪些?粮食从哪里来?农民是怎么种粮食的,辛苦吗?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 ⑵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⑴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⑵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10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幼儿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揭示课题)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幼儿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指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教学延伸: 1、鼓励幼儿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幼儿园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11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幼儿园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12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