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六年级应用题答案 |
范文 | 六年级应用题答案 为帮助六年级的同学们加大应用题的练习,小编整理了一些六年级应用题和答案分析,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些练习题提高数学的水平,从而提高成绩。 应用题:工程问题 有一项工程,由三个工程队每天轮流做。原计划按甲、乙、丙次序轮做,恰好整天完工;如果按乙、丙、甲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0.5天;如果按丙、甲、乙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1/3天,已知甲单独做13天完工,且3个工程队的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队合作要几天? 答案: 根据条件可以作如下分析:有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3) 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甲=乙+丙×1/2=丙+甲×1/3 可以得到:丙=乙=甲×2/3,所以不符合条件。 第二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2)甲(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1/3)乙(2/3) 可以得到:丙=甲×1/2,乙=甲×1/2÷2/3=甲×3/4 所以三个工程队合作的时间是13÷(1+1/2+3/4)=52/9天。 应用题:路程问题 1.通讯员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到某地去,返回时因绕另一条路而多走3千米,回程时他每小时行7千米,仍比去时多用10分钟,问往返各是多少千米? 2.两个集镇之间的公路除了上坡就是下坡,没有水平路段,客车上坡的速度保持为15千米,下坡的速度保持为每小时30千米,现知道客车在两地之间往返一次,需在路上行驶4个小时,求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第一题 3千米需要的时间是3÷7=3/7小时,用3/7-10/60=11/42小时的时间相当于去的时候的1-6/7=1/7,所以,去时的时间是11/42÷1/7=11/6小时。所以去的时候的路程是11/6×6=11千米,返回就是11+3=14千米。 第二题 去时的下坡是返回的上坡,去时的上坡是返回上的下坡。所以所有的上坡路和下坡路相等。上坡和下坡的速度比是15:30=1:2。下坡用去的时间是4÷(1+2)=4/3小时,所以上坡路长4/3×30=40千米。故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0千米。 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在两地之间往返一次,上坡的路程等于下坡的.路程等于x。 x/15+x/30=4 x(1/15+1/30)=4 x/10=4 x=40(千米)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0千米 应用题:人数问题 李口和向阳两个学校的学生到烈士墓去,所去人数都是10的倍数,租14座的中巴一共要72辆,如果改租19座的中巴,李口比向阳多用车7辆,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各多少人? 解析:充分利用10的倍数。 两个学校共有人数比14×72=1008人少,比14×71=994人多,即共有1000人。 改租19座的中巴后,可以乘坐1000÷19=52辆……12人,即53辆车。 所以李口学校租车(53+7)÷2=30辆车,向阳学校租车30-7=23辆。 所以李口学校有学生30×19=570人,向阳学校有学生1000-570=430人。 验证一下: 如果李口少10人,还是30辆车,向阳学校有学生430+10=440人 440÷19=23辆……3人,需要24辆车,相差30-24=6辆,不符合要求。 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共有:14×72=1008(人) 因去的人数是10的倍数,车辆不能超员,所以学生总数1000人; 设:李口学生数为x,则向阳学生数为1000-x 李口租19座的中巴数=x/19 向阳租19座的中巴数=(1000-x)/19 x/19-(1000-x)/19=7 2x-1000=7×19 2x=1133 李口学生数为x=570(人) 向阳学生数为1000-x=430(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