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
范文 |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示练习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二、复习铺垫 1.口算。 5.2+2.8 3.63+6.37 0、72+0.28 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习加法运算定律。 (1)口算2.2+3.3=?3.3+2.2=?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2)卡片(2.6+3.9)+6.1=?2.6+(3.9+6.1)=? 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追问:以前学习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有关复习题。(卡片出示) 指名两人小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卡片出示:加减混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探究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2)出示例6。 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按照刚才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组织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评讲时提问:你能把做题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2)追问:谁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 4.教学加法简便运算。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一些必须的支出。老师家在八月份就有很多支出,我把它编成了一道应用题,请大家帮我算一算。 (2)出示题目: 老师家在八月份支出水费21.37元,电费75.6元,物业管理费78.63元,共支出多少元?(小黑板) (3)学生读题后提问:你发现这些数字都是些什么数? 你会列出算式吗?( 21.37+75.6+78.63 ) (4)学生独立试做,老师巡视,发现不同算法的学生请他板演。(可能) A、21.37+75.6+78.63 B、21.37+75.6+78.63 =175.6(元) C、21.37+75.6+78.63 =(21.37+78.63)+75.6 =100+75.6 =175.6(元) (5)学生讨论: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应运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组交流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第三种算法比较简便,利用整数加减法中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第三种方法简便,可以直接口算。) 教师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目时,首先要观察题目,看能不能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然后再下笔做题。 (6)完成例7请一名学生板演,评讲时突出:利用结合律先算的一定要加括号。 (7)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计算简便? 五、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做在书上。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2.做练习四第4题前两题。 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练习四第5题。 读题。提问:这道题要分几步做?为什么要用两步解答?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题前两题,第4题后两题,第5题。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 方法一:483.4-(39.3+98.8) 方法二:483.4-39.5-98.8 方法三:483.4-98.8-39.5 答: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反思: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本以为这是一节很平常的计算课,应该很顺利地教学,但是却给我不小的启发。 一、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在备课时,我觉得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但当开始引入课的时候问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你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已经回答出了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这时我就应该了解学生,看来小数加减的运算顺序不是他们的难点,但是在教学中仍按照原来的设计抓住运算顺序不放了,其实在习题的处理时应不要再让学生说说每道题运算顺序了,不如让学生亲自算一下,踏踏实实的做两道题,亲自体验,练习比说说更有效。 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备学生,应该明白学生哪里不会,要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新知识的学习哪里是他们不会的地方,上课时及时调整老师讲课的重难点。 二、体现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题不同的思路展示得比较充分,一个是用全程减去第一和第二赛段的和,第二种是后三段的赛程相加,在教学中交流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一道题有不同解决办法,让学生说的时候重点说思路,学生说完各自的解题思路后,再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思路的不同。 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叙述思考的过程不够清楚,心里明白但不能组织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来说,不能只是老师在前面说,多给学生机会来表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