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创业的小论文
范文

关于创业的小论文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创业的小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篇:转型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摘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让不少人对高校的教育职能产生了质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高校纷纷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简要介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转型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一直沿用传统方法,注重知识技能的培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就业、考研或出国深造,很少有学生有勇气或有能力自主创新,我国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功能普遍缺乏,家庭对于学生创业也大多持怀疑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意识,对学生创业能力和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改革当前高校教育模式,强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能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问题,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建社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层思维的训啦,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教育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学生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创业成功也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

(三)有利于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很明显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告诉发展的市场经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基本一致,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

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能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推进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现阶段已经许多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范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但受到重重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依然保持在初级阶段,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文简要介绍。

(一)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清。

目前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学术领域,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其当成主流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更无从提起。而在高校的教育中,尽管已经为学生开展了部分有关创新创业的工作,然而功利性创新创业的理念还是存在,甚至于相关人员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或者创业提出指导,而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把创业思路和方向传授给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二)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

建设完整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都来源于本校的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及学校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创业经验、知识结构单一和自身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优质课堂难以开展,增大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难度。再加上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部分高校讲学人员是从外界请来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而各大高校因为经费有限,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很难投入配套资源和教育经费,教师本身的科研工作、理论教学比较繁重。对创业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有限。

(三)缺乏持续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

近年来,教育部门围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竞赛,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的'注意,各校为激励大学生的积极性,勇于实践,开展了各类创业设计大赛、科技比赛等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然而这种以短期收益为主要目标的方式,在当时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奖励,但在活动结束后,很多团队就此止步,加上指导老师有其他的研究项目,使得继续研究的团队凤毛麟角。故而,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目的的竞赛活动在短期内虽有一定效果,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持续培养,在没有有效的机制保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很难深入发展。

(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有效结合。

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未将创新创业教育归纳到专业教育的体系之中,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所以推行的创新教育仅仅存在于操作和技能方面。就业率一直是高校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创新能力并不在评价体系之内,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匹配。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改革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当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中。

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开展素质教育。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正常的教学计划,为确保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设置上都应有清晰的规划。

(二)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培养计划。

完善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关键。高校要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学习层面,提高创新能力。此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多参与科研项目如科研创新、科技竞赛、创业训练等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通过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实施者,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进行。当前我国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定时开展教师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深入了解当前各类企业的运行机制,实践出真知,只凭空泛理论知识必然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

(四)建立健全创业培训计划的运营机制。

健全的运营机制是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顺利实施的保障。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学校、院系、学生共同参与,学校负责其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学院负责根据本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培养计划,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计划中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学院在制定实际的培养计划时应坚持“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原则,具体项目的负责分配到人,各类项目课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真正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所提高。

(五)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教育方式长期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老师的传道授业和学生的识记掌握,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当前推行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局面,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高校创立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新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关的科技竞赛、创业比赛等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平台,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有效推动改革当前高校教育模式,强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国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

[2]李秋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模式和路径选择[J].闽江学院学报,2014(01)

[3]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2)

第二篇: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校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根据我院实情,构建富有职教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动力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为创新驱动。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高职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着力培养高职生的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及能力,发挥高职生的潜能,转变就业观念,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升级高职教育价值创造功能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知识经济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造就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以适应全球化、知识化时代的挑战。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院更应顺应经济时代新形势,高瞻远瞩,从战略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知识社会、网络社会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之路,是高职院校提质升级的良机。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多措并举,积极主动地筹建富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就业轻创业”倾向,功利色彩较浓。创新创业是学生离校之后的事;创新创业应由政府、企业承担这些观念一直影响着高职院校相关教育。由于理念的偏差,致使许多高职院校缺乏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指那些与创新创业活动相关联的因素的集合。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无土之根,难以生根发芽,难以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能够有效地激发高职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对高职生理念的转变,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熏陶、引导、塑造、培养的特殊功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我院首先要在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面下功夫,让创新创业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重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要让全院教职员工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国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战略绝非权宜之计,这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之路,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需要。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承担着,教职员工更要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创新发展的强烈意识,积极参与到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之中。要让广大学生认识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性,要让师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高职生必须有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及其精神。创新创业实质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那种认为创新创业与己无关的落伍观念,难以在未来的职场取得出众的成绩。重视创新创业宣传。一种新生事物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宣传活动。我院要充分发挥宣传在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及其具有校园特色的相关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教职员工、学生营造创新创业情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全院教职员工、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激情与热情。弘扬杰出校友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发挥校友参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示范的特殊作用。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让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二、组建高效组织机构和高素质教育教学团队

按照“专业化、专家化、多元化”的标准,组建专业机构、教育教学团队。按照“专业化”的标准组建专门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整体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集行政与教育教学为一体的职能部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集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各种要素和资源,既承担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管理职能,成为贯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政策决策的实施机构、参谋助手机构、监督管理机构、反馈评估机构。也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职能工作,成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组织机构、实施机构、指导服务机构、外联机构。按照“专家化”的标准,组建专家化的教育教学团队。提高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仰仗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教育过程,集理论、实践、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活动,包括理论传授、意识激发、模拟演练、实训实操、服务帮扶等多个环节。需要教育者具备创新创业知识、创业实务、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综合知识、技能。唯有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实践兼备的专家化、多元化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团队方能承担这一重任。学院应在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团队的基础上,通过提质增效组建新的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肩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指导服务职责。学院通过学习培训考试促使这些教师获得“创业指导师”资格,提升其职业素养、理论水平;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拓宽其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其实践指导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战性极强,仅靠学院专职教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充分发挥外脑的特殊作用。聘请政府、企业界、创投界、金融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校友,组建高水平的兼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队伍。兼职教育教学团队主要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的教育与指导,突出指导与帮扶功能,重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项目、流程、实践等实务性环节进行教育指导帮扶。

三、创建立体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学院应重视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需要理论来普及、宣传。根据学院实情,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基础性理论教育教学采取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中,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虽然大多数学生不能马上或最终通过创新创业成为企业家,但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更新观念,培养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一名潜在的创新创业者。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根本所在。让所有大学生都成为创新创业的开拓者,创业的实践者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对于那些有创业意识、意愿,有潜质的大学生采取分类施教的方法。分类施教的重点是对那些有创新创业意愿、有创业行动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门化、个性化的指导与帮扶,提高其成功率。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目标,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摒弃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积极启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新颖性、创新性,吸引性,让所有学生都能愉悦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让其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真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在创新课堂教学的探索同时,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广、传播迅速、吸引力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引进一批适合学院实情的创新创业精品课、网络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制度保障。挖掘校友资源。我院60年的建校历史,积淀了一大批校友创新创业成功的事例,它既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的鲜活案例,也是能够得到学生强烈反响、广泛认同,具有强烈说服力和示范性的生动教材。尽快建立起校友创新创业先进事例教辅、案例相关书籍,使其成为构建富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亮点,让这些真实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事例帮助学生增强创新创业信心和热情。

四、构建实践教育教学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二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模拟训练、实践锻炼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的根本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可代替,但要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就必须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让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的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已得到充分体现。建设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通病的有效方法,也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是我院的短板。根据学院实情,按照“挖掘现能、借用资源、加快建设”的思路,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院已经建立了一些高水准的实验室、实训基地,拥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教师。学院要对现有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设施进行仔细的梳理、盘点,盘活这部分资源,让其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的衔接,挖掘这些设备设施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潜力与潜能,释放资源活力,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服务。对学院一些闲置的房产、商业底店,在不影响学院教学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作为学院学生创业的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孵化基地,助推学生创业实践、创业成功。目前,各级政府、一些高校都已经建成了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实践实习基地、示范基地。这些基地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非常适宜大学生创新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学院可以根据学院学生实际需要,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这些基地为己服务。建立规范、标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积极谋划筹建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各级政府为了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资金方面扶持高校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学院应抓住这一时机,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力争及早建成“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搭建新的优质的服务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2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x政府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Z].2015.12

第三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

摘要: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高校、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拥有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积极推进实施,建立起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能够积极推动双创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学生创就业、企业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战略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在这种背景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涵盖理论与实践的完整教育生态体系,对于推动双创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成主体及其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生态体系的主题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

1.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引导者。

几年来,以教育部为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一批鼓励或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如,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国发〔2011〕16号文中就对高校创新教育提出要求,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积极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提高创业能力。2015年,教育部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些指导性政策上还不足以快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开展。

2.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在校学生高达3000余万,2016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人。无疑,高校是中国高素质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但是,历经多年的改革之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在探索中,与市场、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互动,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导致学生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储备;教师以形成成果、申请专利等做为科研终点,致使各领域众多的研究成果无法通过市场转化为社会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深化改革。

3.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推进器。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于市场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但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尤其是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缺乏创新人才。不能通过创新实现发展的突破。同时,企业在经营中积累的众多经营管理经验仅限于企业内部扩散,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整合资源,构建涵盖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教育生态体系势在必行。在该生态系统中,政府、高校、企业相互支持,通过充分的合作打通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战的关键环节,为创新创业提供全程的支撑服务,实现创新创业的全面落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大致由三部分组成,支撑体系、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平台体系。支撑体系已经为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教育体系培养人才并形成创业项目,平台体系则提供了成果转化的载体。

1.支撑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构建主要由政府负责。包括制定引导和支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创新创业者能够在创业初期放下包袱;牵头成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积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成果展览、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2.教育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参与,具体构建过程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指导,高校为主体,企业配合形成适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创新创业的通识和专业教育。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企业主要提供与理论相匹配的实践平台。该体系培育出的学生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气质和操作能力。

3.平台体系。

平台体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成果孵化体系,是创新创业成果的出口。政府在该体系的构建过程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与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等为创业项目提供基础配套、启动资金等必要支持。

三、结语

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整合政府、高校和企业的相关优势,构建融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以及创业基础条件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势必会培养大批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幅度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为推动我国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基金项目:

黑龙江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BD1212072);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Y14-84);黑龙江高教学会项目(项目编号:HGJXHB2110874)。

参考文献:

[1]任丽.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6.25

[2]田晶.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施效果研究———基于河南省20所本科高校的调查.宿州学院学报,2013(6)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1: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