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哈里罗》教学设计 |
范文 | 《哈里罗》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哈里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里罗》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哈里罗》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描绘了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当地人民乐观奔放的性格。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短小精悍,所用的音乐材料十分简洁,在每个乐节尾部使用的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使歌曲别具特色,饶有情趣。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准音调,能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哈里罗》。 2、能在歌曲中唱好切分节奏,并体会切分节奏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节奏小棒表达无限欢乐的心情。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教学重点: 唱准歌曲中的四个哈里啰,能用整齐、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节奏小棒 教学过程: 一、律动:音乐《哈里罗》伴奏音乐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随音乐做律动。 师:首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 生:模仿教师律动。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本课的音乐第一次出现,给孩子们一个最初的印象)。 二、导课: 1、直接导入课题: 师:伴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音乐,开始了今天我们这堂音乐课。这节课老师带给同学们一首外国的儿童歌曲,名字叫做《哈里啰》。在学唱这首歌歌曲的同时我们还要到这首歌曲的家乡特立尼达,去看看那里美丽的风光,了解那里小朋友的生活,你愿意去吗? 生:愿意! 2、律动: 师:首先随音乐动一动,你看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你仔细观察。 摆头、拍手、拍腿 生:模仿 3设问:刚才伴随着音乐拍拍手、拍拍腿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开心、高兴等等。 4、学生跟随教师踏着节拍围绕座位走一次队列。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开门见山,学生十分清楚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直接进入律动和节奏的训练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 备,打好基础)。 三、歌曲学习: 1、导入:刚才在活动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老师把今天要学的这首歌《哈里啰》播放给同学们了,你们注意到歌声中唱到了什么? 2、初听:(提出要求)让我们静下来仔细聆听,看看那个同学耳朵最灵,能把每个歌词都捕捉到,然后告诉大家。 3、复听:(提出要求)第一段和第二段只有两个字不同,谁能捕捉到?这首歌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答:唱歌、跳舞《哈里啰》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反复听了几遍音乐,对旋律已经比较熟悉了,这时让学生自己听歌词,能很好抓住学生注意力做到课堂中的动静交替)。 教师板书课题《哈里啰》 4、歌曲节奏练习,突破重难点切分节奏。 (1)和老师一起做全曲的节奏练习。 (2)教师出示乐器双响筒敲击第四乐句节奏 X X X X X (3)学生拍手模仿节奏口读:咚哒哒咚哒 X X X X X (4)加上最后一小节连起来练习 (X X X X X | X XX X O|) 学生边拍手边读啦啦啦啦啦哈里啰 (5)边打节奏边随歌曲原唱大声喊出哈里啰 设计意图:(这个难点突破由浅入深,在结尾处老师采用和学生不同的乐器将节奏敲击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都愿意来尝试在这种学习热情下将难点的节奏突破)。 5、设问:歌中反复唱的“哈里啰”是什么意思? 生答:歌中猜想。 师:播放PPT(事先录好声音,激发学生兴趣) 师:原来“哈里啰”是在特立尼达民族人民高兴时喊出的口号,这样的歌曲唱出来一定非常有趣! 6、教师声情并茂演唱歌曲,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一方面展示的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 7、学唱歌曲: (1)、接龙游戏,教师唱歌谱中黑色的部分,学生唱歌谱中红色的部分。 (2)重点学唱每乐句最后的“哈里啰”。出示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唱会每乐句最后的旋律。 8、填词演唱歌曲。 9、纠正学生唱歌的音准。 师:为了让同学们唱的更准,老师设计了一组动作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做一做。 设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是根据音的高低 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 设计意图:(设计动作让孩子们掌握音高的关系,辅助学生唱准音高)。 三、表现: (1)用慢速演唱一遍学生谈感受,体会情绪有什么不同? 生:抒情、悠扬 (2)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一遍体会情绪。 (3)教师模仿打鼓的样子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伴随音乐(加鼓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演唱歌曲,这时用不同速度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速度歌曲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同时用已经做好的加鼓声的音再次烘托出歌曲所表达的热烈的气氛)。 四、拓展: 师:这首歌曲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随着音乐的翅膀我们已经慢慢靠近他了,你想不想亲眼去看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出了这样美妙的音乐。 师:PPT介绍特立尼达。 师:无论是生活在哪个国家,无论有着怎样的肤色,只要有音乐就会有共同的话题就会结识很多朋友。让我们把《哈里罗》这首歌当做礼物送个在座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生:唱着《哈里啰》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此时在结束时让孩子们欣赏特立尼达这个美丽迷人的`国度,进行审美的教育和德育教育。使本节课在美丽的风景和学生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情景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们感到意犹未尽)。 《哈里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表演,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 2、利用游戏解决切分音及连线等节奏难点。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和歌词。 教学重难点: 切分音及连线 教学过程: 一、律动《郊游》 二、欣赏《加付特舞曲》 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么? 三、学习并表演歌曲<哈里罗> 1、请同学邀请你的好朋友站成一排,组成一条节奏,给同学拍一拍。 2、老师也来邀请几个小音符,组成节奏给大家拍一拍。 3、出示连线:在音乐当中,如果想把两个相同的音时值加起来,可以用一个符号,那就是小连线。 4、看看谁又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这回,我们给节奏加上音高,并试着把它唱出来。 5,导语:同学们刚才跟着音乐唱歌,跳舞,怕节奏,你们知道么?在遥远的拉丁美洲,有个风景秀丽的岛国,叫特立尼达,那里的人们热情奔放,像同学们一样热爱音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最喜爱的一首歌好么? A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B复听,听听出现小连线的地方是怎样唱的? C边听边在心里跟着哼唱旋律。 D跟琴唱音符 E加歌词唱一唱 F在休止符的地方加上一个动作 G还可以跟着音乐做什么?创编歌词 《哈里罗》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 唱 《 哈里罗》 听 《法朗多尔舞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专注地聆听乐曲《法朗多尔舞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 情绪。 2、整齐地演唱《哈里罗》,并能用动作或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材分析 《哈里罗》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描绘了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当地人民乐观、奔放的性格。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所用的音乐材料十分简洁,在每个乐节尾部使用的切分节奏“××· ”,伴奏“ ×× ”的设计,以及在第二、四乐节开头出现的“ ×××× ”使歌曲别具特色,饶有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切分音要稍加强力度,突出这一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 ×× ”处创编各种动作,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 听听想想——感受音乐 1、 听音乐做律动,放《彝家娃娃真幸福》的音乐。随着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进教室。感受乐曲的欢快、热烈。 2、 欣赏《法朗多尔的舞曲》 法朗多尔舞曲是法国作家比捷的名作《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最后一段,乐曲描写了在获得丰收后人们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四幅图画进行听赏。初听后,与学生讨论:音乐的弱与强、舒与疾是否可以用图画出来表现?复听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图形或线条来表示乐曲力度与情绪的变化。 二、 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学唱新歌《哈里罗》 1、 完整地聆听歌曲 2、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上有××的地方应做动作。 3、 带领小朋友一起读歌词,并拍手击两拍。 4、 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5、 重点难点解决××××0的伴奏设计。 6、 处理歌曲(学生讨论:高兴地、有弹性地演唱,充分表现歌舞中人们无限欢乐的心情。 三、 课堂小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