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范文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精选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6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算式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2. 总结归纳 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板书 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 3.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4. 做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5. 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1.练习八第1题 2.第2题 3.第3题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第4题 学生填写后,提问: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5.第5题 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 四、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2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 回忆: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哪些数?(整数、小数、分数、自然数、正数、负数……)学过了哪些运算?(加、减、乘、除)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的意义,那么分数的本质和我们学过的运算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提问:对于3/4这个分数,你有哪些认识? 预设: 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②分数单位是1/4,3个1/4就是3/4。 ③这个分数比1少1/4。 2.激疑引新 过渡:分数在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请看,我们学校五年级同学前段时间春游了。午餐时间,同学们正在平均分饼吃呢。(出示情境图) 提问:瞧!这里有四组同学,每组都是4个人,每个桌上都有一盒饼。那么,每人分得自己桌上饼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①每人都是分得自己桌上饼的1/4。 ②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分,每人分得这样的1份。 追问:既然这些小组分的都是总数的1/4,那每人分得的块数会一样多吗? 预设: ①一样多。 ②不一样多。 过渡:到底是不是一样多,让我们一起来分分看。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必要的复习,激活相关旧知,为新课学习做好迁移准备。然后借助简单的生活情境,在巩固学生对分数的“份数”定义认识的同时,结合单位“1”——饼的总数变化,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总数与份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产生计算每个小组每人分得块数的需求,也为后面理清“每人分得多少块”和“每人分得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即“量”和“率”这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铺垫。】 二、操作探究,形成概念 1.初步感知 提问:我们先打开第一个盒子,看每人分得多少块?你是怎么想? 交流:8÷4=2(块),把8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块。 提问:再打开第二个盒子。这时总数的1/4表示多少块呢? 交流:4÷4=1(块) 追问:为什么刚才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呢?(平均分) 过渡:原来我们要把这些饼平均分,所以用除法计算。 (板书:饼的块数÷人数=平均每人得到的块数) 提问:我们来打开第三个盒子,现在只有1块饼,你会列式吗? 交流:1÷4 追问:那每人分得多少块呢?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①0.25块。 ②1/4块。 过渡: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得到整数商,有时候不能得到整数商,于是就产生了小数和分数。 演示:让我们借助图形来验证一下。 演示 (板书:1块的1/4是1/4块) 追问:同学们刚才这三桌同学都在平均分饼,每人都分得自己桌上饼的1/4,为什么有人分得2块,有人分得1块?有人分得1/4块呢? 小结:是呀,虽然都是总数的1/4,但是总量不同,每一份的具体块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从商是整数的除法,演变到商是几分之一的除法,学生通过已有的除法经验,不难想到计算的方法;而当总块数是1块饼的时候,学生也很容易从分数意义的角度,用除法推想出分得的结果。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学生很自然地就能在1÷4和1/4之间建立起相等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再借助实物建立起1/4块的表象,同时渗透度量的思想,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孕伏。】 2.操作比较 提问:打开第四小组的盒子。盒子里有3块饼,还是分给4个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呢?可以怎样列式呢? 预设:3÷4 实验操作:能不能利用我们上面分一块饼的方法,用合适的数表达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的结果? (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交流①:我们是一个一个分的。 (学生上台操作分饼) 追问:你是先得到什么再得到3/4块的? (教具演示) 过渡:还有哪个组分的过程和他们不一样? 交流②:我们是3个饼叠在一起分的。 (学生操作演示) 回顾: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把几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人得到了这3块饼的1/4,那么每人分得多少块呢?你能把每人的1份拼在一起吗?现在知道3块饼的1/4也就是3/4块。 比较: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有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地方?哪一种分得更快一点呢? (学生以4人为一组,讨论) 讲述: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我们可以用3÷4等于3/4块。 3.变式延伸 提问:假如第四组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你能算出现在第四组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吗? 思考并交流:3÷5=3/5(块) 问:是不是真的等于3/5块呢?我们可以怎么验证?(在脑中分一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 延伸:如果3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呢?100个小朋友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以及交流、讨论、汇报等数学活动,一方面可以理解分数是由多个分数单位合成的,另一方面也理解了两种分法的关系。同时从3/4到3/5再到3/7、3/8、3/100……一系列变式延伸,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分得的块数与饼的总量和人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模型已初步建立。】 4.勾连关系 提问:通过今天的研究,黑板上有这么多分数和除法算式,仔细观察,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分数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交流并翻转卡片得到板书: 追问:字母关系式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b不等于0) 联系: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指导除法的商都能用分数来表示,那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你更喜欢哪种? 小结:以前学习的整数除法的得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有时用整数简便,有时也用小数表示。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今天又一起研究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直观到抽象,从操作到想象,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有了前面慢节奏的初步感知和深入交流,才会为此环节建立真正的概念模型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对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练习应用,形成能力 1.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应用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反馈) 追问:在互化时你的依据是什么?后面一题为什么不用小数表示? (看来分数有时能弥补小数的不足) 3.拓展练习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并口述交流。) 追问:仔细观察这几题,你有什么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知识。从数学问题到数量问题再到生活问题,层层递进。最后把前后知识勾连,形成知识体系。】 四、全课总结,感悟思想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 板书设计 总结:分数与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除法的商,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像以前一样的整数或小数来表示,有时候可以用类似今天这样的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来表示。以后我们还会碰到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联系板书内容)像这里的8/4块、1/4块……这样的分数表示的都是具体的数量(板书:数量),我们再来看,当平均分成4份时,每人分得1/4;那平均分成5份、7份呢?b份呢?像这里的1/4、1/5、1/7、1/b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板书:关系)。关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应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构筑探索交流的平台,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4张同样大小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例题 口答题 1、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2、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3、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怎样列式?板书3÷4 引导: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 不满1块那该怎么表示呢? 生:小数或分数 二、实践操作探索研究 师:那怎样用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片,把它看作3块饼,按题目的要求把它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怎样的想的,当学生表述比较好时,教师有选择的把圆片贴在黑板上,等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接下来我们请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研究所得结果。 (生讲述这样分的理由) 教师总结:(1)把一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就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分得1/4块,现在一共有3块饼干,每人就可得到3个1/4块,就是3/4块。 (2)如果把三块饼干放在一起分,每人就可以分得3块的1/4,就是3/4块。 总结: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 板书:3÷4=3/4(块) 师:如果我想把3块饼干分给5个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理由。板书:3÷5 师:想想该怎么去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下。 指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板书:3÷5=3/5(块) 师:如果分给7个小朋友呢? 学生口述3÷7=3/7(块) 三、归纳总结,围绕主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和除法算式之间有和联系?这也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生相互交流。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师:除法算式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生补充: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又可怎么写? 生:a÷b=a/b 师:这里的a和b可以取任何数吗?为什么? 生:除数不能为0。 师: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们吗?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第45页,马上完成“练一练”的第一小题。 集体校对。 师引导:比较上下两行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用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两个数相除。 师:接下来请大家独立完成“试一试”两小题。 然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师: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生:7÷10=7/10(米) 师:第二个呢? 生:23÷60=23/60(时) 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集体讲评校对。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口答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三题 学生在书本上完成, 教师追问: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把2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 教后反思: 本节课重在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实践,来观察和理解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当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把一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就该把这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就可以得到1块饼干中的1/4,也就是1/4块,现在有三个同样的饼干,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分,每人就可以得到3个1/4块,就是3/4块。在边展示边讲解后,我继续提问,除了这样的思考方式,你还可以怎么分?有一个成绩较好,思维较敏锐的学生说,我们还可以把这块饼干平均分成8份,每人取其中的2份,就是2/8块,共有3个2/8块,就是6/8块也就是3/4块。我注意到了,我只是点了一下,这样也是可以的,6/8就是3/4,这是我们以后所要学习的内容。课后,在其余老师的`点拨下,我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未尝不可,的确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实际上,我还是觉得该生对于分数的意义掌握的不够牢固,对于题目中已经很明显地给出了。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那应该平均分成4份,而他却想到了平均分成了8份,这是思维跳跃的一种形式,但也是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将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4教学设想: 1、注重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突出学习的自主性(感知→猜想→验证→概括→巩固),真正理解分数商的由来和所表示的意义。 3、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的学生猜想、说理、比较、概括等途径,突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和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关系 1、问题: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提问:怎样计算每一段的长度?商是多少?为什么?(画线段图) 2、揭题、猜想关系:你能猜想一下分数与除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二、探究关系 1、、验证关系 (1)通过动手操作验证 出示实例: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列式质疑:3÷4=(师:商可能是几?为什么?你能否验证一下呢?) 动手操作:剪拼纸圆,研究3÷4的商的由来和表示的含义。 同桌交流:结合操作,请跟你的同桌说说3÷4的商是多少及其由来。 反馈验证 引导总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1/4→1块饼的3/4,即3/4块。 板书:3÷4=3/4 (2)运用分数意义验证 师:刚才是通过操作验证了3÷4=3/4,我们还能否通过其他途径来验证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出示例[2]:17分是几分之几小时? 引导列式,借助钟面图,结合分数的意义求商(师:17÷60=?你是怎样想的?) 1÷60=1/60 17÷60=17/60(小时) 引导小结: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转化名数。 2、揭示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①两个数相除,当商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②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师:我们已经通过实例验证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结合具体算式将“分数与除法关系表”填写完整吗? 联系 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 分数 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你能不能用字母关系式清楚地表示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b=a/b 引导推理:除法里有什么具体要求?为什么?那分数有没有要求呢?(引导从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板书:b≠0 三、巩固关系 1、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 P.82 2 ②(P.82 4) ③填上合适的分数8cm=( )m 13g=( )kg 15dm2=( )m2 29分=( )小时 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5/8, 3/5=( )÷( ),( )/( )=( )÷( ) 2、比较练习,完成P.82 3 ①学生选择条件,列式解答。 ②引导比较:联系—都占总数的1/3,区别—能否用整数表示商 四、总结提升 师:分数与除法有些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生:……) 质疑: 5/8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还可以怎样理解?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5一、借助实物,初步理解。 1、创设情境,出示问题:老师出示一个苹果,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谁来分一下? 生:用小刀把苹果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两份。 说明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师:谁能列式? 生:1÷2=0.5(个)。 师:谁能用分数来表示商? 生:二分之一。 师:计算除法,在得不到整数商时,除了可以用小数外,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评:开头点题,节省了时间,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观察实物,探索原理。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该怎样分? 学生上台分一分。学生边分边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个。 评:借助实物操作与演示,学生很容易直观理解一个的二分之一就是二分之一个、一个的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一个的道理。并且能够迁移类推得出结论:一个的几分之几就是几分之几个。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讲故事,提出问题。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3张饼,可香了,刚要吃饭的时候,对门家的小姑娘来了,进门便是客,我们一家三人热情地邀请她与我们共进晚餐,吃完饭后,我一看,三张饼全吃完了,你能计算出我们平均每人吃几张饼吗? 评:简短的小故事,吸引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⑴想:教师出示三张圆形纸片,说明:用三张圆形纸片代替三张饼,现在如果要平均分给你们组四个人,你该怎样分?每人想出一个办法。 ⑵评:小组内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评选出你们认为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 ⑶分:根据刚才选出的办法,利用手中的学具(三张圆形纸片、剪刀、彩笔)剪一剪、分一分,并且把组长的那份涂色。 ⑷汇报:小组间交流汇报,争论、补充。 生1:我们小组是一张饼、一张饼的分,把每张饼都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三张饼都吃完后,就是每人吃了3个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三张。 生2:我们是把3张饼摞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四分之一,再拼起来就是四分之三张。 生3:我们是先把2张饼从中间切开,每人分半个饼,再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一份,又分了四分之一,前面的半个是四分之二张,一共每人吃了四分之三张。 ⑸评价:自由发表意见,评价哪组的分法最好。 生1:我认为第一种分法最好,因为我们吃的时候就是这样分的。 生2:我认为第2种方法好,因为这样分简单,而且先分好了再吃更显得公平。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你们说的清楚明白。说明我们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 师生一起板书出答案。 评: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单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小组合作过程是本节课的创新之处,也是学生求知的内在需要和渴望。小组合作过程分:想、评、分、汇报、评价五步完成,要求具体,分工明确,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交流、操作的时间,使各个环节都高效有序地进行。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3、观察比较,寻求规律 师:观察黑板上三个算式,找出被除数、除数与商中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用字母a、b表示,该怎样表示? 生:a÷b=a/b 师:在除法中,对除数是怎样规定的? 生:除数不等于0。 师:那么,分数中应该谁有限制呢? 生:b≠0。 评:打破原有学习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得出公式,这样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阅读课本102—103页内容。 2、练习题略。 四、学生回顾,全课小结。 师:在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编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来吗? 总评:“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始就设计分苹果,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直观容易理解。这样在课的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 教学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主动性的参与,在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别人交流,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是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6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P49l。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课本主题挂图,圆形纸片(4—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复习导入 1.填空。 2.问题引入 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主题挂图,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2.讨论:1 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解答这道题的列式是1÷3,可以把一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111来表示,1个蛋糕的就是个,所以,1÷3 =。 333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3 = (二)教学例3 1.出示主题挂图,读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引导学生边分边思考:我们把谁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3.汇报演示分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不同的分法。 方法一: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先把每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块可分得4个 个11(个)答:每人分得个。 331,3块月饼共分得124113,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 3块月饼,4方法二:可以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 所以每人分得3块。(如图) 板书:3÷4 = 4.理解。 师: 33(块)答:每人分得块。 443块月饼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说清理解:表示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师:去掉单位名称,你能说一说3表示的意思吗? 可以放手让学生说一说,归结明白:可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7一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 重点难点 1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 教具准备 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 除以9 ,商是多少?(板书:5 ÷ 9 =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例3 。 ( 1 )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 只,养鸭10 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 2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 3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 ÷ 10 =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 (三)思维训练 1 .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2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篇8课时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②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③知道“事物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及训练 重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口答:30分米=()米180分=()时 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 (2)4÷7 (3)8÷15 (4)5吨÷8吨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学习“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出示例4。 (1)出示例4并审题。 (2)提问:根据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这两题该怎样计算?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让全体学生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比较例4与复习题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点说明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其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习教材第80页下面的“练一练”第1题。 3.教学例5。 (1)出示教材第80页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启发学生分析:这道题把谁与谁比,求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把什么看作标准,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样列? 板书:30÷10=3 答: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 (2)出示例5并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 讨论后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从分数意义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②从倍数关系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10=。 (3)比较复习题与例5异同点。 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都拿作标准的数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 4、练习。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实践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厘米=()米146千克=()吨23时=()日 41平方分米=()平方米67平方米=()公顷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当得不到整数商时,该如何表示?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9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教学 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