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 |
范文 |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6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1赵襄主学御 设计/李俊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战国时赵国君王。②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此处指王良。 【思考与练习】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三易马而三后 ( ) (2) 术未尽也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3.子期认为怎样才能很好的驾驭马?(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更改,改换 (2)穷尽,全 2.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还能用什么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 3.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 4.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若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只会事违人愿。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2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2分)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小题2】、翻译(4分)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小题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3分) 答案 【小题1】(1)、向(2)。穷尽 【小题2】(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小题3】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3赵襄主学御原文 赵襄主学御(驾车)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俄而(不久)与于期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你)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驾车最要紧的),马体安于车,人心调(谐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赶上)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通“尚”,还)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译文 战国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比赛之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襄主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问题。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注释 ( 1 )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王。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此处指王良。 ( 2 )御:通“驭”,驾车。 ( 3 )俄而:一会儿。这里为不久的意思。 ( 4 )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 5 )易:更改,改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 6 )尽:穷尽。 ( 7 )调:相协调。 ( 8 )致:达到。 ( 9 )逮:追捕。这里是“追赶”的意思。 (10 ) 于:被,表被动 (11 ) 夫:语气词,不译,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12 ) 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诱,引导,这里指沿着同一路线奔跑。 (13 ) 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4 )“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中的“于”字:向,介词 (15)上何以调于马”中的“于”字:与。上:同“尚”,还。 启示 赵襄主同王子期赛马,在多次的比赛中,都没有超过王子期。赵襄主的逞强好胜,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然值得赞誉。问题在于青之能够胜于蓝,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悉心向学,并且下一番工夫,勤学苦练,才能做到。赵襄主跟王子期学御,时间不长,就要求跟老师比赛,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单就驾马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实在是学习之大敌。水到才能渠成,水还到不了,便要求渠成,要求发挥作用,是绝难办成的。赵襄王学御之事,无疑是极好的启示。 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若只急功近利,只会事违人愿。 阅读训练 1.选出加点的“于”解释及用法相同的三组:( )和( )相同;( )和( )相同;( )和( )相同。 A.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先则恐逮于臣 E.万钟于我何加焉 F.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G.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H.游于是乎始 I.马体安于车 j.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选出加点词解释及用法相同的两组:( )和( )相同;( )和( )相同。 A.此君之所以后也 B.所以动心忍性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E.吾知所以距子矣 3.下列各项与“子之教我御”中的“之”用法一样的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怅恨久之 C.益慕圣贤之道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翻译句子。 上何以调于马 参考答案 1.A与C(向) E与G(对) I与J (在) 2.A与D(……的原因) B与C (用来) (E用什么办法) 3.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上同“尚”,还 还凭什么去调理马?或还怎么和马谐调呢? 二: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参考答案 一,l.向 2.穷尽 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4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②,俄尔与于期逐③,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④。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⑤,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⑥,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⑦,上何以调于马⑧,此君之所以后也。” 1、解释加点的词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于() 术未尽也尽() 先则恐逮于臣于() 夫诱道争远夫() 2、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3、你认为赵襄主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解释加点的词 1.于:向 2.尽:完、穷尽 3.于:被 4.夫:语气词,无实意 2、翻译 ①.本事都教给你了,是你使用得不恰当啊。 ②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或远方)。 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调马呢。 3、原因:没有把心思用在于马的动作协调上,而只顾着想到与王子期比高低,只在意追上子期或在前被子期追上,并没有找到赛马真正的目的。 赞成。 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5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一、l.向2.穷尽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6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之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②术未尽也( ) ③先则恐逮于臣( ) ④今君后则欲逮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参考答案: 1.①向②穷尽③被④赶上 2.①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②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③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3.①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②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