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范文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进行职后专项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的过程不应该只是在教师职业后进行培训,更应该在大学里就加强对师范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一、师范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改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师范教育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一)发展中的困惑

当前阶段小学教师教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低级师范到高级师范的建设工作,但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1.小学教育自身的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遵循传统高等教师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有着自身特殊的性质。小学生在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学教师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比重。小学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可塑性极强。小学教师教育必须以知识结构、道德素养为重点。因此,从三级师范转型过来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深刻地把握小学教育事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培养的小学教师必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岗位要求,不仅影响接受教育教师的未来发展,更是会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小学教育实践是保证小学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小学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为严重,基本上处于“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小学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一,现有的教育理论学习内容无法真正和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造成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无法有效地指导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教法课中得到体现。

最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需求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体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当前‘‘三字一话”的教学水平要求,会导致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器具产生陌生感。

上述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出我国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所提供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脱节。小学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手段乃至教材等都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过程之中。高师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如果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内容加强凸显,显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二)探索创新

为从小学教育实际需求出发,探求出一条符合小学教学特点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支持,我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于2005年,从学校办学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出发,创造性地开始校本课程的论证和开发。在具体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我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真正技能要求来开发具有小学教学特色的专业课程,包括小学语文实用教学法、小学数学实用教学法等几门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于培养复合型小学教师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校认识到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主流,因此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课程,为学生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坚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科学的培养模式合理规划、设计课程,为实现培养“敬业乐教、一专多能、多才技高”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需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置,奠定了我院课程改革契机。

(一)实施策略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构建校本课程的核心指导方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小学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在本院的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充分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校本课结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剔除那些不符合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理论部分,增加大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小学课堂教学一般特征的课程内容。

2.循序渐进

在我院校本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是基本的指导方针。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准备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以我院的三年制专科为例,我们制定了‘‘一年宽基础,二年强技能,三年广适应”的目标规划,为他们掌握先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渗透小学生心理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迅速走上讲台。一年级注重基础,二年级强化技能,三年级提升整体适应能力,这是我们实施校本课程构建的三个不同层次,是我们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情感形成规律进行的规划,也是我院教学改革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3.综合评价

要想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构建,一定要提升内部评价体系的规范性。校本课程评价包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客观性、科学性。我院校本课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实行学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由各系与教务处共同拟定。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有所体现,其次要对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总学时量有所体现,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有所体现。教师要综合这三个方面的结果,对学生的等级与学分进行确定。与校本课程相关的评价体系方案的确定都应该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努力提升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规范性与客观性,为校本课程的科学化构建、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一)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率,我院特别重视对校本课程实施加强领导,建立了专门的职责管理系统,并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领导小组与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从领导层面、组织层面为校本课程构建创造保障。校本课程研发的具体安排、落实、检查、评价由教务处管理,教学工作的组织、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馈由教学系统一负责。总而言之,我院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实行从上到下的责任制,为我院校本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政策配套,制度保证

为了能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学校要在政策与制度方面进行有效跟进。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做好备课笔记、考核登记与总结等工作,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落实与计划情况及时进行摸底检查。要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评估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有效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研发的热情。

3.提高投入,保障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构建对提升我院办学特色、完成办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院重视从经费上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相关场地、设备、资源的建设,为实现校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规划

“推进教师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师范教育类专业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3]是2009年教育部关于教育工作重点强调的内容。从这一纲领出发,我院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和社会资源,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效性,突出办学特色。确立师范院校办学的“师范性”,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提升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完成‘‘一专多能复合型”小学师资人才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使学生掌握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师范专业技能,发挥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树立科学的教学与学习观念。

2.教师发展目标

激发教师的创新性与主动性,使教师掌握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担当导演或策划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性作用。重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使教师具有学者的风范。

3.学校发展目标

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形成鲜明的特色,突出我院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使研发的校本教材促进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与校本教材研发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改进机制。

四、结语

“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实际相协调,符合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这种模式是我院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尝试,为我院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提升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的保障条件,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校本课程的构建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有利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课程系统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