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
范文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能正确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现在是哪一个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松鼠想到山上摘松果吃,可刚出门,就遇到了一群小客人,它们都说自己是角,这下可把小松鼠难住了,它想请教大家,角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帮助它?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师:小松鼠还是不明白,谁能画一个给它看看?(生上黑板画)你是怎么画的? (生:过一点向不同的方向画2条直线) 谁能把角各部分的名称也告诉它?生说,师在生刚画的角上标出。 小松鼠还想知道直角是怎么画的?(生画)你是怎么画的?(过一点先画一条直线,它和三角板的直角边对齐,再过这个点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个线,最后要画上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在课堂上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与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学的轻松愉快。课堂伊始从向小松鼠介绍角而进入复习,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通过大家的介绍小松鼠知道了(师板书:)角(直角)的组成、画法,它们都属于角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讨论:角与直角是一回事吗? 生归纳得出:直角一定是角,但角不一定是直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识知识结构,学会复习的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有了大家的介绍,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接待了客人,你想去看看它的表现吗?出示(1)(2)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角?那些不是角?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师:这是小松鼠的答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为什么?(生略) 怎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生略) 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 【设计意图:通过“你对小松鼠的答案有不同意见吗?”的提问,使学生担当了一个倾听者和一个思考者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接着提问:“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引起学生思考、反思,教育小松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听了大家的话,小松鼠心服口服,它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摘松果,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出示(3)(4)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做对了就让过去,既然大家都是朋友,谁愿意上? (3)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4)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生边说边标出) 大家表现很好,我们继续出发。 3.刚到树下,一条大蛇出现了,怕吗?咱们用手势对付它,可以吗? (一只手打“√”,“×”用两只手)出示(5): (5)小法官。 ①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②角的边画的越长,角就越大。( ) ③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同样大。( ) 4.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松鼠终于摘到了松果,可是一只老虎挡在了路上,我们有信心战胜它吗?出示(6): (6)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生边说边标出) 有了大家的帮助,小松鼠终于品尝到了美味的松果,帮助别人你快乐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请大家接受最后的考验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可用测试纸呈现)考一考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请在角的后面打“√” 2.画一个直角 3.下面的图形中有( )角,( )个直角? 4.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 )角. 自我评价园: (师批改,或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怎么样? 【评析: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所学知识的认知结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学习内容:教科书p40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直角 难点:画直角 学习准备:直角三角形、活动角、一些纸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来说一说角。拿出昨天我们制作的活动角。一个完整的角有几部分组成?同桌互相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在拉活动角中我们的能着到一个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现在老师来用活动角来比划比划,你们来看看。 你能拉个和老师这个活动角一样大的角嘛? 有点难是吗,其实用任意形状的纸片我们都能制作出这样一个角。对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个直角。拿出一张纸,任意折一折。再沿着折痕对折。看,这两条边所夹的角就是直角。 用手摸一摸,感觉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你觉得直角是什么样的,和大家说一说。(汇报) 2、找直角 其实直角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现在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并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 如果学生出现课桌是直角,请学生具体说明,请他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 学生回答时请其余学生进行互评。在评价中巩固直角的概念。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于它的实际用途,象课桌,为了防止小朋友们碰伤并把课桌磨成圆角,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像直角。 3、判断 老师也找来了一些直角,小朋友们帮老师判断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为什么? 4、画直角 小朋友都认识了直角,现在我们要来画一个直角,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直角画得标准?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工具。 s:我可以沿着直角的边画直角 t:那你用什么画呢?你真聪明。很多工程师和你有同样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先看老师来画一画,先画一条直直的线。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边和它重合,倚着另一条边再画一条线,你看。这就是我画的直角。你也来试一试。 比一比,谁画的直角最标准。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展台展示个别作品,请学生判断。再说注意点。 延伸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画的直角要大,对嘛?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角王国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来介绍你这位朋友吗?现在如果老师想让你们用活动角再来摆一个直角,你有什么方法? 四、作业:寻找身边的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平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五星红旗,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习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习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小记: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导入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全课总结。 教后小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6一、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习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习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①②。 (三)应用新知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 2、当堂练: (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 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 四、评价性学习 (一)、基础性练习 (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 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 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 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 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A.1 (二)、拓展提高 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 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7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1、感知角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2、找角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交流:你找到角了吗?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3、辨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数角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评议。 5、画角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试一试(制作活动角)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得大一些,师演示。 引导:怎样可以把角变小? (生操作) 指出: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师演示。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生齐声说: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和同桌比比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2、角的用处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奇妙世界!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8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内容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习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 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习: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 边 顶点 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边 顶点 边 (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认识,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从具体实物引入“角”,并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感知。) 5.课堂练习。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最后一组练习,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习: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猜测——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画、折、裁、做。你从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手画、动手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新知。 1.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借助实物、图形的外部特征及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从图形中辨认出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的表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精心设计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师在最后设计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有趣新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好奇心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而当答案多解时,又产生了疑惑,进而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如此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9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 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 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 对了,就是角。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课题) 二、 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 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2、 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 3、 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 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 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 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 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 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 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 1、 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 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3、 许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欣赏一下。(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佳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好吗?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 学习用尺子画角。 (1) 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 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 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老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为什么?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3)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 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 还有的问题,比如:角有哪几种?等等,我们还没有及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设计说明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的一开始,人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 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1、 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2、 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为进一步探究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无关做好铺垫。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时,我先利用有趣故事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急于探究新知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献计献策,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电脑教学的优势,通过重合两角以及边的变化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当然这一点用传统媒体也是可以实现的。象活动角,伸缩角等等。 三、 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画角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但正因有了前面的整体感知,所以在学生眼中,不再是无从下手,加之前面通过角的判断,它们知道了角的特点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于是他们各显神通,有的是把三角板或纸片上的角描下来,有的则是把两条直的线接在一起,有的则是依葫芦画瓢,照老师的样子徒手画下来。我都由他们去,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点拔。我相信,只有经历过,才能记忆深刻, 四、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课的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欣赏画,来引导学生利用角一创作画,融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准备: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等实物,三角板,直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实物抽象出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2)指名学生指出第2,3个角的顶点和边。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指出:上面的这些图形都是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判别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3,学生实际操作。 (1)拿出活动角。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更深入的来了解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啊?请你拿出你课前做的活动角,来动动手,你再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全班交流,统一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纸,启发学生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教师演示把角的边剪短,提问:现在角变小了吗? 师:我把边剪短了,但是角的大小不变,这说明什么啊? (3)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4)做练习八第3题:先让学生用三角板中小的一个角与书中的两个角比一比,让学生说这两个是不是一样大 4,教学画角。 (1)教师在黑板上做画角示范,边画边说明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也就是从一个点先画一条线,再从这个点再画一条,就画成一个角。如下图: (2)做课本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自己画一个角。 指名两个同学上黑板画角,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画完后,对板演的学生所画的角进行讲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订正。 三,练习 第2题: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拿出一张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师(拿出课本):书本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手上的活动角,(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折短)你们发现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2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小朋友在做操。 生2:我发现了学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场、有同学…… 生3:我发现门上有一些拐角,操场上也有拐角…… 生4:我还发现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生4:我们组找到黑板上的角。 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评析: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 (四)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3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练习十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辩认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教学难点:会辩认角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角吗?你能说一说吗?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 课件出示例1图,观察这些物体,指出那里是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角的概念 1、折角 ⑴你们能用这张纸折出角吗? 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 学生摸一摸后,说一说感觉。(尖尖的;直直的光滑……) ⑶在学生折的角中选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贴在黑板上。你能说出这几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⑷:角是有大小的。 2、做活动角 ⑴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 ①学生试做 ②操作:听口令,变大变小。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⑴抽象出角的图形 课件:由活动角抽象成几何图形角。 教师演示,学生想象:用小圆点代替图钉,用两条直直的线代替硬纸条。会是什么图形? ⑵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你们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两条线又叫什么吗? ①看书第43页 ②反馈。板书:顶点、边、边 4、: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说一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全班交流 2、课堂活动,第2题。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1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4、练习十第2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四、课堂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3——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感受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三角尺上的直角,会判断直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教学难点:会辩认角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指出那里是角。 2、引入新课。我们还继续学习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直角的概念 1、认识直角。指一指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黑板面上各几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分别说一说。 ⑶教师:这些角都是直角。 2、认识三角板上的直角。 ⑴学生拿出三角板,你能指出直角吗? ⑵教师在黑板上画直角,并画上直角符号。告诉学生这是直角符号。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角 ⑴拿出小朋友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观察长方形、正方形有几个角,它们都是什么角? 小组活动,相互说一说。 教师: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4、折直角 ⑴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试折,你是怎样折的? ⑵说一说教室里哪些是直角。 5、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想知道它们是不是直角,怎么办? ⑵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判断。 ⑶教给学生比的方法。 ⑷学生用三角板比一比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6、: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习十第3题。指出图中的直角,并标出直角。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全班交流 2、练习十第4题,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5题。议一议有几个直角?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说一说有几个直角?数一数。 四、课堂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分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分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同桌互相指一指。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都有顶点。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其实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连画3个角。你觉得老师画的怎么样?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觉得自己画的很好的请上来給大家看一看,找2、3生。问: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和老师的角同样大。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把你创造的角贴在黑板上。评价黑板上的各个角。你觉得上面这些作品有创意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1.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课件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7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完成教科书P102第5、6题和P104~105“练习二十五”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学生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 师:说说它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能说出米和厘米。 师:有关米和厘米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和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总结得真好!请同学们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1米。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厘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1米和1厘米,接着睁开眼睛试着再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能举出一些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例子吗 【学情预设】橡皮长约4厘米,数学书宽约15厘米,我的身高是1米35厘米等。 师:请你试着填一填教科书P102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回忆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之后通过比画、与尺子比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米和厘米,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请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将学生所画的角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名学生说出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并说说判断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02第6题。 师: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 【学情预设】图形里有4个角,左边的2个角是直角。 师:请你们在图形中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梳理角的知识后辨别并数角,同时自主创造规定数目的直角。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04“练习二十五”第9题。 师:分别选择哪一个答案?为什么? 【学情预设】3个小题学生应该都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练习完成后,可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认识以“分”作为计量单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既是人民币的单位,也是时间的单位。 2.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估测线段。 师:什么是线段估计图中这两条线段分别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测,只要合理即可。 (2)动手验证。 师:请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测得对不对。 【学情预设】量线段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有的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量出正确长度就行,重在让学生体会“用厘米量”的思想。 (3)补充:在作业纸上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3.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师:以给出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指正。 【学情预设】锐角和钝角学生都会画,画直角时可能不规范,教师要加强指导,同时注意展示开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种角,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学生头脑中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米厘米1米=100厘米画线段 角锐角直角钝角画角 教学反思 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科书,又注重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回形针长(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 )厘米。 2.20厘米+50厘米=( )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杯子高约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只蜻蜓长约7( )。(4)一张课桌高约75( )。 4.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 参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厘米(2)米厘米(3)厘米(4)厘米 4.6 4 2 3 三、1.4(图略)2.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8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理解。能正确画描述角的特征,画角,加强实际运用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角以及直角的特征 难点:画角和直角 学习准备:尺子 学习过程: 一、说“角” 前两节我们认识了角,还进一步认识了角王国中一个特殊的角,直角。现在我们进行你说我说大家说环节。几天的主人翁是角。 请同桌互说,并指名汇报。 注意点:角的特征,怎样判断角的大小。 二、综合练习 1、判断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其中哪些是直角。 2、下面是什么图形,他们分别有几个角,有几个直角? (先是简单图形,再是复合图形) 3、画角 画一个直角。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4、数立方体上的直角。 怎样数能一个不落呢? 三、总结 四、作业:画一画你喜欢的图形,并找一找它由几个角,其中几个是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9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6—57页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角和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准备: 三角板、钟面、活动角、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教师拿出三角板、钟面等向学生指出哪里是它的角。 2. 请学生指出身边的有哪些事物表面有角。 3. 根据学生说出的错误的例子或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导入本课课题(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 讲授新课 (1) 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让学生跟着教师拿纸对折再对折后提问:“出现了 一个什么啊?” 让学生用手触摸一下角。 2.提问学生如果再把纸对折一下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再让学生想 办法把角再变小一点。 3.让学生拿出活动角。 ①让学生操作看能不能把这个角变大变小。 ②让学生角手触摸角的各部分,并说一说你摸到了什么。 ③问学生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什么?而这尖尖的,有点 刺手的地方又叫做角的什么呢?让学生在书本56页找答案。 4.提问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拿着活动角小组说一说角 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5.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6.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二条边。 7.做一做: ①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让学生说明原因。 ②说说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二)掌握画角的方法 1. 让学生观察教师所画的角,后提问学生你会角什么方法进行画角。 2. 让学生自学书本57页的内容后让学生说出画角方法。 3. 学生自己根据方法画。 (三)小结,质疑 1. 提问学生学会了什么? 2. 给时间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解决学生在课前所出现的问题。 2. 给学生来一个“看谁是最勇敢、最聪明小孩”的比赛。规则: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学生就到课室的周围找角,然后角练习本把你所找到的角记下来,当音乐停的时候就马上回到座位,看谁找到的角最多就叫出来指给其它的同学看。 3. 比较一下下面两个角哪一个角大,哪个角小?角三角板比比看。 4.操作题: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发给同学们的那张长方形纸有几个角?然 后随意在上面剪下一刀,看还剩下几个角? 5.发展题 数数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四)小结 尽量多的提问学生本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出本堂课有什么样的感想。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0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来发现角、画角、创造角。 3、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口头发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上星级小组,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五角星),喜欢这个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们要开展星级小组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今天的星级小组,有信心吗?(生:有)同学们都有信心,每个组加上一个五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下面张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可要看仔细了。 课件播放引入。 师:屏幕上哪些图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们分别叫什么? 生1: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课件出示角) 生回答:这个图形是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它叫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看,我们的校园多么整洁、优美。新的一天开始,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边听边说)谁来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操场上有老师、老爷爷、小朋友。 师:你发现了角吗?哪些地方有角,谁来指一指?(课件演示) 生1: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爷爷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钟面上有角、小朋友们做操时两手之间形成了角、球场上有角…… 师:刚才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特别积极,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听得特别认识,给他们分别奖励一个一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还是一星级的不要灰心,因为还有机会。 师: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在许多物体上面都有角。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感知角。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 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师: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生指) 师: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 师:老师想再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压压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师板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围有角。 生2: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 生3:教室的墙角边上有角。 师:大家找得很好,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看谁能找出角,把它指出来?(课件出示剪刀图) 生1:指剪刀头。(同意吗?)生:不同意。谁来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生2:有一条边是弯弯的,不能算。 师:回答得很好,给第二个小组加上一个五角星。 生3: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这个是角吗?不是) 师:到底这个角藏在哪里呢? 生4:指剪刀张开的部分。(课件显示找正确了) 师: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描一描角。 师:这个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来看看这个。(课件显示插一根吸管的可乐罐)生指吸管上的角。 师:你也找对了,对的给自己鼓励一下。看看钟面上,出示第三幅图:一个钟面。生指分针和时针的夹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来仔细看看。(课件显示三个角,逐渐隐去外形) 师:指第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生:起点。顶点、点)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生:边)师板书(边) 师:请同学们指出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2条边,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员,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请露出你的笑脸,不是的用哭脸表示。逐个判断:1、两条边没有连上离得较远;2、正确的;3、一边是曲线的;4、两条边没连上;5、正确的。(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出色,每个小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3、折角、做角。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那么角,还帮助角爷爷判别了真正的客人,真厉害。这次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学得他们折的角怎么样?(同学们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两根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你好了再请你玩一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玩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给他们小组加一个五角星。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折角、做角、玩角以及小组讨论,巩固了角的特征,体验了成功。学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纠错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4、画角。 师:你们真厉害,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再画……。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练习八第2题。) 四、质疑交流: 师:除去老师刚才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质疑、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等主动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自由发言,认真地倾听,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给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生注意力持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倾听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是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在校园里面拍照片,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个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考考你们,有些角藏在这幅图当中,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自己找到的角: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请学生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描述角的特征:一个点(顶点),两条边。 2.师:老师这里有个三角板,哪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1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多媒体演示) 5、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怎么画,集体说说 6、讲解画角的口诀 三、开动脑筋,判一判 1.师:现在有一个几何王国,今天只欢迎“角”来做客,不是角的不能进屋,如果你是王国的国王,你会怎么让哪些客人来做客? 生来评判,判断哪些是角,并说明原因。 2师:进入了几何王国以后,突然发现几何王国里的2个好朋友红角和蓝角吵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事情争吵啊? 生:想! 师:好,老师来告诉你,他们在争论谁大.他们都说自己大。你们来评判一下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课件演示角的移动,延长和张开,请学生说说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师:找一找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生活中的数学,想一想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请学生读读日记材料,想一想 五.积极动手,折一折 师: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一些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4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来找找图中哪里有角?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点、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讲课,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知识,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